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魯迅先生曾說:“中國根柢全在道教”,你怎麼看?

生活亮亮眼


準確來講在“黃老”道家學說。

從“河圖洛書”開始,到伏羲“一劃”開天地,分陰陽,推演先天八卦,《易經》橫空出世;周文王演先天八卦為後天八卦;《黃帝內經》問世;老子道德五千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不知其名,強謂之“道”。至此,中國道家哲學基本成型,道生一(太極),一生二(陰陽),二生三(三才);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兩兩相配成六十四卦。成為當時社會涵蓋醫藥、農桑、占卜、政治、軍事、地理、天文、自然、科技的“大統一理論”,將理論從實踐經驗中抽離單獨研究,再反過來促進實踐的發展,像極了如今的“科學”。

春秋時期,百家爭鳴。各家爭論不休,唯有道家,因其立足點至高至深,本質而抽象,至簡樸素而又無所不包,始終靜水流深,不曾斷絕。秦漢,黜百家,尊儒術。實際是外儒內法,都在“道”的涵蓋範圍之下。魏晉時期,五行理論盛行,匯入道統,使其更加完善。隋唐佛教興盛,受道家思想影響,逐步本土化,成中華禪宗。宋明時期,理學興起,儒釋道三江匯流,集大成者有蘇軾、王陽明等。之後道家便再無發展,明清時期多是依靠前人的隻言片語,加以研究,著書立作,以為後世。

都說道家清淨無為,一心消極避世。卻不知事物都是二元對立的。避世的有,金丹大道,白日飛昇;入世的也有,《黃石天書》、《奇門遁甲》、《六丁六壬》、《梅花易數》等等。丹道和術數二途,是道家最難也是最核心的內容,世人修道,無非是圖個趨吉避禍,遇事無咎,最終得證大道。

好像跑題了。。。這個題太大了,答不了。


不向清風索明月


魯迅先生這句話,出自其1918年8月20日寫給同鄉好友許壽裳的書信。信中,魯迅提到了自己寫作《狂人日記》的緣由,由此引出了這話。我們先來看信中原文:

《狂人日記》實為拙作,又有白話詩署唐俟者,亦僕所為。前曾言中國根柢全在道教,此說近頗廣行。以此讀史,有多種問題可以迎刃而解。後以偶閱《通鑑》,乃悟中國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此種發現,關係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

魯迅先生的意思很明確:以前他認為“中國根柢全在道教”,後來發現,中國還是“食人民族”。也就是說,魯迅先生否定了自己以前的觀點。現在再拿魯迅先生的一句話來招搖,只能說明道教心虛。

扯幾句題外話。中國曆代文人雖然靠儒家吃飯、博功名,但內心情感大多數更傾向道家(不是道教)。這裡有個有趣的現象:

儒家追求藝術之美,孔子聽了音樂“三月不知肉味”;道家反對藝術之美,認為天地有大美,人間的藝術不過是形而下。

但是,從美學理念來說,儒家更注重“思想性”“社會性”,提倡“文以載道”“詩言志”。文藝在儒家眼裡是教化百姓的工具。

相反,反對文藝之美的道家,其美學理念更貼近文藝的本質。道家思想從藝術趣味到技法,都深刻的影響了中國文藝,比如國畫裡“留白”,就是很好地體現了道家思想;又如對“神似”的追求;還有性靈……道家更講究“詩言情”,藝術不是教化百姓而且慰籍自己的心靈。

古代中國文人,得意時儒家,失意時道家,儒道互補形成了“柔韌”的性格特點。

魯迅先生曾經喜歡道家,完全合情合理,雖然他的文章言行一點也不“道家”。



江南俗士1972


道教是中國本土的宗教。在長達2000年的封建社會中,儒家思想一直是官方提倡的帶有宗教色彩的正統思想,道教在帶有鮮明的民間宗教的色彩。但與世界其他宗教不同的是,道教不是有教主所創立的宗教,二是廣泛吸納中國古代巫術、方仙道、黃老道等,由眾多民間教團組織而成。道教的成熟與佛教傳入中國幾乎同時而且幾乎同步的在中國進行發展,經過佛、道、儒三者之間的碰撞、融合,最終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道教始終植根於中國社會,是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孕育出來併成為其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傳統文化乃至今天的文化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它與傳統科技、藝術、文學、醫學及民俗文化等有著密切的聯繫。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根底全在道教”。

