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養草魚需要注意什麼?

小小魚可2019


養殖草魚需要注意什麼呢?感謝提問。

1、我們如果要用池塘來養殖草魚的話,一定要把池塘建在離環境汙染比較遠的地方。池塘的大小要看你買多少的育苗來決定。池子的底下我們一定要保持平坦,底下最好是土地,水的深度我們要控制在兩米左右。在池塘裡面還要配上給它們加氧和換水的機器,這樣我們就會方便很多。草魚本身就有一些病毒的,如果在池塘裡面養就更容易生病,所以我們在沒有放魚進去的時候,可以把漂白粉用溫水攪勻以後,撒在魚塘裡面,這樣就可以徹底的把病菌都滅掉。

2、我們在選擇草魚魚苗的時候,應該選身體有點金黃色的,身上不要有傷痕,在水中比較活潑的。魚苗的體重最好是在100克左右。我們在餵養草魚的時候,每畝地可以放800-1000只左右,同時也可以放一些鯉魚進去,這樣就可以避免草魚之間搶奪食物的問題了。還有在它們放進池塘之前,一定要給它們的身體消消毒。

3、在草魚餵養的時候,我們主要是給它們喂飼料為主。飼料裡面的蛋白質含量要在28-32之間。我們一般是每天給它們喂兩次食物,它們應該是在兩個小時之內就會吃完的,它們每天的食量給上八分飽就可以了。我們連續喂上一段時間的飼料,就可以給它們一週不喂吃的,跟上一段時間之後再繼續餵食。平時我們在食物中可以給它們多加上一些維生素的藥,這樣可以避免草魚得上肝膽之類的疾病,如果沒有有效防止就會造成它們大量的死亡。

4、我們在使用增氧機的時候一定要正確,我們每過上兩個小時就可以給池塘開上兩個小時的氧氣,凌晨的時候也一定要適當的給小魚們加上一些氧氣。我們魚塘中的水是不用一次性排空再換成新水的,我們可以放上新水,再排一點水出來的,用這種方法來給我們的池塘換水。水換的次數多了,我們一定要記得放漂白粉防止它們生病!









鄉村王紅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關於養草魚要注意的問題,個人總結如下。

1、最主要的就是魚塘了,養草魚的池塘一定要水源充足,水質好,池塘水深最好保持在2米以上,還要配備增氧機,池塘淤泥不超20釐米。

2、魚種必須規格整齊,體質好的,如果搭配其他品種特別是鯉魚的規格不得大於草魚。

3、水質調節好,養草魚的水質很重要,要經常保持水質清新和衛生,要每隔3~5天添加新水,以增加水體活力,增加溶癢,提高浮游生物的繁殖,滿足其他魚類對餌料的需求,也刺激草魚快速增長。配備增氧機保持水質新鮮,溶氧正常。

4、預防魚病。細菌性腸炎病、爛鰓病、亦皮病是草魚的三大主要病害,因此在預防上要相應的採取綜合防治方法。比如徹底清塘、魚種消毒、飼料消毒、食場消毒等等。

5、限制食慾。草魚貪吃,只要環境適宜,它的食慾基本無節制,在高溫季節特別要限制草魚的吃食量,一般喂到八成飽即可,更不能讓草魚吃夜草,每天要把剩餘的餐料撈出。

就總結了這麼多,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農民喬大陽


草魚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四大家魚”之一,是餐桌上常見的魚類。草魚的肉質鮮嫩又不膩,非常適合做酸菜魚,外面店鋪做魚大多數用的是草魚。市面上賣的草魚一般是10斤以下的重量,十幾斤的草魚在市面上很少能見到,一是大重量的草魚比較少見,二是太大的草魚也不適合家庭食用。

那麼草魚能夠活多久呢?魚類的壽命體型大小、性成熟時間的早晚有關。一般來說魚的體型越大壽命就會越長,魚的性成熟時間越晚,壽命也會越長。草魚是一種非常典型的淡水食草性魚類,資料顯示最大的草魚體重能達到40公斤左右,二三十年魚齡的草魚也是有的,不過在生活中極少數能遇見,因為大部分草魚在正在生長的過程中就已經被我們給吃掉了。

