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什麼我的西紅柿都長得好大了結果爛了,是什麼原因??

梅子的365


番茄又可以當作蔬菜食用,又可以當做餐後水果,現在很多人都比較喜歡種植和食用的一種蔬菜,但是往往很多情況下事與願違,我們就很容易看到,當我們果子都已經長了很大之後,卻因為發生了病害,失敗了。番茄的果實病害有很多,黴菌造成的腐爛,病毒造成的,缺少肥料造成的裂果,等等很多情況都會導致在成熟過程中的番茄失敗。那下面無缺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幾款常見的番茄果實危害病害。



番茄的疫病,疫病的危害特點為,初期在果實上會發生水漬狀病斑,果實逐漸褪綠,然後病部,逐漸擴大,形成褐色的病斑,發生在葉面的時候,會在葉片被霧形成白黴。防治的話我們可以採用阿米西達1500倍噴施。


番茄的炭疽病,症狀為啊,出發果實表面有褪色小斑點,然後逐漸擴大成近圓形病斑,中間部分凹陷,變成黑褐色,然後產生同心輪紋嗯和黑色的小黴點,溼度較高的情況下會分泌紅色水點。防治採用咪鮮胺1000倍液噴施。

番茄的花葉病毒病,啊對於番茄花葉病毒病造成果實的危害,葉片表現是皺縮,我是表不會產生不規則的褐色病斑,皺縮,扭曲。啊對於病毒病來說很難防止,生病後要及時剷除,用生石灰對種植的地方進行消毒。


番茄臍腐病,番茄最初表現為在臍部,出現水漬狀病斑,然後逐漸擴大,導致果實頂部凹陷變褐。乾燥時並不革質,潮溼條件下產生黴菌。臍腐病主要是有缺鈣和缺磷鉀肥料為主造成的生理病害,該病主要以預防為主,在中期掛果期,我們應 適當的噴施葉面鈣肥和磷酸二氫鉀補充鈣鉀。

番茄的潰瘍病,潰瘍病,顧名思義啊她和宇航的口腔潰瘍發生症狀有很大類似,啊,起初會在果實表面出現大量的泡點,中間會有一個黴菌的菌點,然後逐漸擴大成圓形,外圈白色,中心褐色。解決辦法金百客300到500倍也噴溼,每7天進行一次,連續2-3次。



小結:對於番茄來說,造成果實潰爛,腐爛的病有很多,很多情況下都是由於管理不善,養分不足,或者沒有對果園進行消毒殺菌等等疏於病蟲害管理。在管理番茄的時候我們一定要保證肥料充足,枝條之間的通風性要好,合理管控種植的溼度,綜合防治,全方面的降低病蟲害發生的可能性。

好了,我是花無缺,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謝謝!


陌上花無缺


西紅柿是蔬菜中比較普通的,可以做菜吃熟了也可以直接生吃,其營養價值高。而西紅柿在種植過程中會面臨比較多的問題,爛果也是其中的一種。爛果直接導致西紅柿的減產,嚴重的情況當年直接沒有收成。因此,人們常說,西紅柿不太容易種植,那麼種植的西紅柿結果好大了還爛了,是什麼原因呢?

種植的西紅柿結果好大了還爛了,原因分析及改善防治方法

一、主要原因

1.軟腐病

生病特徵:軟腐病主要是發生在還沒有成熟的果實還在綠色的時期。如果果實染病後,不仔細觀察是不會輕易被發現的。果實會快速腐爛,並伴隨有特別難聞的味道,落果的現象會持續增加,水分完全吸收之後就會變成了白色。

預防方法:及時對西紅柿進行打杈整枝,避免在下雨天或者雨後進行。注意防治病蟲害的發生,如果有害蟲蛀果後可進行摘除遠距離扔掉,避免傳染到其他的果實,而後可以噴霧敵克松等藥劑來進行預防。

2.果腐病

生病特徵:果腐病主要是因為鐮刀菌所引起的,主要對已經成熟可供採摘的果實進行危害。果實上的病斑顏色會慢慢加深,然後逐漸擴大,後期慢慢蔓延整個果實。在田間溼度過大時,容易變得更嚴重,使整個果實腐爛。

