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裡從德國軍校畢業的常乃超,為什麼只在雜牌軍當個師長?

李三萬

摘要:《亮劍》裡從德國軍校畢業的常乃超,後來在解放軍的軍事學院裡擔任教官,軍事理論造詣頗高,絕對可以算是個人才,為什麼只在雜牌軍當個師長?


《亮劍》裡從德國軍校畢業的常乃超,為什麼只在雜牌軍當個師長?

《亮劍》裡從德國軍校畢業的常乃超,後來在解放軍的軍事學院裡擔任教官,軍事理論造詣頗高,絕對可以算是個人才,為什麼只在雜牌軍當個師長?

雜牌軍這個說法顯然是對雜牌軍的概念有誤解,抗戰勝利以後,國民黨軍借美國調停之機,重新整合部隊,編遣編練,對所謂雜牌軍,淘汰老弱,留下青壯補充進嫡系部隊,以抗戰中能征慣戰的的嫡系部隊為班底,重新編練並換裝美式裝備的新軍,目標是完成編組800個旅的編制。在編練過程中,各部隊尚沒有正式確定番號,所以都是以“暫”字頭軍師編制,已經編練完成的,就是“整”字頭編制,比如“整編74師”,其實就是原來74軍。常乃超的“暫7師”是還沒正式完成整編得到正式編制的,但要說他是雜牌軍,顯然不太準確。

再看常乃超的履歷,他是黃埔出身,再出國留洋回來的人,不是那種自己留洋回來,沒啥背景,自己一個人瞎混的,比如孫立人那樣。常乃超身上還有不少邱清泉、杜律明的影子,邱清泉“邱瘋子”就是黃埔二期畢業後,跑德國去學裝甲兵的,別看他外號“邱瘋子”,打仗不要命,其實他文學底子也很好,善詩詞,有軍中秀才之稱。杜律明呢,常乃超被抓後,冒充小兵,幾個衣袋跟小倉庫似的朝外掏零食,這就是杜律明的梗,杜律明有相當嚴重的胃潰瘍,一直要吃點零食墊飢,所以隨身帶了不少東西。


《亮劍》裡從德國軍校畢業的常乃超,為什麼只在雜牌軍當個師長?


解放戰爭打到淮海戰役時,國民黨那邊哪還有什麼雜牌?淮海戰役裡非要說雜牌,那就是黃伯韜了,不過黃伯韜雖不是正宗黃埔出身的嫡系將領,但他後來當過顧祝同的參謀長,很得顧祝同的賞識,並由顧祝同推薦外放當了軍長,所以可以算是顧祝同的人,從這點上來說,說是嫡系也不無不可。

但終究不是純正的黃埔出身,黃百韜自己也深知這一點,在解放戰爭中戰必爭先,而且每戰都是攻必在前,退必在後,靠英勇用命,逐漸贏得了蔣介石的器重和信任,進出總統府的特別通行證編號是17,在他這一級兵團司令官裡算是很靠前了。但黃伯韜取得如此地位後,依然低調做人,從不和黃埔出身那撥人爭功搶資源。

蔣介石這個人,黑點頗多,可是在那個年代,群雄並起之時,能做到那個位置,抗日前成為國內唯一各方可以認可的領袖,再評論他無能,那也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了,就算他軍事上再沒天賦,也是戰略決策位置上帶兵打了二十來年的人,那個部隊能不能打,還是有數的,到他整編編遣軍隊時,要還留下來的雜牌,第一部隊首腦的忠誠他必是認可度,第二部隊戰鬥力和戰功必然也是公認的,中央軍好多部隊都遣散重組,能排到前面去整編換裝美械的,原先再雜牌,如今也是嫡系了!

在解放後的南京軍事學院裡,被聘為高級指揮系教員的常乃超曾說過,他的部隊是清一色的美式裝備,不論是技戰術水平,還是單兵素質,都要強於李雲龍的華野二師。關於這一點,李雲龍也並沒有反駁,也就是說,暫七師的實力絕不在李雲龍的二師之下。


《亮劍》裡從德國軍校畢業的常乃超,為什麼只在雜牌軍當個師長?


另外,作為一個國軍俘虜,連降將都算不上,可是常乃超卻能搖身一變,成為南京軍事學院的教員,而且還能成為李雲龍的老師。這就不得不說,常乃超的軍事理論功底,著實不一般。軍事學院的院長,也就是李雲龍原先的老師長,劉伯承元帥,他可是久經沙場的老將,連他都對常乃超都尊敬有加,足可見常乃超的水平絕對不一般,估計整個學院裡都找不出幾個比他強的,這可不是一個書呆子該有的待遇啊!

那問題來了常乃超德國軍校畢業,為何要在一個雜牌軍中,還只是當個師長?

