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訓練1歲半男寶自己尿尿跟便便?

泉州阿媛


首先,我要告訴這位家長,在你訓練寶寶自己排便的過程中,你的孩子還是會不斷的尿褲子或者是忘記去衛生間排便,而且,訓練寶寶排便不是一兩天就能夠完成的事情,寶媽要做好心理準備。

接下來我分享一下自己在訓練孩子自主排便的過程

我是在女兒一歲多的時候開始訓練孩子自主排便,我每天都會給孩子說:寶寶,你要不要尿尿,如果想尿尿了要告訴媽媽,要說出來,我女兒說話比較早,一歲的時候就會說幾個字了,所以,我告訴她要她表達。當然,她很多時候會忘記。

然後我就買了一個寶寶便盆,剛剛開始我給她放在了她活動的範圍內,因為,有時候她看到後就會自己做上面排尿,當然,剛剛開始因為不習慣,還是會忘記而尿到褲子裡或者是蹲下就尿。

我女兒排便的時候會告訴我,就是排尿的時候會忘記。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快一個月,終於,她可以去坐到寶寶便盆上尿,儘管這樣,還是避免不了孩子尿褲子。還是會告訴孩子排尿要告訴媽媽,或者是自己做到便盆上。

慢慢的,我給她把便盆放在衛生間裡,我每次去衛生間的時候她都會跟著我進去,剛剛放進衛生間的時候,她還是不習慣會找不到便盆尿到褲子裡,後來,我帶著她去了幾次,她慢慢的也習慣了。大概到一歲3個月的時候習慣了自己去排便,排尿。但是,偶爾還是會尿到褲子裡。

夜間我是給孩子穿的拉拉褲,直到孩子2歲2個月的時候自己不願意穿了,才算是徹底的戒掉。

很多寶媽覺得寶寶夜間的拉拉褲很難戒掉,一是不願意晚上起夜,二是,孩子尿床上很麻煩。

我是如何給寶寶戒掉夜間的拉拉褲的?

其實,說起來,我沒有想著給孩子戒掉拉拉褲,是她自己不願意穿了,我在睡覺前給她穿的時候,她很反抗,我也就沒有強迫她,剛剛開始她拒絕穿拉拉褲,我都是在她睡著後幫她穿上,怕她尿到床上,但是,女兒晚上想要排尿的時候她都會自然醒,然後叫我開燈,她自己去衛生間排尿。當然,戒掉拉拉褲後偶爾也會尿床,寶媽可以去網上買兩床隔尿墊。

後來觀察了一個星期,每天早上起來拉拉褲都是乾的,而且晚上會叫我,所以,就徹底給她戒掉了。當然,孩子晚上穿拉拉褲的時候我也會告訴她晚上尿尿的時候要把媽媽叫醒。後來,確實多引導孩子還是有效果的。

給即將準備訓練寶寶自主排便的寶媽一些建議:

1、多引導孩子排便排尿要告訴媽媽,讓孩子表達出來

2、建議選擇夏天訓練孩子自主排便排尿,因為夏天天氣熱,衣服容易幹,而且好洗。來回換洗衣服也不容易感冒,冬天天氣冷,來回穿脫衣服可能會讓寶寶著涼,而且衣服洗了不容易幹。

3、建議寶媽在去衛生間的時候帶著自己的寶寶,並且告訴寶寶:拉臭臭,尿尿可以來衛生間,還有就是建議寶媽給寶寶買的便盆直接放在衛生間,因為我先放在了孩子能看見的位置,後來又轉移到衛生間,所以孩子需要適應兩次。

