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的你還記得17歲的夢想嗎?對現在的生活滿意嗎?

王炸娘娘


讀高中那會,高二就要分文理科,我想選文,夢想能成為一個作家[呲牙],我的語文老師告訴我,想當作家不一定非得修文,等有了厚重的生活閱歷,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所以我選擇了理科。

大學我學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大學時也在榕樹下爬過一些格子,畢業後從事行政、營銷、貿易、房地產等工作。

理想與現實差距很大,20多年過去了,夢想也湮滅在生活的點滴之中,唯一與夢想這事沾邊的,就是保持了讀書的習慣。

不容易實現的就是夢想吧。

生活不苦,苦的是慾望!



老塵不沉


中年的我肯定還記得17歲的美好夢想。85年的11月初還差1個月就滿17歲的我,從湖南零陵縣城當兵到寧波沿海城市當海軍。在新兵連時看見有個戰友手裡抱著吉他彈奏動聽的音樂,第一次看見吉他彈奏很快我被迷住了。從此我的夢想就是學會邊彈邊唱做個音樂人。

於是等到星期六休息時,我去街上買把吉他,回到營地馬上請戰友告訴我怎麼從最基礎彈起,經過三個月新兵連訓練,我常利用晚上不斷地練琴,有點起色可以彈幾首單絃歌曲,後來下到連隊,有更多的時間練琴,到退伍時完全做到邊彈邊唱,退伍那年我們在回家鄉的火車上,我給退伍的戰友彈起了吉他,大家都興奮和著我的吉他聲快樂地唱起來,想回家的好心情唱起歌都是那麼快樂和幸福。

回到家鄉後,開始沒分配工作前,晚上在舞廳參加了樂隊演奏吉他,繼續做起了我的音樂夢想,後來被分到保險公司給市公司總經理開車,每天東跑西撞忙個不停,只好暫時放棄喜歡的音樂,過了幾年結婚生子,事業蒸蒸日上又被提撥辦公室付主任,負責公司整個後勤工作,每天忙著接待安排任務,徹底放棄了我的音樂夢想。

現在的我己退居二線,整天無事可做,每年吃飯睡覺散步打發無聊的生活。有時候往往自己喜歡的事,命運偏不讓你堅持做下去,只要空閒時才想起做夢想的事,沒幾天只要有事忙起來時又忘掉該堅持的事,不知不覺快到退休年齡,才拿起吉他彈起心愛的歌,可惜手己僵硬,記憶也不行了,唱歌元氣也洩了。只好自娛自樂了,再也實現不了我心中的夢想了。


愛浪的人


記得17歲那年,我正在讀高中,同學們在起經常會聊理想,有的想當老師,有的想當科學家也有想當領導,歌唱家………記得跟我玩得最好的朋友的理想是做個大老闆,我那時的理想是當一名老師,那時的我特崇拜老師,我覺得教師是最無私的,為什麼國家培養出了許許多多優秀的人才。是一個特別崇高的職業。

後來高考失利,很多同學復高都考了一所不錯的大學,我因家中兄妹較多,家中經濟不允許,就出去打工了,做過很多種行業也吃過許多的苦,做過銷售,當過營業員,進過工廠,擺過攤…再後來就是自己經營一家門面。

曾很後悔自己當初努力學習,沒把握好機會,但隨著年齡增長,閱歷的豐富,許多事都已看開,終於明白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就比如說,以前穿一件好看的衣服是為了給自己喜歡的人看,而現在就只為了讓自己開心。以前可能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不惜損害自己的健康如此,而現在感覺健康才是第一位。許多事都越發順心,心情也越來越舒暢,感覺現在自己能經營一家店,好好的照顧一家人,夫妻和和睦睦的過著簡單而平凡的日子,也很不錯。




賣早餐的湘妹子阿紅


記得高中時有一次在在課堂上發言。“”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老師,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到什麼是愛,如何去愛” 全班同學給了我掌聲。

