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白起围赵括长达2个多月其他国为何不救援?赵国为什么不派廉颇去救援呢?

朴鲁士


长平之战中,由于廉颇在长平坚持以防守为主,不肯出击与秦军正面交战,惹怒了赵孝成王。赵孝成王派赵括替换廉颇,统帅赵军与秦军交战。

(长平之战)

秦国得知赵国换帅的消息后,也立刻换帅,用白起代替王龁。

白起到达长平后,立刻派一支2万5千人的队伍,冲到赵军的后方,断了赵军的归路。接着,又派出一支5千人的骑兵,插到赵军腹地,把赵军一分为二。同时,白起又故意引诱赵括出兵。赵括果然中计,出击和秦军作战。但是连战数次都失败,只得退回他们所修的城堡中,等待赵国救援部队的到来。

但是,赵国一直没有救援部队到来,而城中的粮草也吃完了,断粮达到了46天。赵括没有办法,只得强行突围。可是他们连续冲了四五次,都没能突围成功。最后,赵括在突围中被乱箭射死。赵括一死,赵军全线崩溃,被秦军活捉了40万人。

接下来,就是秦军对手无寸铁的40万赵军进行屠杀(或者活埋),从而制造了震惊天下的坑杀事件。

很多人看到这里的时候,都会提一个问题,明明赵括被秦军围困,前后长达两个月,为何赵孝成王不派人去救赵括?要知道,廉颇还在国内呢,为什么不派廉颇带兵去救?

还有,诸侯国中,韩国已经被秦国打得闭声闭气也就罢了,魏国、楚国还有强大的力量,他们为何也不派人去救?最终造成赵国的40万人,全军覆灭!

(赵括剧照)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看看,为何魏国、楚国不派军前往救援。

有人说,魏国、楚国不派军救援,是想让赵国和秦国“鹬蚌相争”,自己好“渔翁得利”。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当秦国在差不多全部攻下韩国的时候,无论魏国、还是楚国,都已经明白,那时候的赵国与秦国的作战,已经不是“两虎相争”,而是羊与狼的争斗。赵国一旦覆灭,他们的处境会更加危险。唯有合纵,才有可能一息尚存。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去救赵国呢?

其实,他们之所以不救,全是赵国自己操作不当造成的。

当初,廉颇和王龁在作战的时候失败以后,赵孝成王就想亲自前往率军攻打秦国。不过大臣楼昌认为,就算是赵王亲自率军,也未必是秦国的对手。不如派人去和秦国讲和。另一个大臣虞卿则认为,秦国的目的,明摆着是想消灭赵国,讲和是没用的。我们现在去和秦国讲和,他一定热情对待。但是这都是他的表面文章,目的是让别的国家不来帮我们。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联络魏国和楚国,让两个国家来帮忙。

哪知道,赵孝成王不听虞卿的,听了楼昌的建议,去和秦国讲和。秦国呢,果然如虞卿说的那样,对赵国的使者热情款待,把这个款待的信息高调张扬。

魏国和楚国得到这个信息后,秦赵之间的战争,他们自然不愿意参与了。因为他们害怕赵国和秦国是假打,目的是图谋他们魏国和楚国。

因此,尽管赵国被围困了两个月,魏国和楚国都一直按兵不动。

(赵孝成王剧照)

那么,赵孝成王为何也不派兵救援赵括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赵国已经没有跟多余的军队了。

廉颇当初带了25万人在长平和秦军对垒。后来,赵国前往替换廉颇的时候,又让赵括带了20万人去。这样一来,参与整个长平之战的赵军,就多达45万人。可以说,那时候赵国国内已经没有什么兵力了。而从一年后的邯郸之战的情况也可以看出,45万人,确实差不多是赵国的全部兵力,邯郸之战,甚至要征集少年和老者来参军,才能和秦军作战。

二、赵军之败在于断粮。

赵军那时候还有40多万人(本来一共45万人,打死了一些,还剩40多万)。这40多万要是和秦国正面决战,也未必就打不过秦国。但是,赵括带兵去长平的时候,带去的不是粮草,而是兵马。恰恰在这时候,白起派了2万5千人插到赵军的后方。这2万5千人其实就是断赵军粮道的。有可能是把赵军的粮草给烧毁了,有可能是抢夺了,总之,粮草没有及时送到长平。长平本来有25万人吃粮,又去了20万,粮草肯定就不够。没有了粮草,赵军军心就乱了,又饿着肚子,最后自然打不赢了。

