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要告訴父母們,不要去責怪孩子玩遊戲“輸不起”

每個玩遊戲的人都想成為贏家,孩子也不例外。

無論是和同齡人玩剪刀石頭布,還是和父母下棋,對於有的孩子來說,輸掉任何一場比賽似乎都是令人心碎難過的。

他們經常害怕輸掉比賽,勝負欲超強,不管什麼遊戲都要拿到第一名,輸了則會嚎啕大哭,而產生這些強烈反應的原因可能不止一種。

我為什麼要告訴父母們,不要去責怪孩子玩遊戲“輸不起”


孩子為什麼玩遊戲怕輸?

一種常見的原因是,當孩子贏得勝利的時候,大人們很容易不自覺地立馬去稱讚他們,這種反射弧般的肯定會讓孩子沉溺其中。

當然,作為父母總會鼓勵孩子表現出我們會欣賞的行為,這一意圖並沒有什麼不對,但極強的勝負欲會催使他們更在意贏的反面,那就是輸,他們會自我代入地感覺大人們認為輸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因此,從孩子的角度來看,輸就是一種雙重打擊,他們不僅輸掉了比賽,也失去了獲得父母認可的機會。

另外一個原因是,即便我們大人沒有向孩子傳達“贏即正義”這種想法,失落感仍是孩子在幼兒階段經歷的快速成長和變化中所產生的附屬物

換句話說,體驗失敗,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我為什麼要告訴父母們,不要去責怪孩子玩遊戲“輸不起”


在孩子的生活中,可能會出現更真實或更明顯的情境式失敗,比如搬新家或轉學、家中增加了新成員而失去和父母一對一的親子聯結等。

請試想一下這些可能的情況,也許你就不會奇怪,為什麼孩子會對我們認為最微不足道的失敗表現得如此在意了。

父母應該如何應對孩子的輸不起呢?

國外著名親子作家珍妮·蘭斯伯裡(Janet Lansbury)曾針對這一問題,回答了一位前來諮詢的母親。

先讓我們來看看兩人之間的對話吧。

諮詢者:你好。我有一個六歲的兒子,只要家裡人之間玩遊戲或者比賽,比如踢足球,要是我們得分了,他就會立馬掉眼淚。

他會假裝用自己受了傷來掩飾哭泣,但實際上他只是難過自己輸了。

我們也不是非得要跟他爭個輸贏,純粹是家人之間玩一玩罷了。

但他並不是這樣想的,他太認真看待比賽這件事情了。

他一年之前也是如此,只要跟同齡人踢足球比賽時對方得分或他自己沒射中門的話,他就會難過不已。

我為什麼要告訴父母們,不要去責怪孩子玩遊戲“輸不起”


我不確定應該如何妥當地處理這種情況,問他也說不知道自己為何會這麼看重成敗、就是忍不住掉眼淚,因此想請教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珍妮:我的建議可能聽上去很簡單,但不一定容易付諸於實際行動,因為那會違背大多數為人父母者的天性。

就讓孩子自己去感受這種失敗情緒吧,以及最好是鼓勵他們全程釋放出自己的感受。

好比“沒錯,輸的感覺真的挺糟糕的,還會讓人心痛不已,對吧?”

需要強調的是,這個過程並不只是反覆說這句話而已,期間你要用接納的眼神望向孩子,不斷支持他們徹底感受的權利,同時真心地認可他們、容許片刻的沉默,讓這樣的感受有機會停留一會兒

至於為什麼我建議父母採用接納法,可以聽聽這四點理由。

01

這不僅僅是比賽

通常來說,臨時狀況和細節顯露都只是表象,這些行為暗示著會引爆孩子更深層次的感受,而它們往往是需要被表達的。

02

情緒總是有跡可循

對於我們所有人來說,情緒的表現都是下意識且不總是合乎常理的。

我為什麼要告訴父母們,不要去責怪孩子玩遊戲“輸不起”


孩子和大人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他們不會完全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因此會不由自主地或反應強烈地表露出來。

當父母試圖通過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生氣震懾或者溫柔地哄孩子平靜下來改變他們的感受時,我們其實內心深處依然在不允許孩子表達自身的真實情緒。

另外,我們還給孩子傳遞了這兩個訊息:

· 悲傷、憤怒、沮喪和失望等負面情緒都會讓你不堪重負,並讓你感到不安,最終你也很難應付過來,甚至會造成情緒上的脆弱和焦慮。

· 你的這些負面情緒令人難以接受/不好/是錯誤的。

03

評判我們的孩子會造成距離和羞辱

無論孩子們的行為看上去有多麼不合理或誇張,父母隨意評判孩子的過度反應都可能引發他們產生羞恥心,並讓他們壓抑自己的內心感受、學會自我消化。

沒錯,父母很難忍住不去給孩子上一些重要的人生課題,比如讓他們不要把輸贏看得那麼重、學會享受比賽的過程而不是結果、當一個輸得起的人等等。

然而,孩子的情緒感受是真實的,父母的敦敦教誨和循循誘導並不能完全消除它們。

我為什麼要告訴父母們,不要去責怪孩子玩遊戲“輸不起”


事實上,當父母拿孩子輸贏感受說教時,就是在重複提醒他們是一個輸不起的失敗者,還可能會讓他們認為自己軟弱不堪、心胸狹窄又自私自利。

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他們本身尚未完全發展出能夠分辨大人批評話語的能力,因此很容易將父母批評的話聽入耳,並將其作為自己的標籤。

04

接納法能夠治癒孩子

信任、接受、認可、確認以及同理孩子的感受,能夠讓他們得到治癒。

和所有孩子一樣,他們的情緒和行為都只是症狀而已,他們需要幫助的地方也就是這些症狀的成因。

因此,我們的接納會讓他們獲得情緒上的安全感,從而在源頭上癒合負面情緒。

當孩子感到自己被允許能夠處理這些情緒時,他們往往會更欣然地去做。

同時,他們也會感知到父母是站在他們一邊來予以支持的,而不是指責。

通過我們的接納、耐心以及示範運動精神的良好榜樣,孩子最終會學會輸得光彩,因為他們真的沒有把輸贏放在心上,還實現了一種雙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