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对心理健康有哪些好处?

小树懒的心理树洞

楼主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其实毫无疑问,独处一定对人的心理将康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从学术的角度来看看什么是独处。关于什么是独处,很多研究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Goffman认为是否独处主要在于是否正在进行人际交往,如打招呼就不是独处,因为打招呼的过程中有信息或情感的交换。Larson 指出,独处不是身体上的远离,而是意识上的远离,如一个人在家与他人打电话并非独处,因为打电话的过程中,有信息的交换;反之,如果在公园中散步或在家看电视,如果是独自一个人,也是独处,因为这些过程中没有与人互动与回馈。

独处是一种积极的、具有潜在价值的人类经验,具有多方面的功能。独处对于心理健康的作用,主要来自独处对个体认知和情绪两方面的影响。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发现,独处是一种心理需求,绝大多数心理健康的人每天都会花一定比例的时间来独处,而它带来的好处也会超出你的想象。马不停蹄式的办事和思考方法不但不能提高效率,还可能让自己陷入更加疲惫的状态中。遇到这种情况时,不妨让自己独处一会儿,什么都不做,反而能帮助你摆脱困扰。

心理学家中,弗洛伊德把人分为本我、自我、超我,每一个不同的“我”都象征着不同人生层次的不同追求,“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独处则更像是超我中和自己对话的一环节。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后,人们会本能的追求更高层次的满足,比如传教士的传教,僧人的苦行等等。独处就是给自己一个独立的空间和时间,和最深层次的内心对话,探究行为背后的本质。在自己人生的不同阶段,和自己对话,能更清晰得了解自己追求的是什么,独处,是摒弃了外部环境的干扰后,自己所思所想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答者:暖心理的独泊伊河


暖心理

独处和与人共处是我们存在于世的两种状态,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每个人都不停地在这两种状态中更迭。只是我们所处的社会往往过分强调人际共处的重要性,却忽略独处的意义,独处者甚至容易被曲以"孤僻"之名。对此,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霍妮(Karen horney)早就对独处进行了正名——

渴望有意义的独处时间绝不是神经症,相反,没有能力创造独处时间其本身就是一种神经症的征兆。

创造独处时间意味着主动有意地选择独处,这一能力于人而言之所以是必要的,是因为个体都需要进行内在的整合,而独处为内在自我整合创造了条件。

我们总会经历不同的事,这些新的经验必须能够与我们已有的经验建立联系,融为一体。通过整合,我们才能不断地吸收新经验,自我才能成为一个不断生长完善的系统。当我们不再关注别人的时候,我们才能更好地关注自身的感受、感情与思想。

精神分析学家威尼科特(Donald. W. Winnicott)指出,独处的能力是个体情绪/情感发展成熟最为重要的标志之一,个体与其内在客体的关系及其对这种内在关系的信心,能够给个体带来生存的满足感,因此,个体才能在外部客体和刺激暂时缺失的情况下依然享受这种独处的状态。

威尼科特引入真自我(the true self)和假自我(the false self)的概念对此进行了解读:"真自我"是个体感觉到自己的思想和身体是真实的、活生生的,它让人能够真实感知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假自我"则是一种防御,一种行为的"面具",它是为顺应他人的期待而存在的。

适度的、健康的"假自我"能够让人在公共场合表现出礼貌而恰当的态度。一个健康的人,即便在用"假自我"应对外部世界时,其内在仍然能够同时感受到自己真实的感受;但如果假自我过度,或者真自我没有得到很好的建立,无论看起来多么符合社会的期待,其内心还是会持续地感觉无聊空虚甚至死寂。

那种缺乏独处能力的人只具有"假自我",因此只是顺从、而不是体验外部世界,世界对于他仅是某种必须适应的对象,而非可以满足其自身主观性的场所。

一般人都需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独处来完成自我修复与情绪上的自我更新。有研究者采用经验取样法对此进行了检验(Sarson & Csikszentmihalyi, 1980; Larson, Csikszentmihalyi, & Graef, 1982)。

