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鲁中红枪会与南仇保卫战


当年的鲁中红枪会与南仇保卫战

引子:

古老的南仇村位于现临淄区府南约10公里处,地处南部山区与北部平原的交通要处,是淄河两岸最大最古老的村庄,说她的规模大。是因为在上个世纪民国初年,它的规模就发展到近千户人家,地处官道驿站,人丁兴旺,经济繁荣,民间素有“五南术 三店子,不如南仇一半子”七里南仇十里镇,除了周村不用问”之说。

说她的古老。是因为在她周围的众多村庄,还是一片荒野的时候,南仇村就已经是立庄千载!相传元末明初山东大乱,四野少人烟,南仇村则保留了当地唯一的老山东土著,且是方圆 数百里唐 姜 曹 王等望族祖庭之地,民风自古 淳朴强悍,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及至今日一些早已不为外界熟悉的节日和放弃的礼教,仍在这方土地上传承,许多美好的故事流传至今,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1929年的卫村战斗,也就是传说中的:民国十八年,正月二十七,反了红枪会,土匪打南仇。。。

当年的鲁中红枪会与南仇保卫战


首先原因:

这就得说说当年的红枪会,它是在1920年以后兴起的,一个以联合自保为名的封建迷信会道门组织,其实就是当年义和团组织的残余,在清未失败后蛰伏多年,改称红枪会。

当时临淄青州一带的总会首为(崔云端)此人益都县朱良镇人氏,残疾拄双拐。常驻临淄王朱村,四处传道。

各村会首:

商王(商殿邦)

王朱(朱庸德,朱长庚)

南仇 (杨明智,唐应梁)

台头(段志德,邵长庆)

终村(刘金山)

董褚(李文明)等等。。

(入会规则):

不分男女15岁以上,交制钱两吊即可入会,可单个加入,也可集体参加。(入会仪式):

香案前三叩首,会长或大师兄主持仪式,焚香磕头,传授念咒即可,

(装备)最好有钢枪,大刀长矛也行,但必须弄把匕首攘子以防近战。

(练功)日常集训操练加焚香念咒,据说心越虔诚,功力越大。

(咒语)无量佛,吾灵尊,我请师祖来护身,护护我,护护众,我请师尊来护命。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诸如此类。。

当年的鲁中红枪会与南仇保卫战

由于简单易学,加之当时世道混乱,各地百姓出于联合抱团自保考虑,入会积极发展很快,数年间就有会员数万之众,势力逐渐蔓延至青齐一带,南部山区及北部平原。随着人马的壮大,崔总长的野心也日益膨胀,想搞个实战练兵,试试队伍。他的首选目标是青州城!1928年腊月23日正值传统小年,在打发完灶王爷启程后,崔总长也率领会众兵发青州,包围城南城西,但因青州警备队刘司令手下人多势众,武器精良,青州城高壕深,防守严密,会众手中多是大刀长矛之属,光咋呼根本靠不到城墙根儿!(按:个人认为崔总长身残志坚,忽悠之余,挺能折腾,单挑这个日子出兵上阵)

当年的鲁中红枪会与南仇保卫战


眼见实战练习搞成了武装游行示威,崔总长想撤又不甘心白来一趟,感觉面子上过不去。于是就绕道刘家崖,去抄了青州警备司令刘振彪的老家,顺手烧了刘家的酒店,其中刘司令的三弟刘三昂在逃跑时,被仉行赵传德一枪刺死,缴获手枪两支,后为崔总收归己有。(这也是本次行动的唯一收获)这也彻底惹恼了刘司令,发誓必报此仇与红枪会不共戴天!

撒回来后崔总长还不死心,心情很郁闷,为防偷袭传令过年也不许放鞭炮,王朱村四边乡邻史无前例的过了一个安静的大年三十。过完年没出正月,崔总长又组织人马,这次把南部山区庙子 黑旺 蓼芜 仁河的铁板会也叫上,这次他的目标是临淄城!

