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105歲老人《活好》:你並不孤獨,從出生和母親奮戰來到人世開始

前不久,熱播劇《慶餘年》著實火了一把,裡面有位北齊帝師、北齊文壇大家“莊墨韓”,此人在劇中有兩句話,極符合文學泰斗的人設,亦頗有大師風範:


“我這一生啊,注書無數,寫了這麼多的文章,可我最得意的,是我這段人生。”


105歲老人《活好》:你並不孤獨,從出生和母親奮戰來到人世開始


“我活得很快活,我不委屈自己,也不欺騙自己,我希望你也能如此,快快活活!”

影視劇中,這位古稀老人在他生命末期,用這番話語表明了他的人生態度:活出真實的自己,要活得快快活活!

105歲老人《活好》:你並不孤獨,從出生和母親奮戰來到人世開始


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

關於“五十知天命”中的天命到底是什麼,自古各個學派有不同的解釋:

有的說:是上天的意志。

有的說:是自然的意志。

有的說:是受命於天。

有的說:是人與生俱來的天賦。

有的說:是人的自然壽命。

不管天命是什麼,人過半百,總歸會對自己這大半輩子有些感悟吧!


可有時候想一想,人生短短几十年,難道真要到年過半百、古稀老人的年齡,才能活出通透、智慧的人生嗎?

有沒有機會與一位平和親切的老人做一次深刻的交流呢,像家裡的長輩一樣,像講故事一樣,溫柔、平實地為我們分享那些寶貴的經驗與領悟呢?


一位日本105歲老人,在彌留之際,用訪談的形式,為我們講述的他對於人生的領悟,他的所有感悟都收錄整理在這本《活好》之中,這本《活好》裡的每一句都是發自肺腑的話語,都是生命釀造出來的原漿。


作者日野原重明,日本皇室家庭醫師,將體檢帶入日本,一生寫過200多部著作、做過無數次演講、在日本提倡預防醫學第一人,一位“永遠向前看”的智者。


老人從“生命、死亡、家庭、愛人、朋友、教育、奇蹟.....”等諸多角度,為我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視角,用平和幽默的語言溫暖著我們的心。

在這本書中,如果某句話觸動了自己的心絃,那都是我們的福分。


105歲老人《活好》:你並不孤獨,從出生和母親奮戰來到人世開始




接受一位百歲老人的祝福

這本《活好》是日野原重明先生在105歲的時候,以“與採訪者訪談內容”編著而成。

105歲,已是與死亡爭分奪秒的彌留之際了,老人已經無需名利,無需沽名釣譽、更無需故弄玄虛了,丟掉了這些包袱,老人所說的每一句話顯得彌足珍貴。


1.【死亡】

人死後,並不會煙消雲散,並不會從生者生命中徹底消失;


相反,通過時時追憶,他們會以更為深刻的方式鐫刻在我們的生命裡。

老人作為一名醫生,目睹過太多的死亡,對於他而言:死亡不是生命的終止,而是生命另一種新的開始。


而正當盛年的我們,又該如何面對死亡呢?


我自己在一次練習中,做過一個這樣的思考:


“躺在棺材裡體驗死亡,此刻你的心情和以後的打算是什麼?”

當時我是這樣描寫的:


我坐在這裡,看著這個題目,閉上眼睛,幻想我躺入棺材裡:


我將化為一小盒白色的骨灰,被深埋於地下。

我的眼睛不禁有些溼潤,

那是為了什麼而溼潤呢?


我沒有感到什麼悔意,在我的一生中,每個決定性的選擇都是自己做的;

我沒有感到什麼遺憾,有愛我的家人,也做了自己想做的事,老天對我不薄;

但是,我感到一種深深的不捨,對於我愛的那些人,我還沒來得及愛夠啊!


我想看著小孩子長大且幸福的生活,用我自己的經驗幫助她解答一個個人生的困惑,

我想永遠坐在父母身邊,其樂融融的享受一家人平淡如常地嘮著家常,

我想開著車,愛人坐在身旁,車裡放著我們都喜歡的歌,一路哼唱,眼中有景,景中有人。

……..