預防方法:首先將患病的果實摘除遠距離扔掉,需原來其他的蔬菜瓜果。然後成熟的果實及時採摘,儘量不接觸地面。發病後可以用甲基硫菌靈懸浮劑等藥劑來進行噴霧預防。



3.綿腐病

生病特徵:綿腐病主要危害幼期的小果實,果實在染病後果實表面會出現特別明顯的小斑塊,偶爾也會伴隨著白色小黴點的出現。然後慢慢的斑塊越來越大,顏色也會越來越深,最後至整個果實腐爛。

預防方法:摘除已經發病的果實遠距離扔掉,需注意西紅柿植株的生長情況,加強西紅柿菜園內的通風透光性。可以用百菌清來進行噴霧,每週一次,噴灑3~4次即可。

4.炭疽病

發病特徵:炭疽病主要是對幼果的侵害,幼果染病後會出現沒有顏色的水漬狀病斑,病斑慢慢越來越大。用手輕輕的按病斑會有一種凹陷感。在西紅柿成長後期會出現黑色的小點,然後慢慢的整個都會爛果。

預防方法:將患病的果實趕緊摘了扔到離莊稼比較遠的地方,以免造成病菌感染。在發病後可以用多菌靈或者百菌清進行預防。

5.降雨量多

原因分析:持續不斷下雨或者天氣一直陰晴不定,菜園排水不夠通暢,導致積水增多,而菜園土壤溼度大引起爛果。

解決方法:將菜園排水夠挖深連接附近排水溝,做到下雨排水通暢,而後將爛果摘除遠距離扔掉。

二、次要原因

果實著地

原因分析:西紅柿坐果太多到賬整個植株歪斜,果實挨著潮溼的土壤。或者成熟的果實長時間沒有及時採摘而出現爛果。

解決方法:將壓彎的西紅柿旁邊多襯一根短棍用布條或繩子拴住。對於成熟的西紅柿果實需要及時採摘,有些果實容易被西紅柿葉子擋住視線,需要勤摘果而多觀察。


總結

以上就是對西紅柿長好大了還會出現爛果的原因分析,其主要原因就是生理性生病爛果和降雨量增多田間溼度大引起。而次要原因就是人為的管理缺失還採摘不及時所引起。您認為還有哪些原因造成西紅柿爛果呢?歡迎補充一起討論。


鄉村云溪


這裡的西紅柿爛不知道是怎麼爛的,就簡單地概括一下吧:

1、蟲害。被蟲或者小鳥咬了,說明西紅柿種得好,被蟲子和小鳥優先看上來品嚐了。小鳥來吃,說明已經完全成熟,應該趕快去摘了,不摘就要壞了。而如果被蟲子咬了,說明生態環境沒有保護好,平時沒有防蟲或者用藥不當,造成害蟲的天敵少,害蟲基數沒有控制住,要加強殺蟲劑的選擇和正確施用方法。同時要注意,在採摘前15天以內不得使用農藥,以保證食用安全。

2、病害。因為被蟲咬或者高溫高溼,造成病害的發生。這個要根據發生的不同的病狀選擇適當的殺菌劑。一般就是殺真菌的藥,西紅柿也要注意疫病的防治。同時也要注意採摘前半個月不使用殺菌劑。

3、生理病害。主要是西紅柿缺鈣,造成果面開裂等現象,這個就是在藥果期要注意補鈣,推薦使用糖醇螯合的鈣,混配性強,吸收率高,效果好,補兩遍基本就可以了。


勤愚


大概就是西紅柿都長得很大了,就完全可以摘啊,要不然遇見多雨啊大暴雨天氣,雨水長時間的浸泡,西紅柿就會爛掉,嚴重的會連根都浸泡黑根的最後就給雨水給淹s的,剛剛開始只是爛一些西紅柿,只有這種可能,在一種原因就是天氣晴好就給西紅柿透透氣,因為天氣炎熱它們長時間在地下不見陽光就容易腐爛掉,在或者你可以掐大一點的葉子讓西紅柿見陽光就好了,這個只是個人經驗,如果是長蟲也不會腐爛的,它們只會長蟲眼一部分,但不會全部腐爛。大致就是這麼回事。可以去嘗試看看我說的對不對😁


