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粘虫什么时间防治,怎么防治?

醉美雪岩


成年的粘虫,长有翅膀,具有爆食性,喜欢团队合作犯案,行动敏捷,而且长期吸食农药,已经产生抗体,具备了一定的耐药性,对农作物危害较大,想完全消灭它确实很难。看我如何攻防结合,进行捕杀。

玉米粘虫又叫夜饿子,有些地方把它叫麦蚕,剃枝虫,五彩虫,在我国各地对农作物嫩枝嫩叶进行啃食,因为其喜欢群聚,又具有杂食和爆食性,有翅膀可以迁徙飞走,随着药物的吸收,慢慢的此粘虫体内产生一定的抗药性。所以想完全捕杀几乎很不容易。大面积发生时和蝗虫一样,可以把一片作物啃食干净,,造成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一,粘虫虫卵

卵呈半球型,幼虫白色慢慢变黄,因为吃的作物不同体型颜色变化很大,粘虫蛹长约2厘米,有黄色光泽。

二,成虫形态

成虫一般可以长到2到3厘米左右。有翅膀,展开有3厘米宽。头部和胸部为灰褐色,肚子皮为暗褐色,翅膀一般为黄色,黄褐色或者橙色,后翅膀暗褐色。

三,粘虫习性

因为气候温度光照等原因幼虫和成虫迁徙飞行过来危害农作物。 粘虫具有两种迁飞方式。一般喜欢春季和夏季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迁飞, 或者从低海拔向高海拔地区迁飞,秋季回迁又开始从高纬度向低纬度地区, 或者从高海拔向低海拔地区迁飞。可能此虫对气流冷暖比较敏感吧,温度在0度以下和35度以上成虫无法生存。


成年粘虫喜欢啃食大量的含糖量高的嫩植物枝叶,果实,取食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这样才能促进成虫的卵巢的正常发育。然后找潮湿,密集的地方产卵。因此潮湿,多肥,生长茂盛的作物比如玉米,水稻,高粱叶最容易发生粘虫危害。

但是粘虫却有两个最大的弱点,一个就是在夜里喜光,还有一个就是喜欢潮湿两大缺点。可以用其两大缺点捕杀此虫。应该还有一点比较贪色。

四,生物药物防治

在幼虫时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捕杀,比如 喷施苏云金杆菌制剂,低龄幼虫可用灭幼脲捕杀,也可以选择速效杀虫剂喷洒,比如功夫菊酯+甲维盐、氟铃脲+高效氯氰菊酯等。

也可以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除虫脲、抑食肼等缓效性杀虫剂,但是最好是混合施用,避免幼虫产生抗体,效果不好。还要把落在地上,田间地头边上的害虫,全部都消灭干净,否则很容易卷土重来。

1.成虫性诱剂捕杀

可以在植株中间,放置几盏配好性诱惑药剂的飞蛾诱捕器,来进行捕杀。就是把雌成虫的新鲜尸体放在周围加油点燃的火中间,雄虫就容易捕火自焚,但是一定要有专人负责防护工作,做好防火安全措施。

2. 杀虫灯施毒捕杀

在田间地头每百米安装一个杀虫灯,在杀虫灯周围放上用糖,醋,毒药混合的粘液,吸引粘虫成虫过来采食,在晚上8点到早上5点开灯诱惑捕杀,最好是连片同时操作,诱惑捕杀效果更好。

3.天敌捕杀

也许是因为使用农药化肥和过度捕捉的缘故吧,现在对粘虫成虫形成绝对威胁的天敌,已经不多了,粘虫的幼虫不管是药物,还是螳螂,青蛙,鸟雀都可以帮忙捕杀,但是对于大面积发生的,并且带有翅膀到处飞的成年粘虫却没有多少作用。猫头鹰数量现在也不多,也就没什么其它好方法,帮助消灭粘虫的成虫了,所以在粘虫的幼虫期,就一定要做好防治工作。对于成年粘虫的防治,有些人采取用密度比较小的黑网进行防御,但是这样做其它地块上的作物肯定会受损。这种损人利己的防治方式,也不适于推广。当然也可以用鸡,鸭,鹅来帮助捉虫,但是植株上一定不能有太多的毒药,否则得不偿失。