三是秦国抵挡住了赵国的救援部队。

赵国当时肯定是派了些人前往救援的。但是秦国知道后,提前在全国征集15岁以上的男子,每人给他们进爵一级,让他们前往赵军的后方,抵挡赵国的救援部队。

赵国的救援部队本来就弱,又有可能带着粮草,有所顾忌。而另一边的秦军,虽然年龄也不大,但是因为都被进爵一级,因此个个精神百倍,由此,他们完全挡住了赵国的救援,最终让赵括成了缺粮的孤军。

走投无路的赵括,孤注一掷地突围,最终自己被杀死,40万将士也被坑杀。


张生全精彩历史


我们被太史公的春秋笔法骗了,长平之战实际是赵攻秦守,赵军是侵略军,所以道义上赵国已失去上风,最终结果是赵国自找的,因此其他国不愿救助赵国。

一、秦国在赵国接收上党前已经拿下了上党,上党是秦国的了,赵军乖乖回赵国什么事都没有。四十七年(前260),秦使左庶长王 攻韩,取上党。如果赵军能在秦军拿下上党前接收上党,那么赵军还有道义上的优势。

二、秦军劳累,完成战领上党的任务后,不可能马上再发动攻赵的军事行动。秦军继续作战的原因就是赵军的入侵。

三、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赵国在接到冯亭的降书后,没有立刻派兵接收或支援,反而磨叽了一个月,动员四十五万大军去接收。这是接收吗?这明明是去抢秦军的胜利果实。实际上赵军在出动的时候,已经得当上党被占领的消息。

秦军并不期望在此战歼灭赵军,所以两军相持的时候,无论秦赵,都期望停战,因此外交解决是最好的办法。五国也相信赵国与秦国的外交交涉是真心的,最终结果也可能是外交解决。

具体外交情况史书没有记载,只能说明双方利益没有谈拢,赵国不愿放弃压根没得到过的上党

但一旦秦军由受害角色转为侵略角色,五国立马就去援助了


铯媒体


说起长平之战,自古就被军事爱好者侃侃而谈,即为几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而唏嘘,也因为赵国犯了在战场上临时换将的兵家大忌而时常被军队高层拿来警醒自己!

首先小爬先来说说第一个问题为什么长达两个月时间,其他国不敢出兵救援赵国。



一、当时除了秦赵两国的兵力可以互相抗衡,其它几个都是坐上观,所谓唇亡齿寒,秦赵两国互相制衡,才能使得其它国家有喘息的空间,并且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二、赵王已经习惯了安逸,不像秦国那样经常东奔西走的征战,导致了很多小国经常被秦国欺负,虽然心底怨恨秦国,但又担心帮了赵国万一不成,以后岂不成了秦国的眼中钉。



三、其实当时有不少国家也担心一国独大,毕竟秦国是虎,那赵国就是狼了,他们也希望两国能够不断相争,如果帮助了赵国,那以后的赵国会成为现在的秦国四处征战。所以长平之战中没有援军,就想着两国两败俱伤!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赵国不派廉颇支援呢?

其实很简单,在长平之战前,廉颇将军一直拖着秦军,只守不攻,当时赵国国内的粮食资源本身就不是很富足,而且后来赵括领兵进攻秦军之时带走所有粮食和精兵,剩余老弱部队廉颇带着守着邯郸!



长平之战,能派出去支援的都是那些十三四岁的孩童新兵,怎么战?不是送死吗?而且当时粮食也短缺,根本无法支撑这么多援军的饮食,所以廉颇也是有心而无力,怪只怪赵王昏庸,派了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


努力的黄小爬



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倾尽国力的一战,两国将所有能够调动的部队都全部投入到长平战场上了,为的就是赌国运、决生死。

所以当白起的大军围困了赵括之后,赵国不是不想救而是无能为力。有攻破白起的防线救出40万赵军,就得有压倒白起军队的能力。否则,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赵国当时的情况,即便再组织5万军队都已经很困难了。而要攻破白起的防线,最少也得几十万人。


