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国和唐高祖李渊建立的唐朝有什么关系吗?

骑蜗牛走高速


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关系,所谓的李家后人只不过是统治阶乘的政治手段而已。

南唐的开国君主叫李昪,但是李昪这个名字是他在建国之后,以李唐家后人的身份所改的名字,至于他的原名叫什么,史书上并无记载。

李昪在建立南唐前叫徐知诰,徐知诰是他的第二个名字。

徐姓是李昪跟着他养父徐温所姓,李昪的生父在战乱中失踪之后,他便以徐温义子的身份生活在那个动乱的时代。

一直到937年,他建国后才把名字从徐知诰改成了李昪。

其实他一开始的国号也不叫唐,而是齐国,那为什么李昪要把齐改为唐呢?这就不得不说一下李昪的政治手段了。

古代的皇位都有正不正统这一说法,那个时候虽然唐朝已经灭亡,但是它的统治力和名声还在,而李昪以李唐家的身份重新建国,这便是他所谓的正统。

  • 那李昪真的是唐朝李家李渊的后人吗?

其实并不是,虽说很多史书上都记载了他的祖上,但是我发现了这些记载都不一样,比如《旧五代史》中记载李昪是唐玄宗之子李璘的子嗣,而《新五代史》中又说他是唐宪宗之子李恪的子嗣,《蜀后主实录》中又为薛王李业的子嗣。

从上可以发现他的认祖之路非常混乱,而这些混乱的记载也足以说明南唐皇室和李唐并无瓜葛,李昪自称唐朝李家后人也是为了自己的统治强行拉关系而已。


千古君


没有什么关系 。

五代的后唐(923年建立),建立者李存勖本沙陀人,李克用长子。沙陀部出自西突厥,这支沙陀部族后来归化大唐,被赐以国姓李,这种情形少数民族被赐姓的很多。例如西夏的李元昊家就是被后唐赐姓李,后来赵宋赐姓为赵,以示对这些归化少数民族的奖赏。

南唐是海州人徐知诰(公元937建立年),徐是杨吴重臣徐温的养子,原姓李,建立政权后改名叫李昪,徐知诰祖上是平民出名和李唐皇室没有关系。

根据《新五代史》、《旧五代史》 、《南唐书》 、《十国春秋》 等史籍记载,徐知诰篡夺政权 所建国号为大齐,史家称之为徐齐。939年,徐知诰恢复原来的李姓,并改名李异时,为了符合已灭亡的唐朝,把国号改为大唐,是为南唐。不过,《资治通鉴》 却记载937年徐知诰即帝位时,即以大唐为国号,并不认为徐齐曾经存在过。从李异跟徐温姓了三十左右的徐姓,到其称帝改姓这一行为中,我们不难发现李异对李唐的眷恋之情有多深。当然,我们也并不排除徐知诰只是为了有个合法的名声,而自称自己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玄孙。



尉霖


南唐政权(公元937年——公元97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建立的,都城在江宁,就是现在的南京。后来又迁都到了南昌,是五代十国中版图非常大的一个国家。南唐李昪历史名气不大,倒是末代君主李煜千古留名了,才情横溢的悲情亡国之君,留下诗词无数,更有不少经典之作。可以说,后世记住南唐,更多是因为“花间词人”李煜,而开国之君李昪反而淹没无闻矣。

李昪幼时父亲失踪,后来认吴国大将徐温当父亲,改名叫做徐知诰,逐步掌握南吴朝政,累加至太师、大元帅,封齐王。徐知诰最初受禅称帝的时候,国号为“齐”,但是很快恢复李姓,并将名字改为李昪。国号也改为“唐”,为什么改成唐了?