总结

以上几点是我,乡村生活健康大纲,对玉米粘虫的防治方法和措施,如果您有不同意见和建议欢迎评论咨询。期待被您关注。


乡村生活健康大纲


玉米粘虫是种植玉米最容易爆发的虫害,其危害程度,如果不加以防止,严重的话,就是毁灭性的。


我是 ,三农领域创作者,喜欢我的请点下关注。对于玉米粘虫的防治,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

1、粘虫的生长习性

粘虫又叫行军虫,每当出现粘虫灾害就是大片大片的灾害,就像集团军出现一样,它们的繁殖力很强,一年内可以繁殖三代,第二代的幼虫对玉米叶片的危害最大,暴食期间,只需要很短的时候,叶片就已经被吃的七七八八了。然后吃完一片玉米地,就再成群结队的迁移到另一片玉米地继续吃。

2、粘虫的爆发时间

粘虫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成虫,卵,幼虫,蛹。5月下旬到7月中旬为小粘虫寄生期,此时粘虫寄生在叶心或者叶稍,危害较小,7月到8月上半月是幼虫期,此时的虫害最为可怕,幼虫昼夜啃噬玉米叶片,防治不当,直接导致绝收,在这个阶段里,粘虫还在几何倍数的繁育和生长。

3、粘虫的发生原因

主要来源于空气和土壤湿度过大,连续降雨,排水不畅,都是导致粘虫爆发的因素。粘虫的迁飞性很强,也可以随着大风和雨天迁飞,所以做好玉米地里的排涝、排积水特别重要。



4、防治方法

粘虫具有迁飞性,而发病时间很长,从5月份南方发生粘虫开始,一直到7月份迁飞到北方,再到9月份从北方迁飞回南方。

粘虫具有趋光性和趋潮湿性,所以防治手段也要随着天气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

①首选办法是用杀虫灯。

②制作灭杀诱饵,用糖醋溶液加敌百虫。

③药剂喷洒,用敌百虫,敌敌畏乳油,乐斯本喷洒。

总结:防治手段中,我没有写出使用粘虫天敌杀虫的方法,因为近些年的药剂使用,导致粘虫的天敌也受影响而被灭杀,粘虫的天敌有蛙类,鸟类,蜂类,这些动物和昆虫才是解决粘虫最大的生力军。发病区,尽量还是不要选用生物药剂,因为不够灵活,如果生物药剂没有灭杀干净粘虫,却灭杀了它的天敌益虫,那么粘虫就会更快的爆发。

我是高老慢,三农领域创作者,喜欢我的请点关注,也欢迎您在下方留言评论,谢谢阅读。


高老慢


玉米粘虫什么时间防治?怎么防治?

这得从玉米粘虫的生物习性说起,玉米粘虫喜爱湿润,惧怕干旱。不喜欢温度过高和过低。一般情况下,如果温度湿度适宜,玉米粘虫繁殖非常快,单只成虫可产卵2000多粒。而一旦到幼虫的暴食期,对玉米苗会产生毁灭性的灾难。严重时,往往一夜之间,玉米叶片被啃食一空,只剩个光杆。危害性可见一斑。



一,具体什么时候防治呢?

  1. 由于玉米粘虫喜爱湿润的习性,所以它往往会在在五月下旬后降水偏多时大量繁殖。故而防治月份可选择5月下旬。一般每100株玉米苗,发现30只粘虫时,就得立即采取行动了。
  2. 由于玉米粘虫不喜高低温的习性,所以它的日活动时间往往都在晚上8点半钟左右和早上天将亮未亮之际,故而它的防治时间可选择半晚和黎明时分。

二,怎么防治呢?

