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的經濟強市,只有1條高速且不通鐵路,人均GDP全省第一

2019年,入選賽迪全國百強縣湖北榜單的,一共有5個縣市。分別為:黃石大冶市、宜昌宜都市、仙桃市、潛江市和襄陽棗陽市,其中大冶市排名第74位,宜都市排名第78位,仙桃市排名第81位,潛江市排名第90位,棗陽市排名第96位。

湖北宜昌的經濟強市,只有1條高速且不通鐵路,人均GDP全省第一

在湖北入選的5個縣市中,仙桃和潛江的名氣自不必說,在湖北省內作為副地級的直管市已經存在多年。

而大冶市作為以礦產起家的城市,在近現代的工業史中都佔有很重要的地位,而黃石更是堪稱“中國現代工業的搖籃”,大冶市是黃石最牛的縣市,地位可想而知。

湖北宜昌的經濟強市,只有1條高速且不通鐵路,人均GDP全省第一

棗陽市,總人口120萬,歷來是襄陽下屬各縣市中的翹楚。人口眾多、經濟發達,在湖北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那麼宜昌宜都市,就成為湖北全國百強縣榜單中最低調的縣市了。

但宜都真的那麼低調嗎?人均GDP是仙桃的3倍

因為宜都市地域狹小、人口偏少,只有不到40萬。而其餘的幾個縣市,人口基本都在百萬左右。跟他們相比,宜都市是後起之秀,自然在湖北知名度比不上其他幾個。

湖北宜昌的經濟強市,只有1條高速且不通鐵路,人均GDP全省第一

但是低調的宜都,實力卻是非同一般。下面為幾個百強縣的人均GDP對比:

大冶市,人口92萬,2018年GDP623.64億;人均67786元。

宜都市,人口39.68萬,2018年GDP606.74億;人均152908元。

仙桃市,人口156.35萬,2018年GDP800.13億;人均51175元。

潛江市,人口96.6萬,2018年GDP755.78億;人均78238元。

棗陽市,人口120萬,2018年GDP656.01億;人均54667元。

仙桃市,靠近武漢,且自古就是繁華之地,更是湖北縣市GDP榜首。歷來被譽為湖北縣域經濟的龍頭。宜都市的GDP總量雖然不如仙桃多,但是人均gdp卻是仙桃市的3倍。

湖北宜昌的經濟強市,只有1條高速且不通鐵路,人均GDP全省第一

即便是跟湖北的省會——武漢市相比,宜都也毫不遜色,比武漢還高出了13%。宜昌宜都市的人均GDP全省第一。

宜都的強大到底是依靠什麼?

湖北宜昌的經濟強市,只有1條高速且不通鐵路,人均GDP全省第一

宜都市,屬宜昌市管轄,位於長江南岸。由於湖北主要的城市基本都集中在長江北岸,而且宜都市交通也算不上發達。市內不通鐵路,只有焦柳鐵路從全市邊緣的枝城鎮通過。只有一條高速——宜嶽高速,另一條呼北高速仍在建設中。

地理位置一般的宜都,是如何成為宜昌經濟強市,湖北縣域經濟的黑馬呢?

早期宜都以化工行業為主,但隨著長江大保護,宜都市2016-2018年化工產業產值,已經從350億元萎縮到120億元。按理說如此巨大的打擊,宜都的經濟應該一蹶不振,何以越挫越勇。

湖北宜昌的經濟強市,只有1條高速且不通鐵路,人均GDP全省第一

這就不得不說,宜都東陽光集團:東陽光藥的總部所在地。是世界上規模較大的奧司他韋生產基地;還是世界一流基因重組胰島素、甘精胰島素、門冬胰島素、利拉魯肽生產基地。宜都東陽光藥業2018年,實現銷售收入170億元,上繳稅收8.26億元。而2019年上半年,宜都東陽光就實現稅收8.73億元。

東陽光並不是宜都本土成長的企業,從2001年由宜都市招商引資,才投資宜都的。此時的宜都在全國百強縣排名505位,在湖北幾乎沒有知名度。

19年過去了,宜都東陽光銷售額突破200億,已經成為世界級知名醫藥企業

東陽光只是宜都招商引資的一個縮影。從東陽光的成功,就可以看見宜都成功背後的取勝之道。

湖北宜昌的經濟強市,只有1條高速且不通鐵路,人均GDP全省第一

宜都不止工業發達,還是一個山青水綠、風景宜人的旅遊勝地。宜都目前有九鳳谷、楊守敬書院、清江天龍灣等眾多知名景點。宜都歡迎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