4、先給寶寶訓練白天的自主排便的習慣,晚上可以繼續使用拉拉褲,這樣,寶媽也不會太累,晚上寶寶和自己也能休息好。等孩子大一些再給他戒掉拉拉褲。

5、如果訓練寶寶多次卻不見效果,寶媽也不要去責怪寶寶,因為什麼都需要有一個過程,寶媽要有足夠的耐心,多去引導寶寶。

6、給寶寶讀一些相關的繪本故事,根據繪本故事,可以告訴寶寶如何自主排便,或者是排便的一個過程,當然,寶寶太小的話還需要寶媽給寶寶演示。

以上就是我的經驗和一些建議,希望可以幫到寶媽


小淘氣鬼日記


一歲左右可以站立你買一個掛牆的小便器隔一個小時或者半個小時你帶他去尿一次跟他交流 說尿尿吧 堅持幾天就會了或者每次你把尿的時候說尿尿了 結束說一下 尿完了沒尿了 堅持一段時間他就明白了 便便也是這個道理 感覺他有便意馬上帶他去廁所 結束的時候你問他是否拉完 小孩子學習能力很快滴 彆著急


A張Z同


大人先大概掌握孩子尿尿的時間的間隔,問他要不要小便,帶他去衛生間去小便,然後告訴他,想要小便的時候要告訴媽媽,或者蹲下來尿,尿褲子會臭臭。一般讓他自己去洗手間有點來不及,有的孩子都是一有尿就已經憋的狠了,只要告訴他蹲下來,不尿床,褲子就行。要家長慢慢的去引導,給孩子多說,多做幾次,現在小孩都可聰明瞭,一歲半的寶寶已經可以聽懂很多了,慢慢的他就學會了。


河南的阿寧


通常在1.5-2歲時,寶寶就會開始訓練排便。氣候好的時候,比較適合在室溫下訓練,不穿褲子也不冷,比如春末夏初。

*排便是一種自然的生理需求和本能。

當寶寶心理準備好以後,開始上廁所訓練時,效果會更好。何時開始上廁所訓練,不是由家長決定的。現在研究普遍認為,越早訓練寶寶排尿,訓練時間就越長!

*如廁訓練是寶寶發育的重要階段,與自身器官發育成熟和心理發育密切相關。

家長需要陪伴寶寶走過這個過程,拍手說“太好了!”除了給寶寶信心和成就感外,還可以增加親子互動。

◆每次排便時間不要太長,以免寶寶太累甚至討厭這樣。一歲半後:訓練寶寶適應便盆。

◆大多數寶寶在一歲半左右就能獨立行走。這時,可以讓他用便盆來訓練排便。

但要注意的是,要把便盆放在固定的地方,讓寶寶隨時知道並找到,以免在排便時找不到便盆;

便盆的直徑要適合寶寶的臀部,以免讓他坐在便盆上會不舒服。

◆每次不要在盆裡坐太久5-6分鐘,否則容易使寶寶脫肛。

坐在盆上不要玩玩具或吃東西。讓寶寶知道坐在盆裡是為了排便,不能在這裡玩耍。

◆雖然此時寶寶可以獨立在盆內排便,但家長也應密切觀察,看是否需要幫助,或寶寶是否在盆上玩耍,並隨時糾正。大便後,教他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較大寶寶應該定期排便,最好在早餐後。只要持續訓練,1.5歲左右的孩子就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大便。

*下面就來具體說說如何訓練孩子排便?

在訓練中,寶爸的個人教育,有助於男孩掌握正確的排尿方法,而寶媽應該告訴女孩如何簡單地處理排尿。

1、先教他坐下,再站起來

因為排便經常安排在一起,所以首先,讓寶寶在排便時坐下來,這樣他就能明白,兩者都應該在便盆裡做。

這樣,他就不會因為小便時四處飛濺的樂趣而分心,也可以在他注意的時候,學會基本過程。

2、和兒子玩“消防員”的遊戲

對男孩子來說,模仿是很重要的,所以要由寶爸教他如何使用廁所。

鑑於男孩的頑皮性格,寶爸應該給他一個準確的示範,教他如何“瞄準”便盆,或者在便盆裡放一張彩紙,讓他瞄準這張紙撒尿。

對於一個男寶來說,有時候小便就像玩“救火員”的遊戲,這也增加了他上廁所和更快脫尿布的熱情。

有時男寶在排便時,可能會想站起來撒尿,因為排便的過程中往往伴隨著撒尿,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寶寶在開始使用便盆可能會比較容易。

