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醫"兼備 "亮"眼抗疫 "方"得始終

在這次援鄂醫療隊裡有一位這樣的戰士,他是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麻醉與為圍手術醫學科的護士長-----方亮,早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方亮護士長就隨醫療隊抵達汶川進行支援。這次武漢疫情爆發時,他也毫不猶豫報名參加了援鄂醫療隊,帶領小組成員日夜堅守在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

"文醫"兼備

源起於2016年年初省裡麻醉會議上,一個年資高、即將退休的老護士說:這是她退休前第一次參加省級這麼高規格的學術會議。方亮聽到這話,心中思緒萬千:為什麼不做一個網絡平臺,給全省乃至全國的鮮有機會參加學術交流的人,提供相互交流和開闊視野的機會呢?於是他註冊了"護理公開課"公眾號,通過"護理公開課"這個網絡平臺寫文章、採編文章並自掏腰包,鏈接上了直播間。所有護理前輩走進護理公開課的直播間,免費為大家授課。方亮非常興奮,終於實現了護理大咖與全國護理人面對面的設想。不曾謀面的全國護士們,終於在護理公開課上,聽到了高級別護理專家的授課。抗疫期間,他還組織通過"護理公開課"向全國護理人傳播抗疫知識與經驗。




麻醉護理單元成立後,第一個做的,是專業職能的界定。當他聽說,麻醉護士的工作是耗材管理、分發和管理藥品、整理衛生時,他不同意。如若讓麻醉護士成為總務護士,就失去了專業,沒了專業,哪還有護理力量?然後他開始考察,到處諮詢,中國的麻醉護理相對的起步晚,可借鑑的東西不是很多。但他積極主動去改變,去找領導,談國內國外麻醉護理現狀,談未來發展形勢。領導非常重視,親自考察、落實,一行人立即到北京參觀學習,回去後,立刻改變了麻醉護理的定位。

麻醉護理真正介入麻醉的監測監護、液體管理、麻醉管理中。雖然沒有處方權,但對麻醉病人的深度管理,為麻醉醫生提供了安全而有效的依據。麻醉護理定位後,培訓是個艱難的過程。深度培訓,讓每一個麻醉護士學深、學透。於是,方亮請每個麻醉醫生每週五為麻醉護士上理論課,並通過"護理公開課"把這些專業的知識傳播到全國每一個想要了解麻醉護理的護理人身邊。同時,方亮建立起所有相關操作流程和規章、考核標準。

麻醉護理成立三個月後,科裡的每一個護士都寫下了開科三個月以來自己對於麻醉護理這個專業的認識、配合過的高難度手術、參與過的重大搶救等等。方亮護士長把每個人的文章整理,編輯並修訂成冊印刷成書,於是有了《麻醉護士的那份初心》。麻醉護理單元成立以來相繼開展了:音樂療法,小紅車療法,牽手行動,開心一刻,健身角等特色工作併成立兩個專科組--肝移植麻醉護理專科組、心臟手術麻醉護理專科組,相信麻醉護理單元在方亮護士長的帶領下,勢必因為他們的初心不輟而蓬勃和高遠。






"亮"眼抗疫

抵達武漢抗疫期間,方亮護士長看到了許許多多溫馨的畫面,他想盡自己的所能把這些都記錄下來,於是便有了"抗疫'亮'眼記"的溫暖專欄。身體的疾病只是暫時的可是心理上的疾病卻不容小覷,患者的內心渴望被關愛,被理解,被鼓勵,於是便有了便當盒上一張張小紙條,一隻只千紙鶴,是心的交流,愛的傳遞。

細細品讀專欄裡的每一個文字,字裡行間見證友誼,遇見感動,體現專業,透露的是醫護患之間的點點滴滴,讓人不由心生敬畏。




"方"得始終

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待到抗疫勝利的那天,我們"揮淚沙場",慶祝健康。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立春已過,用不了多久,武漢的櫻花就要開了。到那時,再相約武漢,可好。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鄉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腸深解不得,無夕不思量。待到櫻花爛漫時,他在叢中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