正常情況下家庭養殖的草魚性成熟一般在四齡左右,草魚的生長速度在家魚當中算是比較快的。草魚性成熟之前這段時期是生長速度最快的階段,一齡階段的草魚體重能夠達到750克,二齡階段的草魚體重能夠達到4公斤左右,三齡階段的草魚體重能夠達到5公斤左右,四齡階段的草魚體重能夠達到七公斤左右。但是飼主為了最大利潤,草魚處於二齡到三齡的時候飼主就會將草魚賣掉。而野外生長的草魚一般壽命能達到8年左右。但是長壽的草魚已經很少見了,良好的生存環境,對草魚來說是非常的重要,所以在養殖的時候,環境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也是成功養殖草魚的基礎。草魚可採用人工繁殖,繁殖要點有產卵地點、繁殖期和產卵方式。那麼,草魚怎麼人工繁殖最好?

草魚繁殖應該選擇4-5齡以上的新魚、體重在5公斤以上的體質健康、體型好看、生長速度快、身體沒有外傷和病害的草魚。把這些草魚放入2-4畝、水深3米左右的魚池裡進行培育。每畝魚池裡放100-125公斤左右的草魚為最佳,雌、雄比例為1∶1.5。除此之外可以混養鰱魚5-10尾、鱅親魚1-2尾。當池內螺螄多時,還可混養2-3尾青魚。

魚池內的這些草魚應該加強培育,春季是培育的重要時期,尤其是三月到產卵的這段時期,更為重要。在培育的過程中,以投餵青料為主,還可以適當的投餵一些精料,除此之外還可以喂一些萵筍葉、包菜葉等,還可以搭配谷芽或者麥芽。魚池內5-7天衝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3-6釐米左右。草魚產前2周,間隔一天注水一次,用流水來刺激草魚的性腺發育成熟。

成熟的草魚,輕壓草魚的腹部,生殖孔中就能擠出卵子或精液。成熟的草魚可注射腦垂體、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及類似物等催產劑,促其發情產卵,也可以在產卵池發情自然產卵。除此之外還可以採用人工授精的方法。採集的受精卵要放在孵化容器內用流水孵化,容器不同孵化密度也不同,要根據容器來調整孵化密度,一般情況下是每立方米放卵100萬粒。水溫不同,脫膜的時間也不同,大約歷經20-32小時就可以可脫 膜了,一般脫膜後3-5天,魚苗的卵黃囊消失,魚鰾充氣,魚苗就可以出孵化容器進入魚池了。

由於野生草魚不能在靜水中產卵,所以野生草魚的產卵地點一般選擇在江河干流的河流匯合處、河曲一側的深槽水域、兩岸突然緊縮的江段。野生草魚的繁殖期和鰱魚相近無幾,比青魚和鱅稍微早一些。野生草魚的繁殖期大約在4月到7月,主要集中在5月中旬。當水溫穩定在18℃左右時,野生草魚將大規模的產卵。野生草魚通常是在水層中進行產卵,魚體不會浮露水面,這叫“悶產”。如果遇到良好的生殖條件時,像水位陡漲並伴有雷暴雨時,雌、雄魚在水上層追逐,會出現仰腹顫抖的“浮排”現象。魚卵受精後,因卵膜吸水膨脹,卵徑可達5毫米,魚卵順水漂流,當發育溫度達到20℃時,30-40小時就會孵出魚苗。



山裡小安


您好,很高興回到你的問題

關注標題所說(養草魚需要注意什麼?)一下解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池塘面積以10~20畝為宜,水深2~2.5米,淤泥厚度不超過20釐米。每10畝池塘配套功率為3千瓦的增氧機和自動投餌機各1臺;

2、冬季排乾池水,凍曬20天以上。魚種放養前15天,進水10~20釐米,每畝用生石灰150公斤清塘消毒;

