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失去自己地理上的故乡

更不敢奢望会有精神上的故乡

人们只是走着

走了那么远

早已忘了为什么出发......

宁夏化工厂

年产30万吨合成氨,加工52万吨尿素的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宁夏化工厂,是1983年国家批准在宁夏投资最大的建设项目。

它的建成,对于支援农业,发展宁夏少数民族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投产后,不仅满足宁夏农业发展对化肥的需求,并可缓和西北地区化肥供应紧张的局面。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全自动化的控制室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联邦德国技术人员同中国工人一起检修设备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生产区的输煤楼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庞大的锅炉及输气系统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职工教育中心大楼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宁夏化工厂职工住宅区

银川起重机器厂

银川起重机器厂建于1958年。

刚建厂时,只能生产一些简单的工矿设备和农机器械。

经过30年的发展,至1988年,企业占地40万平方米,职工2100名,拥有各种机床设备近700台,成为国家机械行业的骨干企业,是全国最大的减速器制造厂,也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起重机器制造厂。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畅销全国的5—30吨双梁桥式起重机在制造中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ZQ250—500减速器获部优产品称号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技术人员在一线探讨

1987年,在国家起重运输行业产品质量鉴定会上,银川起重机器厂以优异的产品质量,夺得了全国质量评比第2名。成为减速器产量、质量均居全国第一,起重机产量、质量均居全国第二的闻名大厂,是西北机械工业的佼佼者。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厂领导班子研究工作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层层把好质量关

宁夏水泥厂

天下黄河富宁夏。

而在诸多丰富的资源中,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石灰石的蕴藏量居全国首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使宁夏的经济建设向前发展,经多方努力,于1983年11月批准了筹建宁夏水泥厂的设计方案,并于1985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

到1987年9月25日,这座列为宁夏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水泥厂第一期工程正式建成,年生产能力可达23万吨普通硅酸盐水泥。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宁夏水泥厂生产出的水泥运往各地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熟料库和电除尘设备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水泥窑一次点火试产成功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检修大窑电机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厂领导和技术人员在大窑看火

全厂分为石灰石矿区、灰岩矿区、厂区、厂前区、厂外工程区、火药库区和生活福利区等7个区域。

石灰石拌浆用的输送管道,全长12公里,是当时全国建材企业中最长的一条输浆管道。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白浆输送管道

石嘴山市铁合金厂

石嘴山市铁合金厂,自1984年4月投产以来,不断进取,成为自治区第一个获得出口商品质量许可证的企业。

其产品75#硅铁,畅销国内外,受到用户的赞扬,1986、1987年先后被评为石嘴山市和自治区的优质产品,达到出口标准。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浇铸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出铁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厂领导一起研究扩建方案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时年33岁的厂长王建国亲自抓产品质量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厂领导在动力车间查岗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时任自治区主席黑伯理在该厂一同研究产品出口问题

固原县轻工机械厂

固原县轻工机械厂,是一个只有一百多职工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1986年,该厂生产的支农牌TC—1型拖车,被评为自治区优质产品。

1987年,他们在不断开发新产品的同时,产值、产量、利润等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受到自治区和固原地区的表彰和奖励。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产品查验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认真操作的女工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电焊工出身的副厂长梁永华在生产第一线

电力工业

宁夏电力工业的发展,有其优越条件。全区煤炭资源丰富,储量为全国第五位。境内黄河水利利用蕴藏量有200多万千瓦。

解放初宁夏电力工业从无到有,开始建立起三个小型火电厂,即银川、吴忠、石嘴山矿务局自备电厂。

1958年自治区成立后,宁夏电力工业又有飞跃的发展。

到1985年,宁夏已拥有大中型火电厂两座、水电站一座,装机总容量50.8万千瓦,输电线路3,000多公里。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大武口电厂的早晨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石嘴山电厂外景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青铜峡水电厂工人在黄河上作业

特别是1985年大武口电厂第一台10万千瓦机组建成发电和330千伏宁、甘联网成功后,仅用两年时间,就建成了大武口电厂,使电网装机总容量比过去增加了80%。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大坝火电厂,装机容量为240万千瓦,和石嘴山电厂五期扩建工程(2×5万千瓦)于1988年开工,它们和规划建设中的石嘴山第二发电厂、银川热电厂等工程,成为后来宁夏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动力之源。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电力修造厂技术人员在检验高压试验器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中宁电厂的工人在变电所巡回检查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银南地区总调度室


那些80年代的宁夏工业老照片,帮我们找回精神世界里的“故乡”

电力试验研究所的科技人员

文图由传承君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