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五樹不進宅,家人樂開懷”,古人種樹經驗,有道理嗎?

新大風歌


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最為讓人流連的莫過於我們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些文化無不蘊含著古人高超的智慧和無私的精神。其中體現了上層社會意識形態和人文風貌的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我們早已在課本中耳目渲染,但唯獨我們的民間文化卻在課本上鮮有蹤跡,這無疑也是另一種損失。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民間文化有部分已經淪為時代的糟粕,但那些值得傳承和發揚的正在消失的寶貴遺產應當被我們銘記。這些文化無不折射著古代老百姓的生活風貌,也體現了著他們樸實又美好的生活願景。其中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莫過於民間俗語,這些話兒淺顯易懂,寓意深刻,總能在讓人在啞然失笑的時候撥雲見日。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五樹進陽宅,人窮家也敗”是應當被遺棄的糟粕還是值得銘記的民間財富呢?

古時候人口相比現在要少得多了,加上生存環境的惡劣以及落後的社會現狀,人們大多都是獨門獨戶當然大多也有小院,畢竟土地廣袤不像現在高樓林立。老百姓也喜歡在院子裡種幾棵樹,一來賞心悅目,二來生機勃勃。傳聞我們熟知的那位“採菊東籬下”的陶淵明就在家門口種了五棵柳樹還自號“五柳先生”,聽起來是不是有些詩情畫意超然物外的感覺。不過,院子裡畢竟是自己的家,樣樣都很講究,尤其是古代。喜歡種樹但不能隨便種,這些樹往往都有象徵意義。種錯了不僅遭人笑話,還不免徒增煩惱。

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最為讓人流連的莫過於我們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些文化無不蘊含著古人高超的智慧和無私的精神。其中體現了上層社會意識形態和人文風貌的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我們早已在課本中耳目渲染,但唯獨我們的民間文化卻在課本上鮮有蹤跡,這無疑也是另一種損失。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民間文化有部分已經淪為時代的糟粕,但那些值得傳承和發揚的正在消失的寶貴遺產應當被我們銘記。這些文化無不折射著古代老百姓的生活風貌,也體現了著他們樸實又美好的生活願景。其中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莫過於民間俗語,這些話兒淺顯易懂,寓意深刻,總能在讓人在啞然失笑的時候撥雲見日。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五樹進陽宅,人窮家也敗”是應當被遺棄的糟粕還是值得銘記的民間財富呢?

古時候人口相比現在要少得多了,加上生存環境的惡劣以及落後的社會現狀,人們大多都是獨門獨戶當然大多也有小院,畢竟土地廣袤不像現在高樓林立。老百姓也喜歡在院子裡種幾棵樹,一來賞心悅目,二來生機勃勃。傳聞我們熟知的那位“採菊東籬下”的陶淵明就在家門口種了五棵柳樹還自號“五柳先生”,聽起來是不是有些詩情畫意超然物外的感覺。不過,院子裡畢竟是自己的家,樣樣都很講究,尤其是古代。喜歡種樹但不能隨便種,這些樹往往都有象徵意義。種錯了不僅遭人笑話,還不免徒增煩惱。

題中說的“五樹”便是古人覺得不能種在家裡的五種樹木,而“陽宅”指的就是就是人們住的房子,而五棵樹指的是“松樹、柏樹、桑樹、梨樹、槐樹”。之所以不能種松樹和柏樹,因為古時候這兩種大多出現在陰宅也就是墳地旁,種在家自然讓人心有芥蒂,尤其是在對命理陰陽尤為重視的古代。梨樹不能種在家裡是因為的名字生來被人所排斥,梨同“離”諧音,即便是今天我們也能偶爾聽到長輩說梨子不能分著吃,不吉利。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如今時代進步,人們已經對此釋懷,梨樹的這口背了千年的鍋應該能甩掉樂樂。

至於槐樹嘛,有的地方當時並不介意,反之還有些招人喜歡,因為民間還有一句俗語叫“門前有槐,升官發財”。而有的地方之所以討厭是因為槐樹經常會有小蟲子掉下來,人們將這些蟲子稱為“吊死鬼兒”,如果家裡種槐樹難免會有人說“這家吊死鬼兒真多”,這話任誰都是不願意聽見的。桑樹很容易理解了,桑與“喪”諧音,聽著就讓人皺眉頭,不種正是為了避免看到後心生芥蒂。