3、春節前後,每畝放規格為200~250克/尾的草魚種300尾,規格為15~20尾/公斤的鯽魚種300尾,規格為5~6尾/公斤的鰱魚種50尾、鱅魚種10尾。魚種放養前用5%食鹽水浸泡消毒5~10分鐘;

4、以投餵顆粒飼料為主,飼料蛋白質含量在28~32%,輔投青綠飼料。飼料投餵遵循“前粗後精”和“四定四看”的原則,一般每天投餵2次,以2小時內吃完、草魚攝食8成飽為宜。連續投餵顆粒飼料一段時間後,應停喂顆粒飼料1周,間隔期內投餵原糧飼料。

5、水質管理:正確使用增氧機,6~10月晴天無風天氣,每天下午1~3時開機增氧2小時,凌晨適時增氧;連續陰天應提早增氧。適時向池塘加註新水,採取“小排小進、多次換水”的辦法逐步調控水質。6~9月,每隔3~5天加註新水1次,每次加水10釐米左右,每隔15~20天每畝水面1米水深用生石灰10~20公斤化漿全池潑灑1次;

6、採用“前粗後精、精青結合”的方式投餵,控制草魚肝膽綜合症發生。草魚常見病有赤皮病、爛鰓病、腸炎病,一般採取內服外潑相結合的治療方法,外潑主要以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消毒劑為主,連用3天;內服以“三黃粉”藥餌效果較好,每50公斤魚體重用三黃粉(大黃50%、黃柏30%、黃芩20%,碾成碎粉後攪勻)0.3公斤與麵粉糊混勻後拌入飼料中投餵,連用3~5天;

7、適時將大規格成魚起捕上市是草魚高產養殖的重要措施,主要目的是降低池塘水體的載魚量,促進後期池魚快速生長。一般於7月底起捕1次,在清晨水溫較低時起捕。

草魚生態習性

一般喜棲居於江河、湖泊等水域的中、下層和近岸多水草區域。具有河湖洄游的習性,性成熟的個體在江河、水 庫等流水中產卵,產卵後的親魚和幼魚進入支流及通江湖泊中,通常在被水淹沒的淺灘草地和泛水區域以及干支流附屬水體(湖泊、小河、港道等水草叢生地帶)攝食育肥。冬季則在幹流或湖泊的深水處越冬。草魚性情活潑,游泳迅速,常成群覓食,性貪食,為典型的草食性魚類。其魚苗階段攝食浮游動物,幼魚期兼食昆蟲、蚯蚓、藻類和浮萍等,體長約達10釐米以上時,完全攝食水生高等植物,其中尤以禾本科植物為多。草魚攝食的植物種類隨著生活環境裡食物基礎的狀況而有所變化

希望回答希望能幫到你,謝謝



農人之創


草魚是中國淡水養殖的四大家魚之一,其肉性味甘、溫,有暖胃之功效,其膽性味苦、寒,有降壓、祛痰及輕度鎮咳作用。草魚為典型的草食性魚類,棲息於平原地區的江河湖泊,生殖季節親魚有溯游習性。草魚生長迅速,飼料來源廣,養殖效益較好。那麼,怎樣科學養殖草魚,養殖草魚要注意哪些問題呢?本期推出一組養草魚技術,供養殖戶參考。

   1 池塘水質啥要求

    春季常出現陰天黴雨天氣,氣壓較低,水體易缺氧,池塘應嚴格清野消毒,草魚自身病害較多,精養池塘更易爆發流行病,同時消除雜魚避免飼料損耗。

    要求池塘遠離汙染源,面積5~10畝,池底平坦,底質最好為壤土,稍有滲漏為佳,底泥10~20釐米,水深2米左右。在乾塘情況下(積水5~10釐米)每畝用生石灰100公斤化漿全池潑灑,或畝用漂白粉10公斤,溫水溶解後全池潑灑,做到不留死角死麵,徹底殺滅致病細菌。定期潑灑生石灰,一般每半月按每畝水面每米水深20公斤施用,或用漂白粉1毫升全池潑灑。