可能一部分人知道,常乃超是國軍暫七師師長。這並不是什麼重要的軍隊,所以可能你在看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到,我也是後來長大了後重溫這部劇的時候才發現,隨之腦海中有了一個疑問:常乃超可是德國軍校畢業,也算是高學歷了,那職位也應該分配一個不錯的吧,畢竟當時高學歷的人還是很少的,那麼好鋼應該用在刀刃上,可為什麼常乃超只在一個雜牌軍裡當了一個小職?其實細細想來原因倒也是很簡單,為什麼這麼說呢,莫急,請接著往下看。

不知你是否還記得當李雲龍和常乃超在一起談論他失敗的原因時,常乃超說過李雲龍取勝的方法“不道德”,你想啊,打仗如果首先考慮的是道不道德的問題而不是如何取勝,這樣怎樣能領導自己的部隊打勝仗呢,從這一點就足以見得常乃超是一個比較古板的人,雖然他學歷比較高,可能腦子裡也裝了不少打仗的完美戰略,但是實戰中卻不能靈活的運用,畢竟“紙上得來終覺淺”。只這一點,就註定他的職位不會太高,畢竟打仗是需要隨機應變的,戰場上的廝殺沒有靈活的腦子是行不通的。


《亮劍》裡從德國軍校畢業的常乃超,為什麼只在雜牌軍當個師長?


再者,常乃超沒有“後門”可走,朝中沒有貴人照應,只靠自己想做上高的職位確實難,而且常乃超沒有過人之處,不能讓人一下子就注意到,沒有取得過大的功績,這對他來說每一條都是不利的。所以,常乃超這樣一個高學歷人才卻沒有高職位是為什麼也就不難理解了吧。但是小編認為常乃超也是幸運的,因為他被李雲龍俘虜了後,做了一名老師,也算是遇到了“伯樂”,讓自己的才能也發揮了極大的用處,這對常乃超來說也是最好的結局了吧。

常乃超在《亮劍》裡最經典的臺詞就是:鄙人不善於奔跑。另外他的暫七師還有一支大名鼎鼎的“軍中樂隊”。常乃超剛被李雲龍俘虜之時,師長的架子依然還在。不就是沒文化的泥腿子仗著勇猛士氣打贏了我嗎?李雲龍心想:小樣!給你臉,你還喘上了!你個敗軍之將,技不如人,居然敢跟勞資叫板!去,給我去跟那些俘虜跑個幾圈!沒成想,常乃超硬回了他一句:“鄙人不善於奔跑”。氣得李雲龍想要槍斃他,幸好趙剛在旁阻攔。不過話說回來,常乃超還是有些軍事水平和素養的。在被李雲龍俘虜後,他還有些不服氣,認為解放軍不等他暫七師展開陣勢,火炮還沒有進入陣地,就從後面突襲。

這實在不是英雄所為。據電視劇交待,常乃超曾經遠赴德國軍事院校進行過深造,其軍事理論造詣頗高。所以這個“海歸常”自然就看不起泥腿子出身的李雲龍,雖然被俘,但心不服、口也不服。他認為李雲龍是通過偷襲而打勝他,如果雙方正兒八經地拉開陣勢,以自己擅長的陣地戰戰法,與其一決雌雄!

但戰爭就是這樣,沒有公平所言。能用最簡單、己方傷亡的方式,來擊敗敵人,這才是戰爭。

常乃超就如同春秋時期的宋襄公,滿口道德仁義,卻不知戰爭當中是不講仁義的。他不明擺戰爭的最終目的就是不擇手段地消滅敵人。難怪丁偉曾經評價他:想得長(常)遠,乃至超出。後來我們,這個“不善於奔跑”的常師長才明白過來。他明白了國民黨高層的腐敗和共產黨之所以取得勝利的原因。


《亮劍》裡從德國軍校畢業的常乃超,為什麼只在雜牌軍當個師長?


最後說說常乃超的原型,就是在淮海戰役中被俘的國民黨軍第11師師長王元直,黃埔六期,和廖耀湘是同期同學,而且也是湖南同鄉。不過,王元直後來只是進了陸軍大學深造,沒有出國留學的經歷。而11師是國民黨軍嫡系的王牌部隊,也是陳誠“土木系”的起家部隊,“土木系”的“土”就是指的11師。王元直在抗戰期間先後擔任過是11師參謀長、18軍參謀長,參與指揮了石牌保衛戰、雪峰山戰役等多次戰役,是胡璉的左膀右臂。

雖然沒有出國留學,但王元直不但有軍事理論,也有實戰指揮經驗。他的一本陣中日記遺落在戰場上被解放軍拾到,最後交給了劉伯承,劉伯承看了之後對上面所記錄的對雙方戰術的點評大加讚賞。

王元直在淮海戰役中被俘,先是在解放軍軍官教導團學習,結業後在華東軍區步兵學校擔任教員。南京軍事學院成立後,劉伯承親自點將,把王元直調到南京軍事學院當教員,後來還成為合成教授會教員組組長,1958年被授予少校軍銜,60年代晉升中校。培養了解放軍很多高級指揮員。當然,一開始也像《亮劍》劇中一樣,不少解放軍的將軍學員也曾對他不滿,在課堂上大鬧看了一番,最後劉伯承親自出面對這些鬧事學員進行了眼裡批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