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長河中思想的巨人,行動的偉人

諸子百家之中,能將仁愛天下的思想及信念付諸行動的人,當首推墨子。

歷史長河中思想的巨人,行動的偉人

如果說墨子的“兼愛、非攻”思想還讓人覺得像是理論上的說教,那麼,墨子止楚攻宋的成功就是實踐這種理論最有利的證明。

墨子如果僅僅是進行遊說,希望用自己的主張來阻止戰爭的發生,那麼,他只能算一個縱橫家而已,但墨子並沒有停留在這個層面上,他還有更讓人敬佩的舉動—幫人守城。

當墨家的非攻思想制止不了戰爭的時候,墨者們就會挺身而出,幫助弱小者抵禦外侵。歷史上描述墨家弟子們的行為:赴湯蹈火,死不旋踵。

墨子不但是思想上的巨人,也是行動上的偉人。墨子不願意停留在議論和清談上,而是將治國安邦的事付諸在具體的行動上。因此,墨家的修身之道,把“行”放在了“學”的前面,認為具體的行動才是君子賢士修身的基本。

“力事日強,願欲日逾,設壯日盛。”(《修身》)

因此,君子本身的力量一天比一天增強,志向一天比一天遠大,品行一天比一天完善。

歷史長河中思想的巨人,行動的偉人

墨家認為,君子賢士最偉大的操守就是能夠自強自立,只有在不息奮鬥的過程中,個人的志向才能更加遠大,自己的品行才能日趨完善。

因此,墨子認為修身應該自強不息,而自強不息首先要做到“力事日強”。只有通過不息的自強奮鬥,才能得到“願欲日逾,設壯日盛”的結果,信念才會更加堅定,道德修養才會得到提升。

《周易》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用天道的週而復始、永不停息來激勵世人奮鬥不止。

古往今來,學子們為了追求真理,實現理想而懸樑刺股,囊熒映雪。英雄豪傑為了抵禦外辱,捍衛國家而視死如歸、血灑疆場。仁人志士為百姓謀福祉,為天下求太平而孜孜追求、奮鬥不已……

歷史長河中思想的巨人,行動的偉人

在他們身上,都體現出這種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正是這種精神的激勵下,中華民族才生生不息,中華文明才代代延續。

墨家所倡導的“自強不息”精神,正是與“君子終日乾乾”、“君子以自強不息”是同樣的道理。即使如理論家孔子,也十分讚賞“剛毅自強”。孟子說:

“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從反面說明一個人即使有天縱奇才,自暴自棄也不能成就大事業。自強不息,已經作為中華民族的群體意識,深深紮根於民眾的內心。

古人有詩云:

“眼前多少困難事,自古男兒當自強。”

歷史長河中思想的巨人,行動的偉人

縱觀歷史長河,自強是所有仁人志士的共同特點,自強給了司馬遷含垢忍辱、發奮著書的堅忍;給了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雄心;給了岳飛的“待從頭、收拾舊山河”的愛國激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