    每口池塘應配備3千瓦葉輪機式增氧機一臺,4寸水泵一臺,以備及時換水與增氧。水質的酸鹼值應保持在7.5~8.5之間,6~9月份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釐米左右,有機物耗氧量為每升18~20毫克。有計劃地加水換水,每10天注入新水一次,每次注入20~30釐米,到7月中旬,視實際情況換水一次,換水量為1/2。6月~8月中旬。草魚容易缺氧浮頭,晴天中午開增氧機2~3小時,凌晨開機3~4小時,陰天半夜開機一次,以預防魚類浮頭。

    2 乾塘魚種咋放養

    越冬後的魚塘,水質一般呈老化狀態及出現弱酸性,因此當魚塘水溫逐漸回升並穩定在13℃~15℃以上時,應對魚塘水質進行處理:將全塘換1/3新鮮水,適當降低池塘水位,以利池塘水溫快速升高;在天氣晴朗時,中午開1~2小時增氧機換氣,同時可視情況使用生石灰或微生物製劑等改善魚塘水質。

    草魚種應選擇體色金黃,外表無傷,活潑健壯,體重在100克左右的個體。由於草魚出血、腸炎兩大病均易感染當年魚種,應選擇2齡苗種為佳。魚種入池前,應注意體表消毒。放養時用3%的鹽水浸泡魚體,對草魚進行免疫。

    魚種投放時一是每畝投放尾重150~200克的草魚250尾。這種投放方式與高密度、大規格放養相比,一方面可大幅度降低魚種成本,節省費用50%~73%;另一方面避開了高溫期水體載魚量過高容易出現泛池死魚現象。

    另一種為每畝放養800~1000尾,搭配個體規格為250~500克鰱魚種100尾,青魚種15尾,不搭配或少搭配鯉魚,以避免與草魚搶食。

    3 親魚培育注意啥

    開春後魚塘水溫漸升,魚類開始攝食,此時應及早開食,投餵新鮮質優的飼料,保障魚類能提早開食,促進體質恢復,提高抗病能力,及時促進魚類生長,加速親魚的性腺發育,提高養殖產量與效益。

    應勤巡塘,避免魚塘出現浮頭現象。已懷卵的親魚,耗氧量相對偏高,要保持魚塘水質有較高的溶氧量,一旦池水缺氧,親魚出現浮頭,則會影響親魚的成熟與產卵,甚至導致親魚不產,嚴重影響全年的生產。

    加強沖水,促進親魚發育成熟。當水溫穩定在15℃以上時,對親魚加強水流刺激,有助於親魚發育成熟,使成熟親魚順利產卵。

    有效控制魚病發生,施藥過多、施藥量過大,會影響親魚的成熟產卵,甚至影響產卵孵化出的魚苗質量,應嚴格控制親魚塘的施藥量。越冬後的親魚,有部分親魚可能出現凍傷患水黴病,要及時將死、病魚撈走,避免汙染水質。

    4 怎樣飼餵才科學

    飼料蛋白質含量是影響草魚養殖經濟效益的一個重要因素,實踐證明,飼料蛋白質含量在30%左右時,既能保證草魚快速生長,又可降低飼料成本,養殖效益最佳。

    池塘精養草魚所用飼料採用以配合魚飼料為主,青飼料為輔的方式。配合飼料以魚粉、豆粕、麥麩、次粉、玉米、精草等原料為主,配以礦物鹽、多維及氨基酸的複合添加劑,要求飼料營養全面,其中粗蛋白20%、粗脂肪4%、碳水化合物40%、纖維素8%~10%,青飼料投餵紫花苜蓿、黑麥草、蘇丹草、旱草、水草等,要求飼草鮮嫩,以便於草魚消化。

    投餵優質飼料可使草魚的病害少,生長快,精養池塘要嚴格堅持“定質、定量、定時、定點”投餵。常規飼料投餵為3月中旬至5月份每日2~4次,6~8月中旬每日3次,8月中旬至10月每日4次。從6月份開始,每天投餵青飼料1次,投餵量不宜過大,以七八成為宜,嚴防過飽或過飢。