1、對文學方面的影響

從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歷史來看,道教對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影響也是非常突出的。中國曆代的優秀文學作品中,有不少是以道教為題材或涉及道教內容的。受到道教影響的文人墨客更是不計其數。

魏晉時期,文壇上盛行的遊仙詩,即是一種以歌詠神仙漫遊之情為主題的詩篇。魏晉時期最有名的志怪小說,是幹寶的《搜神記》,其中即記載了許多道教故事。魏晉筆記小說中的代表作《世說新語》同樣涉及道教內容。

唐詩中描寫道教的作品也不少。被稱為"詩仙"的李白,所作的詩中,道教內容極多,以至范文瀾在《中國通史》中稱李白是"反映道教思想的傑出作家"。

起於唐,而盛於宋。詞有詞牌。不少詞牌都與道教有關,如《臨江仙》、《女冠子》、《望仙門》、《獻仙音》、《瀟湘神》等等,莫不與道教神仙故事有牽連。宋代不少填詞大家如柳永、蘇軾、黃庭堅、秦觀、周邦彥等,都有以道教為題材的詞作。

元曲中反映道教的內容更多些。當時還有專門描述神仙度人和得道飛昇故事的"神仙道化劇"。這方面的傑出作家是馬致遠。在他現存的七種雜劇中,神仙道化劇就有四種,分別是《馬丹陽三度任風子》、《西華山陳摶高臥》、《開壇闡教黃粱夢》和《半夜雷轟薦福碑》。

明清小說中,也有不少是以道教為題材的。如《封神演義》、《東遊記》、《韓湘子全傳》、《綠野仙蹤》等。《西遊記》的內容雖然是佛教取經故事,但也受深道教思想影響,書中充滿了"金公"、"木母"、"黃婆"等道教丹法術語。《三國演義》中關於諸葛亮登壇借東風、五丈原布燈祈續命,都是道教思想的反映。而一部《水滸傳》,就是以"張天師祈禳瘟疫"發端的。《紅樓夢》開宗明義也是由一個空空道人把"石頭記"抄下來傳到人間。書中一僧一道的形象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對科學技術方面的影響

以道教理論為依據知道我國古代的科學發展有如此之多。

正如古代道教盛行的煉丹術,就給了古代科學方面的研究很大的幫助。煉丹術從客觀上看,對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意義重大。且當時煉丹術的發展,為近代實驗化學的發展提供了條件。煉丹術在從金屬礦物提取藥物的過程中,觀察到各種物質在特定條件下的物理和化學反應,並能按照固定的操作程序煉製出某種具有特定形式和結構的物質,長期的煉丹時間為中國古代化學積累了豐富的知識。

事實上,我們現在欣賞的美麗煙火和帶來苦難的炮火就是在煉丹的過程中被道教方士所發現的,這也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而且道教和道教經典文獻以不同的方式保存了古代許多數學與物理成果,對中國古代數學、物理、天文也有著獨特的貢獻。就數學而言,在我國曆代統治階級不受重視的情況下,艱難發展。但是廣大的勞動人民還是在實際作業中,總結並歸納出大量的數學規律。即使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也為我國曆代科學技術的進步發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3、對藝術方面的影響

佛教對中國音樂、書畫、雕塑、石刻和建築也有著密切聯繫。道教的音樂雖為宗教音樂,但它吸收和包容了宮廷音樂和民間音樂。曲式和情調著意表現神仙意境,或莊重神聖,或歡樂輕快,或優美恬靜。道教在繪畫方面也自成一色,其創作主題以神仙為,從形式、構圖到技法都洋溢著民族特色。我的家鄉就有許多人喜愛鍾馗畫,因為它能保人平安,驅鬼辟邪。