寶豆荷風襲雨168


西紅柿是一種常見的蔬菜,別名洋柿子,番茄,可生吃,也可做菜,富含很多維生素,是很受歡迎的一種果蔬菜。抓好生育期管理,包括中耕除草,蓄水保墒、搭架綁蔓,整枝打杈、去掉老葉、通風透光、加強防治病蟲害、加強溫度管理等措施。其中西紅柿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青枯病、早疫病、晚疫病等;蟲害主要有棉鈴蟲、蚜蟲等。西紅柿的病害能防難治,應以防為主。病毒病的防治方法有:選用抗病品種、種子消毒、種生茬地、防治蚜蟲、適期早定植等。溫度管理就是要白天應適當加大棚室通風量,使棚內溫度保持在25℃左右。夜間溫度保持在10~13℃之間。開始放風時,放風口應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午後氣溫下降後逐漸將風口變小或關閉。 抓好肥水管理。西紅柿的生長期在夏秋雨季一般不需要澆水,但當2~3穗果成熟時遇旱,也應適當澆水。根據西紅柿植株生長情況,適時追肥,以促進果實發育,保花保果。一般底肥可施入微生物菌肥,追肥可施入貝壯秧劑和增甜靈,使其看上去更加好看美味。有條件的可追施豆餅、棉籽餅等餅肥。

番茄花皮的防治這是一種生理性病害,也叫筋腐病或條腐病或帶腐病,主要危害果實,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常見的有兩種類型。

一是褐變型。幼果期開始發生,主要為害1到2穗果,在果實膨大期果面上出現局部褐變,果面不平,個別果實呈茶褐色變硬或出現壞死斑,剖開病果,可發現果皮裡的維管束呈茶褐色條狀壞死、果心變硬或果肉變褐,失去商品價值。

二是白變型。主要發生在綠熟果轉紅的時期,其病症是果實著色不均勻,輕的果形變化不大,重的靠近果白變型。主要發生在綠熟果轉紅的時期,其病症是果實著色不均勻,輕的果形變化不大,重的靠近果柄的部位出現綠色突起狀,變紅的部位稍凹陷,病部有蠟狀光澤,剖開病果可發現果肉呈“糠心”狀,果肉維管束組織呈黑褐色,輕的部分維管束變褐壞死,且變褐部位不變紅,呆肉硬化,品質差,食之淡而無味。發病重的果實,果肉維管束全部呈黑褐色,部分果實形成空洞,明面紅綠不均。這位菜農講得就是屬於白變型。

西紅柿筋腐病一般在莖葉上看不出來,但剖開距根部70釐米處的莖部,可見莖的輸導組織呈褐色病變,已遭破壞,導致果實出現上述病狀,這是與病毒病不同的地方。)物理防治

高溫消毒土垠:利用三夏高溫期間進行。春保護地拉秧後,先清潔田園,把病殘株、病葉、病根消除出田外深埋或燒燬;每畝施石灰50~100千克和碎稻草(或麥秸)1000千克,均勻施在地表上;深翻土垠66釐米,超高壟33釐米,灌水,使溝時始終裝滿水;鋪蓋地膜和密閉棚室7~10天,可防治黃瓜枯萎病、疫病、根結線蟲等。

小蘇打或高脂膜防治白粉病:白粉病剛剛發生時,噴小蘇打500倍液,隔3天1次,連噴5~6次,既防白粉病,又可分解出二氧化碳,提高黃瓜產量。或用27%高脂乳劑80~100倍液,6天噴1次,連噴4次。(3)黃板誘蚜或銀灰膜避蚜。

(2)生物防治防病:對白粉病、炭疽病、黑斑病,初現個別病斑時,可噴2%農抗120或農抗B0-10水劑200倍液,隔6~7天噴1次,連噴4~5次,還可兼治灰黴病,霜黴病。細菌性病害,如角斑病發生初期,可噴農抗751水劑100倍液,隔5~6天噴1次,連噴2~3次。

防蟲:黃瓜蚜蟲發生時,可噴韶關黴素200倍液,加上0.01中性洗衣粉,或用0.65%茴蒿素200毫升,加60-80千克水進行噴灑。茶黃蟎可噴20%複方劉陽黴素800-1000倍液,隔6-7天噴1次,連噴2-3次。

(3)藥劑防治

對於已發病的保護地番茄,可選用高效低素殘留的農藥,進行適當防治。晚疫病可用60%百泰或80%大生M-45可溼性粉劑或72%克露溼性粉劑;灰黴病用5%滅黴靈粉塵或50%滅黴威或溼性粉劑或50%萬黴靈2號1000倍液;角斑病用5%防細菌粉塵或細菌靈;黑星病可用防黑黴粉塵或40%福星乳油;炭疽病用8%克炭靈粉塵或80%炭疽福美可溼性粉劑;蚜蟲、白粉蝨可用防蚜防蝨粉塵或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進行防治。