    草魚搶食兇且貪食,一次性投餵過多易出現飼料在腸道中膨脹將魚撐死的情況。一般日投餵量為草魚體重的1.5%~1.8%,分3次投餵。為防止攝食不均出現個體生長的兩極分化,顆粒飼料直徑4毫米,每次撒喂時間不應少於45分鐘,儘可能使所有草魚都能獲得飼料。

    5 流行疫病咋防治

    認真巡塘,及時掌握池魚活動與吃食狀況,掌握水質變化情況,做到“無病早防,有病早治”。草魚常見病有赤皮病、爛鰓病、腸炎病等,一般採取內服外潑相結合的治療方法,外潑主要以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消毒劑為主,連用3天;內服以“三黃粉”藥餌效果較好,每50公斤魚體重用“三黃粉”(大黃50%、黃柏30%、黃芩20%,碾成碎粉後攪勻)0.3公斤與麵粉糊混勻後拌入飼料中投餵,連用3~5天。

    也可用磺胺胍做成浮性飼料,即每5克磺胺胍拌麩皮1斤,再加榆樹皮粉或紅薯粉3兩,用熱水調和,壓成小塊,曬乾待用。將藥餌摻於顆粒中,第一天按池魚體重每10公斤用藥1克,第2~6天每天藥量減半投餵。每天1次,6天為一週期,每1個月到1個半月投餵一週期。

    越冬後有部分魚可能凍傷患水黴病等,可用水黴淨每畝100克全塘潑灑,用五倍子藥汁全塘潑灑;可採用前述藥餌投餵方法防治腸炎病;用禽用紅黴素每克含1百萬單位第一天全池潑灑0.07萬國際單位,第二天藥粉拌餌內服,每100公斤魚用藥1克,2~6天減半,可治爛鯉病;用五倍子、呋喃唑酮治療腸炎、爛鰓併發症。具體方法為用五倍子煮成藥液連渣全池潑灑,同時連喂6天呋喃唑酮,每天每100公斤1毫克。



塘主森仔


1、池塘 主養草魚的池塘淤泥不超過20釐米,水源充足水質好,池塘水深保持在2米以上,6670平方米左右的池塘應配備2.2千瓦增氧機1臺。

2、魚種 草魚種必須規格整齊,體質健壯,規格在100克/尾左右,其他搭配品種規格特別是鯉魚種規格不得大於草魚。

3、品種搭配及放養密度主養草魚的池塘。草魚投放量應掌握在總投放量的60%左右,條件較好的池塘,每667平方米可放草魚500~550尾,搭配鰱魚300尾,鱅魚70尾,鯉魚80尾(或鯽魚150~200尾),還可適當搭配團頭魴。

4、飼料 以投餵青草或各種水草為主,除經常投餵稗草、蘆草、苦草、菹草外,還可以投餵人工種植的苜蓿、蘇丹草,黑麥草等優質高產青飼料。另外各種雜草及蔬菜,豆類、瓜類、玉米的莖葉等都是草魚很好的飼料。飼料投餵量應根據天氣,魚類吃食情況、水質情況靈活掌握,以每天傍晚前吃完為好。在夏季高溫季節,應嚴格杜絕草魚吃夜草。另外,在每天下午4點左右,應按塘魚重量的1.5%投餵配合顆粒餌料,以補充營養,馴化集中攝食。草魚膨化顆粒餌料與青飼料配合使用效果很好,這種餌料既能滿足草魚生長的需要,又能節省大量的勞動力,同時對淨化水質,防止魚病很有好處。

5、水質調節 主養草魚的水質十分重要,要經常保持水質的清新和衛生。要求每隔3~5天添加新水5~10釐米,以增加水體活力,增加溶氧,提高浮游生物的繁殖率,滿足鰱魚、鱅魚對餌料的需要,也刺激草魚的快速生長。配備增氧機增氧,以保持水質新鮮,溶氧正常。同時每隔半月667平方米潑灑生石灰10~20公斤,以澄清水質。透明度最好保持在25~30釐米。