建築上,如武當山現存的道教宮殿、道觀及大量神祠、巖廟,都具有獨特的道教色彩。道觀的平面佈局深受中國庭院式民居的影響,講究對稱美,數重進深。且與一般的中國建築相比,道教的建築更注意風水。尤其是道觀,選址更注意風水,道觀大多處在蔚然深秀的幽山清水之間,道教本就崇尚清虛而幽靜,熱愛生命、尊重自然,認同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要在美的體驗中實現對道教生命境界的追求。所以道觀在文化意蘊上就具有別具一格的特色。

4、對民族精神的影響

中華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都受到了道教很大的影響。道教是以道為最高信仰,以得道為人生最終目的,這種傳統,通過具有民族風格的宗教儀式,才可以長期地傳播於社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華民族的心理素質和培養了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民族性格。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展,道教文化中的“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認為人的壽命可以通過修煉得以延長,這種人定勝天的觀點,經過道教的長期宣傳,深入人心,使人定勝天的信念成為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一部分。且道教思想還主張寬容、謙讓、虛懷若谷,反對自矜、自足、自大、驕傲自滿,這種文化心理的發揚形成了中華民族開闊的文化胸懷。還有道教十分重視倫理道德教化,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戒律和勸善書,在社會上廣為流傳,深入到了社會各階層。其根本宗旨在於勸人行善積德,去惡從善,因此在中國民間也一直流傳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道德觀念。

5、對中國政治的影響

道教曾在中國古代政治史上有過極短暫的輝煌。道教思想的政治高峰出現在漢文帝、漢景帝兩朝時期,史稱文景之治。歷史上,社會出現問題的時候,救國家、救社會、救老百姓,出售的人多是道教的人物,歷史上叫“撥亂反正”。總而言之,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一方面是統治階層常常利用道教來鞏固他們的封建統治。另一方面,許多農民起義的領導者,也曾利用道教作為農民起義的組織形式。但道教始終依附於王權而存在,並接受政府的管理,且傳統社會的封建王權以儒學為思想文化的正統說,歷史上借道教起義的農民軍很少成功。因為道家雖然從戰國時代即為諸子百家之一,但直到漢朝之後才有教團產生,至南北朝時期道教宗教性食材逐漸完善。所以道教很大程度上還是依附於王權。一定程度上王權可以決定它的興盛。

道教對我們中國文化的影響是深遠而重大的,其影響還體現在對民族的凝聚力,民間的信仰,中國的學術思想上。且它不僅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重要地位,而且對現代世界也有著一定的影響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繼續傳承下去,更好的服務於社會。


一往文學


滅國方式有三種。一,文化滅國。二,武力滅國。三,文化配合武力滅國,這是對付大國最佳的手段。日本人編造的“涯山之後無中國”就是對中國進行文化滅國的基礎指導。消滅中國人的傳統與文化。第一,讓中國人最好不讀中國書,多讀外國書。第二,抹黑一切中國元素。第三,消滅漢字。第四,消滅中醫。第五,消滅中國人的民族自信。日本侵略中國,需要中國的儒子牛讓人民相信,中國人民是劣等民族。讚美日本,是希望優秀的日本民族到中國來幫助中華民族建立王道樂土的。儒子牛真辛苦,中國人都是狗,日本朋友個個好。把鋒利的投槍全部都是投到中國人的胸口上,中國人還都要說,謝謝你,來拯救我們。此文筆工夫確實讓人佩服。

汪精衛1910年,寫下引頸一刀向天笑。於1940年建立了南京漢奸政權。周樹人在日本留學期間,寫下我以我血薦軒轅,1936年在日本人的精心救護下,還是無力迴天。周樹人的名言《中國沒有失敗的英雄,少有抵抗的韌性,沒有單獨鏖戰的武人》揚靖宇將軍1933年在極端堅苦的環境下,有人勸他投降,日本人給於他高官厚祿。揚將軍說,如果我們都投降了,那還有中國嗎!揚靖宇犧牲時,日寇剖開將軍肚子,裡面只有樹皮和棉花。趙一曼,1936年8月2日被日寇殺害,時年31歲,寫給兒子的遺書最後一段。《寧兒:當你長大之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犧牲的》。有的人豪氣萬丈的言辭,只是欺騙人民的美麗詩句。可歌可泣的真英雄,才是民族的脊樑。

