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怎麼判斷適不適合讀博士?

我不知道取什麼名字呀


答題/帥小西De--期待為您解惑!


作為一個老博士、新研究生導師,經常有學生問我這個問題:

老師,如何能知道自己是否合適讀博士?

尤其是研二碩博連讀、推免生直博等關鍵選擇時,常見的兩類情況:一是學生有心讀博,卻有逃避(不想工作)、膽怯(怕無法畢業)、迷茫(不知博士生做什麼)、猶豫(擔心無法堅持)等小情緒;二是博士生導師主動邀請轉博,自己不知如何選擇,更不知道怎麼拒絕。

在小西讀博時,就曾遇到不少同學是"頭腦一熱"後讀博的。比如曾有其他專業師兄8年未畢業被清退的,非常可惜。那個師兄人真的不錯,還教過我紅外光譜的壓片。讀博的成本,尤其是時間成本非常高,"拋售止損"的魄力並非每個博士生都有,大部分人是拖著、拖著被清退。

因此,自己提前考慮清楚自己是否合適讀博非常重要。

在我看來,天生就是讀博的人百不存一。換句話說,99%以上的人也許都不合適讀博。但是,他們在發現這個問題後,選擇的是繼續前行的道理,自己將自己逼出來。每次春節回老家,一些親戚都說"這是我們家的大博士,可厲害啦...光宗耀祖啊",博士生自己心中唯有苦澀二字,重複一句"沒有,沒有,真的沒有。"

比如,小西也是博士過來人,就算再也一次我依然會選擇讀博。可是,我還是覺得自己不適合讀博,畢竟我適合不來枯燥、苦累、窮困的博士生涯。都說讀博脫層皮,的確如此,得磨礪自己、最終熬出來。

如今的博士學制已改為4年,而且延期率高於2/3。博士生投入4-5年時間攻讀某個課題,畢業時已是僅30歲,"三十而立"的尷尬啊。可是,自己授予博士學位在每年8萬多博士生畢業的大背景下,真的算不上是"有所成就"。而且,35歲的"坎"對於年輕科研人(男)非常關鍵,不能起步就意味著一輩子的沉淪。

博士生的生活壓力同樣不小,就算每月少量的補助(高校通常是1500元/月+導師400-1000元/月),尤其是提前成家的博士生無法扛起家庭的重擔。比如,小西就是博三時結婚的,媳婦碩士畢業後工作付出的很多。遇到一個好導師,給了我非常多幫助和扶持。

而且,博士畢業前的工作並不是很好找。屬於那種自己看上的單位不夠條件,能去的單位自己看不上。比如,非省會城市的211大學引進博士的待遇高、政策好、要求低,往往還不如發達區域的雙非大學、專科院校搶手。

其實,小西覺得讀博並非是個非黑即白的選擇題。有個小套路就是,假設我不適合讀博,然後列出一條條的小問題,結合答案確定是否能將自己推向適合讀博。比如:

1.是否想做科研。

大部分專業的博士生畢業後首選高校、研究院所等單位從事科研工作,部分進入企業搞研發等。醉心於科研的人就是屬於適合讀博的1%人群。

2.讀博想要什麼。

比如,之前就有女博士告訴我,她並非喜歡科研,但是非常喜歡在大學上課的感覺,每週上一些課之後就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而想進入大學任教,前提就是獲得博士學位,且具有一定數量、質量的小論文。

不太建議部分選擇"讀讀看"心態的博士生,想要混博士非常難,對於自己和導師都是折磨和傷害。進入博士階段,自己得自律(保障大量有效科研時間)、耐心(博士講究創新,就意味著耐心探索)、抗壓(生活、家庭、導師、課題、論文等問題都有可能摧垮一個博士生)。覺得自己一定做不到的,真的不太適合讀博。

結合我身邊的博士,其實我們聊過不少,大家都喜歡勸一些碩士師弟不要讀博。不過,反過來自己再選擇一次,他們又會重複之前的選擇-讀博。之前,有個導師說過一句話很有味道:

讀博是一種生活方式,很奢侈、寶貴與難得,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享受的。你覺得呢?

小西的答題肯定有些許不到之處,歡迎各位朋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贊,這將是我答題最大的收穫!

