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日本為何不去攻打印度?

奮鬥中的95後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實際上日本進攻了印度,就是著名的英帕爾戰役。

1944年3月到7月,日軍大舉進攻印度英帕爾地區。

日軍進攻英帕爾的目的是先下手為強,以動搖中國駐印軍對緬北的大舉反攻,同時遏制英軍可能對緬甸中部的攻勢。

參戰日軍為第15軍(司令為牟田口廉也中將,轄第15、第31、第33師團,共8.5萬人)。

對手是盟軍參戰部隊主力為英軍第14集團軍(司令為W.J.斯利姆中將)的第4、第33軍,並有中國軍隊協同作戰,大約15萬人。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日軍慘敗,退回緬甸驚人,傷亡高達6.5萬人,英印軍傷亡1.6萬人。

為什麼日本到1944年才去進攻印度,之前只是打到緬甸就停下?

主要還是實力問題。

當時緬甸人口1600多萬人,其中英緬軍隊大概10萬人,中國遠征軍也有10萬,總兵力20萬。

然而第一次緬甸戰役,日軍反覆拼湊,才集中了10萬軍隊。

如果不是英緬軍隊無戰鬥力,一觸即潰。中國遠征軍又是在緬甸敗局已定的情況下,才進入該國,戰局還很難說。


以日軍在緬甸的10萬軍隊,想要控制60多萬平方公里,地形極為複雜的緬甸,已經是勉為其難,兵力嚴重不足。

實際上,日軍並沒有能夠攻擊印度。


印度人口有幾億,而英國在印度的殖民地軍隊(主要是印度人)就有百萬規模,後來二戰中陣亡的印度士兵就有8.7萬。

雖說印度人反感英國人,要求獨立,但也未必會支持日本人。

錢德拉·鮑斯的偽印度自由政府,印度人也不支持!印度偽軍也指望不上!


薩沙


其實也是最簡單的原因,那就是印度當時隸屬於英國管轄範圍內。而且英國的軍隊更是常年的駐紮在印度的土地上。

而日本呢?雖然他們狂妄,但是他們也不傻,他們也是知道什麼能惹,什麼不能惹。而且在前期實際上日本的狀況還挺好,不需要去走那種十分冒險的路。更何況日不落帝國的名聲當時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還有就是地理原因,從地圖上看,印度是離得不遠,但是要打印度日本也只能選擇走水路,而且路線也只有那麼一條,但是很明顯,從日本到印度這段距離還是有些長,萬一要是出點什麼事,那對日本的打擊可就大了。

還有,日本佔領土地是幹什麼的,他為什麼要去打東南亞的眾多國家,還不是為了資源,而印度呢?一窮二白,而且身上還趴著英國,有點東西也被他們搜刮殆盡了,日本還打他們幹什麼?無利可圖。



還有,日本自身也不富裕,財力,物力都不豐富,作為一個窮人,他們自然要精打細算,好好的規劃每一塊錢的用法,很明顯打印度要花費大量的銀子,而且還換不來好處。


還有,日軍也曾攻打過印度,在1944年的時候,迫於無奈,他們對印度下了手,結果遇上了雨季,還有英國的軍隊的阻擊,之後日軍是病的病,死的死,完完全全的敗了。最後八萬多人只剩下一萬多。病死的就有四萬多。


是阿維啊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迅速制定了攻佔印度和東南亞各國的軍事計劃。為了迅速拿下這些地區,日本從大本營和中國戰區抽掉了許多甲級師團參與,甚至出動了兩個飛行集團。

在日軍摧枯拉朽般的強力打擊下,菲律賓馬來半島以及緬甸很快被淪陷。眼看,日軍要攻佔印度,卻突然停下了腳步。究其原因主要如下:

首先,當時的印度正在鬧獨立,國大黨為了爭取印度獨立舉行了大規模的示威遊行,而印度的民族意識逐漸清醒,英國此時忙於歐洲戰時,無暇東顧。在日軍即將撲向印度之際,國大黨與英國關於出兵的問題達成了妥協。

