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打敗張魯,司馬懿和劉曄都建議取益州。曹操偏要退兵,他們仨誰更有戰略的眼光?

風吹青竹搖162015807


無論是在正史中還是演義中,司馬懿和劉曄都曾對曹操有過趁機平定益州的建議。

《晉書·宣帝本紀》記載司馬懿道:

從討張魯,言於魏武曰:“劉備以詐力虜劉璋,蜀人未附而遠爭江陵,此機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漢中,益州震動,進兵臨之,勢必瓦解。因此之勢,易為功力。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失時矣。”
魏武曰:“人苦無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言竟不從。

可以看到曹操沒有采納司馬懿的建議是人要知足。

曹操當真知足了馬?當然不是。

《三國志·劉曄傳》記載道:

今舉漢中,蜀人望風,破膽失守,推此而前,蜀可傳檄而定。劉備,人傑也,有度而遲,得蜀日淺,蜀人未恃也。今破漢中,蜀人震恐,其勢自傾。以公之神明,因其傾而壓之,無不克也。若小緩之,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險守要,則不可犯矣。今不取,必為後憂。"太祖不從,大軍遂還。

對於主簿劉曄的建議,曹操也沒有采納,這一次沒有給出原因。

不過在劉曄傳這一段文字下面,裴松之引用了另一段史料:

傅子曰:居七日,蜀降者說:“蜀中一日數十驚,備雖斬之而不能安也。”太祖延問曄曰:“今尚可擊不?”
曄曰:“今已小定,未可擊也。”

可見曹操後來後悔了,想進攻益州,只是已經失去了戰機。

以曹操的眼界,怎麼會放棄這個機會呢?真正的原因不在於他知足了,而在於他的後方。

在曹操進攻漢中的時候,孫權也沒有閒著。

八月,孫權圍合肥,張遼、李典擊破之。

《三國志·張遼傳》記載“俄而權率十萬眾圍合肥”

最終這一戰,完全靠張遼的神勇發揮,威震逍遙津,才擊退孫權。

另一方面在北方曹操奪權行為。

在曹操征討張魯的前一年,發生了幾件事,可見一斑:

三月,天子使魏公位在諸侯王上,改授金璽,赤紱、遠遊冠。

十一月,漢皇后伏氏坐昔與父故屯騎校尉完書,雲帝以董承被誅怨恨公,辭甚醜惡,發聞,後廢黜死,兄弟皆伏法。

十二月,公至孟津。天子命公置旄頭,宮殿設鍾虡。

曹操這明顯的篡位行為,一定會引起仍忠於漢帝者的不滿與反彈,曹操擔憂自己率軍在外,以給小人制造混亂的機會。

此時若是進攻劉備,戰事擴大,後方即使暫時無事也會生出事端的。

在者益州的地理環境險峻,難以短時間平定,而且曹操也擔心孫權和劉備的聯合。

事實上,孫權此時進攻合肥,也是孫劉聯合的一個例證。

所以曹操沒有采納司馬懿和劉曄的建議,沒有趁勢進攻益州,而是回師。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的大將去救援合肥了,“操乃留夏侯淵守漢中定軍山隘口,留張郃守矇頭巖等隘口。其餘軍兵拔寨都起,殺奔濡須塢來。”

而曹操從漢中回去後,“夏五月,天子進公爵為魏王。”

曹操沒有進攻益州,一在於益州險峻難以驟克,二在於孫權進攻合肥,淮河防線危急,三在於穩定內部,為篡位作準備。


微史春秋


個人認為光以此事並不能比較出來,題主所說的三人中誰的戰略眼光更高,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他們三人考慮的角度不一樣,司馬懿和劉曄作為謀士,他們看到是戰事,看到的是優勢,認為可以繼續攻打,他們的戰略眼光很高,可以給曹操說得益州猶如羔羊,只要去取便可得了。

但曹操不這麼認為,曹操破張魯這一年是公元215年,他自己呢是公元155年生人,是的,這一年他60歲了。這一生大大小小勝仗敗仗都打過,戰爭是有優勢就一定能贏嗎?不一定!退一萬來說,就算益州真的可以取下,要花多長時間呢?真的平定了,還那也有孫吳呢,想要完成一統天下,看著自己的歲數,曹操是打算放棄了,才會一直想退兵。

他考慮的是退兵之後,是否可以在有生之年據自己已有的地盤稱帝呢?雖然我們知道歷史上曹操並沒有稱帝,但這並不代表他沒有想過稱帝,只是認為時間還不成熟而已。並且他雖未稱帝,但已經如同皇帝一般了,獻帝已經成為了實實在在的傀儡。

所以個人認為題主所問之事,並不能以此事去評判這三人的戰略眼光,孰高孰低,每個人考慮的事情都不一樣,那如何用這件事去做對比呢?

如果非要比的話,只論戰略眼光,我覺得當屬司馬懿,畢竟最後天下歸他司馬家了不是?

如果喜歡我的回答,就請關注下我吧!到我的主頁,有很多精彩的歷史故事,等你來品鑑!