番茄果實空洞有原因番茄空洞果是指果皮與果肉膠狀物之間有空洞的果實。儘管空洞果對番茄的產量影響不是很大,但會嚴重影響其商品性,降低經濟效益,在生產中不能不引起重視。

番茄空洞果是一種生理性病害,心室數目少的品種易發生。形成番茄空洞果的原因較多,如噴施激素時間不當、光照不足、結果盛期澆水不足、留果太多、營養物質供應不上等。為避免出現空洞果,栽培中應選用心室較多的番茄品種,併合理使用調節劑,當每個花序有2/3的花朵開放時噴施濃度為15ppm~25ppm的防落素,注意不要重複使用。此外,在栽培中還應施足基肥,並採用配方施肥技術,結果盛期及時追肥並澆足水,以滿足植株對營養的需求。各番茄品種的長勢不一,應根據各品種的特性及時掐尖兒,使植株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平衡發展。

番茄細菌性斑點病防治番茄細菌性斑點病又叫細菌性葉斑病、細菌性葉斑疹病,近年來呈加重發生趨勢,一般減產10~30%,嚴重時可達50%以上。為害特點番茄細菌性斑點病主要為害葉、莖、花、葉柄和果實。

葉片感病,產生產生深褐色至黑色不規則斑點,直徑2~4毫米,斑點周圍有或無黃色暈圈。

葉柄和莖幹症狀相似,產生黑色斑點,但病斑周圍無黃色暈圈。病斑易連成斑塊,嚴重時可使一段莖杆變黑。

花蕾受害,在萼片上形成許多黑點,連片時,使萼片乾枯,不能正常開花。

幼嫩果實初期的小斑點稍隆起,果實近成熟時病斑周圍往往仍保持較長時間的綠色。病斑附近果肉略凹陷,病斑周圍黑色,中間色淺並有輕微凹陷。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加強檢疫,防止帶菌種子傳入非疫區;選用抗病、耐病品種;建立無病種子田,

採用無病種苗;與非茄科蔬菜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整枝、打杈、採收等農事操作中要注意避免病害的傳播;在乾旱地區採用滴灌或溝灌,儘可能避免噴灌。

2.種子處理:用55℃溫水浸種30分鐘,或用0.6%醋酸溶液浸種24小時,或用5%鹽酸浸種5~10小時,或用1.05%次氯酸鈉浸種20~40分鐘。浸種後用清水沖洗掉藥液,稍晾乾後再催芽。

3.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選用77%可殺得可溼性粉劑400~500倍液、53.8%可殺得2000幹懸浮劑600倍液、20%噻菌銅(龍可菌)懸浮劑500倍液、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或0.3%~0.5%氫氧化銅溶液進行防治,每隔10天左右噴一次,連噴3~4次。果實的生理病害

綠背果1.症狀:果實變紅後,在果實肩部或果蒂附近殘留綠色區或斑塊,始終不變紅,果實紅綠相間,綠色區果肉較硬,果實味酸,口感差。

2.發病緣故原由:偏施氮肥,番茄植株長勢過旺的情況下發生,尤其在氮肥多、鉀肥少、缺硼、土壤枯燥時,發病最為嚴重。番茄果實的生理病害是由不相宜的環境條件惹起的,一旦環境條件規復正常後,生理病害停止發展,有時還可規復正常。生理病害的緣故原由許多,如溫度不適、光照不敷或過強、水分失調、營養失調以及藥害、肥害等種植管理不當因素。

3.防治方法:果實膨大期,及時補鉀,噴施含鉀和硼的複合微肥。

茶色果1.症狀:果實

果實成熟後變紅,但紅中顯暴露褐色而使果實呈茶褐色,果實外貌發汙,光芒度差,商品性明顯低落。

2.發病緣故原由:高溫、弱光是產生茶色果的根來源根基因,果實成熟期溫度低於24℃,葉綠素就會增多,並延遲番茄紅素構成,招致茶色果的出現;偏施或過量施用氮肥,鉀、硼缺乏,在輪作、土壤鹽演化的溫室,若再過量施肥,都容易惹起茶色果。