其次,日本早就向美英宣戰了,拿下印度是既定計劃之一。但由於中國派出了遠征軍讓日軍在緬甸遭到了重創,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日本的戰略企圖。

再者,日軍在東南亞各地遭到了各種反抗,為了鎮壓反抗,日軍不得不分兵把守,兵力的分散導致日軍沒有足夠的精力再去進攻印度。相反,印度成了美英中在東方戰場上的後勤和訓練基地,為此,美英均派出了強大的空中部隊駐守印度。

總之,由於反法同盟和戰略形勢的需要,印度很幸運的談過了一劫,日軍並沒有攻佔印度。(歡迎關注第一軍情,若有其他問題,請軍迷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


第一軍情


在二戰的時候,日本不是沒想過打印度,只不過因為印度離日本本土實在是太遠了。因為按日本的作戰計劃,能夠打下東南亞就是很了不起了,並沒有考慮到遠在千里之外的印度。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的主要對手一直是美國。因為當時英國還有其他歐洲國家都忙於應付歐洲戰場,根本就抽不出多少力量來對付日本。只不過由於美國實力太強,日本海軍在開始的時候取得了一定的優勢,但是很快被美國扳了過來,最後日本海軍被迫節節敗退,形勢對日本這邊越來越不利。



這個時候日本陸軍就提出了要攻打印度,因為當時海軍受力銳減的很厲害,制海權已經喪失,所以只能從陸軍這邊想辦法,給予英國一定的打擊。因為印度對英國非常的重要,一旦攻下印度,就可以給盟國以沉重的打擊,這樣就可以鼓舞自己這一方的士氣。至於後勤補給的問題,陸軍向來不考慮,因為他們習慣了以戰養戰搶對手的資源。



因此,日本陸軍十五軍展開了英帕爾會戰,開始對英國在印度的軍隊展開進攻。當時日本還提出一個口號叫做打下英帕爾,坐吃丘吉爾。也就是日本陸軍指望像打中國一樣,直接打下對手之後搶對方的資源,來補充自己的後勤,全然沒有考慮一旦打不下或者失敗之後會怎麼辦。



結果戰鬥一打響之後,日本的後勤就奇缺,士兵連飯都吃不上。而對面的英軍,完全沒有像當年在東南亞新加坡緬甸鎮守殖民地的軍隊一樣表現的那麼弱。打了很久之後,日軍都無法攻下,而自己損失慘重,後勤也跟不上,最後不得不撤退。整個戰役,日軍總兵力8.5萬人,結果傷亡6.5萬人,在日本二戰各大戰役之中損失率居於首位。



事實上日本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因為當時英帕爾會戰英軍的兵力就強於日本。而日本當時連制空權都沒有了,還幻想著像太平洋戰爭初期一樣能夠橫掃英軍,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天龍論史


二戰期間,日本還真是攻擊過印度東北部(英帕爾戰役)。日本能打遍整個東南亞,連蘇聯和美國這樣的實力雄厚的大國,日本人都敢與其抗衡,對於印度,日本也沒有道理懼怕。



之所以在太平洋戰爭前期,日本忽視印度,是因為這麼幾個原因。

一,要是日本早早進攻印度,就與日本的《大陸政策》相沖突。所謂的“大陸政策”,就是日本想要稱霸亞太地區而制定出來的侵略步驟,早在19世紀七八十年代就炮製出來,是以對外擴張為主要特徵的大陸政策。

第一步是佔領朝鮮,第二步佔領臺灣,第三步佔領東北內蒙地區,第四步侵略中國其他地區,第五步侵略東南亞地區。

因此在佔領東南亞後,並沒有進攻印度,就是因為在日本侵略者看來,他們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已經基本構建完畢,接下來是如何從這些地區壓榨人民,掠奪財富,無心顧及南亞的印度。

二,為什麼連壓榨,掠奪,都不選印度這個坑呢?