因为李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族谱为“李恪生李超,李超生李荣,李荣生李昪”。而唐宪宗是正宗的李唐皇室后裔,李渊的后人。

李昪之所以称自己是唐朝宗室后裔,是想让自己的南唐政权是被看作是唐朝的延续,表示自己在法理上是正统。好收揽人心,统一天下, 虽然后世不才,被宋朝灭了。但是他的初衷是好的。

但是我们翻阅历史,宋人修订的官方史书《新唐书》里面明确记载,唐宪宗子建王李恪无后嗣。就是说他没有留下血脉,显然与李昪认祖出现了矛盾。

再看看其他史书记载:

《旧五代史》记载李昪是唐玄宗之子永王李璘的后裔;

《新五代史》记载的是唐宪宗之子健旺李恪;

《江表志》记载是唐郑王元懿;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记录的是李世民的儿子吴王李恪的后裔。

祖宗如此之多,总是离不开李唐王室(李渊的唐室后代)的说法,让后人也是难辨真假了。

其实历史上,很多开国皇帝都喜欢认名人当祖宗,比如李渊的唐朝,他们认为自己是老子李聃的后人,把李聃当做自己的始祖。反正翻遍前世春秋,只有老子李聃是李姓里面最牛叉的。

而另一个大家熟知的就是大耳刘备了,开场白总是介绍自己:“备乃中山靖王之后”。而且三国里面没有任何人质疑他,最后还混了一个皇叔的称号。据后世专家考据,刘备这个“中山靖王”后裔还是比较靠谱的,只是跟汉献帝的血脉相距太远,已经无限稀薄了,就跟当代刘姓人士都会说自己是刘邦的后裔一样。因为姓刘的也找不出那个还比刘邦还早还牛叉的刘姓祖宗了。出来混的,总要说祖上曾经阔过不是。

这些认祖人士,基本都会一口咬定一个说法,这样可以增加公信力度,不容他人反驳。但是像李昪这样被多本史书记载多个祖宗的,也是不多见了。如果他说是飞将军李广,或者是李渊的后人还更容易信服,或者直接也说是老子李聃的后人也行。但是说是李唐某位王爷的后裔,反而让更多的人质疑他是乱认祖宗了。



萧子北


南唐与唐朝没有任何关系。

唐朝的开国君主是李渊,他当初是隋朝的唐国公,所以建立的政权就叫“唐”。唐灭亡后,进入了五代的分裂时期。

南唐(937年-975年),属于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定都金陵,历时39年,有烈祖李昪、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等三位帝王。

南唐一朝,最盛时幅员35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和湖北、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约500万。南唐三世,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使得江淮地区在五代乱世中“比年丰稔,兵食有余”,为中国南方的经济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南唐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权之一。

扩展资料: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705年,神龙革命后,唐中宗恢复唐朝国号。

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定都江宁(今南京),传三世一帝二主,享国三十九年,是十国当中版图较大的国家。

人口约500万。南唐三世,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使得江淮地区在五代乱世中“比年丰稔,兵食有余”,为中国南方的经济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南唐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权之一。

南唐虽偏安于淮河以南,却是五代十国时期经济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对后世宋朝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元974年9月,北宋派兵攻打南唐,并于次年11月攻破其首都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南唐由此宣告灭亡


影视体坛


要说五代十国的南唐和李渊的唐朝还真是有那么点关系。南唐可以算是唐朝血脉的延续。但具体真伪这个还真无从考证,反正南唐政权建立者自认是唐朝的血脉传人。

唐朝自从安史之乱过后,整个唐朝基本上就属于分崩离析了。各地藩镇虽然归属于唐朝,单独已经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很多唐朝下达的命令也是有选择的执行。而唐皇又因为安史之乱对于藩镇充满了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感也加剧了地方割据藩镇和唐朝中央的矛盾。但即使如此,各地藩镇名义上还都是唐臣。直到黄巢起义后,黄巢军攻破长安。此时各地藩镇感觉唐朝灭亡已成定局,所以纷纷开始自立,唐朝政权因此终结。

唐朝灭亡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原来的淮南镇杨行密实力最强建立了吴政权。但好景不长杨行密去世后,他的儿子杨渥掌权继位,但杨渥能力有限,吴国大权尽数被大将徐温所掌握。之后徐温权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张,吴国实际上的掌权者杨氏家族基本上就成了徐温的傀儡。徐温死后,徐温的养子徐知诰接手了徐温的大权,成为了杨吴政权的实际掌握者。徐知诰通过不断的吸纳人才,把所有终于吴国的臣子全部收拢之后,徐知诰废除了吴王杨溥,登上皇位,建立大齐政权。