参与研究的被试要在一周的时间里全天性地随身配戴寻呼机,在每天随机的间隔时间里,研究人员会寻呼被试随时报告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和他们的情绪状态。结果发现,在经历了独处后,青少年和成人都报告了比其他时间更多的愉悦情绪。

当然,Larson也在研究中指出:中等程度的独处对青少年的成长和适应最为有利,太少或太多的独处都可能带来负面的作用。太长的独处时间会导致抑郁或其它躯体症状,及更低的主观幸福感,但是缺乏独处时间也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后果。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独处成为了越来越常有的体验,这对个体的成长、发展和成熟都有着重要意义。依荣格(Carl G. Jung)所言,中年危机的出现正是因为缺少内心的整合,而花时间独处则有利于实现整合。

尽管生活中适当的独处是必要的,但显然有人更喜欢独处,有人则更偏爱与人共处。Burger(1997)提出,确实存在"独处偏好"这一人格维度,它能描述人们在寻求和享受独处时间上的程度差异。对于偏好独处者而言,独处可以带来舒适感。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比一般人更加能够肯定自身的独处需要,他们并不一定是要逃避人际关系,但他们确实能享受与人分隔的状态并从中获益。还有一些人是受性格影响而更偏好独处,相对于外向者而言,内向者更倾向于从独处中获得内心的平静;在完成任务或者恢复精力时,内向者通常更需要一整块的时间,不被外界所扰。

此外,从个体一生的发展角度来看,幼儿时期形成的依恋类型也会影响个体独处时的体验。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独处时更容易有积极体验,而焦虑型依恋个体可能更加不能忍受独处情境,回避型依恋者则更倾向于借独处以回避亲密关系。

作为个体存在的我们虽然都具有社会属性,但缺乏独处的人生是可怕的。自我的成长与内在整合是人一生的命题,而独处的能力作为个体情感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必然需要我们从外在的人群中适时抽离,越来越多地关照自己的内心,进而达成更深层次的整合。


小树懒的心理树洞

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会独处?1.某次意外,导致残疾或先天性残疾,丧失了出去工作的能力。2.宝妈级别,需要在家带自己的孩子。3.失去配偶的男士或女士。以下四种,对独处心理健康有好处。

1.独处是一种能力。举个职业例子,作家。我们都知道好文章就是作家一个人独处写出来的。《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欢乐颂》这些好的作品都是作者独处写出来的。反之,有的人就不会自己和自己相处,而导致很多心理疾病。抑郁患者,就是因为某件事给自己造成的心理影响过大而导致的。其实就是不会自己和自己相处导致的。

3.

自我提升。不要因为孤独而耐不住寂寞,因为这是你人生中最好的增值期。邻居雷阿姨有段时间没有工作,一个人早晨晨跑30分钟,自律的安排时间,合理规划自己。三个月后发现她整个人瘦了一大圈,脸上也红润了许多。整个人的气场也不同——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石头见了也要弯腰的亲亲阿姨。她脸上洋溢的笑容也感染到我们了。

奥普拉曾说:“所有那些独处的时光,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愿我们都能耐住寂寞,在一个人的光阴里,扬帆起航。


摆渡笑姐

我是林珊,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青少年心灵成长辅导师,注册OH卡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星级咨询师,“童心理”讲师。


英国医生安东尼•斯托尔在著作《孤独: 回归自我》中,基于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关于“独处的能力”文章中的观点,写道:“能否自我发现与自我实现,能否觉察到内心最深处的需要、情感与冲动,与一个人独处的能力息息相关。”

独处是一种主动的选择,是一种相当重要的能力。


拥有独处能力,可以帮助心理健康获得以下的好处:

1)独处是一种特别的休息方式。

无论身处何地,暂时从纷繁的世事中抽离出来,静下心来专注地做想做的事,让你的内心回归平静。

2)独处是一个发现自己的契机。

让自己的心放空,倾听内心的声音,看到真实的自己,感受自己,和自己连接。

3)独处带来一种愉悦的感受。

和孤独不同,独处让人有所领悟,让人的想象力自由飞翔,令人感到充实和满足。

4)独处是又不是一个人的事。

独处不只和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相关,也影响到他周围的人。当从独处回到“尘世”中,像是重获新生,和他人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5)独处是进行内在整合的机会。

