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魯中紅槍會與南仇保衛戰


當年的魯中紅槍會與南仇保衛戰

引子:

古老的南仇村位於現臨淄區府南約10公里處,地處南部山區與北部平原的交通要處,是淄河兩岸最大最古老的村莊,說她的規模大。是因為在上個世紀民國初年,它的規模就發展到近千戶人家,地處官道驛站,人丁興旺,經濟繁榮,民間素有“五南術 三店子,不如南仇一半子”七里南仇十里鎮,除了周村不用問”之說。

說她的古老。是因為在她周圍的眾多村莊,還是一片荒野的時候,南仇村就已經是立莊千載!相傳元末明初山東大亂,四野少人煙,南仇村則保留了當地唯一的老山東土著,且是方圓 數百里唐 姜 曹 王等望族祖庭之地,民風自古 淳樸強悍,傳統文化底蘊深厚,及至今日一些早已不為外界熟悉的節日和放棄的禮教,仍在這方土地上傳承,許多美好的故事流傳至今,其中流傳最廣的就是1929年的衛村戰鬥,也就是傳說中的:民國十八年,正月二十七,反了紅槍會,土匪打南仇。。。

當年的魯中紅槍會與南仇保衛戰


首先原因:

這就得說說當年的紅槍會,它是在1920年以後興起的,一個以聯合自保為名的封建迷信會道門組織,其實就是當年義和團組織的殘餘,在清未失敗後蟄伏多年,改稱紅槍會。

當時臨淄青州一帶的總會首為(崔雲端)此人益都縣朱良鎮人氏,殘疾拄雙柺。常駐臨淄王朱村,四處傳道。

各村會首:

商王(商殿邦)

王朱(朱庸德,朱長庚)

南仇 (楊明智,唐應梁)

臺頭(段志德,邵長慶)

終村(劉金山)

董褚(李文明)等等。。

(入會規則):

不分男女15歲以上,交制錢兩吊即可入會,可單個加入,也可集體參加。(入會儀式):

香案前三叩首,會長或大師兄主持儀式,焚香磕頭,傳授唸咒即可,

(裝備)最好有鋼槍,大刀長矛也行,但必須弄把匕首攘子以防近戰。

(練功)日常集訓操練加焚香唸咒,據說心越虔誠,功力越大。

(咒語)無量佛,吾靈尊,我請師祖來護身,護護我,護護眾,我請師尊來護命。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諸如此類。。

當年的魯中紅槍會與南仇保衛戰

由於簡單易學,加之當時世道混亂,各地百姓出於聯合抱團自保考慮,入會積極發展很快,數年間就有會員數萬之眾,勢力逐漸蔓延至青齊一帶,南部山區及北部平原。隨著人馬的壯大,崔總長的野心也日益膨脹,想搞個實戰練兵,試試隊伍。他的首選目標是青州城!1928年臘月23日正值傳統小年,在打發完灶王爺啟程後,崔總長也率領會眾兵發青州,包圍城南城西,但因青州警備隊劉司令手下人多勢眾,武器精良,青州城高壕深,防守嚴密,會眾手中多是大刀長矛之屬,光咋呼根本靠不到城牆根兒!(按:個人認為崔總長身殘志堅,忽悠之餘,挺能折騰,單挑這個日子出兵上陣)

當年的魯中紅槍會與南仇保衛戰


眼見實戰練習搞成了武裝遊行示威,崔總長想撤又不甘心白來一趟,感覺面子上過不去。於是就繞道劉家崖,去抄了青州警備司令劉振彪的老家,順手燒了劉家的酒店,其中劉司令的三弟劉三昂在逃跑時,被仉行趙傳德一槍刺死,繳獲手槍兩支,後為崔總收歸己有。(這也是本次行動的唯一收穫)這也徹底惹惱了劉司令,發誓必報此仇與紅槍會不共戴天!

撒回來後崔總長還不死心,心情很鬱悶,為防偷襲傳令過年也不許放鞭炮,王朱村四邊鄉鄰史無前例的過了一個安靜的大年三十。過完年沒出正月,崔總長又組織人馬,這次把南部山區廟子 黑旺 蓼蕪 仁河的鐵板會也叫上,這次他的目標是臨淄城!

