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人院后进LCU 治疗,半昏迷状态,要家属签字做造影,对身体有伤害吗?可签吗?

等风来


我是小影大夫。心绞痛住进ICU,半昏迷,医生要求做造影,要家属同意,家属肯定要马上签字呀。心绞痛出现了昏迷状态,一定是很紧急的状态,无论医生怎么处理,都是希望患者能活下去的。这时候还考虑造影对身体的伤害,那就是多余的了。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心绞痛导致的心肌梗塞,是争分夺秒的事情,供应心脏的动脉堵塞了,出现心肌的坏死,来不得及开通,一旦晚一步,心脏就骤停了。而心肌梗塞最有效,最立竿见影的治疗,就是做冠状动脉造影。从手的桡动脉穿一根很小的导管进去,插入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内,看看动脉有没有问题,一旦发现了堵塞,需要马上放入支架。把堵塞的血管撑开,使得血流恢复,研究缺血的心肌细胞,心脏才能恢复正常的血供,才能继续跳动。


患者出现了昏迷,紧急情况下,医生是最希望患者活着的。没有一个医生希望自己管的病人出现问题,所以有心绞痛,又出现了昏迷,医生建议马上造影,应该马上签字,时间就是生命。千万不要因为纠结这个耽误了时间,否则就是要后悔一辈子。

很多患者因为严重的心绞痛入院,即便没有出现心肌梗塞,没有出现昏迷,医生也会建议做造影。因为造影检查是唯一准确的判断冠状动脉有无堵塞的检查,如果堵塞≥75%,就需要马上放入支架。如果<75%,那么可以不放入支架。所以这个检查,不仅有诊断作用,还有治疗作用。在诊断动脉狭窄方面,比冠状动脉CTA要准确。

冠状动脉造影对身体有伤害吗?

目前来说,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已经非常成熟,属于微创检查。任何检查都有或多或少的伤害,但是与命比起来,这些都是微不足道。

刚刚说了,这个检查是从手的桡动脉开个小口,从动脉插入导管,像头发丝一样的导管进去,一直到冠状动脉内,打入对比剂,看看动脉有没有狭窄,如果有狭窄,就放支架。没有狭窄,就退出来。



所以这个过程中,会出现手上的小伤口,一天后可以好了。这个检查有一定的辐射,但是不会太大。并且会打入对比剂,过敏的人不能打,术后多喝水可以排出来。

另外很少见并发症有桡动脉局部血肿、动脉损害,对比剂肾病。这些都是属于非常少见的并发症。

这个检查患者全程是清醒的,不疼的,顺利的话一个多小时可以出来。术后两天可以下床,第三天可以出院了。

对于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塞,造影放支架起着立竿见影,挽留生命的作用。


小影大夫


如果是十万火急的情况,还是听医生的尽快配合。

心绞痛分为两种,但心绞痛一般不会导致昏迷状态。心绞痛分为劳力性心绞痛,也称为稳定性心绞痛,这种心绞痛都是在活动或劳累后发生,更不会导致昏迷,也不需要住进ICU。


另一种是不稳定性心绞痛,一般是休息时候就会发作,而且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不稳定的意思就有可能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这种心绞痛可能会住进ICU,严重的心绞痛确实会导致休克。

如果是药物无法控制的心绞痛,使用了很多药物:阿司匹林、他汀、硝酸甘油、地尔硫卓、低分子肝素等等药物。患者还是发作心绞痛,那么有必要做造影看看,根据造影结果,决定是不是需要支架手术。一般这种心绞痛都是99%的狭窄,或多支血管病变。

造影本身肯定有风险,但是否造影就看必要性,如果通过造影能明确诊断,或能解决患者的病痛,那么肯定有必要去造影。造影本身可能存在问题风险:出血、造影剂过敏、血肿、夹层、导管折断、血管损伤等等危险。但造影这种检查已经很成熟,对于心内科来说,是常规检查,无需担心。

这时候担心的不是心脏造影的风险,而是本身心绞痛导致的昏迷,需要尽快解决!