日本人打泰國,打菲律賓,打馬拉西亞,打印尼,都是為了得到其資源,例如橡膠,石油,糧食,礦產。就連打美國,也是為了保護其海上運輸線,保證國內生產。

但要是打印度,日本能得到什麼?

它得不到太多好處。二戰期間,最缺少的戰略物資如石油橡膠等,印度產量都很一般。去攻打印度,得不償失,根本沒有必要。

即便是有好處,但攻打印度,戰線會過長,存在兵力不足的可能性,後勤補給困難,對日本來說,談不上任何性價比。

印度地廣人稠,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資源,日本在中國和太平洋地區已經雙線作戰,騰不出人手。


三,在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對日宣戰,日本和美國打,無疑是以卵擊石,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使得日本輸得一塌糊塗,兵力受損極其嚴重。

1943年之後,日本就進入了防禦狀態,然後中國這邊大部分日軍又不能抽離,無力大規模攻打印度。

四,文化的衝突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東南亞地區和東亞一樣,很多地方屬於儒家文化圈,與日本有著近似的文化淵源,便於洗腦和統治。

日本當時進攻佔領東南亞地區有一個響亮的口號就是“亞洲是亞洲人的亞洲”,就是要解放處於西洋人壓迫中的東南亞人民,以解放者的姿態進入東南亞,意圖得到當地人民的支持,這也從側面反應了為什麼同樣是受到日本侵略的中國和韓國,對日本有強烈顯著的牴觸心理,而卻很少聽到東南亞地區的人民對日本有很大的反應。

相對於東南亞,印度與日本有著絕不融合的文化對立,很難洗腦,所以沒有必要去攻打印度。


日本最後為什麼還是執意發起了對印作戰?

1943年底庫爾斯克會戰後,人力物力已經耗盡,德軍再也沒有辦法組織大規模的進攻,和日本人一樣進入防守狀態,所以希特勒要求日本儘快對印度發動攻勢,緩解歐洲戰場盟軍對德國人的壓力,以擾亂盟軍的戰略部署。

另外,印度在英國人手裡,始終能夠以空運形式通過駝峰航線源源不斷向中國抗日戰場輸送物資,日本想切斷這條物資輸送之路,逼迫英國人和中國抗戰力量早日就範。


日本經過詳細的部署後,於1944年初下達了英帕爾戰爭的計劃,與其他戰役不同的是,印度的英國軍隊實力並不弱,在英印聯軍的頑強抵抗和詳細部署下,被人家以逸待勞打敗了。

這場戰爭日軍損失慘重,日軍與印度“偽軍”十來萬人戰死或失蹤,然後孫立人、廖耀湘等人率領的遠征軍也趁機在緬甸發起了大反攻,掃除了中印緬邊界日軍障礙,日軍從此再也無法進攻印度本土。


歷來現實


因為讓英軍給KO了

在二戰時期,德國和日本雖然名為盟友,但其實兩國之間也是相互的勾心鬥角。

在最初的時候德國和日本都曾想著共同進攻蘇聯,但在日本與蘇聯爆發了多次邊境衝突時,德國這邊卻一點動靜都沒有,希特勒反而和斯大林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搞得日本人很生氣。

後來在蘇德戰爭爆發後,眼瞅著德軍在東歐如入無人之境,日本又打起了北上蘇聯的主意。日本陸軍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若此時北上則可一舉拿下西伯利亞,至少佔領遠東是沒啥大問題。

平心而論,依照當時關東軍的戰鬥力,如果日軍全力北上,那麼駐守在遠東地區的70萬蘇軍很可能擋不住日軍。

當然,很多客官老爺會質疑這種論調,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都認為日軍在諾門罕戰役中慘敗給蘇軍,從此放棄了北上的策略。