6、預防魚病 細菌性腸炎病、爛鰓病、亦皮病是草魚的三大主要病害。因此在預防上要相應的採取綜合防治的方法。

①徹底清塘,主養草魚的池塘必須在放養前徹底清塘,消滅病原和敵害生物。最好用生石灰幹撒清塘,每 667平方米用量了5公斤。

②魚種消毒,魚種放養前必須消毒,可用3%~4%的食鹽水溶液浸洗魚種15分鐘,也可用10毫升/公斤的漂白粉;8毫克/公斤的硫酸銅等其他消毒方法。

③飼料消毒,青飼料最好用5~10毫升/公斤的漂白粉溶液消毒後再投餵。

④食場消毒,6~9月份,每半個月對食場進行1次消毒,方法是在魚吃食後用500克漂白粉溶水後潑灑在食場周圍,也可採用掛袋或掛簍的方法消毒。

⑤限制食慾,草魚貪吃.只要環境,適宜,食慾基本無節制,在高溫。季節特別要限制草魚的吃食量,一般喂到八成飽即可,更不能讓草魚吃夜草,每天堅持將剩餘的殘料撈出。

⑥池水消毒、投餵藥餌,5~9月份,每半月池水清毒一次。常用藥物及其用量:漂白粉1毫克/公斤,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0.70毫克/公斤,敵百蟲0.50毫克/公斤,生石灰20毫克/公斤,以上各類藥物交替使用,效果較好。藥餌投餵可每半月一次,每次3天,每100公斤飼料中加土黴素100克,或選用磺胺類、呋喃類等藥物做成藥餌,酌情投餵。


楚河瀚塘塘主大人


放養模式以草魚為主適當配養花白鰱,鯽魚魴魚等,鯽魚利用飼料碎屑能力強,在攝食時能翻動底泥,可促使 有機物礦化,改善水質,且不與草魚搶食,可以作為次養魚,一般要求不養鯉魚。

主養草魚淨產1000kg/畝 的放養模式:草魚100g/尾 700尾 ,連魚 50g/尾 300尾 ,花鰱50g/尾 80尾,鯽魚10g/尾 500尾,魴魚25g/尾 300尾。

所喂飼料應為草魚專用飼料,使用蛋白含量過低的飼料會造成養殖成本較高或營養成分不足,所用飼料要求鮮嫩、不變質。投餵顆粒飼料要採用投餌機,使飼料撒落均勻,分佈面廣,避免因魚體搶食,使規格小、體質弱得魚吃不到或吃不飽。投餵顆粒飼料的次數為:3-4月份每天3次,即早上8點,中午11點,下午3點,5-9月份每天4次,即早晨8點,中午11點,下午1點半和3點半,每次投餵30min左右,投餵量以80%的草魚吃飽為宜,投餵青飼料建議在傍晚或夜間進行,因為白天投草,草魚攝食顆粒飼料就較差。

水質管理:由於草魚苗清水而且食量大,排洩多,所以池水要經常加水和排水,排出池中的排洩物和殘餌,防治水質惡化,要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cm以上


農民奔小康


1. 養魚必須先養水,假如水質不好,各種有毒物質含量過多會影響魚的生長。好水的特點是有生命力且純淨,每年洗淨乾涸的池塘,水就從河裡流出,如果池中底泥過多,應將底泥從池中取出,暴露在陽光下一段時間,對池底進行消毒。

2.藻類對養草魚至關重要,通常是淺綠色的池塘水,油綠色的水質能產生更多藻類,其他異常顏色會殺滅藻類。

建議水中投放大量有益菌,如枯草芽孢桿菌,將大分子有機化合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質,可被魚體吸收,光合細菌可增加溶解氧和硝化作用,細菌能降低氨氮、亞硝酸鹽等。

3.草魚放養前接種血熱疫苗十分重要。

水產養殖的魚類在池塘裡,將草魚和大頭魚、鰱魚和鰱魚混在一起。春秋兩季水深1.5米,水質良好,有利於水溫的升高。

4.夏冬養魚,保持水高2米,保溫隔熱,每英畝草魚1000條,大頭魚60條,鰱魚200-250條,鯉魚200-250條,隨著魚塘年租金的增加,有的達到了每年1800元/畝,農民不得不增加養殖密度,有的養殖密度增加,疾病的發病率也增加,