如果造影能明确诊断,能解决病痛,需要尽快造影。


心血管王医生


这个问题量突发心脏病送医院后家属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其实每个人都应懂得一些常识,应对这种情况是必须要懂点的。

首先从提问中看到三个要点:

1.心绞痛入院后送ICU(重症监护室)

如果是劳累性心绞痛一般不必送ICU,所以只有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不稳定性心绞痛主和心肌梗塞机制相似即斑块破裂激活的血小板和纤维蛋白连接聚集或血栓,与心肌梗塞不同之处这时的血栓在体内形成的同时也激活的人体的纤溶系统来对抗中还未形成完全闭塞性血栓,但以后发展不能预测因此送重症监护室,一是便于观察病情演变,二是可随时采取各种治疗抢救措施。三是病人“昏迷”原因不清,在心绞痛发作前后昏迷要重视心源性脑缺氧。

2.患者处于半昏迷状态

半昏迷不可能仅因心绞痛诱发产生,如果伴同心绞痛前后产生最大可能是快速性室性心动过速、短阵心室颤动(经救护车医务人员抢救或自行终止)、严重传导阻滞(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或心室内三束支传导阻滞心率极慢)或心室短暂停搏。也不能排除短暂致命性心律失常虽缓解了但发生过程中有过心源性休克,昏迷或意识淡薄、迟鈍。否则不好解释如何产生“半昏迷”?所以不排除冠脉游离于曾发生过短暂的完全堵塞或尚有少量血流,并未产生真正的心肌梗塞,但斑块破裂处仍不稳定。这种情况是必须送到ICU进行监护的。

3.医生要做造影要家属签字同意家属担心危险

在患者生命体症:由于心源性因素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或合并恶性心律失常导致血压、呯吸不稳定时尽快打通犯罪血管尽管风险大但对搀救生命是值得搏一下的,前题是进重症监护室后已发现心电图动态变化和心肌酶升高(心肌酶升高1.5-2小时后,有时会在急性心肌梗塞后4-6小时)已明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无论ST段抬高,或非ST段抬高的越早做越好(2019年欧洲心血管大会上已提出对非ST段抬高的心梗若生命指征不稳定应尽早恢复血流的修改意见)。没有确诊心肌梗塞,病人又处于“半昏迷”状态,一般不会去做造影。

提出问题的不是医护人员,因此好多关键病史、检查、医生的沟通、为什么要做造影都没讲清楚,所以、回答这个问题像是病例讨论,但对于缺血性心脏病急诊入院和为什么要做造影基本讲了。为什么家属会提出这个安全性的问题,看来医生对为什么要做造影与家属沟通欠缺,如果真是这样是犯了大忌,越是突发的、危重的、必须采取抢救措施的、可能带来不同甚至最差的后果等等一定要由上级医生和家属充分解释清楚,由家属作出决定并完整记录在病史上双方签名,这也是医生必须也是应该做的。

2019.5.13


我想说点真话


已经心绞痛,半昏迷了,病人已经一只脚踏进鬼门关了,这个时候必须争分夺秒抢救!而各种大型检查和术前协议书,都必须要签署的。就算你怀疑医生,也不要选择在这个时候,因为医生在跟死神赛跑,不要扯后腿!

胸痛中心,与死神赛跑的前线

能够引起心绞痛症状的疾病,常常比较凶险!比如急性心肌梗死、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破裂、肺动脉栓塞等。

现在很多人急性猝死,就是上面这些原因。

这是一位60多岁的男性,伸了个懒腰后,开始左侧肩膀疼,并逐渐加重,急诊CT发现左侧大量胸腔积液。

这个积液密度不均,有分层,提示有出血(血液密度高,会沉淀),需要急诊增强CT找到血管破口,需要家属签字。



家属没有犹豫,积极配合,在病人血压不稳的情况下,及时完成了造影检查,发现主动脉破裂(上图)。

以前认为这种急症死亡率99%,因为主动脉内的压力会不断冲击缺口,如果短时间内失血超过1000毫升(2斤多),病人有猝死的风险。

病人马上转到导管室,紧急放置支架,堵住缺口,这个时候也需要签字。

在这期间,病人通过私人关系联系外面专家电话咨询,专家解释说,病人不具备转院条件,生命体征不稳定,很难坚持到上级医院,建议就地治疗。

手术很顺利,支架放置成功,成功堵住破口,病人从死亡线上被救下来了。

这种病例,死亡的真不少,有些是延误治疗时机。

这位病人抢救成功得益于两点:

1.我们国家最近几年成立了很多胸痛中心,对于急性胸痛的病人实行绿色通道,所有的检查和治疗都优先,并且是先治疗后缴费,不会因为病人费用不足而耽搁治疗。

2.病人很幸运,发病后没有耽搁,及时来到医院!各个环节的签字同意书也没有拖延,病人在半小时内完成血管造影,两小时内完成手术。

病人到了医院,最想让你活下来的肯定是医生。


影像科豪大夫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瓜蒌薤白白酒汤。


散人97202


别签!快回家!


油纸伞89976196


不想让病人活就别签


河南省医介入李陆鹏


别问了,赶紧签吧,不签也没办法,已经昏迷了,做造影检查,救命吧,如果不想让病人活了,就不签,不检查不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