後來考上了大學,學了其他專業,從事過貿易,銷售,廣告,國際學校留學生班主任。

多年後,在差不多快忘記夢想的時候,磕磕碰碰,拿起手中的筆,成了一名英語培訓老師,走上了各種講臺。

普通老師講知識,優秀老師講方法,卓越老師引爆學生,照耀學生。在不斷追求專業進步的同時,我也在不斷地完善自己。

學習是一種修行,是一個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在教學多年後,我竟然也發現,教學也是自我完善的過程。在變換莫測的世界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安全感。

有人說,成功就是做自己有感覺的事,有感覺地做事。

我想我是幸運的,找到屬於自己的軌道。

我想我是幸福的,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時代鉅變,信息爆炸,我自安然。



peter講英語


17歲,懵懂少年,第一次離開父母,離開家,到異地上學。沒有坐過公交車,沒有過和陌生人同吃同住,沒有見過這麼多的新同學……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那麼好奇。當時的夢想是趕緊長大,趕緊畢業,趕緊參加工作,自己掙了錢,想買什麼買什麼,可以不用再向父母張口。以為參加了工作,一切都會好起來,就可以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畢業已整整20年了,工作不溫不火,生活不上不下,當初的夢想只有一個變為現實,就是——參加了工作,其他的,遠遠不如上學時代。自己有工資,並不是想買什麼就敢去買什麼,並不是想去哪裡就能夠去得到;自己有工作,並不是代表自己真正成為自己的主人,可以自己說了算,可以為所欲為。

母親日漸衰老,需要照顧,孩子正上學,每天操不完的心,房子、車子、工作、親戚、同學、朋友……每天一堆的事需要去處理,真的成了人到中年不如狗。什麼都可以沒有,不可以沒有錢,什麼都可以有,就是不敢有病。

如果可以給我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我一定選擇回到上學的時候,永遠不要長大,永遠不要畢業!!!


瀚海666


人的一生匆忙短載,不經意間已經站隊老齡協會了,跟著提問者的話題回到了韶華時代我的17歲是在七十年代,那時的我由於年紀在班裡最小沒有資格去支邊,學校又被我叫到去繼續讀書上高中,在送同學去內蒙、黑龍江兵團的上山下鄉運動中我是一個看客彷彿自己不是這個洪流中的一一部分,每次在送同學火車站列車已經離開站臺,我的心好像被抽離了,身體跟著大部隊去了遠方!回家的路上邁腿無力心事重重的,好想為祖國添磚加瓦是那個年代人的情懷更何況我的同學都服從命令去了邊疆建設,心是空落落地很長時間。


四海皆安


17歲上高一那會,就想好好學習考軍校,嚮往軍營生活,最後事與願違,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還是覺得沒考上軍校怪可惜的,這個願望但願兒子能實現,每個男孩子都有軍營夢。我對於現在工作、生活挺滿意,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Wei小胖


當然記得,我17歲的時候,我特別想當一個鄉幹部,那時候鄉幹部在老百姓心中威信很高,很有獲得感和尊嚴感。不過現在的鄉幹部一切情形都有了新的變化,有點萬般無奈。

現在我的情況與那個青蔥歲月大不相同了,比鄉幹部好多了,但沒有什麼錢,這麼多年,一直堅持明明白白,清清爽爽,很知足。其實人早明白更好,人一生身心康健比什麼都好。放下太多的私慾,便可輕盈生活。

老子說的好:欲既不生,即是真靜。如此清靜,漸入真道。


非常湘西行


仍然記得。年少時的夢想,是成為一個像三毛一樣的作家。讀了所有能看到的三毛作品,為她的才華與愛情所折服。

如今出走半生,夢想仍是遠方,而我卻已失去了鋒芒與幻想。流浪的生活只在休假時才會付諸行動,無論是在蜈支洲島還是喀什古城,無論是在松花江上還是峨眉山頂,我只用心感受遊覽的出離,無力體會久住的風情。