在平静安宁的心境中,进行自省,看清自己以及和周遭人、事和环境的关系,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

因此,在纷扰的生活中,我们只需要一点独处的时间,就可以帮助自己找回自我以及疗愈自我。

独处是找回自己的良机

当孩子还年幼时,很多妈妈特别珍惜独处的时光。盼望着孩子睡了,虽然这时很可能身体已很疲惫,但是舍不得让自己睡着,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做些自己想做的事,看看书,听听音乐,追剧,痛痛快快洗个澡,等等。因为难得,所以珍惜。正是这样的独处,让妈妈们从照看孩子的繁琐生活中暂时脱离出来,看到自己除了当好妈妈以外的需求,找回曾经的自己。

除了睡前时光,在其它时候安排和创造独处时间也是个技术活。一边做家事一边听音乐听课程,放松也可进修亦可。和家人分工合作,或者请家政人员帮忙来挤出一些时间也是可行的办法。明确你的需求,大胆争取独处的时间来做想做的事情,将目标分解到每周每天,像计划工作一样,有固定的和相对灵活安排的时间段。

除了为人妻为人母的角色以外,更重要的是你自己!坦然地享受这些只属于你的时间,不要有负疚感,因为独处的时间会让你的心情更好,帮助你在各方面成为更好的你。

独处是让心灵休息的机会

上有老下有小的上班族,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在拥挤的地铁上,开着私家车却一路拥堵,走在赶着回家的人潮中,虽然不是空间意义上的独处,当放下工作身份的面具,回家路上的这段时间正是心灵上的独处时光。

这时的神经不再紧绷着,心开始变得轻松,脚步变得轻盈,不知不觉哼起歌来。有的人车已开到家楼下,还想在车里再呆一会儿,再享受一会儿独处的时间。回到家里,又要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家庭角色。也许有人说这是一种逃避,恰是这种逃离现实压力的独处给人带来重新充电的条件。

这段下班后到家前的独处时光是让心放松和休息的机会。当人处于放松状态时,心情易于恢复平静,此时产生的想法会比处于紧张状态时更为积极,和家人的情感交流也会更轻松自然。

拥有独处的能力,你就是自己的主人,在人群中也能享受独处的时光,独处时找回纯粹的自己,感受自己,看清自己,思考自己,和自己对话,接纳自己,因而更有力量更灵活地面对生活的种种境遇。


林珊

一位热爱生活,亲切温暖的心理咨询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青少年心灵成长辅导师,注册OH卡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星级咨询师,“童心理”讲师

咨询领域:婚恋情感、情绪困扰、亲子关系、社交职场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具体说来独处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一、独处可以远离尘世的喧闹,做自已想做的事。

二、独处可以缓解与家人(父母、妻子、儿女)之间长期相处的审视疲劳感,缓解眼下存在的矛盾与不偷快,使家庭之间的不融合得到冷处理!

三、独处可以缓解个人身心的疲劳,使自已从纷繁的工作事务与人际交往的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

四、独处可以很好的放松自我,做自己想做的事,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五、独处可以很好地完成艰巨复杂的工作任务与待研究与解决的科研项目,进行全身心投入,没有外界干扰,可以专心致志地完成面临的工作任务。

六、独处可以冷静地思考问题,闭门常思自已过,可以冷静,客观的处理自已面临的问题与矛盾。





人生探索号

独处,主动地去做这件事,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拿我自己来说,我在一段时间内,就喜欢去自己独处一段时间,我认为的独处可能他并不是远离人群,自己封闭起来,也不是不与他人接触,交流等。更多的是我们自己心灵上的独处,每到一段时间,我都回去面对自己的心灵,感觉就像是你的世界里没有别人,只能够看到你自己,和你自己的对话,交流,这种感觉很奇妙,也很舒服。

