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坐角式,改善骨盆区域血液循环,对女性大有裨益

瑜伽坐角式是对女性极其有益的体式,促进骨盆区域的血液循环,改善痛经,有些孕妈产前也会练习该体式,有一定助产效果,不过孕妈一定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练习,不要自己盲目产生。

瑜伽坐角式,改善骨盆区域血液循环,对女性大有裨益

练习步骤如下:

  • 双腿向两侧大角度分开,保持在舒适稳定的位置,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
  • 脚趾尖回勾,始终保持脚尖和膝盖朝向天花板
  • 双腿后侧和臀部贴在地面上
  • 将臀部下方的肉向两侧拨出去,让坐骨压地,并且重心一直保持在坐骨上
  • 用手去摸一下后腰,如果腰椎位置是向后方突起的话,就要将双脚向中间收回一点,直到腰椎恢复自然曲度的时候停住
  • 伸展脊柱,胸腔打开,从腹股沟开始将上身向前折叠,双手慢慢向前爬
瑜伽坐角式,改善骨盆区域血液循环,对女性大有裨益

从解剖学的角度看,限制你完成瑜伽坐角式主要是大腿后侧和内收肌群过紧。

比如位于大腿后部的腘绳肌,它包括了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它们均起于骨盆下部的坐骨结节。如果腘绳肌过紧,它们就会把坐骨往前面拉,这会限制我们躯干向前走,如果强行让躯干向前,就会让腰部弯曲代偿。

瑜伽坐角式,改善骨盆区域血液循环,对女性大有裨益

位于大腿内侧的髋内收肌包括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耻骨肌和股薄肌等,它们也均起于坐骨结节及邻近的耻骨。如果它们过紧,当我们大角度分开双腿,坐骨就会像两边走,我们身体要前屈的话,就要对抗坐骨往两边的力。

所以,如果想要练好坐角式,针对大腿后侧肌群和内收肌群做一些拉伸就很有必要。如果你暂时做不到,可以降低难度,不要急于让躯干前屈碰触地板。让腰部代偿前屈躯干不是坐角式的本意,强行代偿只会伤害下背部。

瑜伽坐角式,改善骨盆区域血液循环,对女性大有裨益

你可以通过软垫放在双腿下面降低难度,只要你大腿后侧肌群和内收肌群有强烈的拉伸感,你就是在进步,坚持练习,你自然就会更加深入体式。这里有一点要注意,我们的脚趾要回勾,如果脚往前倒就成了舞蹈当中的横叉了,此时膝内侧和大腿内侧肌肉都会被过度拉伸,导致肌肉拉伤,有意识的让大腿内侧肌肉外旋,可以避免过度拉伸。

瑜伽坐角式,改善骨盆区域血液循环,对女性大有裨益

在我看来,坐角式可以理解成坐着的双角式,在双角式中,我们让骨盆前倾,让重力辅助,强烈地拉伸大腿后侧肌群和内收肌群,如果你之前有练习过双角式,并且把练双角式的经验带入到坐角式,你会发现完成它并不难。

在坐角式的基础上,你还可以进行变化,比如收紧核心和加强屈髋能力,让双腿离开地面,直接立起来。这也是一个出镜率很高的体式,深受一些瑜伽达人的喜爱。

瑜伽坐角式,改善骨盆区域血液循环,对女性大有裨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