但是其實諾門罕之戰蘇軍贏得並不輕鬆,蘇軍不論是在兵力上還是在火力上都領先於日軍,但是最後蘇軍的傷亡反而更大。

諾門罕之戰是日軍“以下克上”的一個重要案例,說白了這場戰鬥完全是日本關東軍下層軍官擅自發動的,倉皇之中日軍的準備是不足的。但日軍卻在火力嚴重遜於蘇軍的情況下仍舊能夠重創蘇軍,這確實展現了日寇在戰爭初期的兇殘。

不過在幾經權衡後日本人還是放棄了北上的戰略,其根本原因在於日軍的機械化部隊非常落後,如果日軍北上,蘇聯必定會炸燬西伯利亞大鐵路,到時候日軍只能依賴卡車或者坦克前進。

暫且不說當時日軍的機械化水平還非常低,就算日軍有著足夠多的卡車,但而蘇聯在遠東地區的公路建設非常差勁,那時日本可沒有蘭德酷路澤,也沒有普拉多,很難穿越遼闊寒冷的西伯利亞。

除此以外,由於西伯利亞人口稀少,日軍很難做到就地補給,因此後勤運輸還是個大問題。所以日軍即便能夠擊敗蘇軍,也很難與德軍完成會師。(西伯利亞實在是太大了,日軍要想從這裡跟德軍匯合,腿都得跑斷了。雖然西伯利亞自然資源豐富,但是因為氣候惡劣,在當時還沒有開發多少)

在綜合考慮下,日本選擇繼續遵守與蘇聯簽訂的《蘇日中立條約》,放棄了與德國會師東歐的計劃。不過雖然會師東歐沒能成功,但德日牽手的目標卻沒有改變,最後德國和日本就將會師的地點改在了中東。

(德日瓜分亞歐大陸示意圖)

到1944年初,德日兩國在各自戰場上的日子都不好過,美國的參戰使得兩國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尤其是德國,德軍在東歐戰場上節節敗退,德國大本營已經有人開始提出與英美和談了。為轉移盟軍的注意力,德國於是強烈要求日本進攻印度。

按照日本原本的設想,在拿下東南亞後日軍就應該一鼓作氣佔領印度,但無奈兵力有限,日軍在佔領緬甸之後就停止了西進。直到到1944年,在德國的敦促下日本才準備進攻印度。

不過當時日本的主要精力都被前車在中國戰場和太平洋戰場上,日本軍部很難給印度戰場抽出大量兵力,因此日軍只集結了10萬人(包含一萬多名印度國民軍),而且在物資沒有準備充足的情況下,本次行動的日軍最高長官牟田口廉也就貿然宣佈全軍開拔了。(牟田口廉也正是七七事變的挑起者)

由於之前英軍在東南亞的表現太不過不堪,因此牟田口廉也對於英軍非常輕視,在他的指揮下日軍兵分南北兩路,南路進攻英帕爾,北路進攻另一個印緬邊境重鎮科希馬。

因為日軍的主攻方向在英帕爾,因此這場戰役就叫“英帕爾戰役”,軍事代號“烏”。而面對日軍的進攻,英軍集結了15萬大軍嚴陣以待。

在戰爭初期日軍的進展還算順利,但是隨著戰線的推進,日軍的補給漸漸地開始吃力。由於印緬邊境上分佈著大量的熱帶雨林,根本沒啥村莊,這導致日軍無法就地補給,只能單純的依賴補給線。

然而為地面部隊提供掩護的第5飛行師團並沒有徹底掌握制空權,日軍的補給線經常遭到英國空軍的轟炸。再加上日軍行動之時已經進入了當地的雨季,大雨頻發使得河流暴漲,道路泥濘,補給工作更加艱難。而英軍則很快也發現了日軍在“隱疾”,於是派兵繞到日軍身後攻佔日軍的補給點,使得日軍後勤供應更加的雪上加霜。

