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海军的最后一级无畏舰——巨像级战列舰


20世纪初,英、德两国的军备竞赛已经进入到白热化阶段。德国经历了普法战争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迅速崛起,在德皇威廉二世的支持下,海军大臣蒂尔皮茨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来为扩充军备开道,从1906年起开始建造大型战列舰。而英国作为昔日的“日不落”帝国,霸主地位不容撼动,从1906年开始连造七艘无畏型战列舰,现代化主力舰队初具规模。尽管皇家海军还有造舰计划,但政府因为财政赤字等原因削减了战舰的建造数量,将本打算建造三艘的尼普顿级战列舰削减为一艘。

英国皇家海军的最后一级无畏舰——巨像级战列舰

德国海军赫尔戈兰级战列舰

竞赛产物巨像级战列舰

1908年,德国海军法案出台,他们以Nassau级战列舰的火力不足以应对英国的皇家海军为由,制定了新的海军造舰计划,排水量24600吨的赫尔戈兰级战列舰上马。此时的英国人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因为照此速度发展,德国战列舰的数量将会在1912年左右与英国持平,这是对于海权至上英国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英国皇家海军的最后一级无畏舰——巨像级战列舰

尼普顿级尼普顿号战列舰

为了保持对德国海军的绝对优势,英国国会立即通过了新的海军法案,以“需装备两倍于德国战列舰数量”的方针重启战舰建造计划。海军部则马上着手相关事宜,并决定每年至少建造六艘战列舰。做为对德国发起新建战列舰的回应,英国政府在1909年紧急追加了被砍掉的两艘尼普顿级战列舰的建造经费,立即开始建造。

英国皇家海军的最后一级无畏舰——巨像级战列舰

巨像级战列舰布局

德国的新型战列舰上安装有305毫米舰炮,为了应对这种武器,英国设计师在开建的新型战列舰做了不少改动。虽然以尼普顿级为设计基础,但是它重新分配了装甲,对重点部位进行强化防御,增加了鱼雷数量,取消了三角主桅等。因此这两艘战列舰虽“生”于尼普顿级,却自成为全新一级战列舰——巨像级。

英国皇家海军的最后一级无畏舰——巨像级战列舰

英国皇家海军巨像号战列舰

巨像级战列舰是英国皇家海军建造的最后一级使用305毫米口径舰炮作为主炮的战列舰,也是无畏战列舰的最后两艘。巨像级沿用了尼普顿级战列舰的主体设计,采用了长艏楼外形,上层建筑被分为三个独立部分,中间由天桥连接。该级舰共建两艘,分别是巨像号和赫刺克勒斯号,舰体长度166米,舰宽25.9米,标准排水量19680吨,满载排水量22700吨,船员配置750人左右。

武器配备

巨像级的武器系统配置和尼普顿级相同,使用全装重型火炮设计。舰上一共设置有10门305毫米50倍口径的Mark XⅡ型火炮,分别安装在5座双联装炮塔中,其中有3座位于舰体的中轴线上,另外两座位于两侧。舰艉X、Y两座主炮塔采用上、下的背负式布局,位于两舷的P、Q两座主炮塔也由之前的并列布局改为交错式布局,这使得主炮塔有更大的安装和活动空间,位于舷侧的炮塔能够在一定角度上向另一侧射击。

英国皇家海军的最后一级无畏舰——巨像级战列舰

巨像级赫刺克勒斯号主炮

无畏舰的首舰无畏号战列舰上的五座主炮塔有各自的代号。其中位于舰艏的主炮塔代号为“A”,舰艉三角桅杆后炮塔代号为“Y”,桅杆前炮塔代号为“X”,舰体两侧炮塔中,左侧为“P”,右侧为“Q”,在此后的9艘英国无畏级战列舰都沿用了这种代号形式。

Mark XⅡ型火炮最大射程1.9万米,射速2发/分钟,单枚炮弹重386公斤,每门舰炮备弹100发。另外该舰上还配备有16门102毫米的Mark VⅡ型速射炮,火炮最大仰角为+15°,最大射程1万米,单门备弹150发。同时新增三具533毫米鱼雷发射器,这些鱼雷发射管全部都在水线之下。

火控系统

火控系统配备了无畏号使用的电力传导仪,由 FQ-2测距仪、杜马雷斯克机械计算机和维格士量程钟组成,炮塔、发射台和控制位置可以任意组合。1912年,在其罗盘平台的前侧又增加了一台9英尺测距仪。

装甲防护

该级战列舰虽然强化了重点部位的装甲防护,但是它却成为了自1893年以来英国第一艘没有完整防护装甲带的军舰。这主要是由于既要考虑抵挡赫尔戈兰级305毫米舰炮的攻击,还要在动力系统(使用尼普顿级同级别动力系统)不变的情况下尽量维持装甲总重量不变,以保持足够的机动能力。这种情况下,巨像级降低了舰艏和舰艉的装甲厚度,将节省下来的装甲配置到重点区域。

装甲材料依然采用无畏舰常用的克虏伯硬化装甲钢。舰身装甲总重量为6570吨,舰体上的垂直装甲(装甲带,指挥塔,炮塔等)的总重量为4560吨,水平装甲包括甲板炮塔顶装甲等的总重量为2010吨。

英国皇家海军的最后一级无畏舰——巨像级战列舰

巨像级战列舰游弋在水面

动力系统

18座威尔考克斯型燃煤蒸汽锅炉,四台帕森斯蒸汽轮机组,四轴四桨,输出功率19000kw(25000马力),航速21.3节。可载煤2900吨,重油800吨,全速航行时每天耗费煤约360吨,在18节航速下最大航程为4000海里。

下水服役

1909年7月8日,巨像级的首舰巨像号在斯科茨造船厂开工建造,另一艘赫刺克勒斯号在帕尔默造船厂建造,两型战列舰在1910至1911年间下水,服役后的两艘战列舰都曾在本土舰队中服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作为旗舰的巨像号和赫刺克勒斯号加入第一舰队,参加了著名的日德兰海战。服役期间巨像号遭受过两次重创,但并未伤及主体结构。1916年6月,结束任务的巨像号接受改装,在接下来大部分时间里,两艘巨像级战舰一直游弋在英国本土海域封锁德国公海舰队,直到战争结束,1921年因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巨像级被出售拆解。

英国皇家海军的最后一级无畏舰——巨像级战列舰

英国最后的无畏舰

巨像级在服役不久之后便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争期间他们成为将德国公海舰队牢牢限制在德国本土的巨大链条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尼普顿级的升级版,其装甲防御上得到了明显的加强。不过巨像级上安装的305毫米火炮虽然是Mark XⅠ的升级版,但仍存在着设计精度不高和炮膛磨损速度过快的缺点,表明了305毫米舰炮的潜力已经达到了极限,皇家海军需要新型的战列舰主炮,正是主炮的更新换代使得战列舰进入了超无畏舰时代

作为在1908年海军预算被砍掉的两艘战舰,巨像级的建造是英德两国海军军备竞赛愈演愈烈的最直接反映,随着两国的战舰越造越大,巨像级也成为了无畏战列舰的最后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