從“船長”視角思考“李文亮”現象

從“船長”視角思考“李文亮”現象

思想者札記——關於自然、社會、人生的思考,期望與大家思想碰撞、心靈互動。週一、三、五 晚上20點發佈三篇原創文章,歡迎投稿,敬請閱讀、分享!

2020年伊始,中華大地就被新型冠狀病毒的陰霾籠罩著,一時間全國各地各種“限行令”、“禁足令”、“防疫狙擊戰”等內容佔據了各種新聞媒體和頭版頭條,這時候沒人再去關注國際新聞,甚至連英國脫歐的消息在國內也是“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的開”,然而這一切都隨著李文亮醫生(被民眾稱為疫情8位“吹哨人”之一)心跳的停止和一紙“訓誡書”劃破了2020年2月6日凌晨夜空的寧靜。

从“船长”视角思考“李文亮”现象

“前哨人”李文亮醫生深夜因醫治無效逝世,在整個事件中,令廣大民眾不能接受的是在“前哨人”吹響“哨聲”的時候,不僅沒有及時解決,反而收到的是一紙“訓令”。背後的具體細節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絕不能只是停留在憤怒的表象,而是應該從“船長”視角去思考這一問題,思考“李文亮現象”。

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是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這才是青年人該去做的事情,才能讓我們熱愛的這片土地更美好,這也是對“李文亮”們最大的慰藉。

那麼“李文亮現象”有哪些是可以思考的呢?

(1)國家治理體系和管理體系,尤其是應急管理體系亟需進一步完善

在當代自然災害、自然疫情等會經常性的圍繞在我們周邊,這就需要一個非常完善的災害防控機制,尤其現在中國經濟體量已經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二,人均GDP也穩穩的踏上1萬美元的臺階,這時候大眾對國家的期望更高,要求也就更高。

從這次疫情爆發後的各種資源調配和政策舉措來看,國家對於風險應對已經很迅速了,然而,對於民眾來說,要的遠遠不止於此,而是能夠在疫情初期就將其扼殺在搖籃中。這無疑對相應體系和機制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船长”视角思考“李文亮”现象

(2)人管事和事管人的問題

這兩者之間是相互支撐,而在“李文亮現象”裡,明顯是“人管事”高於了“事管人”,地方相關部門,當“聽到哨聲”能夠把事當事,第一時間反應和著手管控,或許就是另外一種境地。要解決這個問題,既需要優化官員權責考核體系,又需要加強聯動和防控機制,要把“指揮部建立在能夠聽得見炮聲”的前線。

(3)基層單位脫離群眾問題

這幾年我們看到高層對人民群眾的高度重視,不管是從扶貧政策,還是服務理念都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但是眾多基層政體卻是“對下作威作福”、“對上報喜不報憂”。這就需要進一步強化“問責”,不能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基層政治形態,對真心為政為民者站臺,對“唯上不為”者進行懲處。

(4)非專業指揮專業的問題

據統計截止2019年底中國是唯一擁有聯合國所有行業品類的國家,在這樣的經濟體內,愈發需要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不能只是停留在教科書中,更應該在整個體制內成為普遍現象,。當然這不僅需要對基層組織單位投以更多的重視和培養,還需要對專業人才的遴選和鼓勵。

从“船长”视角思考“李文亮”现象

李文亮醫生已逝,他無愧醫生這個稱呼,也無悔於武漢大學的“求是精神”。民眾對於“李文亮現象”有情緒是客觀存在的,要想扭轉這種狀況,既需要我們廣大民眾多從“船長”視角去思考、提出建議,也需要國家體制部門進行及時有效的建設和發展,兩者缺一不可。

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來年,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是前無古人的,發展過程存在一些問題也是正常的,這需要大家一起共同解決。正如伏爾泰所說“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完整的”,你我既然生活在這片中華大地上,一定是希望這片大地強盛、強大的,對現實的不滿是我們前進的動力,也是改變的原點,更是鞭策中華兒女共同前進的源泉。

多從“船長”視角去看待問題,思考問題,畢竟我們在同一條大船上,只有齊心協力,共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共同迎接光明的明天。

加油中國,加油武漢!

从“船长”视角思考“李文亮”现象

不要恐慌,這是一場必勝的戰役

新型肺炎:從陰謀論到經濟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