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足智多謀,為何會選擇輔佐劉備?

屈小營

三國時代群雄那麼多,為什麼諸葛亮偏偏選擇實力平平的劉備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諸葛亮的志向是什麼。

《出師表》中,諸葛亮寫道:“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寫得自己像個逍遙自在的人,與世無爭。其實不然。因為他總是自比歷史上偉大人物管仲、樂毅,他的志向,就是成為管仲、樂毅那樣安邦定國、輔佐賢君的名臣。管仲、樂毅的偉大事業,背後都有一位偉大的君主,所以諸葛亮首先要找到一個能像齊桓公、燕昭王那樣賢明的君主。

我們看看春秋戰國史,就知道齊桓公與燕昭王是如何得到管仲、樂毅。管仲本是齊桓公的敵人,但他以階下之囚的身份回到齊國首都時,齊桓公親自到郊外迎接他的歸來。樂毅本是趙將,趙武靈王被弒後,他投奔魏國,但沒有受到魏王重用;當他以魏使的身份出使燕國時,燕昭王以貴賓的高規格禮義待之,並誠懇地挽留他留下。看到沒有,諸葛亮最欣賞的管仲、樂毅,都是君主主動找上門的,是很有面子的,很風光的。

作為一位文人,諸葛亮具有文人的清高,就像孟子一樣,文人怎麼能主動去找君王呢?那不是像要飯的一樣嗎?君王若有心,應該禮賢下士,主動找上門才對。

三國時代的軍閥那麼多,可是誰也沒去找過諸葛亮。有些軍閥像曹操、孫權離得太遠就不說了,荊州牧劉表也沒去請過諸葛亮啊。諸葛亮並非真的“不求聞達於諸侯”,他耐心地等待明主的出現。

為什麼偏偏只有劉備去找諸葛亮呢?

劉備麾下雖有關羽、張飛這樣的猛將,卻缺少像郭嘉、荀彧、荀攸、沮授、田豐這樣的謀士。混了很多年,砍砍殺殺,卻仍然寄人籬下,連一塊自家的地盤也沒有。他痛定思痛,認為很有必要尋找一位高明的謀士。他從司馬徽、徐庶口中知道有一位奇人諸葛亮,徐庶還告訴他,這位諸葛先生,只能上門拜訪,不可以委屈他前來。

接下來便是非常著名的三顧茅廬的故事。

在《三國演義》中,三顧茅廬這一段寫得十分精彩,不過那是小說家的筆法,多是出於想象。那麼真實的三國史,劉備是否真的三顧茅廬呢?這是真實無誤的。當然,三顧茅廬的過程,史料是寫得很簡略:“備由是詣亮,凡三往,乃見。”去了三回,才見到諸葛亮。那麼前兩次諸葛亮是故意躲著不見呢,還是外出呢,就不得而知了。

劉備上門找了三回,這份誠意是做到家了。要知道這時的劉備雖然比較落魄,好歹是個軍閥頭頭,是大人物,當過徐州刺史、豫州刺史,雖說老寄人籬下,但無論到哪裡,誰也都得敬重他。與劉備相比,諸葛亮只是個小人物。大人物能鍥而不捨地登門拜訪,這份誠意,是諸葛亮最看重的。

三顧茅廬,可以看出劉備求賢若渴。那麼諸葛亮為什麼要出山跟劉備混呢?難道有個人登門拜訪,他就不加選擇地跟著走嗎?當然不是。諸葛亮看似閒雲野鶴,其實對天下局勢瞭若指掌。

很顯然,他對劉備早有考察了。

不要以為諸葛亮是個書呆子,當時沒有電視、報紙、手機、互聯網,他怎麼會了解政治局勢呢?對此史書並沒有給出說明,我想他一定曾雲遊各地,收集信息,研判政局,否則哪來“隆中對”的精闢見解呢?

