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超三分二的地產生意都是他的,被稱為香港土地爺的超級富豪

香港超三分二的地產生意都是他的,被稱為香港土地爺的超級富豪

匈牙利詩人裴多菲說:“生命的多少用時間計算,而生命的價值用貢獻計算。”霍英東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這句話的含義。霍英東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白手起家的他,經歷數十年奮鬥成為香港“土地爺”,成功後專心於中國的公益事業,去世後享受國葬殊榮。

早年經歷

霍英東,祖籍是廣東省番禺縣,但是早在幾十年前,他的祖父就開始在海上做駁運生意,賺的都是苦力錢。1923年5月,霍英東就這樣出生了。霍英東從小家庭十分貧困,全家人一年到頭經常有了上頓沒下頓。“舢板客”的工作不但收入微薄,而且危機四伏。

在霍英東7歲那年,他的父親在出海時發生事故被淹死了,僅僅50多天後,船再次翻在大海里,兩個哥哥不幸喪命,母親死死的抱住一塊船板,被過路的漁船救下,才僥倖的活了下來。而當時霍英東因為沒在船上,才躲過了這場災難。

因為這兩次事故,母親再也不敢住在舢板上了,於是帶著霍英東搬進了香港的棚戶區,艱難度日。母親雖然自己不識字,但仍然明白教育的重要性,她每天吃苦耐勞,卻堅持讓霍英東去學校讀書。霍英東也明白家庭的困難,以及母親對自己的期望,在學校刻苦學習。

香港超三分二的地產生意都是他的,被稱為香港土地爺的超級富豪

再加上他天資聰慧,所以學習成績很好。在他12歲時,霍英東小學畢業,並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皇仁書院讀中學。為了交學費,霍英東全家人都緊衣縮食為他籌錢。霍英東也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勤奮讀書努力完成學業。

也正是這段經歷為他以後的成功生涯奠定了基礎。在他讀到中學三年級時,抗爭爆發,霍英東不得不放棄學業。自此,赤手空拳的霍英東,開始了他的拼搏人生。

工作經歷

霍英東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艘輪船上做加煤工。但是由於他從身體素質不好,適應不了這個需要體力的工作,沒多久就被辭退了。當時正處於二戰期間,日軍要擴建啟德機場,需要大量勞工,但是工資非常低。沒有辦法,霍英東只能去那裡賺點錢。

有一天,霍英東在搬煤油桶時被砸斷了一根手指。工頭知道後,出於同情,把霍英東調去學做汽車修理工。趁著這個機會,霍英東想自己學著開汽車,

結果把車撞壞了,因此又丟掉了工作。後來,霍英東又嘗試了很多其他的工作,但是由於戰爭都沒怎麼賺到錢。

香港超三分二的地產生意都是他的,被稱為香港土地爺的超級富豪

二戰結束後,霍英東終於找到了一個發財的機會。當時日本剛剛投降,香港有很多日軍留下的設備,便宜出售。於是,霍英東開始關注拍賣日軍物資的消息,並大批買進那些價值比較高的,修好後迅速賣出。利用這些機會,霍英東開始積累了最初的資本。

1953年戰爭結束後,霍英東又以敏銳的眼光預料到,香港金融事業的發展,必然會將促進商業及住宅樓的開發,於是他開始經營地產生意。1954年12月,霍英東拿出自己的全部身家,創辦了“立信建築置業有限公司”,開始投資地產行業。

為了快速回收房地產投入的本金,霍英東開創了房產預售的新方法,利用購房者的定金來蓋樓。這個辦法不但能為他快速積累資金,更能大大推動新樓的銷售。

霍英東把這個做法叫做“房地產業的工業化”。只要先交付10%的定金,就可以購得正在興建的新樓,並在建好後交付,剩下的資金可以分期付款。

霍英東的這一創舉使得香港的房地產生意頓時繁榮起來,極大的推動了經濟的發展,也為後來香港的繁榮奠定了基礎。後來,霍英東又擔任了香港建築商會會長,擁有著香港超過三分之二的地產生意,成為了香港名副其實的“土地爺”。

香港超三分二的地產生意都是他的,被稱為香港土地爺的超級富豪

除了房地產之外,霍英東在淘沙業的名氣也非常大。60年代,由於淘沙業的投資非常大,而獲利卻比較少,所以香港很少有人投資這個行業。但霍英東預料到,建築業的蓬勃發展必然會極大的推動淘沙業的發展,所以他大膽地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1961年,霍英東斥巨資從泰國進口了一艘大挖沙船。當時香港實業界人士都不看好他,覺著

風險太大。然而結果不出霍英東所料,新購進的設備提高了淘沙效率,同時降低了成本,大大提高了淘沙的利潤。

趁著這個大好時機,霍英東又從國外訂購了一批挖沙船。後來,香港經濟起飛後,建築業也蓬勃發展,而作為建築材料的黃沙又必不可少,霍英東因此又大賺了一筆。

公益事業

身價億萬的霍英東,從來不曾忘記過自己的祖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熱愛體育的霍英東,就積極為中國爭取恢復在國際體育組織中的地位,併為中國的體育事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除了在國際上的支援之外,在經濟上他還斥巨資支持我國體育事業。1979年霍英東成立了總資產達15億港元的基金會,專門用於支援內地建設,其中很多款項都用於支持中國體育事業。

香港超三分二的地產生意都是他的,被稱為香港土地爺的超級富豪

改革開放以後,霍英東率先開始了在中國大陸的投資,從公路到橋樑,從學校到機場,從體育基金到殘疾人福利基金,霍英東投資了大量資金。他曾多次公開表示,自己已經是一個老人了,並不希望把錢留給子孫後代,只希望能夠替國家和人民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2006年10月28日,霍英東先生於香港逝世,終年83歲,舉國哀悼。國葬之榮,他受之無愧。

人雖死,魂猶在。在霍英東先生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商人的民族擔當,而他的事蹟也必將會流芳百世。在這一個機遇與風險並存的時代,我想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更要牢記他們的奮鬥,牢記他們這股無私奉獻的精神。商之大者,為國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