我想自己是一個付出型的人,我願意我愛的人因為我的存在而快樂,他們快樂,我便快樂。

如果我死去了,他們會難過吧,想到他們會難過,我便更難過了。


人總有死去的時候,我不想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沒有那樣的鴻鵠之志;

我只想說:“人生好似風前絮,歡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連江點點萍”。


寫到這裡,我卻又笑了:

幸好這是假想的,但是這個假想是不是讓自己更清楚的瞭解了自己最在乎的是什麼了呢?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人生短短几十年,將自己想做的事情,盡力去做,真實地做自己,不枉活過一次!


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說:“死亡這件事和我無關,因為我活著的時候,死亡沒有來。”


我是非常認同這句話的,對於我們活著的人來說,更大的挑戰其實是知道如何活好現在,我感謝那次的練習,讓自己有種新的感悟,知道自己真正在乎的是什麼。


孔聖人說:“未知生,焉知死?”


讓我們用有限的餘生,探索一切未知,也包括探知我們自己,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105歲老人《活好》:你並不孤獨,從出生和母親奮戰來到人世開始


2.【孤獨】

關於孤獨,我們最常聽到的是:我們生來孤獨!


而日野原重明老先生怎麼說呢?

人在出生時算是一個人降生嗎?


嬰兒在母體中孕育,伴隨著媽媽心中的期待和身體的疼痛,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


從這個意義上說,人出生時可不是獨自一人。

這真是一個讓人驚喜的觀點,我們並不孤獨,從我們與媽媽一起奮戰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就不是一個人!

林語堂先生說:

孤獨這兩個字拆開來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蝴蝶,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間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

稚兒擎瓜柳棚下,細犬逐蝶窄巷中,人間繁華多笑語,惟我空餘兩鬢風。

——孩童水果貓狗飛蝶當然熱鬧,可都和你無關,這就叫孤獨。


孤獨對我們而言,是什麼呢?

是一個人窩在家裡看電視?

是打開通訊錄卻沒有一個人可以傾訴衷腸?

是燈火闌珊時形單影隻的身影?

是受到不公委屈時無人安慰的落寞?

......

很多時候,我們會把生活中不時出現的無聊、寂寞,當成孤獨,我們只是害怕獨處,害怕獨處。

人類天生就是群居動物,我們需要社會認同感,需要相互依賴,相互支撐,而孤獨是一種想把他人接納到自我之中的慾望,它尋求的是一種理解。

周國平說:人這脆弱的蘆葦,是需要把另一根蘆葦想象成自己的根的。

我們不妨換一個角度來看待孤獨,孤獨其實是一種禮物,感受到孤獨的時刻,我們更需要學會與自己交談,聽自己說話,就這樣去學會深刻。

當我們心中有愛,腦子裡有思想,孤獨真的不是一種令人沮喪的感覺,那時的我們只會更愛自己,繼而愛上這個世界。


105歲老人《活好》:你並不孤獨,從出生和母親奮戰來到人世開始


3.【家】

散文《家》中有一段這樣的描寫:

南方水鄉,我在湖上盪舟。迎面駛來一隻漁船,船上炊煙裊裊。當船靠近時,我聞到了飯菜的香味,聽到了孩子的嬉笑。這時我恍然悟到,船就是漁民的家。

.......

對於我們,家又何嘗不是一隻船?

這是一隻小小的船,卻要載我們穿過多麼漫長的歲月。

“家是一隻船,在漂流中有了親愛。”


家是溫暖的港灣,當我們揚帆遠航時,它為我們提供溫暖。

家是永遠的岸,倦鳥思巢,落葉歸根,無論我們在外面如何漂泊,最終總是要靠岸。


而日野原重明先生說:

“家,就是圍在一起吃飯。。


一家人能圍在一起吃飯,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事。”

是啊,生活中沒有那麼多生死大事,生活大部分時光都是在平淡飲食中流淌,尤其是與家人的相聚之時。

細細想來,對我而言,“家”確實存在於“家人團聚”的一瓢水,一簞食中。

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文化,對於我家,從小就是比較講究吃,用我家人的話說:不能讓孩子虧嘴。

直到現在,我對家人“愛”的體現就是:帶著他們去吃好吃的,或者買最好的食材,給他們做他們愛吃的菜。

看著孩子們你爭我搶,大快朵頤吃的歡快;

看著老人一邊細嚼慢嚥一邊微笑地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

這時,心裡就會漾起一絲暖意,嘴角也不禁掛起笑容,親情不知不覺地流淌在就餐席間。

就餐時,我們只談開心的事情,只是傳遞彼此相互關心,感受彼此的愛意。

因為愛,大家坐在一起就餐,席間你關心我的喜好,我關心他的身體,他關心你的工作.......