年輕時的愛戀,是情竇初開的戀戀風塵,成人間的婚姻,是瑣碎雜亂的一地雞毛。不知道是歲月改變了我們,還是我們讓愛情蒙垢。

時光改變了容顏,追隨年輕的夢想仍是我心中的渴望。三毛的經典之作,早已成為我眼中的深吟淺唱,流連在異國他鄉,仍是我靈魂深處的嚮往。


西西里的美麗


已過不惑之年的我被你這個問題引入了回憶之中。感覺十七歲是那麼的遙遠,被生活盤出了漿、記憶也開始有些衰退的我,以為自己不可能再會記起二十多年之前的自己曾經做過的夢。

努力回憶了很久,才終於一點一滴地回想起來自己當時曾經有過的零散的所謂的夢想,回想起來之後才發現當時的自己除了一個個很接地氣的想法之外並沒有立下一輩子為之奮鬥的長遠目標,這些想法大多都很具體,比如我想要一本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我想要美美地打一天的檯球,我想要無拘無束地在黃河邊釣狗魚等等,諸如此類的夢想充斥著十七歲時候我的腦海之中。

似乎當時的我是一個沒有理想的,目光短淺的半大小子。

感覺有些氣餒,但看看現在的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突然覺得十七歲的自己是多麼的睿智,因為現在的生活是那麼的令我感到快樂。

如果用一個詞來彙總十七歲那年的這些小想法的話,用快樂會比較貼切,當時我不但想要自己高興,還想要身邊的所有人都開心快樂,這就是當時的自己所有想法的核心。

這麼多年過去了,突然發現這個夢想是多麼的彌足珍貴,雖然看起來有點童心未泯,但這一份童心卻一直保持到了四十二歲的我的今天,而我也習慣了這種快樂生活。

為人子盡孝道,為人夫盡責任,為人父盡使命,為大眾盡本份。

這些言簡意賅的句子是建立快樂的基礎,雖然都是很簡單的道理,可是卻並不容易做到,甚至可以說,非常難!為什麼有些人認為這些事情那麼難,認為這些事很難做到的人都有什麼樣的特質?歸攏一下我們發現,那是因為這類人心中有雜念,他們不願付出,那怕只是精神層面的讚美和言語,他們不能放下自己的優越感,他們追求的僅僅是物質層面的歡愉,這種歡愉並不是真正的歡愉!

當然這些也很容易做到,只要你能夠像十七歲那年的一樣把快樂的種子種下,每天用快樂的能量去澆灌,你就會在我這個年齡感受到幸福!

當這一切都做到了之後,腦海中是平靜的,心情是由內而外的真正快樂。

而一切快樂的來源都是建立在一個人的本心之中是否有讓他人快樂的因子,這些快樂因子能夠感染別人,讓身邊的人一起快樂!

這些快樂因子就是十七歲那年的我心中那一個個極為接地氣的具體夢想種下的種子,這些種子從一開始發芽就被快樂所澆灌,一枝一葉的慢慢長大,當這粒種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茁壯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之後,我才發現十七歲的自己立下了一個多麼令他人羨慕的夢想,那就是快樂生活!

我對於現在的生活非常滿意,不論是在物質上還是在精神層面都很滿意。我有健康快樂無憂無慮的父母,我有自己舒適溫馨的家,我有愛我的妻子,我有自己喜歡去做的事業,我有能夠載我去任何地方的汽車,我有讀書寫字,種花種草,彈琴喝茶的愛好,我有身邊一幫會和我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努力打拼的朋友,我還有很多很多想要大聲喊出來的快樂和幸福。

這一切都是來源於十七歲時候的那些白天、那些黑夜、那每一分一秒、那不斷壯大起來的快樂種子。

我要對十七歲的自己道一聲謝:感謝你選擇了讓這個世界充滿快樂作為夢想,這個夢想讓我終身受益!

謝謝你,我親愛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