相比這些不能種的,院子裡種的多的品種也有很多,像以前的北京四合院裡棗樹、海棠、石榴等就是最為常見的,寓意著“春華秋實”、“多子多福”。還因此產生一句典型的北京俗語“天棚魚缸石榴樹,先生肥狗胖丫頭”。不僅如此,四合院還有一個有趣的講究的,那就是不能只種一棵樹,也不能不種樹,這是因為四合院在俯視的時候酷似一個口字,口字加一木等於困,百姓覺得不吉利。後者還是因為四合院的結構,口字加人便是囚,同樣不吉利。這種說法在別的地方是很少見的,不過其他地方也同樣講究,只是形似不同罷了。

古人這句俗語看起來有著濃濃封建意識,這主要還是古人總是將它們與陰陽五行這些玄妙縹緲的東西扯上關係,加上結果總有一股危言聳聽的感覺。但這其中也有一些道理,古代的房子房梁都是木頭做的。桑樹,松樹,柏樹,槐樹,這四種樹木的味道偏甜,容易招引蟲子,木質也不好,容易開裂,不能用作蓋房子的頂梁,也不能用作支撐房子的柱子。其實現在的木製傢俱用品也不會用到這四種樹木。所以,這句話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也不全是無稽之談。






紅旗小軍


一直以來,農村人都喜歡種樹,只要有人住的地方,就一定會有樹。不管是房前屋後,還是田間地頭,勤勞的農民總是會見縫插針一般,充分利用土地的邊邊角角,栽種上各種樹木。

過去農村人的院子很大,家家戶戶的院子裡都能種不少樹。現在宅基地面積小了,但農民還是喜歡在院子裡種樹。很多農民種樹都是比較隨意的,在院子裡栽啥樹的都有,有人種各種果樹,也有人栽種香椿、槐樹等等。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有一些樹,在古人看來,並不太適合栽種在院子裡。有句古時候傳下來的俗語這樣說“五樹不進宅,家人樂開懷”,即為此意。

“五樹不進宅,家人樂開懷”這句俗語說的是,有5種樹不適合種在院子裡,如果進宅了,可能對家人不利,反之不進宅的話,“家人樂開懷”。當然這是古人常用的誇張的說法。那麼,“五樹不進宅”都指的是哪些樹呢?

第一種樹是桑樹。桑樹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樹,尤其對南方人來說,因為南方盛產絲綢,而桑樹是養蠶所必不可少的。除了桑葉可以養蠶,桑葚也是一種美味的水果,酸酸甜甜,很受人們的喜愛。但是,桑樹一般不要栽種在自家院子裡,養蠶的話,種在專門的桑田裡較好。

為啥這樣說呢?古人認為,桑字發音類似於“喪”,喪就是死的意思,而古人對死一向是幾位忌諱的。也有的地方桑的發音類似於“傷”,“出門見傷”當然是不吉利的。不管是“喪”還是“傷”,都不是好寓意。

第二種樹是梨樹。梨在我國古代就多有種植,小時候很多人都學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可見梨在我國是很悠久的。為啥院子裡不能種梨樹呢?原因跟桑樹一樣,都是避諱。梨字音同“離”,既有離婚的意思,也可以解讀為親人分離,反正寓意也是不好,犯忌諱。

第三種樹、第四種樹,分別指的是松樹和柏樹。松樹、柏樹這兩種樹在很多方面都很相似,因此往往被並列在一起。松樹柏樹由於耐寒、生命力強,直到現在還被人當作一種觀賞樹種,深受人們喜愛,被稱為“歲寒三友”之一。比如黃山上著名的迎客松,早已成為人們遊覽黃山時必須打卡的地方。

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松柏被大量栽植在陵園、公墓裡,即使到現在,松柏也是墓地裡最常見的樹種。農村的墳頭,也經常見到前面栽種有松樹或者柏樹。正是因為松柏常跟墓地聯繫在一起,再加上松柏長大之後,看起來比較莊嚴、肅穆,因此人們認為,松柏都不適合栽植在家裡。