  1. 繁育天敌。近年来,正是由于很多玉米粘虫天敌的消失,才导致粘虫无比猖狂。而随着昆虫学的发展,有相关研究表明,玉米粘虫的最为重要的寄生天敌是中华卵索线虫。如果适量繁育中华卵索线虫,会对玉米粘虫有效的防治。最为重要的是,中华卵索线虫在农药配合下,防治效果更为显著。
  2. 农药灭虫。在不同的地域,可能有不同的农药来灭杀玉米粘虫,像在娱夫这边,一般都是采用氯氰菊酯或毒死蜱来进行喷洒,效果不错。
  3. 人工灭杀。农夫这边很多人也是在打药的基础上又采用这个方法。在半晚和黎明时分,趁玉米粘虫吃叶子的时候,立即出手,狠狠捏死这破坏庄稼的家伙。

综上所述:

针对玉米粘虫这种极其破坏性的虫害来说,我们可以在五月下旬降水量大时采取防治行动。防治方向上有天敌,农药,人工。采用综合防治,效果最佳。(你们那里怎么防治呢?下方留言让更多人知道吧!)



我是娱夫,一个普通的三农创作者。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赞关注噢!

乡野娱夫


一般在6月下旬气温较高,降水多,空气湿度大有利于玉米粘虫的发育和繁殖,这时防治时机最好!\r

防治方法:1、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诱集杀灭成虫;2、用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毒死蜱等交替喷雾防治。每7一10天喷一次,喷2一3次。\r

根据玉米粘虫的以上活动规律,宜在傍晚前后喷药防治。因为此时用药,阳光照射不强,又接近傍晚,喷到玉米面上的药液不易流失,傍晚玉米粘虫出来为害后可立即被毒死。



海漂王律


据悉,2019玉米粘虫大规模出没,湖北汉川、天门、嘉鱼等地的玉米黏虫已经发生,部分地区危害严重。那么2019玉米粘虫有哪些发生规律?玉米粘虫有危害吗?玉米粘虫如何防治?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2019玉米粘虫发生规律

玉米粘虫为远距离迁飞性害虫。无滞育现象,只要条件适宜,可连续繁育。在我县一年发生3代。每年春季由南方省份迁入,为害拔节孕穗期的小麦。二代粘虫为害夏玉米,发生盛期在7月中下旬,三代粘虫发生盛期在8月中下旬。

秋季随着气温下降,玉米粘虫随高空气流回迁南方。在自然情况下,第一代卵期6-15天,以后各3-6天,幼虫期14-28天,前蛹期1-3天,完成一代约40-50天。幼虫常常群集迁移为害,多在早、晚活动成虫,即早晨日出到10时以前和傍晚前后。成虫飞翔能力强,具有远距离迁飞为害特征,昼伏夜出,对糖醋液和黑光灯有较强趋性,多在小麦中下部枯黄叶尖、叶鞘内产卵,单雌产卵1000-2000粒。

2019玉米粘虫危害症状

玉米粘虫是一种具有暴发性、毁灭性的害虫,俗称行军虫、剃枝虫、夜盗虫、五花虫等。对农作物粮食产量有影响的是粘虫的幼虫,是一种暴食性害虫,能吃光作物叶片,咬断作物的穗,造成严重减产。

幼虫共6龄,1~2龄多隐藏在作物新叶或叶鞘中取食为害,昼夜取食,但食量很小,啃食叶肉,残留表皮,造成半透明的小条斑。

3龄以上幼虫为害叶片后呈现不规则的缺刻,暴食时,可吃光叶片。大发生时将玉米叶片吃光,只剩叶脉,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同时抗药能力要比2~3龄增强约10倍。

因此,在3龄前防治效果最好,因为此时粘虫的抗药性最弱。在防治上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以提高防效。


玉米粘虫防治技术

由于玉米粘虫是一种“爆发”性的害虫,因此,对玉米粘虫的防治应在全面监测的基础上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

1.农业防治

1)适时早间苗、定苗

间苗宜早,应选择在幼苗将要扎根之前,一般在幼苗3~4片叶进行。间苗原则是去弱苗,留壮苗;去杂苗,留齐苗和颜色一致的苗;去病苗,留健苗。

2)铲前深松、及时铲趟

出苗后进行铲前深松或铲前趟一犁。没有使用化学除草药剂的,头遍铲趟后,每隔10~12天铲趟1次,做到三铲三趟;使用除草剂的可趟2遍。

3)提早追肥

玉米7~9叶期或拔节前进行,追肥总氮肥量的75%~80%,追肥部位离植株10~15cm,深度8~10cm。

4)及时除草

抓好除草工作,控制草荒,避免药害发生。对已进行苗前化学除草的地块,不提倡再次使用苗后化学除草,以铲趟等农艺措施控制草害。对于化学除草效果较好、没有出现草荒的地块,也要搞好铲趟,活土增温,对草荒严重地块可进行化学安全除草,可选择烟嘧磺隆+莠去津或硝磺草酮或甲其磺草酮,于玉米3~5叶期用药,尽量避免使用2,4-D丁酯。对烟嘧磺隆较敏感的品种,可选用苯吡唑草酮+莠去津进行防治。