對於劉備這個人,諸葛亮一定是瞭解的,因為他連劉璋、張魯都瞭解,不可能不知道劉備。劉備雖說沒多少墨水(雖然曾拜盧植為師),但在軍閥中,屬他最為特別。其一,劉備有古道熱腸。當年孔融被黃巾軍圍困,劉備率兵解圍;陶謙被曹操所攻,劉備又前往營救。其二,劉備人品好。除了助人為樂外,他對治下的百姓好,其軍隊紀律也不錯。反觀曹操,雖然雄才大略,但為人過於殘暴,在徵徐州時曾屠戮百姓,在官渡之戰中又殺俘七萬,這種人,諸葛亮不會去投靠的。其三,劉備有雄心。諸葛亮的志向,是當管仲、樂毅那樣的一代名臣,名臣就必須要擇明主。其實很早就有人發現劉備與眾不同,曹操就說:“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能被曹操視為天下英雄者,諸葛亮難道會忽略麼?當然不可能。

真正讓諸葛亮感動的,是劉備三顧茅廬。一個地位尊貴的人,卻屈尊多次登門拜訪地位低得多的人,自古以來,恐怕也只有信陵君做到過。這種人,好幾百年才會出一個,就連西漢開國皇帝劉邦、東漢開國皇帝劉秀也不曾這樣過哩。後來諸葛亮回顧往事時,這樣說:“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士為知己者死。劉備投桃,諸葛亮報李,哪怕在劉備死後,諸葛亮依舊為蜀漢帝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君山話史

諸葛亮在建安六年201年)出道,我們來看看前一年都發生了什麼。

建安五年(200年)

衣帶詔。

張繡投降曹操。

官渡之戰爆發,曹操破袁紹。

孫策被刺客刺殺,其弟孫權繼位。

在這一年,漢末的勢力割據範圍如下:

此時有一定勢力的諸侯有:曹操、袁紹、劉璋、劉表、孫權、士燮(xiè)、馬騰、張魯和公孫度。當然我們知道,此時的劉備正依附袁紹。201年,袁紹被滅,劉備投奔劉表。

我們先來個馬後炮,在上圖現有得勢力中:劉表的荊州被孫劉瓜分;劉璋的益州被劉備佔據;士燮的交州後歸附孫權;張魯的漢中投降了曹操,而馬騰、袁紹等廣大的北方諸侯勢力都被曹操吞併;公孫度的遼東存活了較長時間,魏明帝時期才派司馬懿去討伐。從觀眾的角度來看,諸葛亮選擇魏蜀吳勢力是最明智的,但是作為一個20歲初出茅廬的少年,如何判斷天下形勢,選擇英主,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良禽擇木而棲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這句話膾炙人口,但是真正能在亂世中做到這點的,少之又少。這是成功者的哲學,“擇木”指的是適合自己,最好的並不一定是最適合自己的。諸葛亮深知這個道理,透過“隆中對”,我們又知道諸葛亮對天下形勢有深刻的認識和判斷。因此諸葛亮有信心去選擇正確的人,做正確的事。我們一一分解。

曹操:官渡大勝,春風得意。

官渡之戰過後,曹操儼然已經成為漢末群雄之首。而關於曹操本人,拋開演義的渲染,本是雄才偉略、文治武功、知人善用之主。(有人說曹操心胸狹隘,我卻覺得是殺伐果斷,孔融、禰衡影響力大,作為漢臣四處散佈不團結的言論,不殺恐動搖根基;楊修聰明有餘,但是參與黨爭,不殺恐毀基業;崔琰、許攸、婁圭自恃與阿滿舊交,目無主上,不殺恐亂朝政)按照常規邏輯,投奔曹操是最合理的選擇,就像我們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大國企、500強企業,因為大樹下面好乘涼,但是你只能在這陰影範圍內,失去了自主選擇的餘地。

200年-201年的曹操,正是春風得意,意氣風發之時。此時麾下武將如雲、謀士如雨,文武眾將都有官渡之功,正在爭功鬥豔。五大謀士此時也都積累了不少功勞和人脈。試想此時一個20歲的青年來毛遂自薦,直言自己有奪取天下之謀,有人會重視嗎?不會被排擠嗎?況且此時曹魏的勢頭正猛,無論是曹操還是眾謀士,都有合理的統一之謀,怎麼確定你的建議最有效呢?