1.自我认知。

独处,更多的是与自己的心灵相处,你能够感受自己最近的所思所想,自己最近的烦恼,高兴等等关于自己的一切。与自己去交流,认识到现阶段的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对自己进行总结以及之后一段时间的规划,更好的认识自己才能够更好的自我调节。

2. 自律

对话自己的过程,也是更好的了解自己,规划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能看到自己一步一步的按照自己的规划去执行,相比于嘈杂的环境,氛围,你能更好的去做自己安排给自己的事情,效果也是让自己值得期待的。

3.一个人的孤独是最难战胜的

孤独和独处有何区别?我认为孤独是包含在独处里面的,就像深夜里的自己,无人相伴,却也无法入眠,在这个时候,人们往往想要去依靠,依赖,很多大学的男女朋友有很多人就是因为心理上的孤独,想要与人相伴,当然,这是我们所有人都会遇到的,但是其他的方法毕竟只是暂缓之计,我们要做的是,在这种环境,这种氛围中,去调解自己,该释放的释放,该前行的前行,学会给自己安排一些其他的事情和生活。

当我们能够客观地去安排自己独处中孤独的时间,我们就会变得无比强大,我们的心理,我们的能力都会有所提升,这不单单是独处,更是我们成长中所需要去经历的。

智联校园 张绍毅学生回答

智联校园:求职 | 学习 | 活动 | 吐槽 | 故事 | 专属大学生的聚集地


智联校园

1、有利于自我认知

独处的情况下,隔绝社会环境、远离他人干扰和评价,能让我们做更真实的自己,也让我们有空间和自己对话,内观自我的感受、情绪和思考过往等;

减少与外界的来往,我们就可以把更多的把注意力指向内在;没有环境的影响作用,我们就可以选择最原始本真的状态,了解到更真实的自己;足够的独处时间,也会让我们更细致的感受自己的情绪、更久远的回顾自己的过往;这些,都有助于我们的自我认知。

2、有利于发展能力

生存能力包括:洗衣做饭、修电器、解决问题、应对临时变故等等;情商逆商提升,能自我劝解、自我鼓励;

独处时人不依赖借助他人力量,而是自给自足,以及自己胜任生活中必备的其他社会角色,在自己满足自己需求的过程中,相应需要的能力就会得到发展训练。

3、有利于培养相关品质

倾向于独处的人,都有一些类似的喜好,比如演奏乐器、长跑类耐力运动、瑜伽、钓鱼、看电影、书法等等,这些都是独自进行的活动;

相对应的,热爱某一类活动,就像从事某一个行业一样,会培养出相关的品质;比如爱长跑的人更追求长远的意义,而不是眼前的物质快乐;演奏乐器的人有更高的专注度、辨别力,眼耳手的肢体协调度也高于常人;运动员往往更敏捷……

总体来说,独处还有利于提升耐力、毅力、承受力,爱独处者也爱自由,思想更独立深刻……

4、长期独处的坏处

上述好处,都是建立在自主选择独处、享受独处但不封闭的前提下;如果人在独处时感到混乱不安,如果人因为长期独处丧失社交来往,随之会带来很多坏处;

弥漫分散的影响有:与人疏离,不愿分享、怕被占有、不习惯亲密等阻碍关系进一步发展;当两人亲密时,更容易采取破坏性手段应对遭遇冲突、信任危机等问题,用不友好的方式寻求个人绝对自由而伤害双方;

行至极端的影响有:活得太自我,在人群总也与他人格格不入,或者总是以自我意愿主导一切,造成掌控他人或与他人冲突的局面;容易钻牛角尖,陷入精神疾病的困扰;很多心理问题的起因或者后续阶段,都是当事人处于过分自我封闭的状态,没有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

5、合适的独处阶段和程度

青少年成长的阶段,独处是必要的;在独处的过程中青少年可以更好的建立自我同一性,青少年也必须经历一段独立成长的时期,从依赖到独立,再到互相依赖,才是真正的成熟;

频繁忙碌于工作社交的人,也需要一些独处;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白天很忙很累,但是晚上我们也轻易睡不着,因为夜间失眠熬夜也是我们寻求和自己独处的一种表现;