這使得管理變得更加困難。

5.魚種的選擇很重要,無病,身體顏色一致,皮膚無潰瘍、痂皮或斑點,鰭片完整,無畸形,移動靈活,不易捕捉。魚有很好的免疫力,不容易生病。

6.飼料必須新鮮,不得發黴,通常注意3點。

定點、質量、定量。時間:上午一次,下午一次,但夏天要多加一次,晚上9點。定點時,會在指定的取食地點,一般根據池塘的大小來確定取食點的數量。這一點不應該位於較低的風口,因為較低的風口水質較差。全年主要是南風和北風,一般東側和西側有一個池塘。


彩雲之男華哥


1、池塘 主養草魚的池塘淤泥不超過20釐米,水源充足水質好,池塘水深保持在2米以上,6670平方米左右的池塘應配備2.2千瓦增氧機1臺。

2、魚種 草魚種必須規格整齊,體質健壯,規格在100克/尾左右,其他搭配品種規格特別是鯉魚種規格不得大於草魚。

3、品種搭配及放養密度主養草魚的池塘。草魚投放量應掌握在總投放量的60%左右,條件較好的池塘,每667平方米可放草魚500~550尾,搭配鰱魚300尾,鱅魚70尾,鯉魚80尾(或鯽魚150~200尾),還可適當搭配團頭魴。

4、飼料 以投餵青草或各種水草為主,除經常投餵稗草、蘆草、苦草、菹草外,還可以投餵人工種植的苜蓿、蘇丹草,黑麥草等優質高產青飼料。另外各種雜草及蔬菜,豆類、瓜類、玉米的莖葉等都是草魚很好的飼料。飼料投餵量應根據天氣,魚類吃食情況、水質情況靈活掌握,以每天傍晚前吃完為好。在夏季高溫季節,應嚴格杜絕草魚吃夜草。另外,在每天下午4點左右,應按塘魚重量的1.5%投餵配合顆粒餌料,以補充營養,馴化集中攝食。草魚膨化顆粒餌料與青飼料配合使用效果很好,這種餌料既能滿足草魚生長的需要,又能節省大量的勞動力,同時對淨化水質,防止魚病很有好處。

5、水質調節 主養草魚的水質十分重要,要經常保持水質的清新和衛生。要求每隔3~5天添加新水5~10釐米,以增加水體活力,增加溶氧,提高浮游生物的繁殖率,滿足鰱魚、鱅魚對餌料的需要,也刺激草魚的快速生長。配備增氧機增氧,以保持水質新鮮,溶氧正常。同時每隔半月667平方米潑灑生石灰10~20公斤,以澄清水質。透明度最好保持在25~30釐米。

6、預防魚病 細菌性腸炎病、爛鰓病、亦皮病是草魚的三大主要病害。因此在預防上要相應的採取綜合防治的方法。

①徹底清塘,主養草魚的池塘必須在放養前徹底清塘,消滅病原和敵害生物。最好用生石灰幹撒清塘,每 667平方米用量了5公斤。

②魚種消毒,魚種放養前必須消毒,可用3%~4%的食鹽水溶液浸洗魚種15分鐘,也可用10毫升/公斤的漂白粉;8毫克/公斤的硫酸銅等其他消毒方法。

③飼料消毒,青飼料最好用5~10毫升/公斤的漂白粉溶液消毒後再投餵。

④食場消毒,6~9月份,每半個月對食場進行1次消毒,方法是在魚吃食後用500克漂白粉溶水後潑灑在食場周圍,也可採用掛袋或掛簍的方法消毒。

⑤限制食慾,草魚貪吃.只要環境,適宜,食慾基本無節制,在高溫。季節特別要限制草魚的吃食量,一般喂到八成飽即可,更不能讓草魚吃夜草,每天堅持將剩餘的殘料撈出。

⑥池水消毒、投餵藥餌,5~9月份,每半月池水清毒一次。常用藥物及其用量:漂白粉1毫克/公斤,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0.70毫克/公斤,敵百蟲0.50毫克/公斤,生石灰20毫克/公斤,以上各類藥物交替使用,效果較好。藥餌投餵可每半月一次,每次3天,每100公斤飼料中加土黴素100克,或選用磺胺類、呋喃類等藥物做成藥餌,酌情投餵。



