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駒、張學友、張國榮,誰的音樂更具有生命力?

生活百花筒


黃家駒的搖滾、張學友的情歌以及張國榮的悲情,風格迥異、各具魅力和深意,都屬於經典中的經典,

不想做“非此即彼”的選擇。不同心境選擇不同的樂曲陶冶內心,用不同的文字打動自己,生活就是如此。

音樂的生命力在於:音樂

人在聽眾喜歡,音樂人走了依舊源遠流長、依舊能打動一代又一代人的心扉、依舊能時刻與聽者產生共鳴。如同看了一本好書、一段美文,蓋上書籍回味無窮,閉上眼思緒在腦際繚繞、久久不離去。


碼字至此,想起許久沒有聽Beyond的音樂了,打開音響和APP,先從《午夜》聽起吧。樂曲響起時,腦海裡瞬間想起了讀中學時,七八個Beyond迷的同學,下課時從二樓走下、一邊集體唱歌《海闊天空》,雖然有些走調、依舊很有震撼感

《光輝歲月》和《海闊天空》無疑是一個時代的記憶、幾代人的緬懷,對於華語樂壇影響之深遠,樂評人至今難以釋懷、不得不時常觸及。在許多影視作品中,Beyond音樂更是青春的最好註釋、沒有之一。

比如《中國合夥人》、《縫紉機樂隊》等,描繪青春叛逆、激情、理想和不羈的,非黃家駒的歌曲莫屬。在看到《縫紉機樂隊》中千人大合唱《不再猶豫》時,那刻只有熱淚盈眶、只有對年少的無限追憶。


2018年世界盃的俄羅斯,盧日尼基體育場居然播放了《海闊天空》,瞬間激發了萬人齊唱的壯觀場面。可惜當時我沒在現場,否則必然淚奔,沒辦法、就是喜歡。

至於《光輝歲月》,我們都知道是黃家駒寫給南非民族英雄、後來的總統曼德拉,氣宇軒昂、波瀾壯闊。

要知道,《光輝歲月》誕生時曼德拉還是階下囚,Beyond樂隊遠赴非洲,目睹戰爭和禍害倖存的無辜百姓,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傳遞博愛平等的名曲。據說,後來曼德拉聽完之後哭了。

多寫了幾段有關黃家駒的文字,於內心而言確實對Beyond有某種偏愛和狂熱——雖然現在心已冷卻,難免偶爾被點燃。

如果去K歌了,在酒到三分之時,比較適合的就是張學友的經典歌曲了。一旦酒過七分了,撕心裂肺的吶喊和狂吼,就需要Beyond的《海闊天空》了,那是一種釋放和宣洩,也是一種懷念——對青春的無限眷念和無可奈何花落去

而張國榮的歌曲,則是另一種緬懷,是對那個時代的眷戀,一種盛極而衰的悲傷,一種世事無常的感慨。

人生無常,歲月如梭,留不住不僅僅是青春、還有記憶

。我們都終會老去,那時僅存的片段記憶裡,還有誰呢?《餓狼傳說》?還是《真的愛你》?《風繼續吹》?——細思極恐!!

只不過,在黃家駒和張國榮身上,我們似乎看到了“天嫉英才”這一說辭,似乎有更多的只能是無奈和傷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