再说,白起的战神之名也非浪得虚名。山东六国,一听白起的大名无不战栗,赵国已经在强弩之末,更是惊弓之鸟,哪里还敢贸然发兵?廉颇以前手握几十万大军的时候,跟白起的手下将领王乾作战,都已经吃了亏而采用坚守不出的战略耗了三年。最后赵国熬不住了才用赵括把廉颇换了下来,这个时候让廉颇老将毁一世英名去给战神白起送菜,估计就是杀了他也不愿意。

赵国原本也可以合纵其余诸国救援,但是之前对峙的时候本来打算采取这样的对策,被范雎以假和谈的欺骗方式给破解了。这个时候临时抱佛脚,游说各国需要时间,即便各国都同意组建联军,但是组建联军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个时候交通不便,行军、运送补给也需要时间,都会太过紧迫,根本来不及。



谢金澎


首先,白起围赵括46天,不是两个多月。白起用了2年时间攻略韩国,这期间赵国无所作为,作为三晋之一的赵国,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赵国遇到危难时,其他国家也不愿意来救援。

由于白起王陵不断攻陷韩国城池,上党几乎成为一片孤岛,而上党地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冯亭不愿降秦,于是归赵,期望赵国出兵解救韩国,然而赵国继续坐视不管。这让上党军民非常失望。

赵国这一切的不作为,背后都有一个人的名字,蔺相如!蔺相如虽然有完璧归赵之勇,但是,从他的言行来看,蔺相如内心恐惧秦国的强大,他不认为赵国是秦国的对手,他的忠实伙伴廉颇也是一样,廉颇同样畏惧和秦作战。

赵国自武灵王被饿死后,一直是权臣把持朝政,先是李兑,之后是蔺相如和廉颇组合。这期间,一系列的短视行为,使得赵国日趋被动,不得人心! 赵国不救三晋之一的韩国,反而屡屡攻打齐国,因此齐国对赵国没有好感,燕国也对赵国抱有警惕心。在燕齐方向,赵国始终保持有十几万的部队。 而这支部队没有参加长平之战,是邯郸之战的中坚力量。

以上种种原因,在长平之战过程中,各国不愿援助赵国,在各国看来,赵国也不是善类,最好你们两败俱伤。

至于廉颇,在长平之战初期,被王齕打的很惨,20多万人亡失近半,也就是说,赵括接手的赵军,才十几万人,而赵括却凭这点人消灭了数倍的秦军,使得必败的赵国,赢得了与秦一战的能力。



扶正祛邪正本清源


我觉得其他国家不救援赵国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畏秦如虎的心理。长平之战前短短几十年间,秦国已经把楚、魏、韩打得没有还手之力。楚国被秦国夺取了郢都,在其战略威胁和本国统治阶层内乱中一路东迁到了安徽寿县;魏、韩本来战略纵深就小,加之连续被秦国打败、蚕食,早已不复当前之勇。齐国之前因为灭宋,差点被燕、赵、魏、韩、秦等国联手灭国。燕国以实力而论在七雄中一直都是个打酱油的角色,在长平之战前差点被齐国所灭,之后又差点被元气大伤的赵国灭国。而此时的秦国,拥有巴蜀、关中两大粮仓,还有原西戎、义渠等地的优良战马,又吃进湖北、河南、山西等原属于楚、魏、韩的大片土地,加上变法以来山东六国上百万人口投奔秦国,俨然已经成为超级大国。可以说,也就赵国还勉强有能力与秦国抗争,其他几个国家单挑谁也不是秦国的对手,所以谁也不敢冒然出手惹火烧身。

二是坐山观虎斗的心态。长平之战前的赵国,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军队战斗力比较强,又吃下了“战国第八雄”中山国,实力大为增强,是七雄中仅弱于秦国的国家。对其它诸侯国而言,让赵国与秦国相互多消耗一些,是他们乐于见到的事。秦赵在互博中都受到削弱,至少可以让其他国家晚一点面临灭国之灾,甚至有可能找到复兴的机会。说到底,秦赵互伤只要赵国不被灭国,是符合其他国家利益的。长平之战中,即使其他国家想救赵国,也必须等到秦赵拼得差不多的时候才可能出手。