在一起就餐的時光中,飯菜成了一種紐帶,將親情串聯,那種溫暖是由心而發的。


105歲老人《活好》:你並不孤獨,從出生和母親奮戰來到人世開始


4.【愛】

毛姆說:愛情中需要有一種軟弱無力的感覺,要有體貼愛護的要求;有幫助別人、取悅別人的熱情。

這大概就是每個人都兼有“愛與被愛”兩種需求吧。

對於愛,日野原重明先生說:

所謂愛,就是接受最真實的TA,如果不顧及對方,只考慮自己,那麼即使有人愛著你,你也根本不會感受到。


希望自己被愛是人之常情,人不能脫離關係而獨立存在,愛上一個人和被一個人所愛的幸福,這是隻有人類才能擁有的獨特感受。


如何能夠獲得更多人的關愛呢,那就是要發自內心地感謝他人,通過意念把感恩之情傳達出去。

其實,不僅僅是從愛情的角度,對於任何一個人,如果你愛他,就應該接受他的全部,如果你真的愛一個人,那麼他的錯誤和缺點在你眼中都會變得可愛起來。

有人說,愛會讓人變得盲目,喪失自我。

其實很大程度來說,愛使人發現自我


你有過那種驚喜的發現嗎?

自己原來還有那麼多平時疏忽的好東西,我們渴望把自己最好的東西給愛的人,這種呈現的願望導致了自我發現

有個朋友,從懷孕時起,就開始學習國學,從《論語》、《弟子規》、《三字經》到《史記》、《唐詩三百首》《宋詞-賞詞如風》《百家講壇》........她說,希望孩子出生後,自己能給孩子講這些知識,為了孩子,自己要先學明白。

為了愛,我們其實願意付出很多,在付出的過程中,難道不是自己華麗的蛻變嗎?難道不是自己的成長嗎?

愛,在於給予,在於付出。

而真正的幸福也就在於此。


105歲老人《活好》:你並不孤獨,從出生和母親奮戰來到人世開始




人生過成什麼樣,才能算是活好?


活好,是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的,但是對我而言,活得真實,活出真實的自己,就算是活好。

我自己的體會,如何算是活好呢,如果能明確以下幾個觀點,離“活好”也就不遠了。


1.【明確自己的目標】


孔子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不論從任何角度來說,就是自己徹底瞭解自己。

想要活好,我們先要弄清楚:


自己想要什麼;

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自己的優勢劣勢。


無論是在找工作,或是談戀愛,明確上面的問題才會讓自己思路清晰、目標篤定,才能實現“不忘初心”。

當明確大的目標之後,再進行細分,化繁為簡,一點點積累、攻克,通過行動去接近,乃至最終實現。

恆定的整體規劃+階段性的目標+可具體實行的方式方法,這樣或許就更能接近“活出真實的自己”吧。


所以能夠時時帶著“探索自知”的態度去審視自己,這是活好的第一步,否則,只會成為XXX的翻版,並且一輩子都在為了別人而活。

跟隨自己的內心感受,做一個真實的自己,同時會讓自己做到問心無愧,漸漸地就會發現:

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105歲老人《活好》:你並不孤獨,從出生和母親奮戰來到人世開始


2.【找到自己的樂趣所在】

能活出真實的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要有篤定的信念,又要有強大的毅力。

作為人類,我們不是孤立存在的,我們需要社會化認同感,就像《自卑與超越》中所說,人類追求“優越感”是無時無刻的,有時候我們要有能力去控制自己,避免成為追尋他人身後的陀螺。

這時,我們可能就需要發現一些讓自己能夠真正享受,來釋放這種自我認同並發現自我的優越感。


《慶餘年》中,郭麒麟飾演的範思轍有自己的小算計,也有自己單純可愛,受到了很多網友的喜愛。

他擅長算術,酷愛賺錢,當主角範閒問他“為什麼那麼喜歡錢,賺那麼多錢幹什麼”的時候,他很直接坦率的回答:“不幹什麼啊,我就是喜歡賺錢,看著錢越變越多我就高興。”

拋開賺錢這個概念,如果能從某一件事中獲得快樂,並且沉浸其中,這就是心流的幸福狀態。

很多借助外物而獲得的“幸福感”是轉瞬即逝的,無論是大房子、花不完的錢、美食、還是性愛,無時無刻慾念纏身的人,是無法自由控制內在的心靈的。

但如果你沉浸在一件讓你著迷的樂趣之中的時候,你會全心全意地將所有的精神集中起來,當你完成這件作品或者完成某個過程之後,那種幸福的感覺,不可言傳只能意會啊。


怎麼來衡量判斷幸不幸福呢?