因此,投奔曹操,風險最大,極有可能受不到重視,即使能力過人,也很難有一言九鼎的機會,很難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孫權:孫策新喪,根基不穩。

這一年孫策斃命,為了江東大計,把位置傳給了弟弟孫權。江東地勢複雜,山水繁多,因此人力和糧食並不充足。先不說諸葛亮有沒有立江東而平天下的策略,就說目前江東的形勢。孫權初登大位,年青勢孤,本身還需要託孤重臣的輔佐。江東的政治集團也是極其鮮明和龐大的,大多數文臣武將都歷任三朝,根深蒂固。單憑孫權一人還很難扶植自己的勢力,如果兩個年輕人此時結合在一起,銳氣外露,很容易被傳統勢力扼殺在搖籃之中,即使沒辦法向孫權下手,但是作為同夥,諸葛亮極容易被扣上寵臣和佞臣的帽子,以“清君側”被消滅。

因此,孫吳集團正處於秩序建立和權利瓜分的時期,一招不慎,粉身碎骨。

劉表:故步自封,不求進取。

劉表本是漢末的風雲人物,單騎收荊州,一時傳為佳話。在其治下荊州也確實風調雨順,兵強馬壯。然而劉表此人並無大智,只想治理好荊州,不參與擴張,沒有平定天下或匡扶漢室之志。然而益州身處腹地,四鄰都虎視眈眈,怎能安穩呢?

最重要的是,諸葛亮的戰略構想是:“以荊州為基礎,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如果這兩個重要基地的統治者沒有統一天下的志向,那麼諸葛亮就算是去了,也是無用之人。

因此,在一個沒有進取精神的團隊,是沒辦法實現自身政治抱負的。

劉璋:優柔寡斷,懦弱多疑。

從傳統意義來講,劉璋是一個好人,與人為善,比較厚道。但是好人,不適合亂世。從性格上來講,劉璋缺少了作為一方諸侯該有的殺伐決斷。這樣的人,圍繞在他身邊可以,但是想要實現大的抱負不可能。因為他怕麻煩。

因此,在一個懦弱領袖的領導下,同樣沒辦法實現自身政治抱負的。

馬騰、張魯、士燮:註定是過客。

這幾個勢力,我們不說馬前還是馬後炮,他們無論在地理位置,還是自身實力來看,都不足以平定天下。

因此,沒有投資的必要。

那麼現在的情況是什麼呢?

粗壯的樹枝上已經站滿了鳥;偏遠細小的枝杈承受不了雄鷹;腐朽變質的枝幹踩上去就會折斷。然而就在此時,在茂盛的大樹主幹之上,悄悄伸出一柳嫩枝,雖然細小,但是卻蘊含無限的生機。最主要的是,這是我發現的,一個僅屬於我的枝頭!


劉備

這個新枝就是劉備。我們看看劉備的心路歷程,早年因黃巾戰亂起兵,由於勢單力孤,依附於多個諸侯,先後跟隨公孫瓚、曹操、袁紹和劉表。200-201,劉備遭受人生中最大的挫折,被曹操打的四處亂跑。然而劉備繼承了祖上劉邦的特質,屢敗屢戰,從不氣餒,況且此人很有政治天賦:即使在四處逃竄的過程中,還不忘為自己造勢,

攜民渡江。在自身實力不足的情況下,毅然為徐州出頭、援救孔融。好一招亂世收心!

我想諸葛亮肯定是讀懂了劉備的心思,並且十分看好這一特質,並認準了這一支潛力股。在主公還很落魄的時候,帶他走出困境,這才能最大限度的體現自身價值。況且,諸葛亮相信自己有這個實力。

推銷自己

認準了主公,下一步就是如何把自己推銷出去。《三國演義》把諸葛亮吹得神乎其神,還號稱臥龍。但是諸葛亮年僅20,在當時並非是名滿天下,不過不可否認的是,他有一個很實用的朋友圈。我們都知道諸葛亮自比管仲,但是“時人莫之許也。”諸葛亮並未受到大家的認可。“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這就夠了,我們都知道,水鏡先生司馬徽、徐庶都先後向劉備推薦過諸葛亮。這種推薦是巧合也好,是設計也罷,總之,諸葛亮成功的引起了劉備的注意,兩人一拍即,開始了一段君臣合力,共進榮辱的佳話。