帥小西De


看自己適不適合讀博士,首先要看你的學術能力怎麼樣,如果學術研究能力特別的強,而且善於寫質量比較高的論文,那麼,你首先達到了讀博士的第一步就是,學術思維很好,有創作能力。



第二點,讀博是一個痛苦而漫長的過程,你需要有很大的耐心,理科的話需要做在實驗室專心搞研究,文科的話可能要閱讀大量參考文獻,用專業的學術思維撰寫有質量的文章,並且發表在核心期刊上。然後還需要寫一些書,這對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再一點,就是看你有沒有很高的學術追求和發展期望,比如,你在讀博期間,有什麼樣的科研成果?畢業之後從事科研工作還是教育工作?有一個理想的規劃也特別的重要。讀博是一個需要長期坐板凳的工作,能穩得住心才是最關鍵的。

你要明白自己的心理期待是什麼,也十分的重要。而且,在上學期間,需要跟博導進行良好的溝通,與導師之間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另外,還有很重一點就是,你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因為,一個清晰的頭腦可以規劃出質量非常高的文章。

所以,思路清晰且耐得住寂寞也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最後一點,外語能力要強,在讀博期間,很有可能會公派出國訪學,這就需要你有一個較強的語言能力和適應能力,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博士生,外語實力也要強才行。


LoveEduction


列幾條我認為最重要的點,給大家做個參考:

1.有錢,至少不能有多少經濟壓力

2.對自己研究的方向感興趣,這點真的很重要!

3.在讀博之前就有一定的成果了,例如文章。我覺得有沒有能力發文章對讀博來說真的蠻重要的。

4.要有自己獨立的想法,有時候腦回路清奇,甚至還是個倔頭和槓精,講道理這種人雖然不好相處但做科研真的很適合,尤其是在文理科領域。

5.有耐性能吃苦,能夠沉下心慢慢的看文獻打基礎,也能夠一遍遍的做實驗寫文章改文章。

6.臉皮厚,不怕因為學術上面有問題被導師各種批評,也不會因為讀博窮困又和同齡人相比一事無成而感到羞愧,能夠為了自己研究的方向各種厚著臉皮巴結大牛或者向學弟學妹們不恥下問甚至問個不停。

7.有相對明確的人生規劃

8.這個是我認識的有些優秀的博士最厲害的一點:他們不覺得自己在搞學術,他們覺得自己在玩……玩的樂此不疲,他們把第二點發揮到了極致……



數學系崔習習


現在社會上對學歷是否有用的爭議很大,作為一個讀過博的過來人,談一談自己的體會。博士要不要讀,怎麼判斷自己合不合適,這個問題其實挺複雜,也涉及很多條件,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未來想要什麼樣的生活,還有就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長處和能力,是否足以支撐自己達到這樣的生活)。比如我想要當億萬富翁,但沒能力,也不努力,也沒有錢的爹,那讀博不讀博根本一個樣,不會有啥改變。



從以下幾類人說起吧。

1、喜歡科研的人,崇拜科學,有興趣做科學研究,未來希望當大學老師或進研究機構的人。這類人,是最適合讀博士的。在這個過程你會經歷通宵達旦、寂寞孤苦,你會看到學術造假,科研腐敗,但這場修行會讓你在科研道路上不虛此行。

2、家境貧寒,把博士當做找穩定工作的敲門磚的人。雖說學歷不代表能力,但學歷卻是最容易讓我們找到穩定工作的一個途徑。這樣的生活很平淡,餓不死,也賺不了大錢,有能力的也能繼續發展很快,沒能力的也能混口飯。喜歡平淡安穩生活的人,也可以通過讀博這條路實現。

3、有創業之心,對做生意感興趣,想賺大錢的人。這種人不要把時間浪費在讀博上了,本科畢業足矣。找到可行的金點子,趕緊賺第一桶金吧。但需要知道,創業成功的只有少數人,這條路需要眼光、魄力和堅持。

4、背景強大或者家庭富裕之人。博士在這種人手中只是一個工具,讀不讀完全看個人需要。讀個博僅僅是裝點一下履歷,無足輕重。

5、想從政之人。有人脈的話,博士學歷是一個很好的點綴和起點,沒人脈的話,博士學歷也無用,還不如從基層幹起。

總之,博士學歷不代表能力,只是人生道路的一個選擇。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最重要,不要隨便攀比或受眾人輿論的影響。個人呢,屬於第二種吧,有點後悔讀博,因為我才發現骨子裡不是一個安分的人,所以準備求變了!


藍藻能源


首先,讀博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出發點。也就是你讀博的目的是什麼,確定讀博士之前,首先要明確自己讀博的目的是什麼。是真心喜歡做科研?是工作要求?是虛榮心?還是為了緩解畢業即將步入社會的焦慮?要知道只有真正喜歡做科研(再退一步:不排斥做科研),才能保證順利獲得博士學位。



然後就是自己的內心足夠的強大,畢竟讀博期間肯定不是一帆風順的,磕磕碰碰的課題,各種項目申請驗收,老師都會記得你,哈哈!要了解你的抗壓能力如何,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方方面面都會充斥著壓力。讀博也是如此,而且壓力可能會更大。讀博之前,先捫心自問一下:你是否可以承受辛辛苦苦做了大半年實驗,但實驗結果不如人意的壓力?是否可以承受好不容易投稿的文章三番五次被拒的壓力?是否可以承受與你一同讀博的小夥伴順利畢業答辯而自己畢業遙遙無期的壓力?雖然讀博沒有那麼的誇張,但高強度的壓力不言而喻。自己的抗壓能力是必須有的!



