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該一家分晉,智瑤一頓騷操作後自毀前程,真應了那句:禍從口出

公元前453年,智氏一族被趙、魏、韓三家聯手擊敗,並瓜分了智氏的土地。

智氏家族消亡之後,晉國內部趙、魏、韓三家獨大,其三家勢力儼然以強過晉國國君,後來,晉國的土地也被趙、魏、韓三家瓜分。

公元前403年,周天子封趙、魏、韓三家為諸侯,正式承認了他們的地位,晉國可以說是趙國、魏國、韓國的前身,此後,中國正式進入戰國時代。

本該一家分晉,智瑤一頓騷操作後自毀前程,真應了那句:禍從口出

晉國,本是西周時期一個強大的諸侯國,它作為周王朝的直系親屬,曾一度稱霸中原,但是後來,隨著晉國內部鬥爭愈加強烈,晉國也開始走下坡路。晉國王室的衰弱,導致了晉國卿大夫們的勢力逐漸崛起,對立的卿大夫們相互征伐,互相吞併。

到了公元前458年,晉國只剩下了智氏、趙氏、魏氏和韓氏這四大家族,其中以智氏最為強大,強到了什麼程度呢?可以說當時的晉國國君已經管不到這些卿大夫們了,反而,卿大夫們的言論可以左右晉國公室,智氏首領智瑤就曾擁立晉哀公為國君,此後他開始把持朝政,獨攬大權。

那實力強了,翻身做主人的想法也就湧現出來了,於是智瑤便以晉國國君的名義,讓另外三家各獻出100裡的土地獻給晉國公室,說是說獻給公室,其實就是獻給智瑤。

本該一家分晉,智瑤一頓騷操作後自毀前程,真應了那句:禍從口出

就晉國公室被智瑤挾持成那樣,趙、魏、韓三家自然也都知道自己的土地獻出去會落到智瑤的手裡,但是他們因實力太弱,不得不聽從智瑤,不然的話肯定會被智瑤以各種理由攻擊,就拿趙氏家族來說,趙氏首領趙襄子就沒有同意智瑤的話,他不想就這樣把先祖留下的土地獻給智瑤,於是呢,智瑤便命令其他兩家一起去攻打趙氏。

這場戰役因趙氏防守得當,雙方僵持了三年之久,後來還是智瑤把河水引入趙氏領地晉陽城後,才得以勝利,戰事即將勝利之際,智瑤就開始為他的這手“騷操作”開始嘚瑟起來了,他和韓康子、魏恆子一起觀察水情之時便說了一句不該說的話,他說道:原來水也能使人亡國啊。也是因為這句話,使得韓、魏家族開始害怕起來,因為韓家和魏家的封地邊也都有一條河流,他們開始害怕智瑤會以同樣的方式來攻擊他們。

本該一家分晉,智瑤一頓騷操作後自毀前程,真應了那句:禍從口出

接下來就是憂心忡忡的韓康子和魏恆子在營地裡,遇到了從晉陽城逃出來想要找兩家談話的趙襄子,三家在一起商量了一些事,趙襄子以“唇亡齒寒”的說法勸說韓康子和魏恆子。《資治通鑑》之中記載了:

趙襄子使張孟潛出見二子,曰:“臣聞唇亡而齒寒。今智伯師韓、魏以攻趙,趙亡則韓、魏為次之矣。”

也就是說,趙襄子以唇亡齒寒的道理告訴兩家,如果趙家就此滅亡了,那麼智瑤接下來要滅的肯定就是你們了。趙襄子的這一番話也正好和韓、魏兩家所顧慮的一樣,於是他們便決定聯合起來,一起抵抗智瑤。

本該一家分晉,智瑤一頓騷操作後自毀前程,真應了那句:禍從口出

趙、魏、韓三家也繼續使用智瑤水攻的方法,他們把水引到了智瑤的封地,智氏的將士很快就被水衝的潰不成軍,失去了作戰能力,而想要逃跑的智瑤也被趙襄子抓住殺死,從此,晉國四大家族也變成了三大家族。

智氏家族被滅之後,趙、魏、韓三大家族在得到智氏土地後,很快便崛起了,晉國國君因懼怕三大家族,晉國的土地也漸漸的被三家瓜分。

我在看這段歷史的時候,也算是明白了什麼叫做禍從口出。如果當時智瑤沒有顯擺自己的小聰明的話,或許滅掉三家也是大有可能的,畢竟智氏在拿到趙氏土地後,也算是龐然大物了。

所以啊,我們在成功之後萬萬不可炫耀,也不可輕易告訴別人成功之道,畢竟誰也不知道別人會不會以彼之道,還之彼身呢?這段歷史便是最好的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