*分享一個小貼士——寶寶願意接受大便訓練的信號,希望會對訓練寶寶排便有所幫助。

寶寶一般在2-3歲的時候就學會了正確使用孩子的便盆,訓練前後的效果都是一樣的。不知什麼原因,男孩掌握這種能力通常比女孩晚一點。

隨著寶寶一天比一天大,家長要注意寶寶願意接受排便訓練的信號:

1.玩的時候突然停下來。

2.尿布在白天1-2小時內變幹

3.當他醒來時,尿布是乾的。

4.他說他要排便。

5.模仿成年人的動作。

6.知道怎麼脫衣服。

7.能夠理解並遵循一些簡單的說明。

當然,並不是所有上述信號都能在每個孩子身上顯示出來,但只要有幾個信號出現,就可以訓練他排便。

讓孩子學會排便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不是一夜之間的任務。這需要一步一步來做,所以家長有耐心。

孩子意外犯錯後,家長不能責罵或懲罰孩子,這樣容易給孩子造成心理負擔,不利於孩子的心理成長。


赫赫哈嘿BIU


男寶寶和女寶寶的差別在於尿尿的方式不同。絕大部分寶寶是在2歲4個月左右完成的白天訓練,到3歲左右完成夜間訓練,並且男孩所花費的訓練時間要超過女孩,正如女孩子在很多方面都會比男孩看起來早熟。

何時開始進行如廁訓練也不能由父母說了算,應該是由寶寶自己來決定。男寶寶在一歲半的時候我們不要試圖讓孩子立刻自己如廁,應該循序漸進。

男寶寶發出哪些信號說明可以開始進行如廁訓練了?

1.身體信號

• 掌握了行走並且腳步協調

• 可以幾個小時不尿

• 大便有規律

2.行為上

• 可以一次靜坐2-5 分鐘

• 有興趣去廁所。 他或她可能想要看著你去廁所,並且可以識別特定的廁所習慣

• 不喜歡穿著髒尿布的感覺

• 當你嘗試教他們如何使用廁所時,你的寶寶會合作

3.認知上

• 可以在想上廁所的時候告訴你,並且在到達廁所之前憋住

• 有對小便和大便的稱呼並能理解

總之,寶寶準備的越充分訓練起來就會越簡單。


做好如廁準備工作

1、物品準備:便盆椅、小馬桶,過一段時間在準備小便桶。

①讓孩子自己放置、佈置。

②給孩子講解如何使用。

③熟悉寶寶排尿排便規律。安排每天排便時間,這樣可以接受定時排尿排便的想法。

2.訓練過程:

①熟悉小馬桶:不管他是否需要上廁所,剛開始時讓他每天坐在馬桶上幾次,每次幾分鐘。在到排便的時候也蹲在小馬桶上,感受蹲下來尿尿或排便的感覺。

②幫助他脫褲子:當孩子越來越規律,並且可以通過語言或者動作表達尿尿時,可以試圖讓他憋一會兒,趕緊幫他脫掉褲子,自己在馬桶上拉。

③和爸爸一起上廁所,學習如何站著小便: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男孩子跟爸爸一起非常容易學。 這個時候寶寶已經開始“男女有別”,儘量多讓和寶寶相處。


④每次排便後,讓寶寶自己沖廁所。

⑤先白天練習,後夜間練習。大部分寶寶4歲以前尿床都是屬於正常的。

寶寶練習如廁的時間因人而異,有數據顯示:越早開始如廁訓練的寶寶,其訓練期也較長。還沒有準備好如廁的寶寶會花更久。

男寶寶如廁訓練需要注意那些

由於大部分嬰兒的照料者都是女性,所以不利於男寶寶發現自己尿尿的秘密。在如廁訓練中可能隨時行為倒退,不成功等問題,都需要家長做好心理準備,訓練如廁也不要在冬天開始。