最後就是,你得足夠努力,大部分讀博的同學都是非常非常努力的,小編讀博期間整個實驗樓燈火通明,經常凌晨3點半遇到一些導師在與同學加班加點討論論文,當然我是不鼓勵大家熬夜,但要做好吃苦耐勞的準備。博士順利讀下來一般至少需要四年,對於一些工科專業,我們學校哈工大要第八學期結束時候才能申請答辯,也就是四年整整的才能按時畢業!即使是同一個導師的學生,由於研究課題不同,畢業時間也會相差很多。所以你要思考好自己是否有足夠耐心和足夠毅力堅持下去。



我希望您能考慮好,畢竟博士畢業一般是28-30歲,與自己同齡的朋友已經工作多年,有收入、有積蓄,有車、有房。此外,博士畢業之後大部分人選擇高校、研究所工作,收入不高不低,科研壓力大。你是否能夠平常心看待這些,是否能夠不後悔當初讀博的決定。祝您早點做出決定,如果覺得回答的可以,記得關注我哦!


知返小書童


做為考博英語輔導這一行做了十幾年的平臺.華慧考博對樓主的問題還是有一些見解的.做為中國教育研究界的高等學位,博士學位是很多研究生畢業後的選擇.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讀博!

那麼怎麼來來判斷一個人是否適合讀博士呢.

第一點:從他的經濟況狀來看

博士研究生是一個長期的,堅苦且枯燥的科研生活.國內一般的博士研究生的學制一般都是四年至五年制這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在這中間,學生需要不斷為導師或者學術團隊做一些研究工作,雖然在科研的時間會得到一些科研經費和獎助金的幫助,但是並不太多.

所以如果你對自己的經濟狀況急於改變的話,那麼你並不適合讀博,至少暫時不適合.

第二點:科研心態上來看

讀博說白了就是搞學術研究.再直白一點就是各位導師因為自己手中的科研項目過多,或者科研項目缺少人手,於是從研究生當中招一些能為自己工作的學生,順手教一下學生.

很多時間讀博就是做研究.工作枯燥而漫長.動不動就需要三年五載.而且博士畢業有一定的學術要求.很多博士研究生都因為手中的項目沒有完成,而不能及時完成自己的畢業學術論文,而不得不延遲畢業.

所以如果你的科研心態不堅定的話,也不適合讀博.


華慧考博


讀博的時間是要自身花費較多的時間,而且讀博其實是又窮又苦又枯燥的一件事情,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還不一定降達人於斯人也。

但是既然有人認為讀博也是一種選擇,選擇於人都像是圍牆,糾結要不要進到裡面可能有兩種,看自身屬於哪一種。

1.確定了科研方向是真的熱愛

這樣的話就恭喜,趕緊去聯繫導師吧。

2.讀博是一種手段

比方說在往後的時間裡面想找高校的教職,或者是想去的企業有博士文憑會大大的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以及上升空間,這樣是可以讀的。

對於目標是非常的明確,想要做什麼自己有一定的規劃。

再來看自身具備以下幾種素質嗎,即便沒有動力,擁有這幾種素質也能夠幫助自己讀完博士。

一是抗壓力。讀博期間文章發不出來,結果很難計算,實驗又有bug了等,這些能夠頂住。

二是有耐心。因為沒有任何套路可行,所有答案需要自己慢慢尋找,還有可能是錯的,會不知道怎麼樣去尋找正確答案,所以要有足夠耐心。

讀博是非常重大的決定,是否繼續讀博需要自己慎重決定,多收集信息在選擇,最後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用戶9119123276712


讀博自身要有三大要素,抗壓性、有耐心、自律性。希望對你有幫助,這麼重要的事情要慎重,多收集一些信息再做決定。



喚醒先生


你問這個問題,說明你沒有絕對的信念和興趣去讀博士,那我勸你就不要讀了,因為獲得博士學位這個過程遠比想象的艱難,如果期間對研究方向不感興趣,不能獨立開展一些工作,這幾年時間將翡翠難熬,倒不如去利用這幾年時間去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收穫也許會更多。


磁性兔子


能考上博士說明你就有能力,只要能靜得下心,專研學術,四年不行那就五年,五年不行就六年,只要認真專研,就會有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