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經濟決定教育質量?一個家庭貧窮與否,孩子成績有明顯區別

我國國民生活水平較在不斷在提高,但是依然存在較大的貧富差距。

作為教育工作者,很早以前就聽到過這樣的論點: 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會比中高收入家庭的孩子更明顯地受到成績差距的困擾。

家庭經濟決定教育質量?一個家庭貧窮與否,孩子成績有明顯區別

之前與多年執教的小學老師,一起探討過這個事情,他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現貧窮家庭的孩子和富足家庭的孩子,成績上有明顯的區別。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師,甚至可以一眼看出孩子的家庭大概的經濟情況。

一些貧窮的孩子來自經濟壓力較大的家庭,就導致他們沒有豐富的認知機會,如果他們積極上進,會在學校努力的利用自己的學習時間,每天大概6個小時在校,在詞彙學習語文、數學、閱讀和英語等文化課方面進行練習,他們會覺得課間休息是在浪費自己的學習時間,所以很少會把時間花在課間休息或者學習藝術、玩耍。而一些不太上進的孩子,他們上課的狀態,更多的是被動地坐在一排排的課桌上,精神狀態往往不是很集中。

家庭經濟決定教育質量?一個家庭貧窮與否,孩子成績有明顯區別

2009年,我國對不同地區的254名幼兒園教師進行了一項類似的調查,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正在迎頭趕上幼兒園入學考試。 與1998年相比,2009年富人和窮人學生的成績差距下降了16% ,這並不是因為富人學生的成績下降了。然而,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這些新的結果是否過於嚴格的。在學校提供的基本知識,特別是對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教學重點是“操練和殺戮” ,而忽視了關注創造力和批判性思維的活動,這對低收入兒童來說是否在很大程度上是可有可無的。

信息是明確的: 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學習的方式與中等收入家庭的孩子不同。 他們沒有時間也負擔不起一些藝術上的學習,比如繪畫、美術等,有時甚至都無法保證正常的休息。中國目前的對孩子的教育也是越來越重視,之前有在一篇文章中看到,80%的幼兒園教師表示,學齡前孩子應該具備熟練的閱讀能力,而僅僅在20年前,這一比例還只有50% 。 他們花在藝術上的時間減少了(自1998年以來下降了16%) ,花在考試準備上的時間增加了29% 。

家庭經濟決定教育質量?一個家庭貧窮與否,孩子成績有明顯區別

中高收入的家庭,對於孩子的興趣愛好培養更加重視,也使得孩子以德、智、體、美等方面能夠全面發展,更可以做到寓教於樂,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的學習狀態,也使得學習起來會更輕鬆。而窮學生,相對來說,對藝術方面的知識是匱乏的,這種缺失使得他們本身是自卑的,自卑的心理一旦產生,會影響人的性格。

家庭經濟決定教育質量?一個家庭貧窮與否,孩子成績有明顯區別

事實上,每個孩子的天賦都不同,但是窮孩子往往沒有更多的機會來依天賦進行適才適所的教育,安排課程,也就很難讓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讓才華得以發揮。但在偏遠農村山區,貧窮人家的孩子,缺乏基本的教育條件,就像魚沒水,你沒有辦法發現他的天賦。

未來的教育制度,一定會走更寬鬆、更多元化的主學習的道路,會提倡自由、培育創造力、鼓勵開放思考、熱情自主學習,只有這樣,才能迎接一個不斷變化的新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