1.不要兇、打罵、懲罰孩子:因為孩子不小心尿到衣服上,或者不肯去尿尿的時候,不要批評孩子,不要說:你怎麼這麼笨,都不知道這麼尿之類的話。這樣說孩子只會讓孩子失去對自主尿尿的興趣,打擊孩子的信心是得不償失的一件事情,即便是孩子這一次沒有尿到位,也不要對孩子說這些難聽的話,告訴孩子下次我們應該怎樣做即可。

2.保護孩子的隱私,不對在他人面前描述寶寶如廁的糟糕場面:一旦孩子需要自己去如廁,請不要對著外人說孩子尿尿的時候怎樣怎樣,有什麼時候又尿到褲子上之類的糗事。當孩子開始自主尿尿的時候,就應該給孩子進行性教育,保護孩子的隱私會讓孩子更有自尊,會覺得自己長大了,正在做的如廁這件事情是對自己來說非常有意義。

3.利用遊戲完成排尿學習:男孩站著尿尿時儘量由父親帶著去,可以和父親一起做遊戲。比如我們把尿尿到某個目標去、把尿射到瓶子裡去,比誰射的遠,這些男孩子一起玩的遊戲可以讓孩子更有成就感。

4.尊重孩子的意願:孩子有可能會出現行為倒退,便是他在自主如廁之後會出現又不願意去馬桶尿了。這個時候我們應該遵循孩子的意願,因為我們沒有見過高中生還在用尿不溼的,所以只需要給孩子時間,讓他自己做好自己的心理狀態調整完全就可以了。

5.不管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家裡如果孩子表達出害怕去尿尿,我們應該找出他恐懼的原因,和他一起解決。比如說他害怕被水沖走,害怕在學校裡面被別人笑之類的。

6.不要穿帶拉鍊的褲子:拉鍊本身對男寶寶是一個風險,寶寶著急會拉不開,或者夾住生殖器。給寶寶穿著寬鬆的褲子。


男孩子最好的老師是爸爸,除了如廁,在以後的生活學習中,爸爸都需要更多的參與進來。

我是卿晨,小豬媽媽,一邊學習育兒,一邊分享經驗。關注@豬媽媽養,兒記,碰撞更多育兒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期待你的轉發、點贊與關注!

小豬媽媽卿晨


怎麼訓練1歲半男寶自己尿尿跟便便?今天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怎麼訓練1歲半男寶自己尿尿跟便便,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要循序漸進,從以下四個方面訓練養成寶寶自己排便的習慣。1、寶爸、寶媽要注意觀察孩子要排便之前的信號,也就是表現,並準確捕捉到這些信號。2、給寶寶語言提醒,3、教會寶寶脫褲子,4、藉助坐便器幫助寶寶養成排便的習慣,當然最後還要告訴寶寶便後要洗手。

寶寶多大訓練自己排便


寶寶2歲,再開始大小便訓練比較好,為什麼呢:

1、寶寶尿道括約肌、肛門括約肌在3歲左右才能完全發育成熟,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礎之一。在這之前,孩子是沒有能力完全控制排尿排便的。

2、1歲半至2歲,寶寶心理和生理器官發育逐漸成熟,具備了訓練大小便的基礎,能明白自己必須上廁所時的身體感覺信號,能夠聽懂和配合媽媽的抱姿與口語提示,可以真正的訓練大小便。

過早把尿的危害


1、導致嬰兒脫肛:嬰兒的括約肌,肛門括約肌要在3歲左右才能完全發育成熟,1歲半最有發育完善,太早把尿容易導致寶寶脫肛。 1歲前,與其說把尿是訓練孩子,還不如說是訓練家長找到孩子比較容易排尿的時間,比如吃奶後5到15分鐘,寶寶睡醒以後。

2、會導致寶寶不能自主排尿 :失敗的排尿訓練在1歲前有很多,後果是孩子完全不知道根據便意排尿,只知道根據“把尿”這個動作來反射性排尿,而不是生理性的需求。

3、容易導致成年痔瘡 :對1歲以下的孩子進行把尿訓練,加上孩子自身控制肛門括約肌的韌帶相對鬆弛,非常容易造成直腸黏膜經肛門突出的現象,就是脫肛。 脫肛又會造成嬰兒排便時部分梗阻,增加排便費力程度,這又容易引發肛裂。