3.防治方法:舉行果實催熟處置懲罰,制止忽幹、忽溼或過幹、過溼。或過量施用氮肥,制止營養生長過旺。

臍腐果1.症狀:在果實乒乓球至雞蛋大小的幼果期發病,開始果實頂部(臍部)最初呈水浸狀暗綠色或深灰色,很快變為暗玄色,果肉失水,頂部呈扁平或凹陷狀,病斑有時有同心輪紋,果皮和果肉柔韌,一般不腐敗,氛圍溼潤時病果腐敗。

2.發病緣故原由:直接緣故原由是缺鈣造成的。缺鈣的緣故原由:一是水分提供失調,乾旱條件下供水不敷,或忽幹忽溼,使番茄根系吸水受阻、根系生機降落,鈣的吸收被抑制;二是過量利用氮素及鉀肥時,鈣的吸收被抑制;三是高溫枯燥使鈣的吸收及其在植株體內的挪動受阻;四是生長調治劑處置懲罰過的果實易發生臍腐病。

3.防治方法:一是制止氮鉀肥過多的同時又一次性施入大量的速效性肥料;二是防備土壤枯燥,增加灌水量;三是進入結果期後,每7天噴一次0.1%~0.3%的氯化鈣水溶液,也可一連噴施綠芬威3號等鈣肥。日灼果1.症狀:果實被灼部位呈大塊褪綠白斑,外貌有光芒呈通明革質狀,凹陷。後期病部變黃,外貌有時出現皺紋,幹縮變硬,果肉壞死,變成褐色塊狀。

2.防治方法:公道密植;過度整枝打杈;在選留花序和整枝綁蔓時,要把花序安排在支架的內側,靠自身的葉片遮光;打頂尖時在最後一個果穗的上面要留2片葉,為果穗遮光;及時透風、低落室溫;遮陽網籠罩,制止強光。

3.發病緣故原由:果實受陽光直射部門溫度過

被灼傷


漠然視淡


西紅柿在作為酸甜可口的水果的同時,也是餐桌上變化多樣,美味佳餚。很是受老百姓所喜愛。但是,西紅柿的一生確實多災多難的😁。西紅柿從幼苗開始至成熟採摘都會生病。個人經驗有以下幾點:

1:爛臍,這是一種生理病害,主要是由於後期乾旱、水分缺乏造成的,因此,要選擇在早晚澆水,最好是傍晚澆水。澆水時要小水勤澆,切忌大水漫灌。結果期用0.1%的過磷酸鈣溶液,或0.2%的氯化鈣溶液進行葉面噴肥,從花期開始,每隔15天噴1次,共噴2-3次。

2:綿疫病引起的爛果,這主要危害未成熟的果實,多發生在氣溫過高或暴雨過後出大太陽的情況下。防治方法:用殺毒礬可溼性粉劑稀釋液,或用乙磷鋁稀釋液進行噴霧。

3:圓紋病引起的爛果,這種情況主要在青果上發生。可用百菌清可溼性粉劑稀釋液或甲基託布津稀釋液對葉面進行噴施。

4:炭疽病引起的爛果,這主要發生在已成熟的果實上。防治方法:一是實行輪作倒茬;二是進行種子消毒;三是在移栽2-3周後,每隔10天噴1次代森錳鋅稀釋液,或用鏈黴素繼續葉面噴施。

如何防治西紅柿發生爛果

西紅柿早疫病的識別:圈圈裡頭套圈圈,莖基蹄下黑褐斑。

防治:①75%百菌清500倍液噴灑;②70%代森錳鋅500倍液噴灑。

西紅柿灰黴病的識別:病斑“v”型再發展,果皮灰白軟而爛。

防治:①50%速克靈1000-2000倍液噴灑;②50%特克多1000-2000倍液噴灑;③也可選用遼寧省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自行研製的高效、低毒、低殘留、殺菌譜廣的新型農藥灰黴寧1號。

西紅柿晚疫病的識別:果頂出現雲形紋,質地堅硬不軟(主要為害青果)。

防治:①用1:2:200的波爾多液提前5天預酵;②用1:4:(300-400)的銅胺合劑預防。

西紅柿爛果病不可小視,防治不及時或者不對症,有著可能絕收的風險。在做好西紅柿爛果病防治的同時,要更加註重基肥的腐熟以及土壤無害消毒,加強西紅柿水肥管理。標本兼治,防患於未然。

個人觀點,請多多指教。謝謝!