徐知诰上台后三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李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政权。之后李昪又为唐高祖、唐太宗立庙,追尊父祖四代为皇帝,改奉徐温为义祖,并对徐氏子弟大加封赏。至于李昪究竟是不是李恪的后人,这个还真我从考证。虽然李恪后人血脉确实有因为避祸的原因,改名换姓。但李昪是不是李恪后人这个真不敢保证。毕竟也无法确认李昪是不是想要收民心而去自愿认了唐朝皇帝这个祖宗。毕竟唐朝当年广得人心。百姓心中依旧对唐朝留有一份情。李昪想要借认宗族来获取这份民心也不无道理。

而李煜身为南唐政权的继承人,自然他也就是李昪的后人。所以自然而然李煜也就和唐朝也扯上了关系。在南唐李氏家族中,一直都宣传他们是唐朝的传承人。这里还要重点说明一下,李煜所在的政权在五代十国时期国号为“唐”。南唐政权是后代为了区分而给李煜这个唐政权的称谓,之所以把他称为南唐。那是因为李煜政权地处于中国南部而得名。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书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定都江宁(今南京),传三世一帝二主,享国三十九年,是十国当中版图较大的国家。

935年南吴睿帝加封徐知诰为齐王,并将升州、润州等十州之地划归齐国; 937年徐知诰建立齐国; 同年十月,徐知诰受禅称帝,国号"齐",改元升元; 939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958年李璟去皇帝尊号,称江南国主,并向后周称臣; 975年宋军攻占金陵,后主李煜出降,南唐灭亡。 南唐最盛时幅员35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湖北和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约500万。南唐三世,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使得江淮地区在五代乱世中"比年丰稔,兵食有余",为中国南方的经济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南唐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权之一。南唐虽偏安于淮河以南,却是五代十国时期经济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对后世宋朝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元974年9月,北宋派兵攻打南唐,并于次年11月攻破其首都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南唐由此宣告灭亡。



叶子对风的承诺


南唐与大唐的关系可以类比蜀汉和汉朝的关系吧。

创始人都自称前朝后人,维系正统

蜀汉的情况我们不再赘述。大家都很熟悉,刘备到底是不是汉室宗亲其实也存在一定疑问,但人家真心要恢复的是大汉江山社稷这个没错。

而南唐的国号其实是“大唐”,这个南字是后人为了方便区分而加在前面的。和北汉一个性质。

重点是李昪宣称在后唐灭亡之后他就是唐朝正统,他继续了大唐江山社稷(你没看错,在后唐如日中天的时候其实很多人是把李存勖当成另一个刘秀的。他的后唐如果成功就是东汉一样的存在。毕竟李存勖家的宗室地位是唐朝皇帝承认的)。