如何訓練寶寶自己大小便


1、父母要掌握寶寶大小便的信號:家長要細心觀察寶寶的排便信號,並且準確掌握這些信號,就像準確辨認寶寶在餓的時候會大哭一樣。

寶寶們的排便信號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寶寶會發出哼哼聲,有的會皺眉,左右搖擺、發抖、哭鬧、煩躁不安等。

2、言語提醒:讓寶寶保持一個特定的姿勢,用“噓噓”聲誘導寶寶排小便;用“嗯、嗯”聲促使寶寶排大便。

幫助寶寶建立條件反射,寶寶在五六個月大,是學習排便的敏感時期,這時家長對寶寶的排便要求及時作出反應,就可以慢慢幫助寶寶建立條件反射。家長可以把寶寶抱成排便的姿勢,發出“噓噓”“嗯嗯”的聲音,時間長了,再做這個動作時,寶寶就知道是讓他排便了,但是也不要過於著急了,更不能強迫寶寶。

3、脫褲子:當孩子經過幾個星期成功學會上廁所後,可以把尿布換成訓練褲或者內褲,讓寶寶自己學會脫。

4、藉助坐便器排尿排便:

1)寶寶長到一歲半之後,都能靈活的坐、站、走、蹲、起,說明他們的肌肉,神經已經有了一定的發育,加上寶寶也能聽懂大人的指示了,此時開始訓練坐便如廁比較合適。

2)給寶寶選擇一個舒適、容易清洗的便盆,款式不要太花哨,顏色過於鮮豔,寶寶會分心,不利於排便訓練。

3)不止要讓寶寶知道哪裡上廁所,還要告訴他坐便器的作用。寶寶大便後可以當著孩子的面清理掉坐便器中的大便,告訴寶寶,這才是它應該去的地方。

4)可以指引寶寶到抽水馬桶上大小便,並教會他便後要及時沖水。

5、擦屁屁要洗手:當寶寶會告訴有“需要”,拉完便便後可以嘗試讓寶寶自己清潔小屁屁。把寶寶帶到水池邊,打開水龍頭,讓孩子自己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好了,今天的問題,怎麼訓練1歲半男寶自己尿尿跟便便,就回答完了,各位讀者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


家長日記


為了培養小兒良好的排便習慣,從一開始訓練時就應該注意有比較固定的大小便地方,這樣小兒就能逐漸建立起對大小便的條件反射,知道該到什麼地方去尿尿,到什麼地方去坐盆排便。

剛開始訓練小兒小便時,家長可以估計一下小兒排小便的時間,一般1-2歲半的小兒約/5~20分鐘有尿,1.5—3歲的小兒喝水後約20~30分鐘有尿。估計小兒該尿尿時,家長可以提醒小兒,要他到固定的地方去尿尿。訓練小兒養成每日排1-2次大便和定時排便的習慣。剛開始時家長可能不好掌握,但發現小兒使勁、發呆時,就要注意他是否想大便,馬上給予提示,讓小兒到固定的地方坐盆排便。初練時小兒肯定會出現因脫不好褲子或不坐穩盆就排便的情況,此時家長們不要叱責,而應耐心地教會他。通過日復一日的訓練,小兒逐漸就會自己大小便了。

注意:在訓練小兒大小便的過程中往往會有反覆。當小兒聚精會神地玩時可能會忘記了大小便,偶爾會因來不及而弄髒衣褲。這些都是正常現象,家長不要責罵小兒,避免小兒精神過於緊張而影響大小便習慣的培養,而應該和藹地提醒他,這樣對小兒加快自己小便習慣形成是有利的。


gjmmas


首先,孩子能夠接受排便訓練的前提:1、能感到排便到身上不舒服;2、對坐便器和排便產生聯繫;3、孩子有能力使用坐便器。能夠接受這些前提的孩子應該不早於1歲。一般1歲半開始訓練坐便如廁比較合適!