三哥6751


西紅柿非常獨特,既能作為又能作為水果食用,種植西紅柿的人數也不少,但是種植過程經常會出現很多問題。爛果就是其中的一種,特別是在夏季的時候,爛果會嚴重影響到西紅柿的產量,如果沒有及時處理的話甚至會導致西紅柿絕產。其實導致西紅柿爛果都是由於病害所引起的,那該如何防治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1、綿腐病

發病特性:綿腐病主要危害幼果的生長,果實染病後會在果實頂端出現非常明顯的褐色斑塊,偶爾會伴隨著白色黴點出現。然後逐漸擴展延伸,漸漸斑塊越來越大,顏色也會越來越深,對果肉產生危害,後期果實全部腐爛。

防治方法:出現病果時,要及時將所有的病果全部摘除,遠離園區進行處理,注意植株的生長情況,加強園內的通透性。對果園進行全面消毒,可用百菌清等藥劑噴灑,每週一次,持續一個月即可。

2、軟腐病

發病特性:軟腐病主要是發生在還沒有成熟顏色還是綠色的果實上,果實染病後,表面不仔細觀察無法發現。但是果肉會迅速腐壞,伴有難聞的氣味,落果的現象增加,水分完全丟失後會變成白色。

防治方法:及時對植株進行整枝打杈的工作,但是不可以陰雨或是下雨後進行。注意防治蟲害的發生,蟲害蛀果後留下的小孔會使病菌有機可乘。發病後可以用敵克松等藥劑進行防治。

3、炭疽病

發病特性:炭疽病主要也是侵入幼果,幼果染病後會出現沒有顏色的水漬狀病斑,病斑逐漸擴大,用手輕按擴大的病斑會有凹陷感。後期病斑上出現黑色的小點,然後全果腐爛落果。

防治方法:果實成熟後要立即採收,將患病的果實及時摘掉,防止傳染。做好果園消毒工作,發病後可以用百菌清或是多菌靈等藥劑進行防治,根據植株生長速度與土壤的情況可適當中耕培土。

西紅柿爛果 原因 防治方法

4、果腐病

發病特性:果腐病主要是由鐮刀菌所引起的,果腐病會對已經成熟可採收的果實進行危害。果實上的病斑顏色會逐漸變深,然後逐漸擴大,後期佈滿整個果實,在溼度過大時發病嚴重,使果實腐壞。

防治方法:其防治方法與上面三種差不多,將患病的果實及時摘除,遠離各種蔬果作物地區,集中進行處理。成熟的果實要適時採收,不可讓其接觸地面。發病後可以用甲基硫菌靈懸浮劑等藥劑噴灑防治。

以上四種病害就是導致西紅柿爛果的原因了,雖然都是由於病害引起的爛果,但是也是因為我們在日常的管理中沒有做到位,讓病菌有了侵入的機會。對果實產生危害,引起爛果。所以我們要做好園內的日常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降低爛果幾率。增加產量,提高經濟利益。


放飛青鳥


看了許多回答都沒給題主一個準確的回答,搬書的一大堆。

首先分析現狀,西紅柿已經成熟了,結果爛了。在成熟時爛掉很有可能是西紅柿炭疽病造成的。這是菌類感染。

所以題主就照著這種病來治就行,下面開始搬書。

番茄炭疽病是番茄一種較常見的病害,炭疽病病菌在果實著色前侵染,潛伏到著色以後發病,初生透明小斑點,而後病斑逐漸擴展並變成黑色,稍凹陷,上面著生黑色小點,在潮溼條件下病部還會分泌紅色黏液,最後果實腐爛脫落。在生長中後期和採收後的貯運銷售期間亦可引起果實腐爛,造成損失。

發病條件:幼果期溫度在24℃左右,多雨、露重、溼度大均有利於病菌侵染;果實接近成熟期,溫度上升至28~30℃,多雨、溼度大則有利於病害的發展流行。土壤粘重或地勢低、種植過密,管理粗放,田間通風透光性差均有利於此病發生。

防治的方法:1. 加強栽培控病管理 (1)收穫後做好清園工作,銷燬病殘體;(2)深翻曬土,結合整地施足量優質有機底肥,高畦深溝栽植;(3)番茄是生長期較長的作物,要精心管理,及時整枝、打杈、綁蔓,勤除草以利田間通風降溼,果實成熟期及時採收,提高採收質量,病果帶出田外及時銷燬。

