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打败张鲁,司马懿和刘晔都建议取益州。曹操偏要退兵,他们仨谁更有战略的眼光?

风吹青竹摇162015807


无论是在正史中还是演义中,司马懿和刘晔都曾对曹操有过趁机平定益州的建议。

《晋书·宣帝本纪》记载司马懿道:

从讨张鲁,言于魏武曰:“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因此之势,易为功力。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失时矣。”
魏武曰:“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言竟不从。

可以看到曹操没有采纳司马懿的建议是人要知足。

曹操当真知足了马?当然不是。

《三国志·刘晔传》记载道:

今举汉中,蜀人望风,破胆失守,推此而前,蜀可传檄而定。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得蜀日浅,蜀人未恃也。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以公之神明,因其倾而压之,无不克也。若小缓之,诸葛亮明於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今不取,必为后忧。"太祖不从,大军遂还。

对于主簿刘晔的建议,曹操也没有采纳,这一次没有给出原因。

不过在刘晔传这一段文字下面,裴松之引用了另一段史料:

傅子曰:居七日,蜀降者说:“蜀中一日数十惊,备虽斩之而不能安也。”太祖延问晔曰:“今尚可击不?”
晔曰:“今已小定,未可击也。”

可见曹操后来后悔了,想进攻益州,只是已经失去了战机。

以曹操的眼界,怎么会放弃这个机会呢?真正的原因不在于他知足了,而在于他的后方。

在曹操进攻汉中的时候,孙权也没有闲着。

八月,孙权围合肥,张辽、李典击破之。

《三国志·张辽传》记载“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

最终这一战,完全靠张辽的神勇发挥,威震逍遥津,才击退孙权。

另一方面在北方曹操夺权行为。

在曹操征讨张鲁的前一年,发生了几件事,可见一斑:

三月,天子使魏公位在诸侯王上,改授金玺,赤绂、远游冠。

十一月,汉皇后伏氏坐昔与父故屯骑校尉完书,云帝以董承被诛怨恨公,辞甚丑恶,发闻,后废黜死,兄弟皆伏法。

十二月,公至孟津。天子命公置旄头,宫殿设锺虡。

曹操这明显的篡位行为,一定会引起仍忠于汉帝者的不满与反弹,曹操担忧自己率军在外,以给小人制造混乱的机会。

此时若是进攻刘备,战事扩大,后方即使暂时无事也会生出事端的。

在者益州的地理环境险峻,难以短时间平定,而且曹操也担心孙权和刘备的联合。

事实上,孙权此时进攻合肥,也是孙刘联合的一个例证。

所以曹操没有采纳司马懿和刘晔的建议,没有趁势进攻益州,而是回师。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大将去救援合肥了,“操乃留夏侯渊守汉中定军山隘口,留张郃守蒙头岩等隘口。其余军兵拔寨都起,杀奔濡须坞来。”

而曹操从汉中回去后,“夏五月,天子进公爵为魏王。”

曹操没有进攻益州,一在于益州险峻难以骤克,二在于孙权进攻合肥,淮河防线危急,三在于稳定内部,为篡位作准备。


微史春秋


个人认为光以此事并不能比较出来,题主所说的三人中谁的战略眼光更高,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他们三人考虑的角度不一样,司马懿和刘晔作为谋士,他们看到是战事,看到的是优势,认为可以继续攻打,他们的战略眼光很高,可以给曹操说得益州犹如羔羊,只要去取便可得了。

但曹操不这么认为,曹操破张鲁这一年是公元215年,他自己呢是公元155年生人,是的,这一年他60岁了。这一生大大小小胜仗败仗都打过,战争是有优势就一定能赢吗?不一定!退一万来说,就算益州真的可以取下,要花多长时间呢?真的平定了,还那也有孙吴呢,想要完成一统天下,看着自己的岁数,曹操是打算放弃了,才会一直想退兵。

他考虑的是退兵之后,是否可以在有生之年据自己已有的地盘称帝呢?虽然我们知道历史上曹操并没有称帝,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想过称帝,只是认为时间还不成熟而已。并且他虽未称帝,但已经如同皇帝一般了,献帝已经成为了实实在在的傀儡。

所以个人认为题主所问之事,并不能以此事去评判这三人的战略眼光,孰高孰低,每个人考虑的事情都不一样,那如何用这件事去做对比呢?

如果非要比的话,只论战略眼光,我觉得当属司马懿,毕竟最后天下归他司马家了不是?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就请关注下我吧!到我的主页,有很多精彩的历史故事,等你来品鉴!