果滿天下


1 池塘水質啥要求

春季常出現陰天黴雨天氣,氣壓較低,水體易缺氧,池塘應嚴格清野消毒,草魚自身病害較多,精養池塘更易爆發流行病,同時消除雜魚避免飼料損耗。

要求池塘遠離汙染源,面積5~10畝,池底平坦,底質最好為壤土,稍有滲漏為佳,底泥10~20釐米,水深2米左右。在乾塘情況下(積水5~10釐米)每畝用生石灰100公斤化漿全池潑灑,或畝用漂白粉10公斤,溫水溶解後全池潑灑,做到不留死角死麵,徹底殺滅致病細菌。定期潑灑生石灰,一般每半月按每畝水面每米水深20公斤施用,或用漂白粉1毫升全池潑灑。

每口池塘應配備3千瓦葉輪機式增氧機一臺,4寸水泵一臺,以備及時換水與增氧。水質的酸鹼值應保持在7.5~8.5之間,6~9月份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釐米左右,有機物耗氧量為每升18~20毫克。有計劃地加水換水,每10天注入新水一次,每次注入20~30釐米,到7月中旬,視實際情況換水一次,換水量為1/2。6月~8月中旬。草魚容易缺氧浮頭,晴天中午開增氧機2~3小時,凌晨開機3~4小時,陰天半夜開機一次,以預防魚類浮頭。

2 乾塘魚種咋放養

越冬後的魚塘,水質一般呈老化狀態及出現弱酸性,因此當魚塘水溫逐漸回升並穩定在13℃~15℃以上時,應對魚塘水質進行處理:將全塘換1/3新鮮水,適當降低池塘水位,以利池塘水溫快速升高;在天氣晴朗時,中午開1~2小時增氧機換氣,同時可視情況使用生石灰或微生物製劑等改善魚塘水質。

草魚種應選擇體色金黃,外表無傷,活潑健壯,體重在100克左右的個體。由於草魚出血、腸炎兩大病均易感染當年魚種,應選擇2齡苗種為佳。魚種入池前,應注意體表消毒。放養時用3%的鹽水浸泡魚體,對草魚進行免疫。

魚種投放時一是每畝投放尾重150~200克的草魚250尾。這種投放方式與高密度、大規格放養相比,一方面可大幅度降低魚種成本,節省費用50%~73%;另一方面避開了高溫期水體載魚量過高容易出現泛池死魚現象。

另一種為每畝放養800~1000尾,搭配個體規格為250~500克鰱魚種100尾,青魚種15尾,不搭配或少搭配鯉魚,以避免與草魚搶食。

3 親魚培育注意啥

開春後魚塘水溫漸升,魚類開始攝食,此時應及早開食,投餵新鮮質優的飼料,保障魚類能提早開食,促進體質恢復,提高抗病能力,及時促進魚類生長,加速親魚的性腺發育,提高養殖產量與效益。

應勤巡塘,避免魚塘出現浮頭現象。已懷卵的親魚,耗氧量相對偏高,要保持魚塘水質有較高的溶氧量,一旦池水缺氧,親魚出現浮頭,則會影響親魚的成熟與產卵,甚至導致親魚不產,嚴重影響全年的生產。

加強沖水,促進親魚發育成熟。當水溫穩定在15℃以上時,對親魚加強水流刺激,有助於親魚發育成熟,使成熟親魚順利產卵。

有效控制魚病發生,施藥過多、施藥量過大,會影響親魚的成熟產卵,甚至影響產卵孵化出的魚苗質量,應嚴格控制親魚塘的施藥量。越冬後的親魚,有部分親魚可能出現凍傷患水黴病,要及時將死、病魚撈走,避免汙染水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