可惜了,汪精衛,周作人如果死於三七年之前,他們將作為英雄和作家留名於世,而不會作為漢奸遺臭萬年了。


星辰2168


應該說是中國文化根底全在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要早於道教,道家思想的開創者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也就是道德經的作者。而道教創立在漢朝,是張天師張道陵以道家思想為基礎創立的教派組織,稱之為道教。

無論是佛家思想還是道家思想,它們是哲學體系,稱之為佛家學說和道家學說。

到廟裡或者道觀燒香磕頭求發財保平安的那叫佛教和道教,是建立在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之外的一種宗教信仰。

佛學和道學是小眾化的,它們是哲學,是學術,基本和平民老百姓關係不大。

佛教和道教是大眾化的,它們是信仰,也可以說成迷信。它們的功能是給大眾百姓提供一個心靈寄託的平臺。你認為燒香磕頭就可以保你發財,它就保你發財。你認為三拜九叩可以保你平安,它就保你平安。說白了也就是古代封建統治階級愚弄大眾的。

無論是老子還是釋迦摩尼,他們的身份用現在話翻譯就是老師教授的意思。你覺得能在老師那裡學點東西那就叫佛學和道學。你覺得他能保你健康長壽發大財,那就叫信仰,那他們就從老師變成了神仙。


官路沿


不得不佩服頭條的大數據啊,最近才重刷《走向共和》,曾經在短視頻板塊留下了魯迅先生的名言,就推送過來了,今天咱也充當一回文化人,說說我的看法。以期大方之家。

《道德經》作為道家的基本學說,可謂深入人心。在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上都是當仁不讓的地位。有人讀《道德經》是兵書、是陰謀論、甚至是大道。我以為然也。

教科書上的解釋是樸素的辨證論。我以為不夠全面,其實真正的含義應當是“二元論”,無是亦無不是。大道看諸事,皆為一個概念。忠奸、有無、利弊僅僅是一種概念。

和儒家相比, 道是在另一個維度上的探討,而儒則在任事、作為上面深根細作。

換言之,儒家可能是忠臣,但是道家更像是皇權。

忠能用,奸亦能用。興一利,則生一弊。這是脫離了基本利弊之外的一種思維方式。

當然還有我們常說的,道術之間的關係。無不彰顯著道對中華民族的影響。

道解決的是宏觀的問題,至於拿著道去具體細節化或者過分解讀,我以為也是不可取的。

作為魯迅先生來說,作為批判性的學者。他可能想闡述的是,我們沒有一個從一而終的制度模範或者是法律來經營國家或者社會,也就是一種吐槽。


短刀客


我是杭州刺史,我來回答。

魯迅先生在一九一八年致許壽裳的一封信中說:“中國根柢全在道教,此說近頗廣行。 以此讀史,有多種問題可以迎刃而解” 。魯迅所言 “中國根柢”,當指中國文化之根柢, 為什麼說它 “全在道教”?這句話表達了魯迅什麼樣的道教文化觀?魯迅先生在信中未作 具體闡釋,後人對這個論斷的理解可謂眾說紛紜。二十多年來,國內道教學界也對這個問 題展開了討論,至今仍是見仁見智。筆者以為,從 “中國根柢全在道教”的論斷出發理解 魯迅的道教文化觀,須從三個方面入手:(一)、魯迅是把道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 要的組成部分來看待的;(二)、魯迅從 “改革國民性”的客觀需要出發,對道教給中國國 民精神所造成的影響、特別是負面影響作出了深入的剖析和批判,這集中反映出魯迅對道 教文化的基本態度和看法;(三)、對魯迅的這個著名論斷須作進一步的具體分析,才能更 準確地把握魯迅的道教文化觀。