2.生物防治

这里说的生物防治是指用生物制剂进行防治,低龄幼虫期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750mL/hm2,对水450kg/hm2均匀喷雾,既保护天敌,又对作物安全,且用量少不污染环境。

3.物理防治

1)诱杀成虫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糖醋液诱杀成虫,用糖醋酒液或其他发酵有甜酸味的食物按一定的比例配成诱液,再加入少量敌百虫,将诱液放入盆内。每天傍晚打开盖子,将诱液置于田间距地面lm处,次日早晨取回诱盆取出蛾子并加盖,以防诱液蒸发。2~3天加一次诱液,5天换一次,连续16~20天。

2)草把诱卵

粘虫喜欢在黄色枯草上产卵。因此,把稻草松散地捆成直径5cm的小把,插于玉米田间,高于植株,把糖醋液喷在草把上效果更好。5~7天换一次,换下的草把要集中烧毁。凡是诱蛾、诱卵的糖醋盆、草把附近,每隔7天喷一次药,把卵所孵化出的幼虫杀死。

4.化学防治

1)毒饵诱杀

用90%敌百虫1500g/hm2对适量水,拌在22.5kg/hm2炒香的麸皮上制成毒饵,于傍晚时分顺着玉米行撒施,进行诱杀。可以就地取材,用一个塑料桶或铁桶,在它的底部钻上几个筛药孔。放在小推车上,边走边撒。

2)叶面喷雾

虫龄在3龄以前的用2.5%氯氟氰菊酯乳油或4.5%高效氯氰菊酯300~450mL/hm2;虫龄在3~4龄时用48%毒死蜱225~300mL/hm2或0.5%甲维盐450~600mL/hm2对水450kg/hm2均匀喷雾。田间地头、路边杂草都要喷到。虫龄大时要适当加大用药量;同时,虫量大的田块,可以先拍打植株将粘虫抖落地面,再向地面喷药,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施药时间最好选在早晨或傍晚,以提高防治质量。

3)撒施毒土

用40%辛硫磷乳油1125~1500g/hm2适量加水,拌沙土600~750kg/hm2扬撒,可保护天敌,又可兼防玉米螟。配置毒土湿度要适中,有一个判断标准就是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一般以手捏成团状,手松开后能自然散开为好,过干容易造成粉尘飞扬,过湿的话撒不均匀,影响药效。


以上就是农资小编为大家介绍的2019玉米粘虫发生规律、危害症状以及防治技术,想了解更多玉米种植技术


寻味大巴扎


今年的玉米是“多事之秋”,在全国多地都发生了虫害,比较典型的当属玉米恶性害虫草地贪夜蛾和玉米粘虫了,他们对玉米的危害都不容庄家人忽视,特别是草地贪夜蛾,一定要在刚开始小范围的虫害发生时及时防治,不能让其成片、大规模蔓延,那将是灾难性的。今天分享一下玉米的另一种虫害玉米粘虫的防治措施。

此虫害对玉米的危害主要在于其幼虫,幼虫啃食玉米叶片非常厉害,可以用“暴食”一点不为过,一株玉米上当虫害数量达到10只以上时,叶子基本上就毁灭了,被虫暴食后的玉米叶片简直惨不忍睹。其生长特征为头部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背部有五条背线,腹足外侧有黑褐纹,气门上有明显的白线。一年可以繁殖3代,而且可以远距离迁徙,在我国不同地域达到的虫害高峰期略有差异。

防治措施:一是物理防治法。可以在玉米田地里面插入草把,草把上面抹上糖醋溶液,草把要高于玉米植株,每隔一星期左右更换一次草把,换下来的草把用火烧掉,并对草把周围每隔一个星期左右喷施一次药物,这两种做法的目的都在于灭杀虫卵。灭杀成虫的办法主要是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趋化性,采用杀虫灯、糖醋液、性诱捕器等物理手段诱杀成虫,以减少成虫,进而减少产卵量。