其次,不要給寶寶把尿、穿開檔褲,這個現在已經很多人知道了。其實就是順其自然,在寶寶1歲半-2歲之間,用專用的小馬桶,培養寶寶的條件反射。越順其自然不push,寶寶的如廁訓練就越順利簡單。

建議寶寶的小馬桶要放在衛生間固定位置,養成習慣和條件反射。通過模仿別人上廁所,你的孩子會學得更好。所以,你得鼓勵她和你一起上廁所。告訴她你在做什麼,告訴她你用了多少衛生紙。你也要向她解釋為什麼事後要洗手。男孩們也需要看到他們的爸爸是如何上廁所的。 我家寶寶沒有特別訓練過他,大概兩歲左右徹底戒掉紙尿褲,想尿尿都直接告訴我們,至今沒有尿過褲子,所以凡事不要操之過急,順其自然最好!



kh小花



有的家長會炫耀自家孩子X歲之前(比如1歲、2歲之前),就徹底脫掉紙尿褲,能夠自主排便了,這時家長的臉上通常閃耀著驕傲的光芒,話裡話外都表示“自家寶寶真是好聰明”。

巨蟹爸爸這要來潑冷水了: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寶寶學會自主如廁的年齡,跟他的智商高低沒有半毛錢關係!

寶寶能否自主排便,與其對肛門括約肌和膀胱的控制是否足夠成熟有關。

一般來說,2歲左右的寶寶就能逐漸意識到對肛門括約肌和膀胱的控制感了。

換言之,寶寶接近2歲的時候,家長就可以考慮開始準備如廁訓練。

但2歲也不是一個絕對的如廁訓練“起跑線”,比年齡更重要的是家長需要觀察寶寶是否準備好自主排便了。

美國兒科學會(AAP)建議,孩子能大部分滿足下面的8個表現,就說明孩子可以進行如廁訓練了:

  • 紙尿褲能保持至少2小時乾燥,或午睡後紙尿褲還是乾的;

  • 紙尿褲髒了,有不舒服的表現,想要換新的;

  • 對坐便器產生興趣;

  • 大便時間逐漸變得規律;

  • 主動要求穿內褲;

  • 可以遵守簡單指令;

  • 會用表情、姿勢或語言會來表達自己正在大小便;

  • 能夠自己或在大人的幫助下脫(穿)褲子。

所以,家長不必太糾結開始如廁訓練的年齡,要知道:寶寶年齡相對稍大,如廁訓練的成功率也相對稍高。

無論是對於媽媽,或是寶寶,如廁訓練都不應該充滿糾結和恐懼,媽媽如果措施做到位了,過程其實可以很愉快。

1、挑選適合寶寶的專屬小馬桶

為了克服孩子對廁所和馬桶的恐懼,最好為孩子挑一款合適的小馬桶:

  ▍有孩子喜歡的圖案或裝飾;

  ▍有靠背,坐起來非常舒適;

  ▍高度合適,不能太矮。寶寶坐上去時,雙腳應正好著地。

2、讓孩子光著PP,在小馬桶試著坐一會兒

爸爸媽媽們可以鼓勵孩子脫掉紙尿褲,在專屬馬桶上蹲一會兒,讓他熟悉不穿尿布的感受。

屬於寶寶的如廁椅最好放在衛生間內或放在寶寶自己的房間裡。當寶寶在客廳裡開闢他的“遊戲場”時,如廁椅也可以放到他的近處。如廁椅放置時最好是“就近原則。

3、有接受失敗的耐心

如廁訓練並不會從頭到尾都是一帆風順的,我們常要收拾孩子如廁失敗的殘局。而且要知道,多數孩子對廁所尚存陌生和恐懼感。在孩子還沒準備好時,父母不能逼迫孩子使用廁所,更不應該故意羞辱孩子,說“都這麼大了還不會自己上廁所”之類的話。

04 如廁有關問答

1、問:什麼時候讓寶寶脫掉紙尿褲比較合適?我不想再讓孩子穿夜間訓練紙尿褲了,但是我又擔心太早了。

答: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檢查孩子的尿布,至少持續兩週以上。如果每次都是乾的,就說明可以不用了。但是還是要鋪上防水床墊,以防萬一。

2、問:寶寶特別抗拒用小便盆,至寧願憋尿也不願用小便盆,怎麼辦?