可是面對前線缺糧的窘境,牟田口廉也竟然拒不組織力量前去救援,他給前線的電文中恢復道:“日本人自古以來就是草食民族。你們被那麼茂密的叢林包圍,居然報告缺乏食物?這算怎麼回事!”。

由於後方不給運糧,前線日軍的口糧最低降到了每日0.3兩。而更要命的是,日軍在熱帶雨林中疾病流行,但因為缺乏藥品造成了大量的非戰鬥減員。

人是鐵飯是鋼,餓著肚子戰鬥力肯定上不去。在後勤的制約下,日軍的進攻日漸乏力。為此牟田口廉也調整進攻計劃,他要求日軍繞到英帕爾北邊發起進攻,因為英帕爾北邊地勢平坦,便於進攻。但問題是改變進攻方向需要途徑一段崎嶇的熱帶雨林,路途同樣艱難,等到日軍走到英帕爾北邊的時候,日軍士兵真的已經吃草了,根本無力發動新的進攻。而此時攻打北面科希馬的日軍也因為後勤問題成了強弩之末,被迫後撤。

鑑於戰事的不利狀況,日本軍部決定結束對印度的進攻。至9月初日軍全部撤回緬甸,此次行動最終以日本的失敗而告終。據戰後統計,英帕爾之戰日本陣亡和失蹤人數達5.3萬人,其中大部分都是餓死和病死的。

不過雖然遭遇慘敗,可日軍為了避免讓緬甸人看到自己落魄的形象,在返回緬甸之前還特意整頓了一下軍容,讓緬甸人誤以為蝗軍還打了勝仗呢!


千佛山車神


二戰時日軍是有進攻過“印度”的,就是發生在1944年的英帕爾戰役,不過呢,二戰的時候可以說並沒有印度,因為當時的“印度”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今天的印度地區在二戰的時候其實是屬於英國的殖民地,嗯,也就是英屬印度,至於現在的獨立國家印度其實是二戰後的產物,並沒有參與到二戰中去!


所以,二戰中的印度扮演的角色並不是以一個獨立國家的形式出現的,而僅僅是當時印度地區的民眾或者政治力量參與到了二戰中,哪怕是軍隊,也是以英國軍隊為主體參加對日、對德的戰爭,因為當時的印度是英國殖民地,所以,作為盟軍一員的英國,是有在自己所屬的印度地區徵兵的,也就出現了軍官以英國人為主、士兵以英屬印度人為主的英屬印度軍隊,也叫英印軍!

至於上面說到的英帕爾戰役,嚴格來說是並不是日本對印度發起的戰爭,而是對英國發起的一場戰爭,因為以國家形式為主體參戰的其實是英國,並不是印度,印度地區的民眾僅僅是作為加入英國軍隊的士兵參與了當時的戰爭中,所以,像題目中說到的“日本沒有進攻印度”這種說法其實也對,畢竟當時還沒有印度呢,整個印度次大陸基本上都是英國的殖民地,實際上跟日本交戰的主體也是英國!

而且,大家注意到了沒,英帕爾戰役爆發的時間是1944年,具體一點就是1944年的3月至7月,整個時候已經是二戰的末期了,日本自己也已經到了氣數將盡的地步,並且在此次戰役中,日本遭到了慘敗,所以,此次戰役之後,日本直到戰敗,也沒有再次對“印度”發起過進攻,至於在戰爭前期,日本的主要戰力還是放在了中國戰場,根本沒時間管印度那邊!


