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普通士兵眼中的瓜达尔卡纳尔,七、鬼怒川丸和失败的补给作战

战舰比叡的结局

日美在陆地和海洋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为了支援第二师团的总攻击,日本派遣了4艘航母组成的机动部队与美国舰队交战。击沉了航母大黄蜂号并重创另一艘航母,日本方面也有两艘航母大破,这就是“南太平洋海战”。

这是日本舰队取得胜利的最后一场海战。但是军部出于面子问题仍不能放弃瓜达尔卡纳尔。

第17军所拥有的运输船,1942年10月共计27艘16万吨。最初有33艘,但在三个月内失去了6艘4万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3万官兵,每天最低需要补给220吨。如果是驱逐舰的话,每天需要5艘,这是相当大的分量。

按计算每月需要150艘驱逐舰进行运输,而实际上每天最多有两艘。如果是运输船的话,相当于6艘驱逐舰。不过,麻烦的是卸货工作。

这个岛上不存在港口设施,所以必须在海上用大发艇转运。【大发动机艇,日军广泛使用的大型登陆艇,也用于货物和人员运输】由于只有六艘大发可供转运,这样一来,日本一晚的卸货能力只不过240吨而已。相当于1艘运输船或6艘驱逐舰的载量,而这只是3万名士兵一天的补给。

【老枪注:以上数字我不知道作者的依据和计算方法,按他的算法平均下来是每人每日7.3千克消耗,这个数字应该是轻重武器弹药、油料、背服、食品等所有物资笼统计算平摊的结果。从《瓜岛补给战》的资料看,日军每人每日精米配额是860克,42年10月至43年1月总共需要精米2031吨,实际上岛750吨,但未统计上岛粮食被击毁和遗弃的数量,另外物资最终登陆数量为计划量的12%。】

第二师团总攻击失败之后,11月10日第38师团司令部和步兵第288联队登陆。为了掩护此次行动,海军也出动了。

河内胜治就在当时沉没的战舰比叡号上。为了让手头的运输船全部能在瓜达尔卡纳尔靠岸,11月12日夜里战舰比叡和雾岛带领14艘舰艇再次接近岛屿准备炮击。10月时战舰金刚和榛名的炮击成功了,因此考虑实施同样的作战,不过美军并不愚蠢,也不会重复相同的错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