答:身體健康(防止便秘)比學會使用小便盆更為重要。

“如果她憋尿,會疼痛難受,這會讓她更加不願意上廁所,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詢問兒科醫生,確保孩子沒有健康問題。飲食要進行改變,先加一些順腸的食物(奶酪,香蕉)和纖維(葡萄乾)。

3、問:從我不再給我家孩子獎勵之後,她再也沒有使用過便盆,有沒有更好的鼓勵方法呢?

答:可以考慮把糖果之類的實物獎勵換成貼畫。每次寶寶上完廁所後就獎勵一片貼畫。隨著她的進步,你可以開始逐漸減少獎勵的次數,比如兩次之後才能獲得一張貼畫,然後增加到三次。“你孩子會開始意識到並不是每次都能得到獎勵,久而久之,她自己就忘了這件事情了”。家長要在確保孩子已經養成了確定的習慣之後,再完全停止獎賞。

4、問:我兒子憋尿,直到他穿上夜間訓練紙尿褲,有什麼辦法?

答:你有兩個選擇:

1.幫助他慢慢地適應便盆。不用強迫他尿尿,在他睡醒覺後,讓他坐在小便盆上大約十分鐘。他會漸漸適應小便盆,有時候感覺來了,他就會直接在小便盆裡面上廁所了。“如果發生了這種巧事,記得誇他。漸漸地,他會開始接受小便盆。

2.讓寶寶穿著紙尿褲坐在便盆上上廁所。過一陣子,當他適應了這個姿勢後,讓他直接坐在便盆上,不穿紙尿褲。如果他不聽,下一次繼續(是的,這會讓他很煩!),直到他開始選擇跳過尿布。

5、問:我兒子現在終於會用幼兒便盆了,現在我開始擔心變成成人馬桶的話他又不會了,還需要另外訓練嗎?

答:不要過早的讓寶寶使用成人馬桶。當孩子學會爬行(不在無規律的解手),並且可以自己坐定的時候,才可以開始試用成人馬桶,通常在孩子3歲左右。

如廁訓練千萬別心急!沒有成效或者失敗都是正常的,家長可能也難免懊惱,但千萬別批評孩子。說到底,我們的最終目的,還是幫助寶寶順利脫掉紙尿褲呀!


如果還有相關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謝謝!

巨蟹爸爸說


寶寶出生之後的照顧是很麻煩了,終於等到寶寶1歲了,所有很多的媽媽就像要訓練寶寶自己大小便。但是採取什麼辦法寶寶會比較容易接受,而且能夠加快學會就是媽媽要下功夫的地方了。如何訓練1歲寶寶大小便?

1.多練習:寶寶的年齡已經1歲了,這個時候是可以聽懂大人的指揮了。最好就是讓寶寶形成意識,知道大小便是什麼。然後可以在日常中多多的訓練寶寶自己大小便,有意識的讓寶寶進行進行練習,應該過一段時間寶寶就可以控制大小便了。

2.給予暗示:寶寶對於東西的消化是有時間的,所以大小便也是會比較規律。媽媽要抓住規律。到時間就是要督促寶寶排尿,然後到固定的坐盆進行,排尿之後還要提醒寶寶戰立起身,只要之後寶寶接收了媽媽的按時,對於大小便就是一個很好的訓練了。

3.保持耐心:因為寶寶1歲以前是不會控制大小便的,所以初學大小便能力的時候媽媽不要因為沒坐穩,褲子不好溼了就是馬上斥責自己的寶寶,要耐心多多幫助和鼓勵,這樣子寶寶有自信才會更加容易學習,學會的時間就會變得短一些。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識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