二是生物防治法。玉米粘虫的天敌主要有步行甲、蛙类、鸟类、寄生蜂等。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考虑在田间投入其天敌,也可以考虑喷施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制剂及多杀菌素等生物农药。

三是化学药物防治法:注意最佳的防治时间,以3龄前幼虫为佳,喷药时间以早晚采食高峰其为佳,一般多以早上为佳,容易操作。在卵孵化初期可选择灭幼脲1-3号200ppm防治粘虫幼虫,药效在94.5%以上,且不杀伤天敌。虫害初步蔓延时,达到每百株有虫30只时,可使用2.5%敌百虫粉,每亩喷2-2.5千克,或2.5%敌百虫1000-2000倍液等药物。

除了上述防治玉米粘虫的措施之外,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合理轮作,秋收后及时清理干净田间的玉米秸秆,这是减少虫蛹的有效措施。另外生产中中耕除草可以增加幼虫的死亡率。


洞察三农万象


今年的玉米是“多事之秋”,在全国多地都发生了虫害,比较典型的当属玉米恶性害虫草地贪夜蛾和玉米粘虫了,他们对玉米的危害都不容庄家人忽视,特别是草地贪夜蛾,一定要在刚开始小范围的虫害发生时及时防治,不能让其成片、大规模蔓延,那将是灾难性的。今天分享一下玉米的另一种虫害玉米粘虫的防治措施。

此虫害对玉米的危害主要在于其幼虫,幼虫啃食玉米叶片非常厉害,可以用“暴食”一点不为过,一株玉米上当虫害数量达到10只以上时,叶子基本上就毁灭了,被虫暴食后的玉米叶片简直惨不忍睹。其生长特征为头部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背部有五条背线,腹足外侧有黑褐纹,气门上有明显的白线。一年可以繁殖3代,而且可以远距离迁徙,在我国不同地域达到的虫害高峰期略有差异。

防治措施:一是物理防治法。可以在玉米田地里面插入草把,草把上面抹上糖醋溶液,草把要高于玉米植株,每隔一星期左右更换一次草把,换下来的草把用火烧掉,并对草把周围每隔一个星期左右喷施一次药物,这两种做法的目的都在于灭杀虫卵。灭杀成虫的办法主要是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趋化性,采用杀虫灯、糖醋液、性诱捕器等物理手段诱杀成虫,以减少成虫,进而减少产卵量。

二是生物防治法。玉米粘虫的天敌主要有步行甲、蛙类、鸟类、寄生蜂等。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考虑在田间投入其天敌,也可以考虑喷施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制剂及多杀菌素等生物农药。

三是化学药物防治法:注意最佳的防治时间,以3龄前幼虫为佳,喷药时间以早晚采食高峰其为佳,一般多以早上为佳,容易操作。在卵孵化初期可选择灭幼脲1-3号200ppm防治粘虫幼虫,药效在94.5%以上,且不杀伤天敌。虫害初步蔓延时,达到每百株有虫30只时,可使用2.5%敌百虫粉,每亩喷2-2.5千克,或2.5%敌百虫1000-2000倍液等药物。

除了上述防治玉米粘虫的措施之外,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合理轮作,秋收后及时清理干净田间的玉米秸秆,这是减少虫蛹的有效措施。另外生产中中耕除草可以增加幼虫的死亡率。

1、粘虫的生长习性

粘虫又叫行军虫,每当出现粘虫灾害就是大片大片的灾害,就像集团军出现一样,它们的繁殖力很强,一年内可以繁殖三代,第二代的幼虫对玉米叶片的危害最大,暴食期间,只需要很短的时候,叶片就已经被吃的七七八八了。然后吃完一片玉米地,就再成群结队的迁移到另一片玉米地继续吃。

2、粘虫的爆发时间

粘虫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成虫,卵,幼虫,蛹。5月下旬到7月中旬为小粘虫寄生期,此时粘虫寄生在叶心或者叶稍,危害较小,7月到8月上半月是幼虫期,此时的虫害最为可怕,幼虫昼夜啃噬玉米叶片,防治不当,直接导致绝收,在这个阶段里,粘虫还在几何倍数的繁育和生长。