当年的鲁中红枪会与南仇保卫战

1929年正月二十日,崔总长这次信心满满,率领红枪会众北向兵发临淄城,进驻国家庄,南马坊,安营叫阵,必胜!临淄警备司令朱全义接报当时就慌了神,派人求情讲和,崔总长提出了五项和谈原则,给朱队长下的通知写的很长,不便引述。大体意思是让朱队长无条件投降,由他另组织个临淄县政府军事民政一把抓。可见当时崔总长头脑很热,这也彻底打消了朱队求和的念头。

既然和谈不成那就暴力解决,于是双方开打,会众一开始的确很猛,忽悠着大伙法术护体,喊着口号,硬着头皮猛冲!首阵南门外接锋,因临淄守备队中有会众队员临阵倒戈,崔总长临阵取得一把小胜。但随着战斗的展开,关键时刻,红枪会的法术咒语失了灵,肉身毕竟经不起枪炮轰,一败涂地,四散溃逃。会众见法术失灵,会员乡亲死伤惨重,顿觉上当受骗被忽悠死人。回过神纷纷迁怒于大忽悠崔总长,崔总长当然明白自己并无金刚护体,也是肉身也怕死,赶紧找机会开溜,据说又跑到了庙子镇的富旺仁河片一带活动,最后死在了邵庄的冯家台子。。

在击溃会众取胜解围后,临淄警备司令朱全义,见红枪会势力发展已经威胁到自身利益,得势不饶人,想借机彻底剿灭红枪会,于是派人去益都联合青州警备队刘振彪部,刘司令早有此意,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共同出兵彻底围剿!于是朱队正月22出兵一路向南烧了商王,仉行,王朱,安里,朱家等有红枪会村庄,刘队则出兵凤山口向西烧了月山,冷家,兴旺,台头等村,被难村民多逃至南仇,以求庇护。于是朱刘联军会师,协商攻打南仇事宜。。

当年的鲁中红枪会与南仇保卫战

由于南仇庄隶属青州府益都县仁智西乡,先前青州刘振彪部派人去边河镇吴家胡同村催饷抄赌,吃拿卡要,回来时被探听到消息的南仇红枪会众在南仇庄南门外打了埋伏,人被干掉,饷银枪支被没收,刘队早就对南仇意见很大,时想报复,加之南仇,庄大人稠,广有财产,令其垂涎。于是刘部决定担任此次作战的主攻。

先介绍一下双方的实力对比:

(主攻)青州警备队刘部,大队长刘振彪,副队窦宝章,兵力1500人左右(助攻)临淄警备队朱部,大队长朱全义,兵力1000人左右,号称联军3000

(守方)南仇全体村民及在庄避难群众,青壮当在4000左右

优劣对比:

攻方:武器精良,训练有素,实战经验丰富,战斗力强,联合出兵,一心想杀人报复,抢掠发财,占天时。

守方:地形有利,人数占优,武器落后,战斗力弱,但保卫家园,誓死抵抗,团结一心,占地利,占人和。

双方战斗口号:

攻方:打进南仇,鸡狗不留!!

守方:南仇庄 有真神,光打松树不打人!!!

当年的鲁中红枪会与南仇保卫战


再说南仇会长杨明智,唐应梁,早已得知消息,深知南仇必有一战,于是紧急召集村民会众,开会协商防卫,组织防守!南仇地形四面围墙,高达3丈有余,东南靠淄河,易守难攻,北靠平原围墙最为高大坚固,唯有西南防守薄弱,易于突破。于是决定提前增高西围墙体,村民15岁以上60岁以下者,一律参战,日夜巡防,决定由唐锡桐负责筹措给养枪支弹药,统一调配。唐应梁前线备战,并派快马传帖,向其他青齐南北四乡有红枪会各村发出号召,速来南仇参战保卫总舵!(这就是传说中的江湖令么?呵呵)

另推举南村唐鸿仪参赞军事。(谱名唐应松,原军队退役管带军官)严防死守,准备迎战!同时打开村中千年的地道口,放风通气,诸备给养,做最坏打算。。。顷刻间古老的村庄被笼罩在战前阴霾的浓重气息中,铁顶子上,古槐树下,关帝庙前,照应寺中,各家祠堂家庙之内,日夜香火缭绕,叩拜喧礼,这是那些无力上阵,善良虔诚的老人们,在用华夏最原始的方式,祈求各路神灵,各姓祖先能保佑南仇 这座历经千年的古镇,能消灾免难,平安度过大劫!

当年的鲁中红枪会与南仇保卫战


当年的鲁中红枪会与南仇保卫战


战况纪实:主攻刘部匪性不改,觉得一路西来光烧了几个穷庄没多大油水,于是借口金岭镇有会匪,清晨发兵先抢了金岭镇商铺,抢掠捞足后抄小路直奔东南蜂山顶峰,居高临下由吕黎沟进占离村百米的唐家老茔,(原先村西镇政府,派处所地界)同时临淄朱全义所部南下进驻南杨村闫家洼,对峙南仇北门,单等刘部攻击得手,相机杀进庄去抢掠发财!而护庄村民会众则早已咬牙做出准备,火铳抬枪 土炮弹药上膛,护佑妇孺,保卫家园,誓死一战!

