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稱“齊魯大地”,齊國比魯國更大,為何山東簡稱魯而不是齊


山東省聊城市作家協會會員 張丁材 山東,人稱“齊魯大地”,因為在春秋戰國時期,山東地區有兩個著名的諸侯國——齊國和魯國。可是問題來了,齊國作為曾經的春秋五霸之一,與同時期的魯國相比強大很多,可為何現在山東的簡稱取的是“魯”,而不是“齊”呢?

魯國當年是周武王封給他的弟弟周公旦的封邑,屬於王室封地。周公旦雖然沒有“周天子”之名,但他其實是實際的“周天子”。這樣一說起來,魯國就應該算是周天子的“王畿之地”,其出身自然是非常高貴的。同時,由於周公旦在輔佐成王的時候,勤於正事,一飯三吐哺,對於奠定周王朝統治基礎,讓周王朝享年八百國祚,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周公旦成為賢臣的師表,被後世廣為傳誦。

齊國只是姜子牙的封地。姜子牙雖然是周朝勞苦功高的大臣,但他畢竟是大臣,並非王室成員,因此,從出身的高貴性來說,齊國是比不上魯國的。


周朝發展到了春秋時期,出現了“禮崩樂壞”的現象。一些諸侯國為了爭霸,完全不顧周禮那一套,興兵四處爭奪,周天子的尊嚴一次次被踐踏。齊國當時出現了齊桓公,打造“尊王攘夷”的旗號,號令諸侯。不過,齊桓公表面上在維護周天子,實際上是為了讓自己做大稱霸。其做法也是在破壞周禮。

而魯國不是這樣的。魯國很少有稱霸行為,因此一直到戰國後期,魯國的疆域範圍都不大。同時,魯國因為有孔子這樣一些儒者,他們在積極努力,讓周朝的各種典章制度,各種規矩辦法保留了下來。雖然說,魯國實際上也並沒有完全按照周禮來做事,但是能夠把典章制度保護下來,這對整個後世的文化及道德建設的延續,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當然,魯國最有名的人,還是孔子。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祖籍宋國慄邑。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對於孔子來說,被尊稱了孔聖人,其儒家思想,更是影響了數千年的中國歷史。


清朝末期,雖然李鴻章等人的洋務運動沒有成功,但是電報等先進技術得以引進。電報架設中,文字越簡潔越好。所以涉及到各省名稱,準備一個最能代表本地的簡稱,以便在電報中使用。當時,河北使用了一個“冀”這一簡稱。而山東“齊”和“魯”都可以用作簡稱,但是“齊”的讀音和“冀”相似,所以就使用了“魯”。

還有一種說法,山東之所以稱“魯”,是由中國共產黨建立的魯西縣委、魯西北地委、魯西南地委、蘇魯豫黨委、冀魯豫區黨委等而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