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争最频繁时期,就因为这四个原因,500多年间战争不断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

中国战争最频繁时期,就因为这四个原因,500多年间战争不断

这一时期,由于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春秋战国”。但是,说起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乱局势,其引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原因一,叛逃者引起社会动荡。

叛逃者的收容国,与其原本的所在国,通常是存在敌对关系的两方。而叛逃者与收容国,通常存在着共同的利益,这主要体现在对外战争当中。

楚国大夫申公巫臣,因为对于楚将子反心存仇恨,所以,跑到了晋国,然后,又从晋国来到了吴国。因为吴国与楚国素来有敌对,因此,申公巫臣来到吴国之后,便教授吴国士兵如何制作战车。同时,还让自己的儿子作为吴国的外交官,帮助吴国与中原的其他国家进行交往,使得国家的实力更加壮大。

最后,吴国向楚国发起了进攻。

中国战争最频繁时期,就因为这四个原因,500多年间战争不断

齐国丞相庆封,由于在本国犯了罪,因为吴国是齐国的敌对国,所以,他便投奔吴国去了。而吴王,不仅欣然接纳了庆封,还给其封地,嫁女,让庆封在吴国过得好不自在,比在齐国的待遇好许多。后来,楚灵王与其他多位诸侯国一起进攻吴国的朱方,目的就是把齐国的叛臣庆封抓回来。

因此,吴国也对楚国发起了进攻,并把楚国的邑收入囊中。

伍子胥也因为自己的父兄被楚王所杀,所以,他从楚国逃了出来,并投奔了吴国。而吴公子,便以上宾的礼数接待了伍子胥。后来,公子当了皇帝,九年后,吴王阖闾问伍子胥和孙武:“我刚登上皇位的时候,你们说楚国都城我们打不下来,那么,现在呢?”

两个人回答道:“楚国将领子常非常贪婪,唐蔡对其非常憎恶。如果,大王想要讨伐楚国,那么,唐蔡是可以利用的。”于是,吴王同意了二人的意见,动用兵力,联合唐蔡一起讨伐楚国,把楚王打得落荒而逃。随后,伍子胥也将杀死其父兄的楚平王进行鞭尸,而且,一鞭就是三百下。

中国战争最频繁时期,就因为这四个原因,500多年间战争不断

原因二,由于继承权而引发的争夺。

自古以来,帝王后宫颇多,子嗣也众多,所以,妃子争相受宠,儿子也多为继承权展开争夺。而很多时候,帝王会通过自己对妃子的喜爱程度,从而影响其确立太子的人选。特别是那些想法很多,对于立储举棋不定的君王,更容易引起子嗣间的皇位之争。而继承人之间的皇位争夺,也是时有发生的事情。

对于由此引发动乱的国家,齐国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齐哀公时期,纪国国君向周夷王告状,说齐哀公的不好。于是,周夷王便用残酷的方法杀死了齐哀公,据说是烹杀了,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之后,便立了齐哀公的弟弟胡公。

因为,胡公与哀公不是一个母亲生的,使得哀公的亲弟弟对胡公怀恨在心,所以,便率兵对胡公进行了袭击,并将其杀死,然后,立自己为齐献公。

中国战争最频繁时期,就因为这四个原因,500多年间战争不断

齐襄公凭借着酒劲儿杀死了鲁桓公,同时,还跟鲁桓公的媳妇有不正当关系,不仅杀了很多无辜的人,还让齐国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基于这种情况,齐襄公的弟弟们,也时常为自己的性命担忧。而其中的一个弟弟,因为母亲是鲁国人,便在他人的帮助下逃到了鲁国,以期望能保全自己的性命。另一个弟弟也在他人的保护下,逃到了莒国。后来,齐襄公死了,无知立自己为齐国君主。

但是,没多久,无知也被杀了,使得这时的齐国没有了君主。于是,高溪便想到了莒国的小白,暗中将他送回齐国做皇帝。而鲁国得知无知已经死了的消息,也发兵护送公子纠回齐国做君王。不仅如此,鲁国还派人,准备在小白回齐的路上暗中埋伏,将其杀死。

而小白在遭到偷袭的时候,却用装死的办法,逃过了一劫。鲁国人以为小白死了,便把这个消息回传给了鲁国,并且,还不慌不忙地将公子纠送到了齐国。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们到达齐国的时候,小白已经先他们一步,在高溪等人的支持下做了国君,也就是后来的齐桓公。

中国战争最频繁时期,就因为这四个原因,500多年间战争不断

齐桓公有三位正室夫人,但是,都没有给他生育儿子。而齐桓公又非常好色,自己还另外有六个秘密夫人,先后为齐桓公生了六个公子。

在齐桓公死后,这六子相互为皇位进行争夺和厮杀,导致宫中空无一人,而旁人也不敢为齐桓公安葬。最后,齐桓公的尸体在床上一放就是67天,不仅尸体已经开始腐败,还臭气熏天,爬满蛀虫,但是,却还是没人收敛。五月份,齐四公子败给了宋,宋军拥立太子昭。八月份,齐桓公才得以安葬。

齐灵公与鲁国女子成亲,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光。此外,灵公还有两位夫人,分别叫仲姬和戎姬,这两个妻子的关系非常紧密。后来,仲姬生了一个儿子牙,过继给了戎姬。戎姬请求立牙为太子,而灵公便同意了。后来,灵公病重,崔杼便拥立前太子光为新任的君王,也就是齐庄公。

而庄公做了皇帝之后,便杀了戎姬和太子牙。

无独有偶,赵国也发生过继承人之间争位内战的事情,且这种事情,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不是什么新鲜事。

中国战争最频繁时期,就因为这四个原因,500多年间战争不断

原因三,国内新旧势力交替,产生争斗。

历史上,晋国后来被赵、魏、韩三国瓜分。齐简公四年,简公被齐田常所杀,并立简公的弟弟骜做了平王,田常自己做了宰相,主要治理齐国的政务。齐平王26年,吕氏后继无人,田氏终于等到了独占齐国的时机,做了齐威王,称霸天下。

原因四,为争夺天下而引发战争。

一统江山,维持天下秩序,是每一个有志向的君王,都非常乐于做的事情。比如:齐桓公,二十三年伐山戎;三十年伐蔡、楚、陈;三十五年,讨晋乱等等。基本上,他在位期间,没有几年不打仗的,不对外讨伐的,所以,战事多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春秋左氏传·成公二年》、《左传·昭公四年》、《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