當年的魯中紅槍會與南仇保衛戰

1929年正月二十日,崔總長這次信心滿滿,率領紅槍會眾北向兵發臨淄城,進駐國家莊,南馬坊,安營叫陣,必勝!臨淄警備司令朱全義接報當時就慌了神,派人求情講和,崔總長提出了五項和談原則,給朱隊長下的通知寫的很長,不便引述。大體意思是讓朱隊長無條件投降,由他另組織個臨淄縣政府軍事民政一把抓。可見當時崔總長頭腦很熱,這也徹底打消了朱隊求和的念頭。

既然和談不成那就暴力解決,於是雙方開打,會眾一開始的確很猛,忽悠著大夥法術護體,喊著口號,硬著頭皮猛衝!首陣南門外接鋒,因臨淄守備隊中有會眾隊員臨陣倒戈,崔總長臨陣取得一把小勝。但隨著戰鬥的展開,關鍵時刻,紅槍會的法術咒語失了靈,肉身畢竟經不起槍炮轟,一敗塗地,四散潰逃。會眾見法術失靈,會員鄉親死傷慘重,頓覺上當受騙被忽悠死人。回過神紛紛遷怒於大忽悠崔總長,崔總長當然明白自己並無金剛護體,也是肉身也怕死,趕緊找機會開溜,據說又跑到了廟子鎮的富旺仁河片一帶活動,最後死在了邵莊的馮家臺子。。

在擊潰會眾取勝解圍後,臨淄警備司令朱全義,見紅槍會勢力發展已經威脅到自身利益,得勢不饒人,想借機徹底剿滅紅槍會,於是派人去益都聯合青州警備隊劉振彪部,劉司令早有此意,雙方一拍即合,決定共同出兵徹底圍剿!於是朱隊正月22出兵一路向南燒了商王,仉行,王朱,安裡,朱家等有紅槍會村莊,劉隊則出兵鳳山口向西燒了月山,冷家,興旺,臺頭等村,被難村民多逃至南仇,以求庇護。於是朱劉聯軍會師,協商攻打南仇事宜。。

當年的魯中紅槍會與南仇保衛戰

由於南仇莊隸屬青州府益都縣仁智西鄉,先前青州劉振彪部派人去邊河鎮吳家衚衕村催餉抄賭,吃拿卡要,回來時被探聽到消息的南仇紅槍會眾在南仇莊南門外打了埋伏,人被幹掉,餉銀槍支被沒收,劉隊早就對南仇意見很大,時想報復,加之南仇,莊大人稠,廣有財產,令其垂涎。於是劉部決定擔任此次作戰的主攻。

先介紹一下雙方的實力對比:

(主攻)青州警備隊劉部,大隊長劉振彪,副隊竇寶章,兵力1500人左右(助攻)臨淄警備隊朱部,大隊長朱全義,兵力1000人左右,號稱聯軍3000

(守方)南仇全體村民及在莊避難群眾,青壯當在4000左右

優劣對比:

攻方:武器精良,訓練有素,實戰經驗豐富,戰鬥力強,聯合出兵,一心想殺人報復,搶掠發財,佔天時。

守方:地形有利,人數佔優,武器落後,戰鬥力弱,但保衛家園,誓死抵抗,團結一心,佔地利,占人和。

雙方戰鬥口號:

攻方:打進南仇,雞狗不留!!

守方:南仇莊 有真神,光打松樹不打人!!!

當年的魯中紅槍會與南仇保衛戰


再說南仇會長楊明智,唐應梁,早已得知消息,深知南仇必有一戰,於是緊急召集村民會眾,開會協商防衛,組織防守!南仇地形四面圍牆,高達3丈有餘,東南靠淄河,易守難攻,北靠平原圍牆最為高大堅固,唯有西南防守薄弱,易於突破。於是決定提前增高西圍牆體,村民15歲以上60歲以下者,一律參戰,日夜巡防,決定由唐錫桐負責籌措給養槍支彈藥,統一調配。唐應梁前線備戰,並派快馬傳帖,向其他青齊南北四鄉有紅槍會各村發出號召,速來南仇參戰保衛總舵!(這就是傳說中的江湖令麼?呵呵)

另推舉南村唐鴻儀參贊軍事。(譜名唐應松,原軍隊退役管帶軍官)嚴防死守,準備迎戰!同時打開村中千年的地道口,放風通氣,諸備給養,做最壞打算。。。頃刻間古老的村莊被籠罩在戰前陰霾的濃重氣息中,鐵頂子上,古槐樹下,關帝廟前,照應寺中,各家祠堂家廟之內,日夜香火繚繞,叩拜喧禮,這是那些無力上陣,善良虔誠的老人們,在用華夏最原始的方式,祈求各路神靈,各姓祖先能保佑南仇 這座歷經千年的古鎮,能消災免難,平安度過大劫!

當年的魯中紅槍會與南仇保衛戰


當年的魯中紅槍會與南仇保衛戰


戰況紀實:主攻劉部匪性不改,覺得一路西來光燒了幾個窮莊沒多大油水,於是藉口金嶺鎮有會匪,清晨發兵先搶了金嶺鎮商鋪,搶掠撈足後抄小路直奔東南蜂山頂峰,居高臨下由呂黎溝進佔離村百米的唐家老塋,(原先村西鎮政府,派處所地界)同時臨淄朱全義所部南下進駐南楊村閆家窪,對峙南仇北門,單等劉部攻擊得手,相機殺進莊去搶掠發財!而護莊村民會眾則早已咬牙做出準備,火銃抬槍 土炮彈藥上膛,護佑婦孺,保衛家園,誓死一戰!