三是对秦赵和解的担心。从接受上党到长平大战,赵国决策出现一连串失误。首先,轻敌冒进。在自己完全没有做好与秦国大规模作战准备的情况下,冒然接受上党,引火烧身。开战后,大量的精锐骑兵陷在北部,无法前往长平参战。其次,是摇摆不定。长平对垒多年,赵国实际上一直都在闲关坚守、主动出击中举棋不定。最后,战事打到白热化的阶段又在战与和之间心存幻想。对楚、齐、魏、韩、燕等国而言,既不愿看到秦赵两国没有受到大的削弱就罢兵言和,同时也担心秦赵和解后被秦国报复,所以谁也不敢派兵救赵。

至于不派廉颇救援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此时的赵国除了北部边疆驻军,已经无兵可派。如果调北部边疆驻军救援长平,一旦秦国与匈奴联手,就可能使全部兵力被一举歼灭。二是用赵括换下廉颇的原因,在于廉颇一直主张闲关坚守,与赵王的意见分歧明显。赵括被围后再让廉颇领兵救援,即使廉颇自己没有问题,赵王也难以放心得下。


战汉古玉


赵括率领赵军主力被白起围困长达46天,这期间为何其余五国和赵国都不派兵救援呢?两个原因,一方面由于赵孝成王的错误决策,导致赵国陷入了“五国不救”的境地。另一方面,由于秦昭襄王的正确抉择,导致赵国有心救援却也无能为力。

赵国初期作战不利,廉颇退守百里石长城一线,双方陷入对峙

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国派兵攻占韩国野王郡,导致韩国上党郡成为孤悬在外的飞地。韩桓惠王于是决定将上党郡割让给秦国,换取秦国收兵。却不想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于是和上党百姓一起请求将上党郡献给赵国。赵孝成王采纳平原君赵胜和赵禹的建议后,封冯亭为华阳君,派赵胜去上党接收土地,另派廉颇率军驻守航平,防备秦国进攻。

冯亭和赵国之举最终激怒秦国,周赧王五十四年(前261年),秦昭王派军攻占韩国缑氏和纶氏两地,用以震慑韩国。次年,秦昭襄王又令左庶长王纥率领军队攻打并占领上党,同时进兵直逼廉颇驻守的长平,秦赵长平之战爆发。

长平之战爆发之后,赵国初期作战极为不利,在四月至七月间,一连被秦军攻破玉溪河谷、空仓岭、丹河三道防线,廉颇最终率军退至百里石长城一线,构筑防御工事,坚守不出,双方开始陷入对峙。

赵孝成王议和之举,导致赵国陷入“五国不救”之地

廉颇认为秦军粮草供给困难,日久必退,却不想秦国通过疏通渠道,可直接从水路运粮,反而比赵国更迅捷、更畅通。倒是赵国由于准备不足,开战不久就粮草匮乏,加上农事在即,一味僵持将会导致赵国陷入无粮可食的局面。同时,由于赵国坚守不出,秦军在进攻不利的情况下,转而派兵骚扰赵国粮道,导致赵国雪上加霜。

在初战不利,国内压力又越来越大,廉颇又坚守不战的情况下,赵孝成王与楼昌、虞卿等商议对策,甚至想要亲率军队与秦军决战,楼昌则认为应该派使者与秦国议和。虞卿则认为秦国有攻打灭亡赵国的决心,与其议和难以取得成效,不如派使者携带宝藏游说楚、魏两国,使秦国畏惧各国合纵抗秦,然后再去议和才能成功。但赵孝成王采纳了楼昌的建议,于是派郑朱前往秦国议和,虞卿一再劝谏,赵孝成王均为采纳。

秦国的确比较担心赵国与他国合纵抗秦,导致自己陷入腹背受敌之境,面对赵国的求和,秦国于是将计就计。在郑朱达到秦国后,秦国为了麻痹赵国,防止各国合纵,对其隆重接待,有意向各国宣传秦赵已经和解。一方面防止各国出兵救赵,另一方面则争取时间加强军备。

当时天下,韩、魏、楚早已被秦国打怕,齐国则对赵国参与乐毅伐齐而耿耿于怀,燕国则与秦国素来交好。再加上赵孝成王的愚蠢之举,天下各国在得知秦赵已然和解的情况下,直接导致赵国陷入了“五国不帮”的窘境。