孔子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當自己做一件事,不為功利,只是因為做這件事自己感到快樂的時候,那恐怕就是真的樂趣所在了。

心流理論之父米哈里·切克森米哈賴說過:“在《心流》這本書中所有的研討都是在證明:幸福不是人生主題,而是附帶現象。幸福是你全身心地投入一樁事物,達到忘我的程度,並由此獲得內心秩序和安寧時的狀態。”

所以,這一輩子,儘量去找一件讓你自己能沉浸其中的樂趣,讓你不用藉助任何外物就能享受那種快樂,那麼離活好就又近了一點。


105歲老人《活好》:你並不孤獨,從出生和母親奮戰來到人世開始


3.【找到一個控制自己情緒的方法】

人,最不可控的,是情緒。

一個能夠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才有更多的可能去實現自己的目標,也才有可能去享受那些樂趣。

每一天我們都會面臨各種情緒,有喜悅的、有悲傷的、有愧疚的、有焦慮的.......無論是物理性的,還是環境造成的,情緒都是我們不得不去面對的一個挑戰。

然而,情緒如同一股無形的氣流,它包裹著你,吞噬著你,它有時能夠把我們帶上天堂,有時又能夠把我們拖向地獄。

我們總是說負面情緒、正面情緒,其實情緒部分正負,每一種情緒都是我們心理的反應。

當我們遇到一些情緒的時候,我們可以試著寫下來,去分析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情緒,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王小波說:我們大部分的憤怒,都是源於我們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


雖然我們不能一言以概之,如果想真正瞭解心理需要很多知識與訓練,但是至少我們可以通過面對我們的情緒,試著理解我們的情緒探究這種情緒背後的心理原因,來幫助我們走出這種情緒所帶來的感受,這可以使我們更好的瞭解自己,也可以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


同樣的,對於那些惹到我們,我們相處不來的人,我們也可以用這個方法去試著分析一下。

日野原重明先生在《活好》裡說:多想想對方為什麼會這樣,當了解到他背後的那些原因,或許就可以帶著一種同情、憐憫的共情之心了,我們的心也會變得柔軟,自己也就必須那麼憤怒了。


最終,原諒他人的同時,解脫的其實是自己。


同時,我們還可以修煉正念、冥想等練習,以達到自己的身心精神上的放鬆。


當這三點都能慢慢地清晰起來,建立起來、成熟起來的時候,才能談更多的“活好”。

有時候,我們用不著先想著如何造福社會,造福人類,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夠先把自己梳理清晰,才有可能有餘力去幫助他人,也只有自己強大了,才有能力去幫助他人。


105歲老人《活好》:你並不孤獨,從出生和母親奮戰來到人世開始



老人在《活好》裡說:生命存在於我們能夠支配的時間裡。

我們相信,對於人類而言,真正讓自己強大的是自己的精神、心靈和意志。

讓我們的精神、心靈和意志去做出正確的選擇,將時間過得更有意義,或許可以讓我們的生命更有質感。

面對生活中不期而遇的困惑,我們時常會感到茫然。

每個人的人生經歷、感受都不盡相同,《活好》這本書很薄,卻滿載著老先生一生的智慧,不管面對人生中的哪些困惑,都能在書中找到溫暖你的話語。

《活好》,將日野原重明先生的心願恰如其分地傳達給我們,書中娓娓道來的這些人生真諦。

最後,感謝老人在日漸枯竭的生命晚期,為我們留下的這些真摯感人的話語,它走入我們的內心深處,慰藉我們曾經困惑受傷的心靈,也帶給我們更多的啟發。



105歲老人《活好》:你並不孤獨,從出生和母親奮戰來到人世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