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應該買房嗎?

菠蘿蜜


不建議買房,疫情期間大部分人都是待在家裡沒有收入,生活壓力非常大,疫情過後最先考慮的是投入工作,而不是買房增加壓力,當然不差錢的除外,他們隨時都可以買。疫情期間還有很多工廠倒閉的,這樣就造成疫情結束後很多失業的人要重新找工作,在這個期間再投入一筆這麼大額的資金不利於創業,找工作,現在房價只會越來越低,如果沒有購房需要的暫時不要買房,先穩定工作個半年,再看看房價比現在低在入手也不遲,要是比現在高可以再等等,價格肯定會下去的,就算這時非買不可,也工作半年多沒有資金壓力了,比現在買壓力小很多了!






我讓大王去巡山8


其實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房子,一套夠住,兩套更好!

我個人的觀點認為,工作地一套,老家一套再好不過,作為一名湖北人 此次的疫情讓我深刻的體會到了,家的重要性!

我樓下鄰居,回鄉下爸媽家過年,至今回不來,初一早上去的,打算初二下午回來的,沒想到初一中午就封路了,碰巧她姐姐們也回去了,他們一家三口,他姐姐們一家四口,都在她爸媽家,老家基本就是三個臥室,且不說睡覺有點擠,最主要的是他們走的時候,連換洗衣物都沒帶,這一連住了快一個月了 真想象不到怎麼過[捂臉][捂臉] 如果在老家有套自己的房子,或多或少會有自己的衣物吧?更不用說去擔心吃飯睡覺等問題了。所以我覺得在老家有套房子很有必要[呲牙][呲牙]

其次呢,談到在工作地有套房子,我覺得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有個同學在深圳上班,因為初一我們市裡就開始封路了,他擔心會耽誤上班,於是沒在家多停留就自駕趕往深圳(當時高速還沒封路)當然一路上也是各種查體溫,一路坎坷好在順利到達,剛到深圳就被安排在賓館,要求自我隔離14天,吃住自己承擔[我想靜靜][我想靜靜] 如果在工作地有套房子,不至於淪落到住14天賓館的地步,而且吃的估計也全都是外賣了 這樣的生活不禁讓人感嘆道,還是家的感覺好[耶][耶] 所以呢,在工作地有套房子,真的也很必要!

當然講到這裡,會有人反駁房價高,但我只是發表個人觀點,覺得有必要買房,大家如何看待這個問題,不妨評論區留言我們互相探討一下[握手][握手]


淺語萌萌


中國有句俗語,叫安家樂業,也有個詞,歸屬感。實際上,你在工作的地方買個房,慢慢的你就會有了歸屬感,要不然總覺得是在漂著。

不是疫情過後應該買房,實際上,你想買房的時候就應該買房。

剛來深圳的頭幾年,住公司宿舍。總覺的深圳不是我待的地方,總想著要去上海浙江,總是沒有歸屬感。但後面一買房子,就覺的得深圳是我家,我就是深圳人[害羞]


立在山崖仰望星空


你好我是河南人,2002年大學畢業來到北京尋求發展,在北京我現在有兩房一廳的房子,雖小但五臟俱全,家裡有自己喜歡的傢俱和花草。很是有安全感,即時疫情到來打亂了我們外出的腳步,卻可以享受家裡的安靜時光。所以如果有能力建議要買房,為什麼呢?趁我們還年輕,要讓自己有壓力,這樣才有動力去幹事。

記得我買房子時是2008年,沒有多少積蓄,貸款了80%,現在是2020年這些貸款對我來說不叫壓力,而且會很慶幸自己早早的買了房。

疫情告訴我們,安全的住所,特別是一線城市房產,在資源保障上會更強。不要猶豫,一定趁早出手買一套自己喜歡的房子。


驍荷言諾


首先,列一下可能影響房價走勢的房地產企業特點:

1. 負債率:不管是萬科還是綠地這種國內的行業領軍企業,資產負債率都超過75%,甚至更高,這是因為房地產企業需要大量的資金來買地,那麼如果市場出現問題,接著就會出現資金問題。

2. 週轉率:舉個例子,如果有100億,A企業一年就完成了買地,售樓,而B企業半年就完成了買地,售樓,那麼B企業相當於100億一年以內用了兩次,得到的利潤是A企業的兩倍,這也是碧桂園為什麼近年高歌猛進的一個重要因素。
現在疫情對上述兩個因子都產生了不利影響,而且國內樓市一向都是越賣不動越沒人買的情況,所以短期看疫情會導致房價下降,現在的房價走勢已經不會像以前一樣高歌猛進,而國內房產投資回報率從兩方面看:

1. 出租:國際上公認的租售比為1:250,及月出租價格/買入價格,這個比值越高,說明你投資的房產越好,但是國內的租售比慘不忍睹,所以靠租金來賺取投資回報是不划算的。

2. 房產升值:這是國家已房地產為拉動經濟推手最明顯的一個特徵,但是目前房產的升值空間很有限,除非是一線城市黃金地段,所以回報率也不是很高,但是如果是閒置資金,槓桿不高,那麼投資房產仍然是一個好的選擇。


像瘋了一樣自由


看你個人手頭的積蓄唄!如果資金充足的話,可以適當的投資買入,北上廣深超一線城市不建議購入,類似一些省會或者直轄市建議購入,譬如杭州,蘇州,南京,武漢,青島,瀋陽等。雖然網上總說房價會變成白菜價,但是自從我接觸房子開始,就沒見它掉過價,一直呈上升趨勢!



二大爺聊搏擊


今天打算和咱們說一個論題,關於買房的論題。 咱們都知道,在咱們國家,買房應該算是頭等大事了。


房子總是個大事情

50後60後的時分是集體分房,那時分千方百計找領導要房子。 家在農村是還好,都是自個造房子。關於80後來說,房子根本是必備品。 說實話,關於大部分80後來說還好,在你35歲前上車根本沒問題。當然,別拿北京上海市中心來說話。 區別無非即是面積大小。


90後真的很辛苦

可是關於90後來說,就比較累了。 現在隨便一個大點的城市,一套房子都是150萬起步。 假如家裡條件好點,能支援下那還能夠。假如家裡沒有條件,完全靠自個,那就真的很難了。

房子是買還是租?

於是,這個時分就出現了很多人,特別是自媒體一部分作者說,買不起房子能夠租啊,國外人經常租房不買房。不滿意租的環境還能夠換地方,成本低,又自由,多好。


可是,親們,千萬不要被毒雞湯給害了。咱們的房子絕對不單單是房子,而是一個被綁定了很多的一個複合體。 包括,戶口,學區等等。

這次的疫情已經分分鐘說明了,你沒有房子沒有戶口,你都不能進城市。 所以,不管在什麼期間,假如你是要自住的,咬咬牙,上車吧。


車子再破也是自個的

有房才有家,沒房你只能給房東交按揭。 假如實在錢不夠,能夠先買小的,然後過幾年再換大一點的,慢慢來,等你到40的時分,肯定有120以上的房子了。假如是自住,千萬 不要等降價,因為,目前來說,沿海的城市,或者人員流入大的城市,好房子是不會降價的。 最多即是平穩上升,可是降是不可能的。除非,你的城市處於人員流出期。

退一萬步來說,今年的疫情國家花費了很多錢,這些錢從哪裡來?想下。房價會降嗎?


大山農村小劉


疫情過後,無論是剛需還是投資,都是買房好時機。

房地產,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疫情結束後,貨幣政策可能發生較大幅度轉向,從穩健的貨幣政策,逐漸變成寬鬆,

今年大家都難,尤其是開發商,留給開發商的半年回款時間不多了,那個時候開發商焦慮,你“趁火打劫”,難道不香嘛?另外上半年過去,下半年開發商繼續回款,大量的出貨將是大概率事件,你可以好好挑。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84497391272084862"} --}

筑邦網


我認為剛需的朋友,該買還是要買!總說房價跌跌跌,可一直不跌反倒漲漲漲,如果現在的你正好有心儀的房子,並且自己的經濟能足夠支撐你買得下你喜歡的房子,我認為該出手還是要出手的!就拿我來說、我是在年前付的定金、還沒有辦理首期監管,等銀行上班,我還是一樣會如期付款拿下,畢竟是剛需,而且深圳這個地方、跌,太難了!


清晨楊魔女


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國家一再傳遞“房住不炒”的基本理念,再一次給房子定位。

房子該不該買,我覺得跟疫情關係並不是特別大。房子是每個人建立家庭的基礎,是人的精神倚靠,也是避風港灣。房子其實對於每一個奮鬥中的人意義特別重大!

該不該買房,跟自己的經濟條件和職業規劃有直接關係,如果你想在某一個城市長期生活下去,我的建議還是想辦法買一套房。否則,個人認為,沒有必要。

個人觀點,未必準確,不到之處,請見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