哨兵ZH


二戰期間,日本不是沒去攻佔印度,而是去打了但是遭遇慘敗。不過這個問題要嚴謹一點說,應該是日本為何沒去攻打南亞的英國,因為當時印度還沒有獨立呢。

二戰的時候,日軍能夠一次出動九萬多人的部隊,絕對是一場大的戰役了。按照日軍的戰鬥力來說,自己傷亡六萬多人,對手也得傷亡個幾萬,可是這一仗下來,對手僅傷亡1.6萬人,日軍遭遇了徹底的失敗。

這場戰爭發生在印度和緬甸的邊境地區。現在印度和緬甸都是一帶一路國家,可是二戰的時候印度被英軍佔領,緬甸被日軍佔領。這場戰役中,緬甸的日軍試圖進攻印度的英軍,以便孤立中國和尋找新的補給基地,解決日軍的資源問題。同時也有和德軍會師印度恆河的美好想法。可惜的是,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日軍進攻印度英軍的英帕爾戰役,讓日本吃盡了苦頭。

此次日本方面的主要指揮官是牟田口廉也和河邊正三,這兩個人是當年七七事變的主要策劃者和發起者,是侵略中國的罪人。在英帕爾戰役中,牟田口廉也對這場戰役的想法和做法甚至可以用“天真”來形容。

為什麼這麼說呢?從古至今,後勤保障都是決定戰爭勝利的關鍵因素之一,缺少糧草和武器彈藥,士兵餓著肚子、拿著空槍空炮,恐怕只能淪為對方的活靶子。在這場戰役中,牟田口廉也根本沒有把後勤補給的困難和英帕爾地區複雜的地形條件放在眼裡,一味強調日軍的戰鬥精神和神靈相助,甚至幻想去英軍那裡奪取糧食給養,給養最困難的時刻居然讓日本士兵去吃草!

日軍之所以有這樣的自信,是因為在緬甸同英軍戰鬥時,打得英軍潰不成軍,所以有了這種迷之自信。然而這次牟田口廉也的對手卻是英軍名將蒙巴頓,正是蒙巴頓徹底打破了日德會師印度的美夢。

蒙巴頓採取節節抵抗、誘敵深入的戰術把日軍拖到了可怕的雨季。前期在抵抗日軍的時候英軍付出了一些犧牲,甚至一度向美軍飛機求援,擊退日軍攻勢。可到了雨季的時候,補給相當充足的英軍就可以坐等老天消滅日軍了。

日軍在戰鬥中一共死亡三萬餘人,可還有三四萬人是死於疾病和飢餓。缺少食物,缺少藥品,缺少彈藥,天天下雨,這樣的仗怎麼打?狂妄的牟田口廉也最終不得不撤軍,可是剛一撤軍,休息充足、士氣飽滿的英軍便撲向日軍。

英帕爾戰役是日軍做的一個美夢,是日軍向印度發起的第一次戰役,也是最後一次戰役,最後成了日軍的一個噩夢。在這場戰役中,牟田口廉也既沒有戰略眼光,也沒有為戰爭做好基本的準備。而對手蒙巴頓則是個經驗老道的將軍,在防守方面採取了誘敵深入的正確策略,而且補給充足,兵強馬壯之時又向虛弱的日軍發起最後一擊,將日本牟田口廉也打得狼狽而撤,從此再也沒有能力進攻南亞的英軍。

參考資料:《盧溝橋事變製造者沒一個有好下場》


冰哥聊史論古今


印度是同盟國最重要的反攻基地之一,地中海戰場、中國戰場以及澳洲反攻基地的人員、物資補給都是依靠印度和印度洋,可以說正是印度的存在得以使同盟國各大戰區得以互相聯繫,不至於相互孤立。對於日本來說,印度同樣是重要的反攻日本的據點,佔領印度和控制印度洋意味著英國在亞洲勢力的消散,同時也使得日本絕對國防圈西南方向上得到了絕對的安全保證,中國戰場上的國民政府也徹底陷入了孤立,失去了外援,更長遠來看,日本還可以深入地中海和德國取得聯繫通道,這一通道的安全員大大增加,增強兩國的經濟、技術、軍事合作,日本對於印度的重要性是有著深刻的認識的。


