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5.27或將成為A股長牛的起點


2685.27或將成為A股長牛的起點


2685.27或將成為A股長牛的起點


​​ 春節過後,在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影響之下A股2月3號暴跌7.72%,2月4號繼續低開,跌至2685.27點後V轉翻紅,之後便開啟了一波反彈行情,並且兩市成交量持續放大,成交基本在萬億上下。截至3月6號收盤,大盤收3034.51點。那為什麼說2685.27點或將成為A股長牛的起點呢?個人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1、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與轉折。2、新證券法的實施和全面推行註冊制。3、新一輪國家基礎設施投資。4、國情、經濟發展結構趨勢、市場資金……

首先來說第一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和轉折。對於這次疫情,中國可謂是舉全國之力去應對,彰顯出了什麼是中國力量,什麼是中國速度,什麼是大國之氣。不管是人力、物力、控制力還是可怕的動員力,這都是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做到的。從醫療隊伍集結、物資配送以及十天建成一家醫院顯示出什麼是中國速度。對武漢實施封鎖,彰顯出國家對疫情控制的抗戰決心,從城市到鄉村全面實行隔離封鎖,全民自願居家抗戰,企業紛紛轉型生產緊缺物資,以及各地捐錢捐物,各省市和軍隊集結醫療隊伍支援湖北武漢,所有的種種都顯示出了什麼叫中國力量。在完全沒有預案和準備的情況下,中國對疫情彰顯出了出色的控制力、動員力、抗戰力,將震撼威懾全球,讓全世界對中國將刮目相看。每次出現大疫情都會出現一次重大變革,非典之後迎來了互聯網時代的浪潮,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這次疫情加快了在線化、數字化、智能化、無人化、機器化的發展進程,加速了產業的變革以及商業模式、生活習慣的改變。關鍵是這一次疫情體現出了國之崛起已經是勢不可擋,而對於資本市場來說這是國運。

第二點:隨著疫情的逐步好轉,新一輪的國家重大項目投資浪潮也逐步展開,13省市34萬億基建投資陸續開啟,而這輪的基建投資的主題不再是以房地產、水泥鐵路等傳統老基建為主,而是以新基建為主題,以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等為主的新基建投資。當房地產不再作為經濟刺激手段的時候,新經濟將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和發展方向,這點我去年說過多次。而這一輪新基建投資浪潮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一次轉變,而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驅動也將會由新經濟所驅動,這是趨勢所在。面對這輪新基建的投資浪潮,所涉及的行業和產業也必將迎來加速度的發展,相關公司也會隨之受益加速成長,所帶動的必然是新經濟產業的高速增長,從而達到新老產業的交替互換,完成經濟結構調整的發展和驅動。而新經濟的加速度發展也將必然會帶動資本市場上演一輪新經濟為主的大牛市行情,值得期待。

第三點:新證券法的實施和全面推行註冊制改革。從2020年3月1號開始,新證券法正式實施,全面推行註冊制的改革,這是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改革舉措,而且相關的配套以及懲罰力度也在完善和提升。全面推行註冊制,這對於資本市場來說是最大的長期利好因素,徹底的解決了市場的供給問題,也可以讓那些好的優質的企業可以上市融資,可以不用跑到國外上市,很大程度上的解決了眾多中小企業融資難發展難的問題,有力驅動企業的發展與成長,從而也助推了經濟的發展。隨著2019年退市開始加速並趨向常態化的發展,全面推行註冊制這一重大的改革也必將推動A股走向長牛或慢牛的繁榮時代。

第四點:這三四年以來,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開放,外資持續不斷的進入A股,而且比例只會越來越高,過去三年外資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眾多個股的牛市行情。再結合房地產調控的影響,這部分的資金也或將部分分流進入股市。在近期的成交量上來看,A股已經進入不差錢的時代,未來萬億成交將會成為常態化,不管是從估值還是發展來看,A股都將會成為全球資金的避風港和投資窪地。資金持續的流入也必然是驅動A股走牛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於時間關係,其他的因素我就不一一列出了,從疫情驅動的影響與體現,到大規模的基建投資浪潮,到全面推行註冊制改革,再到A股已經進入不差錢的時代,綜合種種因素,A股必將會走上長牛的道路,而因疫情所產生的2685.27低點也或將成為A股走向長牛的起點。堅定看好未來的A股,長牛值得期待,更看好未來新經濟之下的巨大投資機會。(個人觀點,不作推薦,希望獨立思考、理性投資)​​​​

2685.27或將成為A股長牛的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