一、道教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

魯迅的一生,處於中華民族的生存危機最為嚴峻的時代。作為文學家和思想家的魯 迅,深刻而敏銳地認識到,民族的生存危機主要來自一種民族文化的危機,一種人心的危 機,即中國的民族精神和信仰世界出了大問題。因而他主張 “最要緊的是改革國民性”, 弄清中國國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麼,它的病根何在?他通過對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的歷史 和文化的深入剖析和深刻反省,認為國民的精神和心理狀態,主要是受傳統文化 的 主 體 儒、道、釋三教及其合流的長期而直接的薰染與潛移默化的結果,而道教,一直是封建文 化的有機組成部分,處於與儒、佛鼎足而立的地位。

從歷代的封建統治者來看,他們大多以儒學作為維護封建專制統治的主導性意識形態,儒家的 “尊尊”、“親親”的思想傳統以及嚴守 “貴賤”、“大小”、“上下”的等級倫理 說教一直是統治者用以維護其專制統治的主要工具。同時,統治階級也利用道教和佛教作 為麻醉、欺騙廣大民眾的輔助性意識形態。魯迅清醒地看到了這一點,他曾對好友許壽裳 說,“孔子提出三綱五常,硬要民眾當奴才,本來不容易說服人,而佛教輪迴說很能嚇人, 道教煉丹求仙則頗有吸引力,能補孔子之不足” 。的確,“正像在鞏固封建專制主義的統 治方面,儒家早已於被獨尊的漢代之前就吸取和運用了法家的不少主張那樣,在鞏固封建 專制主義的精神控制方面,歷來的儒家卻又吸取和運用了道家的許多主張。這是因為儒、 道兩家在有些根本的方面來說,也有其相同的地方。他們都是以遠古時代作為自己憧憬的 理想,從而陷入保守與封閉的精神氛圍中間,喪失進取和創造精神。這正如魯迅所指出的 那樣,儒、道兩家都是 ‘理想在不攖’” 。

從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人生哲學來看,儒道釋三教及其合流對於他們的人生態度和 行為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魯迅指出:“中國自南北朝以來,凡有文人學士,道士和尚, 大抵以 ‘無特操’為特色的。晉以來的名流,每一個人總有三種小玩意,一是 《論語》和 《孝經》,二是 《老子》,三是 《維摩詰 經》,不 但 採 用 談 資,並 且 常 常 作 一 點 注 疏” 。可 見,道與儒、佛總是結合在一起,融合在傳統中國人尤其是士大夫身上,併成為一種理想 的人格追求。從思想發展的歷程看,儒道兩家有入世、出世之別,但文化史上的儒道合流 由來已久,道家、道教的人生觀往往是儒家人生哲學的必要補充和調劑。古代的文人士大 夫,常常處於 “居廟堂之高”和 “處江湖之遠”、得志與失意兩種交錯的心態中。有了道 家、道教人生哲學的必要補充和調劑,就有利於他們更好地生存下去。魯迅對這種儒道合 流的實質看得很清楚:“登仕,是噉飯之道;歸隱,也是噉飯之道。假使無法噉飯,那就 是連 ‘隱’也隱不成了”;“漢唐以來,實際上入世並不算鄙,隱居也不算高,而且也不算 窮,必須於 ‘隱’而不得,這才看作仕人的末路” 。

三教合流、三教歸一的文化心理同時也影響到普通民眾對於鬼神和宗教信仰的態度, 那就是缺乏 “堅信”,講求實際,不管是非彼此,也不講什麼信仰、原則,對各種信仰和 各類鬼神一律採取兼收幷蓄的方式,見廟就焚香,見偶像就膜拜,只要對自己有利就行 了。而道教的複雜的神仙系譜既是這種文化心理的反映,也反過來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文化 心理。道教沿襲了上古時期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的傳統,將各類天神、地祇、人鬼、仙真 以及古聖王、古聖人乃至民間信仰的神靈、英雄人物,通通納入其神仙系譜內,為廣大民 眾提供了眾多的偶像,滿足了他們各式各樣的實用的和精神的需求。

