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蓄水池之複利篇

大家好!我是小財

複利公式:本金*(1+x%)ⁿ,這個公式裡面有三個非常重要的核心因子:本金、年複合收益率和時間。其實複利沒有大家想的那麼神秘,同時利用複利也是我們每個人都能掌握學會的,不信?那我們就接著往下看:

1:香港股市狙擊手曹仁超,在他的書中講過有關他母親的一則小故事。曹母解放前在上海生活時,親歷過“金圓券事件”所引發的超級通貨膨脹。對"紙比錢貴"的可怕情景有著刻骨銘心的認識和記憶,以至於後來到香港後,還是心有餘悸。曹父亡故後,家道中落,曹母為撫養幼子,不得不外出做短工養家餬口一得到工錢,曹母就馬上全部換掉,將紙幣換成各類生活物資。後來家境改善,手有餘錢後,曹母還是對紙幣充滿畏懼,實在花不完,只好用來股票投資。這位老太太大字不識幾個,毫無理財知識,但她就認準一個理兒,股票的股息只要高於銀行存款,她就把錢全部買成股票,也就是說,她投資的標的,全是高股息率的股票,而且每年得到股息後,留下生活必需,其餘全部進行股利再投資。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竟攢下一大筆財富。(不識字的老太太掌握到一定方法堅持下去也是不容易啊)過世前,老太太把股票賬戶交於子女,金額讓曹仁超驚歎不已。

財富蓄水池之複利篇


2:趙蘭坤,臺灣人,祖籍瀋陽,是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的媽媽。連戰家族資產200多億新臺幣,大概50億人民幣。是臺灣僅靠投資理財就積累了百億財富的豪門。連氐家族之所以如此富有,都是因為連戰的媽媽趙蘭坤。1945年趙蘭坤帶著小連戰隨丈夫連震東從大陸來到臺灣。連震東是個學者,醉心於硏究歷史,完全不管家裡的財務。連家的生活及理財全部由趙蘭坤負責。她賣掉了連戰爺爺留下的兩塊並不怎麼值錢的田地,購買了兩套好地段的房子收租金。後來趙蘭坤在朋友的指導下,把多年的積蓄,大部分投資在彰化銀行、臺北企銀、華南銀行等銀行的股票上,買講後就不再賣出,經過了 60多年的長期持有之後,這些銀行股票增值近萬倍。趙蘭坤的理財方式屬於典型的無腦式:長期持有優質地段物業出租,以及長期持有銀行股收息。連戰曾說,他們家的理財方式是"無為而治",即〃不進出股市,不處置房地產〃。買進之後長期持有,不論股票或房地產都很少買賣。趙蘭坤剛開始就是一位普通的工薪階層,但是靠著投資理財知識,為連家積累了百億臺幣的財富。

財富蓄水池之複利篇


3:劉元生,一個普通的香港商人。30年前就是王石的朋友。不過當時的萬科還不牛逼,王石也不出名。1988年萬科股改,發行的股票賣不出去。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沒有賣完。在王石的忽悠下,他買了360萬元萬科的股票,劉元生後因為生意週轉需要錢曾多次想要賣掉萬科的股票。但是劉元生當時持有的股份是法人股,法人股是中國特殊時期的產物。2006年之前法人股是不能轉讓的。劉元生想了各種辦法,就是轉讓不掉,去銀行抵押也沒法抵押,就只能自認倒黴砸手裡了。當劉元生手裡的股票可以賣的時候,市值已經10多億了,經過近20年的深度被"套牢〃,一旦解套,他應該迅速賣出才對。但是他依然沒有賣,還是繼續持有,2007年市值就高達20多億了。後來2008年金融危機,萬科跌幅高達80% ,劉元生市值減少了16億以上,但是他依然持有沒有賣出。到2018年1月份,市值變成了60多億,他依然沒有賣出。直到今天他還在持有,市值還有30多億。以上3個人的理財故事給了我很大的震撼。特別是那位目不識丁的老奶奶。如果說目不識丁的老奶奶都可以利用複利法則致富。那麼我們小夥伴肯定也可以,老奶奶沒有學習過專業的理財知識,可能也不知道世界上有複利法則。但是她卻在無意中利用了複利法則。並且無意中摸索到了一個選股方法,並且長期持有,不但不用擔心盈虧問題,還給老奶奶自己賺了一大筆錢,而且她的兒子後來成為了香港股神。這其中媽媽潛移默化的影響不可謂不大哦!孩子的財商教育在與媽媽一言一行中,我們對於生活用品的分配方式,對於未來的規劃,甚至於生活金錢的態度都會影響到孩子的!更客觀的說是父母對孩子的財商影響都很大。


財富蓄水池之複利篇


比如身價919億美元的巴菲特就是在他爸爸的影響下11歲開始投資股票的。巴菲特是從100美元起步的,到87歲就有919億美元了。天哪,複利的威力真是太強大了!怪不得被愛因斯坦稱為"第八大奇蹟 ! !其實現在很多小夥伴最應該做的是拋棄窮人思維,讓自己的思維變成富人思維。這樣未來的一切都會隨之改變。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行動。如果一個人都懶於學習投資理財知識,還說自己未來要有錢,要變富。這不是瞎想嗎?!所以,從現在起,擁抱投資理財,擁抱知識,充實你的大腦,讓時間來發酵你的複利思維!!

財富蓄水池之複利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