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中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伟人

诸子百家之中,能将仁爱天下的思想及信念付诸行动的人,当首推墨子。

历史长河中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伟人

如果说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还让人觉得像是理论上的说教,那么,墨子止楚攻宋的成功就是实践这种理论最有利的证明。

墨子如果仅仅是进行游说,希望用自己的主张来阻止战争的发生,那么,他只能算一个纵横家而已,但墨子并没有停留在这个层面上,他还有更让人敬佩的举动—帮人守城。

当墨家的非攻思想制止不了战争的时候,墨者们就会挺身而出,帮助弱小者抵御外侵。历史上描述墨家弟子们的行为: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墨子不但是思想上的巨人,也是行动上的伟人。墨子不愿意停留在议论和清谈上,而是将治国安邦的事付诸在具体的行动上。因此,墨家的修身之道,把“行”放在了“学”的前面,认为具体的行动才是君子贤士修身的基本。

“力事日强,愿欲日逾,设壮日盛。”(《修身》)

因此,君子本身的力量一天比一天增强,志向一天比一天远大,品行一天比一天完善。

历史长河中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伟人

墨家认为,君子贤士最伟大的操守就是能够自强自立,只有在不息奋斗的过程中,个人的志向才能更加远大,自己的品行才能日趋完善。

因此,墨子认为修身应该自强不息,而自强不息首先要做到“力事日强”。只有通过不息的自强奋斗,才能得到“愿欲日逾,设壮日盛”的结果,信念才会更加坚定,道德修养才会得到提升。

《周易》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用天道的周而复始、永不停息来激励世人奋斗不止。

古往今来,学子们为了追求真理,实现理想而悬梁刺股,囊荧映雪。英雄豪杰为了抵御外辱,捍卫国家而视死如归、血洒疆场。仁人志士为百姓谋福祉,为天下求太平而孜孜追求、奋斗不已……

历史长河中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伟人

在他们身上,都体现出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中华民族才生生不息,中华文明才代代延续。

墨家所倡导的“自强不息”精神,正是与“君子终日乾乾”、“君子以自强不息”是同样的道理。即使如理论家孔子,也十分赞赏“刚毅自强”。孟子说:

“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从反面说明一个人即使有天纵奇才,自暴自弃也不能成就大事业。自强不息,已经作为中华民族的群体意识,深深扎根于民众的内心。

古人有诗云:

“眼前多少困难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历史长河中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伟人

纵观历史长河,自强是所有仁人志士的共同特点,自强给了司马迁含垢忍辱、发奋著书的坚忍;给了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给了岳飞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爱国激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