秦昭襄王举国出兵,赵国救援而不成

赵括被秦军围困后,我相信赵国肯定是派过援兵的,毕竟被围在前线的可是足足45万大军,那是赵国的举国之兵,岂有不救之理。然而就因为秦昭襄王的一个举动,导致赵国想救也是无能为力了。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在得知白起率兵将赵括大军分割包围后,亲自来到河内郡,将该郡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征发派往长平,彻底断绝了赵国援军和粮草运输通道。

由此可见,秦昭襄王战胜之决心,虽说这些被征发的援军战斗力或许并不强,但赵国方面的主力也全部派往了长平前线,援军的战斗力也不会太强,再加上秦军可以构筑壁垒凭险据守,赵国援军想要冲破秦军防线是几乎没有可能的。


综上所述,就因赵孝成王的议和之举,断绝了赵国的外部援军。而又因为秦昭襄王的征兵之举,使得国内援军无法到达战场。因此导致赵括虽然被围长达46天,却始终没有盼到援军。


香茗史馆


这个问题分两个部分作答,一个是其他诸侯国为什么不去救援,一个是赵国为什么不去救援。

其他诸侯国为什么不去救援?

秦赵两国长平大战,其他诸侯国应该是多多少少收到了一些消息。那么为何不派兵救援赵国呢?须知这时候的赵国已经发展成了和秦国实力差不多的强国,若是其他诸侯国全力帮助赵国这时候去削弱秦国,那就是拆东墙补西墙,没有强秦有了强赵,其他诸侯国会去做这么费力又不讨好的事情吗?

而且这时候其他诸侯国也不敢趁火打劫同时去攻击秦赵两国,因为万一促使秦赵两国强强联手,那么对这些诸侯国可能就是灭顶之灾。所以其他的诸侯国只能坐山观虎斗,期待他们两败俱伤。

赵国为什么不去救援?

看了史书的就知道,被一分为二的赵军筑起壁垒坚守不出等待救援。那么赵国为何不派廉颇去救援呢?史书记载的清清楚楚,秦王发布了一个打援兵的命令,让十五以上的皆到前线阻击赵国援军。

廉颇虽然是战国名将,但是他当时应对秦军的做法是防御战为主,所以赵王才换下的廉颇。这时候又继续叫廉颇去救人打赵王的脸不说,而且廉颇也没有这个能力救援赵括。况且现在赵国国内空虚,也需要廉颇这种将领镇守,所以就没有叫廉颇去救援。


秦赵两国这场战争是战国末期统一的曙光来临前的一场必然战役,其他诸侯国希望这场战役让秦赵两国两败俱伤。但是历史是支持统一进程的,所以最后秦国大胜,赵国大败,统一的局势已成,这就是历史的必然。


淡看天上月


长平之战,赵括率领的赵军被秦军围困长达四十六天,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为什么没有得到来自本国以及其它五国的救援呢,即便其它国家不救,但至少说赵国自身对于这场决定国运的大决战肯定是十分重视的,那为什么也没见到什么有效的救援呢?原因有以下几个:

赵括剧照

一,赵王的糟糕的求和之举,要知道虽然说诸国畏秦惧秦,但是如果面对赵国的求援,还是有一定可能性是会出兵相救的,毕竟唇亡齿寒的道理,各国不会不懂,但是为何各国都在作壁上观呢?原来在秦赵对战的时候,赵国恐不是秦国对手,采取了愚蠢的议和之举,而秦国也就顺水推舟,敷衍了下来,使得各国摸不准秦赵到底是和还是战,一旦贸然插手,恐有引火烧身之患。当然,也未尝没有想让秦赵两国各自消耗实力的打算,毕竟那时候的秦赵才是最强的两大国家,他们两对耗,削弱了实力对其他各国也是一个机会。

二,秦国的举全国之力来保障长平之战的胜利,我想对于赵国来说,面对赵国主力大军被围,肯定是会出动人马前来营救的,但是秦国的秦昭襄王亲自奔赴河内,号召全国十五岁以上男子,前往长平战场协助运粮与阻击赵国援军,虽然说这些人战斗力可能不怎么样,但是不要忘了,这可是老秦人,即使不是正规军,但是他们的悍勇是与生俱来的,阻击赵国援军还是绰绰有余的,毕竟赵国也拿不出什么正规军出来了。