2. 藥劑防治 幼果期可作一次預防性噴藥。

總之,題主一定要看清楚病害特徵對症下藥,切不可亂用藥,能用物理解決絕不用化學,食品安全大於天。





農啥哩


西紅柿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蔬菜,西紅柿爛果也是生長過程中一種常見的現象,那麼西紅柿為什麼會爛果呢?應該怎麼防治呢?本文將為大家詳細介紹西紅柿爛果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一、生理性病害

1、缺鈣西紅柿光呼吸作用產生各種有機酸,其中草酸能引起中毒而發病。在西紅柿植株體內鈣充分時,草酸被鈣中和,形成草酸鈣,可避免草酸損害,缺鈣時則易發生臍腐病,造成爛果。

2、水分供給失調進入大批結果期,溫度高,因為葉片蒸騰量大,使本應輸到果實的水分被葉奪取,葉細胞的浸透壓高於綠果細胞的浸透壓,葉甚至從果實內奪取水分,表現大批失水景象,組織壞死,造成爛果。

3、防治辦法(1)改良泥土:選擇土層深厚、保水力強的沙壤土栽種西紅柿,對泥土過粘或含沙過多的,應多施有機肥改良其通透性,加強其保水保肥能力。(2)平衡施肥:避免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或無機肥料濃渡過高,避免燒傷根系。基肥以腐熟有機肥為主,聯結整地每畝施過磷酸鈣50公斤,石灰50公斤。有機肥量每畝施30005000公斤。避免使用單質肥料,追肥時應留意氮、磷、鉀肥的配合使用,氮、磷、鉀複合肥每畝底施1520公斤。(3)加強水分管理。必須保證西紅柿植株水分的均衡供給。

二、病蟲害

1、真菌侵染主要有(1)灰葡萄孢菌,該病菌以菌核、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上、泥土中或地表越冬越夏導致灰黴病,花期是灰黴病侵染頂峰期,溫室溼度大是誘發灰黴病的主要起因,該病菌從傷口、蒼老的器官和花器侵入,造成爛果。(2)黴菌,導致晚疫病,在果實上長出灰綠色水浸狀硬板塊,邊緣不明顯,後變深褐色,溼度大時病部長出少量白黴。病菌隨風、水、雨水飛濺傳播,田間病果、植株清理不徹底,穿插感染健康植株。(3)擬莖點黴菌,引起褐紋病,果實被害時,開端產生淺褐色橢圓形稍凹陷病斑,後變黑褐色,造成果實糜爛,高溫多溼,擴展迅速。

防治辦法(1)綜合防治。進行無病土培養壯苗,合理密植,加強通風透光,尤其是陰天應嚴格節制灌水。及時清理病殘體,摘除病果病葉,帶出田外,集中銷燬和深埋。在整枝打叉時,用消毒液洗手,把中心病株拔除,並用生石灰撒穴消毒。(2)藥劑防治。噴霧可選用50%速克靈可溼性粉劑、60%的黴克多可溼性粉劑和60%的殺毒礬800倍液混雜使用;50%利黴康可溼性粉劑、50%的疫快淨、60%的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混雜使用。

2、病毒侵染病毒病是發生普遍、損害較重、難防治的病害。在秋季發病較重,主要症狀是卷葉,落蕾落花,果實呈花臉或爛掉。病毒多靠蚜蟲傳播,在高溫乾旱時發病較重。

防治辦法(1)綜合防治。選用抗病耐病品種;播種時進行浸種消毒;履行23年輪作,乾淨田園,及時防治蚜蟲。(2)藥劑防治。可用20%的病毒A可溼性粉劑500倍,或1.5%植病靈乳劑500倍液,或高錳酸鉀1000倍液噴霧,57天一次,連噴24次。

3、害蟲損害棉鈴蟲以幼蟲蛀食果實,一年發生34代,各代都可損害西紅柿,高溫多溼條件下有利於發生。

防治辦法主要用黑光燈誘殺成蟲,幼蟲可在其剛孵化二齡前,尚未蛀入果實內時噴藥殺蟲。常用藥劑有20%殺滅菌酯乳油20003000倍,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


80後寶媽燕玲


以下原因請結合分析:

1 植株缺少鈣肥引起的果實膨脹發裂

2 作物所在環境溫度超過30度,注意

遮陰降溫。

3 注意土壤溼度,小水勤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