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活活餓死迷信佛教開國皇帝-梁武帝蕭衍

歷史上皇帝有很多,信佛的皇帝也很多,但是信佛痴迷程度最高的無疑是梁武帝蕭衍。

被活活餓死迷信佛教開國皇帝-梁武帝蕭衍

琅琊榜中粱帝原型就是蕭衍


梁武帝是南北朝時期南朝梁的建立者,也是南朝在位最長的皇帝。

稱帝前人中龍鳳

蕭衍小時候就很聰明,而且喜歡讀書,是個博學多才的少年,尤其在文學方面很有天賦。當時他和另外七個人一起遊於竟陵王蕭子良門下,被稱為“竟陵八友”,其中包括歷史上有名的沈約、謝朓、範雲等 。沈約是知名文學家、史學家,而謝朓則是這時期有名的詩人。不過,這八個人當中,蕭衍的膽識卻是其他七個人無法相比的。蕭衍不僅文采飛揚,而且有勇有謀,曾經襄助蕭鸞奪取南齊的帝位。蕭衍打仗也是一把好手,曾經在義陽之戰打退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率領三十萬軍隊。

蕭鸞死後,由其子蕭寶卷(即東昏侯)即位。 蕭寶卷為人暴虐,即位後擅殺諸多大臣,使得朝野驚恐,人心離散。在蕭寶卷冤殺蕭衍的兄長、尚書令蕭懿後,蕭衍起兵殺掉蕭寶卷。後來,蕭衍乾脆逼迫南齊最後一個皇帝蕭寶融禪位給自己。蕭衍在中興二年(502年)四月初八(4月30日),正式登壇接受百官跪拜朝賀,建立梁朝。這也就是歷史上的南梁。

稱帝前期英明皇帝

被活活餓死迷信佛教開國皇帝-梁武帝蕭衍

梁朝鼎盛時期


蕭衍稱帝之後,初期的政績是非常顯著的。他吸取了齊滅亡的教訓,自己很勤於政務,而且不分春夏秋冬,總是五更天起床,批改公文奏章,在冬天把手都凍裂了。他為了廣泛地納諫,聽取眾人意見,最大限度地用好人才,下令在門前設立兩個盒子(當時叫函),一個是謗木函,一個是肺石函。如果功臣和有才之人,沒有因功受到賞賜和提拔,或者良才沒有被使用,都可以往肺石函裡投書信。如果是一般的百姓,想要給國家提什麼批評或建議,可以往謗木函裡投書。

蕭衍的節儉也是出了名的,史書上說他“一冠三年,一被二年”,他不講究吃穿,衣服可以是洗過好幾次的,吃飯也是蔬菜和豆類,而且每天只吃一頓飯,太忙的時候,就喝點粥充飢。在這方面,蕭衍在中國古代所有皇帝中也算得上出類拔萃之輩。

蕭衍很重視對官吏的選拔任用,他要求地方的長官一定要清廉,經常親自召見他們,訓導他們遵守為國為民之道,清正廉明。為了推行他的思想,蕭衍還下詔書到全國,如果有小的縣令政績突出,可以升遷到大縣裡做縣令。大縣令有政績就提拔到郡做太守。他的政令實行起來以後,梁朝的統治狀況得到顯著改善。

除此之外,蕭衍重視儒家思想,自己親自寫《春秋答問》等書,解答大臣們的疑問,示範了良好的向學風氣

稱帝后期佛教迷皇帝

蕭衍晚年篤信佛法,郭祖深形容:“都下佛寺五百餘所,窮極宏麗。僧尼十餘萬,資產豐沃。”佛教被抬至國教的高度。他不但修造了大量佛寺佛像,而且還翻譯和撰寫了大量佛教著作,親自召集佛法大會講經說法。梁武帝前後設大會十六次之多,並曾三次捨身同泰寺,他的大臣們前後用贖身錢至三億萬,才把他贖回。據統計:梁代佛教最興盛時佛寺多達兩千八百四十六所,僧尼八萬兩千七百餘人。南朝時寺廟極度富裕,皇帝這樣的信佛就導致他晚年沒有心情管理朝政,他潛心研究佛教理論,在這方面非常有造詣,他對佛學研究很精深,漢字當中起碼有一個字就是梁武帝造的,這個字說起來有點怕人,魔鬼的魔。原來魔鬼的魔在漢字中是磨豆漿的磨,石磨的那個磨,因為它是梵文‘嘛啦’的譯音,梁武帝知道梵文的意思,就是比較可怕的那種東西,所以他把下面改成一個鬼字,魔不就是鬼嘛,這個字就是梁武帝造的,梁武帝之前沒有這個字,如果考古出現了這個魔字,就可斷定一定是梁武帝之後的年代,梁武帝之前的中國人不知道這個字的寫法的。梁武帝在位48年,也很長壽,活到86歲。

梁武帝之死

蕭衍迷信佛教,把國家大筆財富投入佛教事業之中,造成梁朝國內空虛,人民生活困苦,士兵待遇低下,結果梁朝上下離心離德,梁朝大廈搖搖欲墜。最後給予梁朝一擊就是投靠梁朝侯景。侯景投降蕭衍反而被蕭衍出賣,憤而起兵反抗。侯景起兵只有千人,卻一路勢如破竹,攻擊南梁都城兵力增加到十萬,反觀蕭衍都城有十萬軍隊,都城外還有幾十萬援軍,蕭衍卻最終被侯景活捉。最後蕭衍被餓死在臺城皇宮淨居殿。

被活活餓死迷信佛教開國皇帝-梁武帝蕭衍

侯景-蕭衍的掘墓人


縱觀蕭衍一生,出生名門,少年時能文能武,青年時意氣風發,不到中年就建立自己封建王朝,而且在位56年,這種人生際遇恐怕也是千古第一人。但是梁武帝悽慘結局完全由自己造成的。他作為一個國家皇帝,最高權力掌握人,應該時時嚴格要求自己,居安思危。但是他卻把自己愛好強加國家之上,不過一切發揚佛教,結果最後掏空國家,以致身死國滅。梁武帝不僅導致南梁的滅亡。侯景之亂也導致南朝實力大大受損,後來隋朝攻滅南朝的根子也在這裡。

被活活餓死迷信佛教開國皇帝-梁武帝蕭衍

梁武帝蕭衍窮途末路比琅琊榜粱帝的結局更加悽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