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鐵”漢子的一顆“暖心”


“鐵”漢子的一顆“暖心”


“鐵,想辦法弄點口罩,居委會人群容易集聚,我們要做好自我防護不能先倒下。”“鐵,要封城了,想辦法弄50頂帳篷,各個村值守的地方肯定需要。”“鐵……”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這是大集街南湖社區支部書記、主任凃仁彪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如果以為“鐵”也是南湖社區的幹部,那就錯了,其實他只是南湖社區的一名普通志願者——朱鐵。

朱鐵是大集人,和愛人一起在武昌經營一家藥店,由於為人實在、大方,在藥店也肯鑽研,夫妻倆的小店經營的還不錯,休息的時候會回南湖社區的家中小住。朱鐵和凃仁彪是同學,平時看著這位書記勤勤勉勉的為小區居民服務,他頗有感觸,也很敬佩,所以社區有什麼他都會搭上一把手,幾年前就是南湖社區的“志願者”了。

今年朱鐵對愛人說:這些年你辛苦了,今年我們提前2天回家過年,晚點開門,你也好好休息下。2月21日晚上,夫妻倆收拾好店面後就回到了南湖社區。剛剛休息一天,2月23武漢“封城”。假如他不從事這個行業,倒也沒什麼,但是政府有要求,“封城”後藥店必須營業。朱鐵二話不說,立即把愛人送到武昌的藥店開門營業,但是,他卻不能在藥店陪愛人,因為社區人手不夠,他答應要回南湖社區幫忙的。從此朱鐵便和愛人過起了在武漢“兩地分居”的生活。

抗“疫”初期,南湖社區防疫物資匱乏,朱鐵為社區捐了100個口罩;社區沒有酒精和84等消毒物資時,他開自己的車幫社區採購,只收成本費;口罩炒到天價的時候,他叮囑愛人一定不能發“國難財”。大年三十的晚上,當朱鐵受大集鍾陵社區書記所託,把幫忙代購的甘精胰島素送到居民手中時,居民激動不已說到:“謝謝,這可是救命藥啊!”

隨著疫情管控措施的不斷加強,很多居民平常吃的藥都買不到,又是朱鐵,一次次為他們充當起藥品採購志願者的角色。福多司坦片、噻託溴銨粉霧劑、硒酵母片、甲巰咪唑片、丙種球蛋白……這一連串慢性病和重症患者必需的又陌生的藥名,背後是一顆熱誠、滾燙的心,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完美的詮釋了什麼叫做志願精神!

名字很“鋼”,幹起活來也“槓槓的”,大集方艙醫院入駐病人的前一天晚上10點,床上用品才運到。還是朱鐵,帶領一群“漢子”,連夜將1000餘張床為患者鋪好。

朱鐵為社區、為群眾做的事還有很多,每當有人向他表示感謝時,他總傻笑著說:“這真的沒什麼,我就做了點小事,微不足道,能夠為你們服務是我的榮幸。”奉獻、友愛、互助、進步,朱鐵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我們書寫出一篇新時代的雷鋒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