3、粘虫的发生原因

主要来源于空气和土壤湿度过大,连续降雨,排水不畅,都是导致粘虫爆发的因素。粘虫的迁飞性很强,也可以随着大风和雨天迁飞,所以做好玉米地里的排涝、排积水特别重要。

4、防治方法

粘虫具有迁飞性,而发病时间很长,从5月份南方发生粘虫开始,一直到7月份迁飞到北方,再到9月份从北方迁飞回南方。

粘虫具有趋光性和趋潮湿性,所以防治手段也要随着天气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

①首选办法是用杀虫灯。

②制作灭杀诱饵,用糖醋溶液加敌百虫。

③药剂喷洒,用敌百虫,敌敌畏乳油,乐斯本喷洒。

总结:防治手段中,我没有写出使用粘虫天敌杀虫的方法,因为近些年的药剂使用,导致粘虫的天敌也受影响而被灭杀,粘虫的天敌有蛙类,鸟类,蜂类,这些动物和昆虫才是解决粘虫最大的生力军。发病区,尽量还是不要选用生物药剂,因为不够灵活,如果生物药剂没有灭杀干净粘虫,却灭杀了它的天敌益虫,那么粘虫就会更快的爆发。


打工仔小韦


我们这边最常用的是敌敌畏,效果也好,一直用着管用,没有换过别的,基本上药到病除。


雪域高原我的家


1、防治时期以幼虫3龄前为佳;每亩用药液量根据玉米植株大小确定,拔节前每亩用30-40公斤,拔节后亩用50-60公斤,喷雾均匀,叶片正背面兼顾,不重不漏,8小时遇雨重喷。

2、当玉米地苗期百株有虫20-30,生长中后期百株有虫50-100个时,即应用药剂防治。可用2.5%敌百虫粉,每666.7平方米喷2-2.5千克,或2.5%敌百虫1000-2000倍液、50%的1605、80%的敌敌畏2000-3000倍液喷雾,效果都很好。或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速灭相乳油1500-2000倍液防治。

二、玉米粘虫生物防治

1、低龄幼虫期以灭幼脲1-3号200ppm防治粘虫幼虫药效在94.5%以上,且不杀伤天敌,对农作物安全,用量少不污染环境。

2、诱卵、采卵:利用成虫产卵习性,把卵块消灭于孵化之前。从产卵初期到盛期以后为止,在田间插设小谷草把,在谷草把上洒糖醋酒液诱蛾产卵,效果很好,就有为时采摘卵块加以消灭。


腿法芬芳张大仙


玉米粘虫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40-80ml/亩,5%高效氯氟氰菊酯12-18克/亩,20%辛硫灭多威乳油80-100克/亩,48%毒死蜱(乐斯本)乳油30-40ml/亩,兑水40-50kg均匀喷雾。防治技术:(1)药剂防治。玉米田在幼虫3龄前以20%杀灭菊酯乳油15—45克/亩,对水50公斤喷雾,或用5%灭扫利1000—1500倍液、40%氧化乐果1500—2000倍液或10%大功臣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2)生物防治。低龄幼虫期以灭幼脲1—3号200PPM防治粘虫幼虫药效在94.5%以上,且不杀伤天敌,对农作物安全,用量少不污染环境。玉米粘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行军虫、剃枝虫、五色虫。幼虫:幼虫头顶有八字形黑纹,头部褐色黄褐色至红褐色,2~3龄幼虫黄褐至灰褐色,或带暗红色,4龄以上的幼虫多是黑色或灰黑色。身上有五条背线,所以又叫五色虫。腹足外侧有黑褐纹,气门上有明显的白线。蛹红褐色。成虫:体长17-20毫米,淡灰褐色或黄褐色,雄蛾色较深。前翅有两个土黄色圆斑,外侧圆斑的下方有一小白点,白点两侧[1]各有一小黑点,翅顶角有1条深褐色斜纹。卵:馒头形稍带光泽,初产时白色,颜色逐渐加深,将近孵化时黑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