至于合适的独处程度,不以形式和时长为标尺,重要的是以自己的感受为判断标准;独处太久,会导致幻想,接着感到太平淡的乏味;当你感知觉变得单一麻木的时候,当你开始抗拒走出去的时候,正是你需要停止独处的时候;

平衡,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名不在

我目前也处于独处状态。我认为,“独处”是一种和自己单独相处的状态,没有过多外界干扰、独自工作、生活或学习。时间有长有短,独处时间可能长至一个月甚至好几年,比如长期独居生活的人;也可短则几分钟,如下班到家后坐在车上听首音乐抽支烟发发呆的时光。

独处有主动选择有意义的独处和缺少合适的他人陪伴的被动独处之分。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独处,只要我们能够认真对待独处的时光,独处都可以给我们带来以下几种好处。


一是学会“乐独”。

很多人习惯了在家里有父母陪,在学校有同学陪的日子,但是在出来社会或者还是单身的状态下,会发现一个人生活也是一件非常有挑战的事情。最大的挑战是不知道怎么和自己相处。对于某些外向性格的人来说,没有人陪着说话和吃饭就简直是一种“酷刑”,寂寞无聊空虚冷,简直难受得要死。这说明他们还没学会享受独处的时光,没有习得和自我相处的能力。

善于自我相处的人,分外懂得珍惜这段时光,他们能够享受独处,并乐在其中。比如在周末的早晨做一顿营养丰盛的早餐,然后静静地捧着一本书,享受心无旁鹫的晨读时光;比如在夕阳西下时,听听歌,发发呆;比如独自一人背上背包去远处旅行,倾听内心的声音,感受不一样的世界。

二是学会“自立”。

很多时候,在独处时你遇到了问题,不知道找谁帮忙,于是你只能尝试自己帮自己,慢慢地你学会了买菜做饭、懂得了安装电器,整理房间,越来越懂得照顾自己,于是你不知不觉“自立”起来了。一个能够不依赖别人,照顾好自己的人,以后的婚姻生活想必也不会差。


三是学会“自律”。

每个人究其一生会有相当长时间处于个人独处的状态,独处也是一项容易被人忽视的重要能力。如果一个人能够在独处时都能管理好自己,合理安排好工作与生活的时间,排解寂寞和压力,抵抗诱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自律的一个人,生活必将美好和丰盛馈赠与你。


大学生不迷茫

我喜欢独处,一个人静静的想自己的心事,一个人独自去旅游,一个人去做事,这就是个舞台,独舞是更知道自己的能力,跳出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舞步,漫步在春天这个人生的舞台,诉说着自己的心声,迈步走出自己的旋律,独美,不受别人影响,不受限制,很多场合都有自己的舞美。这就是生活,独自走在大马路上,静静思索一切过往和往事,像一部图画闪过,生活有时必须独处,当一个人工作时,就要自己拿主义。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工作。


金锁146615002

其实单说独处,对人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应该说是独处时候做什么事,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好处。这就好比你说吃饭对人有什么好处,没法说,因为这就是个基本需要。应该说按时吃饭,吃健康的食物对人的好处。独处也一样。独处时候自己打游戏,和去网吧和朋友打游戏,对人的心理影响没有什么区别。重点是哪些事是独处时候可以做的,方便做的,做这些事又对人有什么好处。

很多事其实需要相对安静或者独处的环境,比如读书,比如反思,都是这样。如果想在独处时候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心理弹性,可以选择看书,冥想,运动等方式,也就是主流的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方式。关键在于坚持做,长期做。

独处,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之所以我们总觉得独处能带给我们什么,是因为人本身就是社会化的动物,需要与人交流和相处,所以自己一个人的时光就尤其宝贵甚至显示出了不同。适当的独处,进行自己想做的事,无论是读书锻炼还是睡觉休息,只要感到放松都可以。但是人本身的社会性,决定了很多事还是需要沟通交流的。美国的一个关于即成功又幸福的人的调查,他们和普通人的最显著区别就是保持一定的良好的社交,无论是和好朋友去玩,还是和家人去旅游。真正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事没有标准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