此外,道教教義上的獨特性也使它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獲得了不可忽視的地位,至今 仍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魯迅說:“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 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國的大半。” 為什麼這樣呢?因為道教是唯一植根於民族文 化土壤而形成的民族宗教,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具有與佛教、基督教等宗教不同的價值 追求,集中反映了我們這個民族特有的人生理想、需要和追求。如果說一般的宗教都不把 注意力放在現實的生的快樂和幸福的追求上,而是轉向死後的世界,即虛幻的天國與來世 的話,道教卻相反,它受到中國 《易》文化 “生生之謂易”的觀念和道家哲學貴生、重生 思想的影響,在人的生與死,存在與滅亡的對峙中,抓住 “生”的一端來觀察宇宙萬有和 人生,認為人這個生物,有無窮的潛能,如果通過修煉把它發掘出來,就可以 “參贊天地 之化育”,彌補天地萬有的缺陷。“道家 (道教———引者按)的學術思想,基於這種觀念出發,認為人的生命,本來便可與天地同休 (齡),日月同壽 (命),而且還可以控制天地, 操縱物理。……這種對於人生價值,與生命具有大功能的觀念和理論,在世界文化思想史 上實在是史無 前 例 的,只 有 中 國 一 家———道 家 首 倡 其 說” 。從對生命的這種理解出發, 道教主張重生、貴生、樂生,追求長生,最高理想是不死成仙,使形體和精神都達到長生 不死。這就迎合了人們追求健康長壽甚至長生不老的本能慾望。這對於素有重生、養生傳 統的中國人就具有廣泛的吸引力了。所以,從歷代的最高統治者、官宦和士大夫到下層民 眾,都有相當多的人信奉道教,因而道教能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流傳不息,產生廣泛 而深刻的社會影響。正如魯迅所說:“然而假如比較之後,佛說為長,中國卻一定仍然有 道士,或者更多於居士與和尚:因為現在的人們是各式各樣,很不一律的。”魯迅還說: “儒士和方士是中國特產的名物。方士的最高理想是仙道,儒士的便是王道。”方士是道 士的前身,魯迅用儒士和方士指稱儒學和道教,並稱其為中國的兩種 “特產的名物”,可 見在魯迅看來,道教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有極重要的地位,不瞭解道教,就不能真正瞭解 中國社會和歷史,也不能深刻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

二、魯迅對道教文化的剖析與批判

魯迅在充分肯定道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同時,從改革國民性的客觀 需要出發,對道教作為宗教的實質、道教中的種種方術和封建迷信及其對中華民族的發展 所起的阻礙作用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無情的批判。魯迅認為,道教有三個主要的源頭,一 是殷周以來的鬼神崇拜和巫術迷信,二是自戰國中期和秦漢以來的神仙方術,三是先秦道 家思想。他對道教的剖析批判主要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展開的:

(一)對道家思想的批判:

道家思想是道教重要的理論來源。魯迅和他同時代的許多思想家一樣,沒有嚴格區分 道家和道教,他對道教的批判首先表現在他對老莊哲學的批判上。

對道家思想的開創者老子,魯迅主要批判了他的倒退復古的政治理想和消極無為的人 生觀。老子從天道自然無為的原則出發,認為理想的政治就是回覆到遠古時期的小國寡民 的狀態,並認為 “無為而 治”就是實現這種理想的主要途徑。針 對 這 一 點,魯 迅 指 出: “老子書五千語,要在不攖人心;以不攖人心故,則必先自致槁木之心,立無為之治;以 無為之為化社會,而世即於太平。”瑏瑡 他從進化論觀點出發,認為社會的向前進化猶如 “飛 矢”,總是飛向前方的,而 “幻想中的唐虞,那無為而治之世,不能回去的烏托邦,那確 實性,比到 ‘陰間’去還稀少”瑏瑢 。復古 倒 退 的 社 會 理 想,使 人 “心 如 槁 木”,不 思 進 取, 喪失理想和鬥志,只顧眼前實利,最終變得卑俗、懦弱、吝嗇、膽怯。同時,“無為而治” 還使統治者奉行一套 “使民不爭”、“常使民無知無慾”的愚民政策,暗中玩弄一套陰險狡 詐的 “君人南面之術”,對封建政治產生了惡劣的影響。