但是佔領印度絕非易事,不止需要日本投入強大的海軍力量進入印度洋奪取制海權,而且地域遼闊的印度也需要日本投入相當數量的陸軍兵力,而最終日本放棄直接進攻印度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日本陸軍的兵力不足所致。一開始日本並沒有將印度納入自己的絕對國防圈內,但是在初期的進攻中日本的陸海軍遭受的損失遠比預計的要小許多,這讓日本大本營認為與計劃的守勢戰略相反,現在正是繼續攻勢戰略的絕佳時機,在一系列計劃的進攻目標中,印度也被劃入其中。


雖然將印度劃入了日本下一步進攻目標的選擇範圍之內,但是卻沒有果斷的下定進攻的決心。日本陸海軍在進攻像印度、澳大利亞的大大規模作戰存在嚴重的矛盾,尤其是日本陸軍牴觸嚴重。不同於海軍可以機動靈活的轉戰於各大海域,陸軍發起大規模的進攻需要進行長期的準備,而且還要考慮佔領這些地區以後的防禦問題,以日本陸軍當時的實力很難湊齊發動進攻所需要的兵力,更不用說之後的還需要部署防禦部隊。如果硬要發起這樣的進攻,則只能從對蘇戰備和中國戰場大量抽調兵力,這對於日本整個戰略態勢是極為不利的,所以日本陸軍只同意進行局部的進攻行動,不同意大規模的進攻行動,最終日本放棄了進攻印度的意圖,決定採用有限的行動來儘可能的孤立印度,使其反攻基地的作用大大弱化。


此後日本在1943年發起了英帕爾會戰,但是也並不是為了佔領印度,這場規模有限的進攻作戰只是為了切斷援助中國的“駝峰航線”和中國駐印軍的後勤補給線路,以挫敗盟軍即將發起的反攻行動,並不能算是對印度的攻佔行動。


戰略論


誰說日本沒有去攻打印度?他們確實攻打印度去了,只不過在英帕爾戰役中失敗,導致日本人最終沒有攻入印度。

這件事就得從日本人的殖民活動說起。

日本人才向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國宣戰之後,迅速佔領了他們的殖民地東南亞。東南亞各國的英法駐軍,迅速被日軍擊潰,而唯一一個獨立國家泰國也嚇得和日本結盟了。日本此時打出了大東亞共榮的旗號,號召亞洲各民族一起和他們團結起來,推翻西方殖民者在東南亞一帶的統治。

雖然日本人的宣傳顯得相當假惺惺,但也吸引了很多在西方殖民者統治之下謀求獨立的殖民地人士,比如說印度獨立力量,就想借助日本人的手,打敗英國殖民者,贏得獨立。

其中一個印度人領袖叫做錢德拉·鮑斯,他甚至組建了一支印度偽軍,想依靠日本人的勢力打回印度去。而日本人在橫掃東南亞之後,也對進軍印度產生了興趣,於是英帕爾戰役就爆發了。

這次和日本其他戰役不同的是,印度的英國軍隊算是實力比較強的,在英帕爾戰役中,日本人也犯下了很多錯誤。比如說,英帕爾一帶主要是叢林,氣候炎熱潮溼,對於行軍來說多有不便,尤其是運送輜重,更是成了巨大的問題。日軍統帥牟田口廉也腦洞大開,效仿他崇拜的成吉思汗,用牛羊來運載輜重。結果沒想到牛羊行動不便,直接堵到了路上,遇到槍炮聲,又嚇得到處亂跑,根本無法運送輜重。

牟田口廉也

而牟田口廉也在計算輜重時也非常的吝嗇,導致日軍在行軍之後不久就斷了糧。當日軍向他抱怨,沒有糧食導致進軍困難的時候,他甚至發出了怒吼,說,日本人本來就是草食民族,森林裡這麼多樹,怎麼不去啃樹葉?

有如此愚蠢的主官,糧食又不足,日本人的士氣非常低落,被英軍以逸待勞打敗了,這場戰爭日軍損失慘重,也就沒有力量進一步進攻印度了,日本人進攻印度的企圖就這樣失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