所以说,不是没人救,而是救不了,毕竟秦国这次可是真的全力以赴了,赵国的实力毕竟还是弱了一筹,而其余五国,一来出于对秦的恐惧之心,以及摸不准秦赵具体情况,加上通信不便等原因可能等他们明白过来,战争就已经结束了,另外坐山观虎斗,想看着两国互耗也是有可能的。


历史微探索


在决定战国历史的长平大战中,当赵括的四十几万兵团被秦军包围,其他诸侯国为什么没有出兵相援呢?廉颇为什么没有被重新启用去解长平之围呢?我且分析如下:

第一,在长平之战中,赵国的外交出现重大失误

长平之战前后打了三年,在这三年期间,如果赵国在外交上能像秦国那么积极主动,是可以争取到东方诸侯的援助的。但是这个机会丧失掉了,这不怪别人,只能怪赵孝成王自己。

当时东方六国,除了赵国之外,比较有实力就是魏楚两国。赵国大臣虞卿就向赵孝成王建议,应该派人出使魏楚两国,积极合纵。不管魏楚两国是否会出兵相救,只要三国结为同盟,秦国就有后顾之忧,就不能全力攻赵。虞卿的建议是非常高明的,可惜赵王没听进去,反而派人前去秦国,与秦国谈判停火。

深谙外交术的范雎利用赵使前来谈和一事大做文章,大肆宣传秦军在战场上的胜利。在援救赵国上,魏安釐王本是打算有所行动的,楚考烈王虽然犹豫不决,仍然有可能与赵国联合。但是赵国的外交失误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大家想想,赵国自己都想谈和了,魏国、楚国还出什么兵嘛。所以我们必须说,赵国与秦国的差距,不仅体现在军力上,更体现在外交上。

关于长平之战,古往今来论述很多,大家的兴趣点都集中在战役本身。可是我认为,赵国长平之战的失败,关键因素之一是外交上的失败。赵国不仅没有积极争取外援,还犯下大错,单方面与秦国媾和,反而被秦国抓住并利用这个机会,断绝魏国、楚国救援赵国之心。为什么说这是影响长平之战的关键因素呢?倘若魏、楚两国站在赵国一方,且不说直接参战,就算只是陈兵于边界,威胁秦国后方,秦国也不敢以倾国之兵孤注一掷于长平。

第二,赵括兵团被包围后,秦军速战速决,不给诸侯救援的机会

赵括四十几万大军,被包围46天后遭到全歼。有人问,这个时候,诸侯国为什么不出兵相救呢?拜托,你以为赵括有一部华为手机吗?打一通电话就可找援兵吗?

打仗绝不是一被包围就要匆匆请求援救的,被包围了还可以突围嘛。大家想想,赵军被包围,这消息传到朝廷得几天;赵王还得确认一下,到底能不能突围,赵括这样的天才将领,是不是故意的哪?好吧,直到真正弄明白赵括真的是饭桶,真的没有高明的后备手段了,那估计过去十几二十天了。

好,这个时候你要找援兵,派人去魏国去楚国,还得十几二十天。出兵这么大的事,魏楚也要想想啊,一想就得好几天。就算魏楚想出兵了,集结军队准备粮草……好吧,大军还没到,赵括已被消灭掉了。

当然,赵王有没有去求援兵,这个史书没有记载。我估计是去了,但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因为秦军速战速决,快刀斩乱麻,根本不想把战事拖延到诸侯援兵的到来。

第三,赵王为什么不派廉颇去解救呢?

这个问题,我觉得挺搞笑的。

首先,赵国哪来的兵?赵国大约总兵力是六十万,赵括带了四十五万,剩十五万人,这些兵力还要用来保卫首都呢。天才将领赵括也是奇葩,打仗居然不留任何预备队,就算留下十万人当预备队,赵国也还有张牌可以打,可是他居然一古脑全钻进别人布下的陷阱去了。

其次,廉颇刚刚被解职,才一个月就让他又带兵打仗。你把赵王的英明决策放哪去了,难不成说英明领袖解职的决定还是错的吗?在专制社会里,什么都能破,君王的脸面是不能破的。不要说让廉颇去救赵括,就是在之后决定赵国生死存亡的邯郸保卫战中,也看不到廉颇将军的影子呢。即使亡国,赵王的面子也要保住哦,因为君王的脸面,比国家还大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