响午过后,匪兵依托地形率先发动进攻,双方炮火齐发,展开攻防激战。战况激烈,会长杨明智临前督战,不幸中弹牺牲,当下由唐鸿仪接替指挥战斗,众乡亲奋勇抵抗,轻伤不撤,死战不退,村中弹药将尽,唐锡桐组织后方妇孺,在掩护撤下伤员同时将家中铁锅铧棃收集砸碎,运送前线,填入土炮持续轰击!激战之下,互有伤亡,战至申时,天色日趋暗淡,双方各自点燃煹火助阵,双方都杀红了眼,火光中枪炮声下乡亲们都咬上了牙,纷纷寻找武器,大刀长矛,铡刀钢叉,准备一旦西门失守就让妇幼下地道躲避,兄弟爷们豁上巷战!

当年的鲁中红枪会与南仇保卫战

关键时刻敌前线指挥,身背令旗执枪扺前督战,被西村杜三瞄个正着,遂架设抬枪狙击,一枪将其狙杀!(杜家,关家先祖行伍出身,后人世代尚武,祖传玩枪打围手艺)敌人失去指挥顿时混乱,而此时恰有仁河杨集流域铁板会众接先前号令,赶来增援改会,(改称红枪会,以南仇为主舵主)听到枪声登山瞭望,刘队见南山火光四起,有人北来,恐被夹击,急令吹号集合,欲撤!此时唐鸿仪见敌人败象已呈,又听得急吹集结号,知其想撤逃,于是抓住战机,果断下令“打开西门,杀出去!!乡亲们士气大增,开门出击!南山顶上铁板会众,也在山顶摇旗呐喊助威冲击,刘部终于坚持不住,大败溃逃而去!抢劫金岭镇的虏获也扔了一地,成了乡亲们的战利品。同时埋伏对持于北门的临淄朱全义部,见事不妙,也撤逃北去。

至此南仇解围!!

在战斗中牺牲的村民唐鸿仪命抬至村南照应寺,隆重祭祀 抚恤家人 妥为安葬。经此一战。挫败匪兵气焰,大涨乡民士气,南仇名扬四乡八镇,乡亲们重修围墙,严密防守,团结一致对外,乱兵土匪再无敢攻打南仇之举。渡过劫难后,乡亲们约定俗成,向后每年到正月二十七日,村民都与此中烧香祭祀,缅怀他们牺牲生命,保卫乡梓的事迹,直至文革后中断,如今又已经重新恢复,乡亲们重新立碑刻石,铭记他们保卫乡梓的功绩。毕竟到如今我们这些后人,还在感沭着他们的恩德,在百姓心中他们就是英雄。。。

当年的鲁中红枪会与南仇保卫战

后记:

在1929年的战斗中有句口号:南仇庄有真神,光打松树不打人!在战斗中,由于匪兵的炮弹都好像失去准头,人没炸到几个,村里的树林倒是轰到不少,而村中关帝庙里落了好几颗炮弹,都死火没响,于是村民传说是关公显圣保佑南仇躲过大难,所以乡民世代祭祀关羽,直到如今阴历六月二十四日给关二爷祝寿的风俗,也被乡亲们固执的延续至今。

而传说背后隐藏的真相则是,在当时围攻南仇的临淄及青州警备队炮手中,就有许多南仇唐 姜 曹 王各个大姓中,分居外乡的宗亲族人以及乡亲们南北四乡的亲眷,他们自幼视南仇为自己的老家,不忍对自己的祖庭下手,所以多瞄着村里的树林开炮轰击。这是我在拜询村中诸多老人后得出的结果。原先分居四乡族人把到南仇赶大集,过年来看大戏叫做:回老家望望。进南门都是先进祠堂给祖宗磕头的。家族意识和凝聚力很深。如此看来,当年乡亲们能够平安躲过劫难,也是恩承于各家先祖累世积德教化,留给后人的福泽。。。。

而另一个关于炮轰树林的情节推测则是:这些队伍中的各姓,外迁宗亲,被裹挟参与围攻自己家族祖庭,事后在受到家中父兄长辈谴责后,做出的辩解托词。

当年的鲁中红枪会与南仇保卫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