第五種樹指的是柿子樹。在漢語中,柿子樹的柿字,讀音同事情的事。柿子樹栽種在院子裡,每天早上一開門,主人就看到柿子樹,有“開門遇事”的寓意。

不過,也有人說,這第五種樹其實指的不是柿子樹,而是國槐樹。有人認為,從字面上就能看出來了,“槐”字,一“木”一“鬼”,因此有人說槐樹是“陰性”的,不宜種在院子裡。

“五樹不進宅,家人樂開懷”這句俗語產生於科技落後的古代,筆者認為,現在來看有的依然適用,但有的可能就有些不合時宜了。比如說槐樹,有俗語說“家中有槐,升官發財”,顯然說有槐樹是好的。柿子樹現在在農村人院子裡也比較常見,根本沒啥影響,可能是古時候人們的心理作用吧。


果果de果優選


我國有幾千年的豐富歷史文化,經過沉澱和積累流傳下來的,有一些是可以繼承和發揚的優秀傳統文化,也有一些是落後的或者沒有科學道理的思想,也被我們“傳承”下來,在一些地區仍舊延續了古人的一些不好的習慣和看法。也許大家都知道這種做法沒有科學道理,可是已經習慣了。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句俗語,這句俗語就與古代特殊的思想有關,也就是“五樹不進宅,一家樂開懷”。

這五樹指的是桑、柳、槐、松、柏。為什麼說“五樹不進宅,一家樂開懷”呢?我們先了解下古人按照陰陽五行對住宅的分類,古人管活人住的叫陽宅,死人住的叫陰宅,也就是墳墓。古人把這五種樹視為五陰之木,這五種樹都是性喜陰,壽命又長,能匯聚陰氣,營造陰地,植於陵園,能護佑子孫。農村還有一句俗語“前不栽桑、後不栽柳”,此俗語也是由陰陽風水延生而來。當然這都是封建迷信,萬不可信。

咱們按照古人的思維來分析下為什麼這“五樹不進宅”

1、桑樹。“桑”通“喪”,不祥之音,古人認為把桑樹種在家裡,則直接會帶來喪事,在這種諧音的影響下,古代人把桑樹作為陽宅中較為忌諱的一種樹;

2、柳樹。柳樹枝一般用來做“招魂幡”、“哭喪棍”的,柳條也常常被用來插在墳塋上,現在在農村還依然保留這一習俗,因此柳樹種在陽宅中也不吉利;

3、槐樹。槐樹一名源自“晦暗”。“槐”字與“晦”字讀音相近,“槐樹”就是“晦樹”, 而且槐樹的‘槐’字就是一個‘木’,一個‘鬼’,可謂是性最陰,但枝椏很盛,成材之後,更是遮天蔽日,阻擋陽氣入院,所以古人一般院內不栽植槐樹。

4、松樹、柏樹。至於松柏,從字音來看,“松”同“兇”,“ 柏”同“悲”,皆為不祥之意,另外松樹和柏樹一樣,都喜陰涼之地,所以一般會長在墳頭、寺廟等陰涼之地,古人極為忌諱與死亡相關的東西,所以斷然不會把長在墳頭的松樹和柏樹種在自己的家中,如此一來,自己的“陽宅”豈不是成了“陰宅”,實在不是好兆頭!

綜上所述,古人認為,只要宅院中不栽種以上五種“不祥”樹木,家中就會一切順利、一家人開心快樂,所以才有“五樹不進宅,一家樂開懷”這一俗語。

  • 我們作為一個現代人,大家都知道這都是經過幾代人流傳下來的封建迷信思想,沒有科學依據。但我們在看待這些農村習俗俗話的時候一定要正確的看待,也要有自己的思考,要有自己的理性和見解。畢竟古人說的不見的就是完全正確的,也不見的就完全沒有道理,不管我們看到的俗語有沒有道理可言,適不適用當下的社會,它都是珍貴的中華文化,都是我們的祖先積累並流傳下來的,都值得我們珍視。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關注和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