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一位93歲革命老人的“心願”

參加革命大半生

93歲革命老人孫桂生講述自己的“心願”

主持人:今天的小巷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革命老戰士,他叫孫桂生,16歲入黨參加革命,先後參加了鄉青年抗日活動,以及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後隨部隊進軍福建,參與剿匪戰鬥。現在孫桂生老人已93歲高齡,在龍巖市直幹休所頤養天年,他說這些年來自己心裡始終有一個“心願”。

龍巖:一位93歲革命老人的“心願”

革命老戰士 孫桂生:我已經向紅十字會報了,我死掉以後遺體交給國家搞教學科研。

記者:說起為何會有捐獻遺體的想法,孫桂生打開了話匣子,向我們回憶起過去那個硝煙的年代。孫桂生,1927年9月出生於江蘇省如皋縣江安區勝利鄉西燕村的一個佃農家庭。小時候孫桂生家中一貧如洗,常常飯都吃不飽,根本無法上學。1938年3月19日,日軍轟炸如皋城,年幼的孫桂生目睹了百姓遭殃,這座千年古城遇劫的悲慘一幕。1940年7月,陳毅率領的新四軍東進如皋,開闢抗日根據地。新四軍在村裡辦了新式小學,孫桂生才得以上學。

記者:1943年7月,年僅16歲的孫桂生在兩位小夥伴的影響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之後,孫桂生在勝利鄉任兒童團團長,鄉青年抗日協會任宣傳委員,積極參加反“清鄉”、反“掃蕩”等抗日活動,搞“二五減租”。後來,組織上要培養年輕人不斷進步,孫桂生又去了中學讀書,還成為了新四軍1師1團3連的一名小兵。

孫桂生:畢業以後去部隊裡面、連裡面當文化教員,教當兵的唱歌。

記者:至今,孫桂生還會經常想起,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中,他和戰友們以歌聲為武器,鼓勵前方戰士奮勇殺敵的情景。1946年冬天,孫桂生被調到五連當支部書記。沒幾天,國民黨向新四軍發動全面進攻。一次,孫桂生的連隊在江蘇東南部的如東縣城東邊薛家庵打伏擊戰,一到指定地點,戰鬥就打響了。

孫桂生:我們猛打猛衝,衝到一個墳墓旁邊,給人家一個機關槍打了。

記者:在此次戰役中孫桂生的小腳受傷了,當時並未察覺,直到戰後睡到半夜感到疼痛。連長叫來衛生員一看,說是骨頭打壞了,連夜把孫桂生送到後方醫院治療。然而住院2個多月,孫桂生想連隊戰友了,就從醫院“逃跑”。

孫桂生:那個時候我們當兵的戰士黨員有一個口號,叫做重傷不哭,輕傷不下火線,因為這個腿打了一下子,沒什麼了不起。

龍巖:一位93歲革命老人的“心願”

記者:1949年,孫桂生被編入第29軍第87師,參加渡江戰役、上海戰役。那年夏天,孫桂生隨部隊打完上海戰役後,隨後進軍福建,參與了福建的剿匪戰鬥,先後榮立二等功兩次,三、四等功多次。1955年12月,他被授予大尉軍銜,1957年6月,榮獲三級解放勳章。1956年,孫桂生被調到龍巖軍分區工作。作為一名老革命,孫桂生經歷過舊社會的苦,也更能夠感受到新社會的甜,格外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對共產黨也特別感恩。因此三年前,他就有了要在身後將遺體捐獻,用於醫學研究的願望。2016年3月,孫桂生來到龍巖市直幹休所辦公室,請所裡工作人員為他寫了一份《申請書》,並向龍巖紅十字會表達了捐獻遺體的意願。

孫桂生:那麼窮,這個孩子能夠培養成黨的幹部,他懂一些道理,這都是共產黨培養出來的。我到最後死掉以後,遺體不歸共產黨又歸自己,你這都是什麼思想,我死掉以後遺體交給國家,搞教學科研。

記者:孫桂生老人認為,他的身體具有研究價值,一把火燒掉怪可惜的。他希望自己將來身故後,由紅十字會和家人來共同處理他的遺體。

孫桂生:我這腿骨頭打斷了,打斷了以後住在醫院休養一下,就長好了,我還能參加打仗,這個不是寶嗎?

龍巖:一位93歲革命老人的“心願”

主持人:直至今日,孫桂生老人還在不時重申他的願望,因為在他看來,自己是一名老黨員,捐獻遺體也算是為黨和人民作最後的貢獻。把自己的全部奉獻給黨和國家,沒有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