現實意義

歷史總是能給我帶來啟示。我們生逢太平盛世,安居樂業,衣食無憂。然而人的慾望總不會因為得到而滿足,當我們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斷奮鬥的時候,我們往往也會身陷各種“戰場”。這個時候歷史就會發揮它的價值,《孫子兵法》可以廣泛用於商戰,《論語》可以用作治理國家,《黃帝內經》能夠破解人類健康的秘密。而本文所講內容,在你面臨職場選擇的時候,或多或少的可以給你一點幫助。

入行,先判斷形勢,再瞭解各家公司,根據自身需要,選擇就職對象。歷史教育我們一定不要盲從,不一定最好的就是最適合自己的。要看你的內心,是安逸平靜,還是波瀾壯闊。


尹禾

諸葛亮為何選擇輔佐劉備,要看當時的社會背景。

公元197年,年僅17歲的諸葛亮由於叔父諸葛玄去世,便隱居襄陽隆中。

公元201年,41歲的劉備前來投奔荊州劉表,駐軍於新野。而此時的諸葛亮年僅21年,仍然隱居於隆中。

公元207年,47歲的劉備請27歲的諸葛亮出山輔佐。



諸葛亮選擇輔佐劉備也就是201年至207年之間的這7年間決定的。

為何呢?

古代資訊不發達,探聽消息基本上靠書信及口口相傳。

諸葛亮長居荊州,隱居於隆中,並且與荊州名士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多有來往,對荊州官場情況還是比較瞭解的。

而諸葛亮17歲前由於年紀太小,很難考慮到天下大事及出山輔助等事。而17歲到27歲這段年紀是世界觀形成的主要時間段。

並且諸葛亮選擇輔佐之人必須是荊州地區之人,如果不是,則諸葛亮要出山則要離開荊州,那就不能隱居了,而劉備恰好是201年來到荊州。



那為什麼選劉備?

先用排除法:

首先排除的是劉表。諸葛亮久居荊州,對劉表必有所瞭解,而劉表不是個成大事的人。

其次排除的是曹操,曹操佔據整個中國北方,而且人才濟濟,多諸葛亮一個不多,難以受重用,而諸葛亮出山是要受重用,做一番事業的。

再次排除的是孫權,孫權三代佔據江東,根基尚穩,江東人才也不少,而且諸葛亮的親哥哥去了江東,諸葛亮就不會去了。

最後,劉璋、馬騰、韓遂、公孫瓚之類的諸侯明顯不可能了。



那麼只有劉備了。

並且劉備素有仁義之名,以漢室宗親的名義,打著興復漢室的口號,這對於諸葛亮的理想基本吻合,正所謂志同道合。

所以諸葛亮選擇輔佐劉備。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諸葛亮的確是足智多謀,而且擁有很強的分析能力。他在出山之前經常和他的朋友聚在一起談論天下大事,分析發展情形,比如徐庶、崔州平等等。在徐庶被曹操的逼迫下,他離開劉備時推薦諸葛亮給劉備,三顧茅廬後開始了自己的開掛曆程。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已經分析了天下的大勢,以他的眼光看,他自己肯定願意跟隨一位明主,當然自己也能夠擁有實際的指揮和決策權。曹操那裡人才如雲,他知道自己到那裡可能也就是眾多謀臣中的一個,不會太顯露頭角。孫權那裡一個張昭就已經把謀士位置佔住,他也不可能特別順水。其他的人他感覺都沒有什麼能耐,所以也不願意去。

劉備這裡人才相對來說少,而且劉備又急需人才,他去了肯定能夠展露一番頭腳,三顧茅廬其實就是他對劉備的考驗。而且劉備有皇叔的名分,所以可以打著復興漢室的旗號去發展,相對來說較為有優勢。

所以他綜合分析選擇了劉備,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對的。


歷史小土豆

諸葛亮所處的三國時期,名士輩出,猛將如雲。當時的曹魏政權,人才濟濟,諸葛亮這樣的人去了,斷然不會受到大的中用,說不定還會與其他謀士發生衝突。東吳孫權,已歷三世,文有張昭魯肅,武有周瑜黃蓋等輩。劉備,雖然屢戰屢敗,沒有立足之地,可他信義卓著,名聲著於四海,只是缺乏人才,因此,諸葛亮才看中這個潛力股,三顧茅廬之後,輔佐劉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