而且李昪说他本身是太宗李世民的后人,虽然他的南唐基业其实是杨行密一手打下来的,是他义父徐温掌握杨吴大权后他在慢慢经营,最终篡位建立的南唐。

但假如南唐真的逆袭成功,一统华夏。那人家李昪说是李唐的后人他就是李唐的后人。人家的大唐就是大唐的延续。

可惜李昪志大才疏,继承人李璟也是穷兵黩武,不但没有让南唐蒸蒸日上,反而国力被牵扯越来越弱。那自然人家就不承认你所谓的李唐继承人的身份了。

想姓李,你也配?这是后续的郭荣和赵匡胤面对南唐的想法。而南唐最后失败了,即使你真是李唐的后人又如何,就像康熙说朱三太子是假冒的一样。说你不是你就不是,是也不是。


丁强888


除了皇帝都姓李,国号就叫唐以外,没有任何关系。

大唐

开国皇帝是唐高祖李渊,李渊的父亲是南北朝时期西魏唐国公李昞,母亲是鲜卑贵族独孤信子女,李渊晋阳起兵后,建立大唐,国乍289年。

南唐

开国皇帝是唐烈祖李昪, 史书记载“徐州人也。世本微贱。”,其养父是五代十国吴国大将徐温养子,后掌权吴国大权后,李昪称帝,国号齐。后改唐,国乍39年。


古代的国号,重名的很多,大唐的皇族基本都改姓或者被屠了,黄巢起义时,起义军对李唐皇室就开始屠杀,后权臣朱温篡权,将唐昭宗杀害,后又将李唐后代子孙都杀了,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唐哀帝一家也被朱温毒死。

后来的李昪不是因为想重和唐朝重名,而是由于地理原因或者政治因素所导致的,只是恰巧这个南唐国主也姓刘而已。


曹老师xixi


并没有关联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定都江宁(今南京),传三世三帝,享国三十九年,是十国当中版图最大的王朝。

南唐一朝,最盛时幅员35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和湖北、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约500万。南唐三世,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使得江淮地区在五代乱世中“比年丰稔,兵食有余”,为中国南方的经济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南唐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权之一。

南唐虽偏安于秦岭淮河以南,却是五代十国时期经济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对后世宋朝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发动晋阳兵变,次年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之后武则天一度以周代唐,神龙革命后恢复大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经济繁荣、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又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

唐朝是版图最大,亦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唐代国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现代中国的疆界范围。唐朝自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南诏、新罗、渤海国、日本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政治制度。

唐代科技、文化、经济、艺术具有多元化特点,在诗、书、画各方面涌现了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颜筋柳骨的颜真卿、柳公权,画圣吴道子、李思训,音乐家李龟年等。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纳海内外各国民族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开放的国际文化 。

唐朝与当时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南方下着雪


按南唐官方自己的说法,当然是有关系的,939年,徐温的义子徐知诰恢复本姓李,又改名为昪,并建立唐国,当皇帝依例立天子七庙以正名份,便自认是唐宪宗李纯的儿子李恪的后人,说那是他的四世祖。于是立唐高祖和唐太宗庙,追尊四代祖李恪为孝静皇帝,庙号定宗;曾祖李超为孝平皇帝,庙号成宗;祖父李志孝安皇帝,庙号惠宗;父亲李荣为孝德皇帝,庙号庆宗。这么一来,南唐便隐然以唐朝的继承人自居,虽未能全统宇内,却是正统在南方。但细究起来,李昪的唐室血统是存疑的。

李昪追认的祖先,唐宪宗李纯是唐朝中期一位有为君主,在位期间重用贤良,改革弊政,勤勉政事,力图中兴,任用杜黄裳、裴度、李绛相继为相。平定了四川节使度刘辟、镇海节度使李琦,招降了河北三镇,消灭了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并且使藩镇相继降服,归顺朝廷。后期服用长生药,性情变得暴躁易怒,经常斥责或诛杀左右宦官,宦官集团又分为两派各自拥立皇子,造成继位后事震荡。作为李纯的第八子李恪,在史书上记载却是没有儿子就死了。

《新五代史》:建王恪,元和元年始封。时淄青节度使李师古死,其弟师道丐符节,故诏恪为郓州大都督、平卢军淄青等州节度大使,以师道为留后,然不出合。长庆元年薨,无嗣。

如此看来,南唐李昪追认是李恪之后,恐怕是借尸还魂,连史载也懒得查,或者当时尚未对唐朝史书进行具体归纳,不小心认了一个绝后的皇族为祖宗。但在《旧五代史》上,却说李昪是认唐玄宗之子永王璘这一系的,这就较难考证了,毕竟年代久远,皇族中人沧海遗珠也说不定。

而从出土的李昪之孙李从浦墓志铭《宋故左龙武卫大将军李公墓志铭》所写来看,南唐自认是李恪之后可能性最大,前后结合,可知是冒充的,属借尸还魂,这样的做法在古代常见,比如五胡乱华时的刘渊,还自认是刘邦后人,聚拢怀念汉朝的人心,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