九叔趣谈


各有各的道理,三人所处的位置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不会一样,曹操是最高统帅,他必须考虑蜀地地形的艰险,后方的稳定与否,和江南孙权的趁虚而入等等诸多利弊得失,而司马懿和刘晔作为下属谋士所提的趁势取蜀的建议,只是针对取蜀这一举措,本人看来他二位的建议也没有错必竞刚拿下汉中士气正旺正好一鼓作气而下蜀,不可使刘备在蜀地坐稳坐大,那样再攻打就更难了,综合而言三人都有战略眼光,只是当时的时机不算太好,个人认为只有几年后刘备伐吴之战那才是真正的天赐良机,曹魏以优势力量趁吴蜀拼命厮杀之机专攻其一,定可改变三足鼎立局面,可惜曹操至死都没遇到的这次良机被他儿子曹丕浪费了,


潇湘夜雨63052


公元215年,曹操挥兵拿下了汉中,并收降了张鲁,这个时候,他麾下的谋士刘晔,以及司马懿都建议继续挥兵南下,进军益州。并提到当时曹操名声大噪,刘备却还没能在益州站稳脚跟,如果曹操进军益州,各地或许会望风而降。可是曹操并没有听取他们的建议,反而说“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意思是说,如果拿下了汉中之后,还打益州的主意,可谓贪心不足,于是他最终选择了退兵。

说到此处,可能很多人会感觉不可思议,毕竟曹操是一个枭雄,而且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枭雄,他向来以统一天下为目标,不甘心偏安一隅,可是他却放弃了大好的机会,以“得陇不复望蜀”这样的理由退兵,最终不仅让刘备在益州站稳了脚跟,还连汉中之地都搭了进去,终其一生都没能实现一统天下的目标。既然曹操并非真的不贪心,那么他又为什么要放弃这样的良机呢?小编认为,他的选择可能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

一、赤壁之战的教训

当初曹操一统北方之后,顺流南下,将目标锁定了荆州。不过,他倒是没费什么力气,很快刘表病逝,刘琮选择了将荆州拱手相让。这些收获使曹操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于是他拒绝了贾诩的提议,没有巩固在荆州的根基,而是大张旗鼓的继续扩张,打算对江东用兵。结果反而促成了孙刘联盟,导致他被火烧连船,最终虽然不至于一败涂地,却也算得上伤筋动骨。这一次他拿下汉中之后,到底要不要继续进攻益州一事,面临的选择与当初非常相似,所以曹操很可能是吸取了当年的教训,不敢冒进。

二、粮草与兵力的限制

虽然曹操拿下汉中之后,张鲁在阎圃的建议之下,封存在仓库,使曹操得到了一定的补给,但是张鲁手下投降的士兵,他依旧要继续养着,开销本就不小,自己的士卒同样需要供给,这种情况下,单凭汉中的财力,绝对捉襟见肘,因此他还需要从关中运输粮草。可是汉中之地的地势非常崎岖,运输粮草非常困难,当初曹操攻汉中,耗时五个月左右,就已经非常吃力了,如果继续南下伐蜀,压力则更大,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再者说,虽然曹操“始征张鲁,以十万之众,身亲临履”,拿下汉中之后,兵力又得到了一定的补充,但是他在攻打汉中的过程中,损失不小,再加上就算汉中已经投降,他也需要留下大量的兵力,以及合适的人镇守,否则的话很可能给张鲁翻盘的机会,甚至直接被截断后路,如此以来,他能够派去伐蜀的兵力并不多。可是蜀地有剑阁之险,又有张飞等名将,并不容易攻克。

三、刘晔和司马懿的提议,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

刘晔和司马懿提出的伐蜀建议,与后来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具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魏延的计划,建立在夏侯楙闻风而逃的基础上,刘晔和司马懿的提议,则建立在蜀人闻风而降的基础上。的确,当时刘备在蜀地的根基不算太深,但是他刚刚入川的时候,便已经“厚树恩德,以收众心”,在得知曹操拿下汉中之后,又立马与孙权和解,赶回了益州,这种情况下,蜀地之人真的会因为曹操的名声望风而降吗?恐怕不见得。

另外,据《傅子》记载,刘晔提出这个建议仅七天后,“太祖延问晔曰:‘今尚可击不?’晔曰:‘今已小定,未可击也。’”也就是说,就算当初曹操真的有机会,让蜀人望风而降,这个机会也非常短暂,而大军的开拔需要太多的准备,他根本无力抓住这个机会。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曹操拿下汉中之后,没有继续攻打益州,不仅因为他不贪心,坚信“得陇不复望蜀”,也不是他错失了良机,而是他吸取了之前的教训,而且不具备继续南下的条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