九叔趣談


各有各的道理,三人所處的位置不同,考慮問題的角度自然也不會一樣,曹操是最高統帥,他必須考慮蜀地地形的艱險,後方的穩定與否,和江南孫權的趁虛而入等等諸多利弊得失,而司馬懿和劉曄作為下屬謀士所提的趁勢取蜀的建議,只是針對取蜀這一舉措,本人看來他二位的建議也沒有錯必競剛拿下漢中士氣正旺正好一鼓作氣而下蜀,不可使劉備在蜀地坐穩坐大,那樣再攻打就更難了,綜合而言三人都有戰略眼光,只是當時的時機不算太好,個人認為只有幾年後劉備伐吳之戰那才是真正的天賜良機,曹魏以優勢力量趁吳蜀拼命廝殺之機專攻其一,定可改變三足鼎立局面,可惜曹操至死都沒遇到的這次良機被他兒子曹丕浪費了,


瀟湘夜雨63052


公元215年,曹操揮兵拿下了漢中,並收降了張魯,這個時候,他麾下的謀士劉曄,以及司馬懿都建議繼續揮兵南下,進軍益州。並提到當時曹操名聲大噪,劉備卻還沒能在益州站穩腳跟,如果曹操進軍益州,各地或許會望風而降。可是曹操並沒有聽取他們的建議,反而說“人苦無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意思是說,如果拿下了漢中之後,還打益州的主意,可謂貪心不足,於是他最終選擇了退兵。

說到此處,可能很多人會感覺不可思議,畢竟曹操是一個梟雄,而且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梟雄,他向來以統一天下為目標,不甘心偏安一隅,可是他卻放棄了大好的機會,以“得隴不復望蜀”這樣的理由退兵,最終不僅讓劉備在益州站穩了腳跟,還連漢中之地都搭了進去,終其一生都沒能實現一統天下的目標。既然曹操並非真的不貪心,那麼他又為什麼要放棄這樣的良機呢?小編認為,他的選擇可能與以下幾個原因有關。

一、赤壁之戰的教訓

當初曹操一統北方之後,順流南下,將目標鎖定了荊州。不過,他倒是沒費什麼力氣,很快劉表病逝,劉琮選擇了將荊州拱手相讓。這些收穫使曹操被勝利衝昏了頭腦,於是他拒絕了賈詡的提議,沒有鞏固在荊州的根基,而是大張旗鼓的繼續擴張,打算對江東用兵。結果反而促成了孫劉聯盟,導致他被火燒連船,最終雖然不至於一敗塗地,卻也算得上傷筋動骨。這一次他拿下漢中之後,到底要不要繼續進攻益州一事,面臨的選擇與當初非常相似,所以曹操很可能是吸取了當年的教訓,不敢冒進。

二、糧草與兵力的限制

雖然曹操拿下漢中之後,張魯在閻圃的建議之下,封存在倉庫,使曹操得到了一定的補給,但是張魯手下投降的士兵,他依舊要繼續養著,開銷本就不小,自己的士卒同樣需要供給,這種情況下,單憑漢中的財力,絕對捉襟見肘,因此他還需要從關中運輸糧草。可是漢中之地的地勢非常崎嶇,運輸糧草非常困難,當初曹操攻漢中,耗時五個月左右,就已經非常吃力了,如果繼續南下伐蜀,壓力則更大,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再者說,雖然曹操“始徵張魯,以十萬之眾,身親臨履”,拿下漢中之後,兵力又得到了一定的補充,但是他在攻打漢中的過程中,損失不小,再加上就算漢中已經投降,他也需要留下大量的兵力,以及合適的人鎮守,否則的話很可能給張魯翻盤的機會,甚至直接被截斷後路,如此以來,他能夠派去伐蜀的兵力並不多。可是蜀地有劍閣之險,又有張飛等名將,並不容易攻克。

三、劉曄和司馬懿的提議,有一定的理想主義色彩

劉曄和司馬懿提出的伐蜀建議,與後來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具有一定的理想主義色彩——魏延的計劃,建立在夏侯楙聞風而逃的基礎上,劉曄和司馬懿的提議,則建立在蜀人聞風而降的基礎上。的確,當時劉備在蜀地的根基不算太深,但是他剛剛入川的時候,便已經“厚樹恩德,以收眾心”,在得知曹操拿下漢中之後,又立馬與孫權和解,趕回了益州,這種情況下,蜀地之人真的會因為曹操的名聲望風而降嗎?恐怕不見得。

另外,據《傅子》記載,劉曄提出這個建議僅七天後,“太祖延問曄曰:‘今尚可擊不?’曄曰:‘今已小定,未可擊也。’”也就是說,就算當初曹操真的有機會,讓蜀人望風而降,這個機會也非常短暫,而大軍的開拔需要太多的準備,他根本無力抓住這個機會。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曹操拿下漢中之後,沒有繼續攻打益州,不僅因為他不貪心,堅信“得隴不復望蜀”,也不是他錯失了良機,而是他吸取了之前的教訓,而且不具備繼續南下的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