響午過後,匪兵依託地形率先發動進攻,雙方炮火齊發,展開攻防激戰。戰況激烈,會長楊明智臨前督戰,不幸中彈犧牲,當下由唐鴻儀接替指揮戰鬥,眾鄉親奮勇抵抗,輕傷不撤,死戰不退,村中彈藥將盡,唐錫桐組織後方婦孺,在掩護撤下傷員同時將家中鐵鍋鏵棃收集砸碎,運送前線,填入土炮持續轟擊!激戰之下,互有傷亡,戰至申時,天色日趨暗淡,雙方各自點燃煹火助陣,雙方都殺紅了眼,火光中槍炮聲下鄉親們都咬上了牙,紛紛尋找武器,大刀長矛,鍘刀鋼叉,準備一旦西門失守就讓婦幼下地道躲避,兄弟爺們豁上巷戰!

當年的魯中紅槍會與南仇保衛戰

關鍵時刻敵前線指揮,身背令旗執槍扺前督戰,被西村杜三瞄個正著,遂架設抬槍狙擊,一槍將其狙殺!(杜家,關家先祖行伍出身,後人世代尚武,祖傳玩槍打圍手藝)敵人失去指揮頓時混亂,而此時恰有仁河楊集流域鐵板會眾接先前號令,趕來增援改會,(改稱紅槍會,以南仇為主舵主)聽到槍聲登山瞭望,劉隊見南山火光四起,有人北來,恐被夾擊,急令吹號集合,欲撤!此時唐鴻儀見敵人敗象已呈,又聽得急吹集結號,知其想撤逃,於是抓住戰機,果斷下令“打開西門,殺出去!!鄉親們士氣大增,開門出擊!南山頂上鐵板會眾,也在山頂搖旗吶喊助威衝擊,劉部終於堅持不住,大敗潰逃而去!搶劫金嶺鎮的虜獲也扔了一地,成了鄉親們的戰利品。同時埋伏對持於北門的臨淄朱全義部,見事不妙,也撤逃北去。

至此南仇解圍!!

在戰鬥中犧牲的村民唐鴻儀命抬至村南照應寺,隆重祭祀 撫卹家人 妥為安葬。經此一戰。挫敗匪兵氣焰,大漲鄉民士氣,南仇名揚四鄉八鎮,鄉親們重修圍牆,嚴密防守,團結一致對外,亂兵土匪再無敢攻打南仇之舉。渡過劫難後,鄉親們約定俗成,向後每年到正月二十七日,村民都與此中燒香祭祀,緬懷他們犧牲生命,保衛鄉梓的事蹟,直至文革後中斷,如今又已經重新恢復,鄉親們重新立碑刻石,銘記他們保衛鄉梓的功績。畢竟到如今我們這些後人,還在感沭著他們的恩德,在百姓心中他們就是英雄。。。

當年的魯中紅槍會與南仇保衛戰

後記:

在1929年的戰鬥中有句口號:南仇莊有真神,光打松樹不打人!在戰鬥中,由於匪兵的炮彈都好像失去準頭,人沒炸到幾個,村裡的樹林倒是轟到不少,而村中關帝廟裡落了好幾顆炮彈,都死火沒響,於是村民傳說是關公顯聖保佑南仇躲過大難,所以鄉民世代祭祀關羽,直到如今陰曆六月二十四日給關二爺祝壽的風俗,也被鄉親們固執的延續至今。

而傳說背後隱藏的真相則是,在當時圍攻南仇的臨淄及青州警備隊炮手中,就有許多南仇唐 姜 曹 王各個大姓中,分居外鄉的宗親族人以及鄉親們南北四鄉的親眷,他們自幼視南仇為自己的老家,不忍對自己的祖庭下手,所以多瞄著村裡的樹林開炮轟擊。這是我在拜詢村中諸多老人後得出的結果。原先分居四鄉族人把到南仇趕大集,過年來看大戲叫做:回老家望望。進南門都是先進祠堂給祖宗磕頭的。家族意識和凝聚力很深。如此看來,當年鄉親們能夠平安躲過劫難,也是恩承於各家先祖累世積德教化,留給後人的福澤。。。。

而另一個關於炮轟樹林的情節推測則是:這些隊伍中的各姓,外遷宗親,被裹挾參與圍攻自己家族祖庭,事後在受到家中父兄長輩譴責後,做出的辯解託詞。

當年的魯中紅槍會與南仇保衛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