老子還根據 “反者道之動”的原則和 “無為”、“不爭”的思想,推行一套消極退讓的 人生哲學,魯迅認為這隻能塑造出怯懦、保守、畏縮、苟且偷生、不思進取、不敢為天下 先的國民來,逆來順受、含辱忍垢和麻木軟弱是其最大特點。 “無為”、 “不爭”的結果, “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驅和闖將,大抵是誰也怕得做。然而人性豈真能如道家所說的 那樣恬淡;欲得的卻多。既然不敢徑取,就只好用陰謀和手段。從此,人們也就日見其卑 怯了” 。魯迅在其小說 《出關》中以 “孔老相爭”為線索,借老子這個形象鞭撻了懦弱、退讓的國民劣根性。魯迅這樣評價孔老: “孔老相爭,孔勝老敗,卻是我的意見:老,是 尚柔的;‘儒,柔也’,孔也尚柔,但孔子以柔進取,而老卻以柔退走。這關鍵,即在孔子 為 ‘知其不可而為之’的事無大小,均不放鬆的實行者,老則為 ‘無為而無不為’的一事 不做,徒作大言的空談家。”

對於莊子,魯迅主要批判了他的 “欲並有無修短白黑而一之”的 相 對 主 義。魯 迅 認 為,莊子這種思想與儒家的 “中庸”原則對國民性格的負面影響尤為惡劣,使人們在大是 大非面前喪失原則,在思想和信仰上缺乏 “堅信”,對思想、主義一概從實利主義原則來 決定取捨,沒有追求真理熱愛真理的執著精神。魯迅斷言,中國國民性格中的 “無特操” 和 “無堅信”的通病,便是相對主義是非觀帶來的惡果: “要做事的時候可以援引孔丘墨 翟,不做事的時候另外有老聃,要被殺的時候我是關龍逢,要殺人的時候他是少正卯,有 些力氣的時候看 看 達 爾 文 赫 胥 黎 的 書,要 人 幫 忙 就 有 克 魯 泡 特 金 的 《互 助 論》。”總 之, 不管什麼信仰、原則,只要對自己有利就行。

老莊思想還推動和強化了歷史上早已存在的 “隱逸”之風,併為之提供了理論依據。 魯迅對 “隱逸”這種歷史久遠的文化現象和人生哲學進行了批判,認為這是一種逃避現 實、迴避鬥爭、缺乏社會責任感、自私的人生態度。他指出: “泰山崩,黃河溢,隱士們 目無見,耳無聞,但苟有議及自己們或他的一夥的,則雖千里之外,半句之微,他便耳聰 目明,奮袂而起,好象事件之大,遠勝於宇宙之滅亡。”

(二)對道教的神仙信仰的批判:

不死成仙的信仰是道教的核心內容。道教為了擴大自身的影響,極力誇大和渲染神仙 境界的快樂與享受。葛洪的 《抱朴子·對俗》篇說: “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變化飛 行,失人之本,更受異形,……老而不衰,延年久視,出處任意,寒溫風溼不能傷,鬼神 眾精不能犯,五兵百毒不能中,憂喜譭譽不為累,乃為貴耳。《對俗》篇又說: “果能 登虛躡景,雲輿霓蓋,餐朝霞之沆瀣,吸玄黃之醇精,飲則玉醴金漿,食則翠芝朱英,居 則瑤堂瑰室,行則逍遙太清。” 道教所宣揚的這種快樂和幸福,實際上是對封建帝王和官 僚貴族的特殊地位和享樂生活的進一步誇大和想象。 “追求肉體長生或飛昇,無非是奢望 官僚名士的享樂生活得以無限延長” 。的確,封建統治者除了政治權力之外,唯一需要 的幾乎就是肉體生命的本身,是 “健康長壽”和 “萬壽無疆”,只要他活著,就能永久地 擁有人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但肉體生命的有限性終究是一個無法抗拒的自然律,誠如魯 迅所說,封建統治者 “慾望沒有衰,身體卻疲憊了;而且覺得暗中有一個黑影———死——— 到了身邊了,於是無奈,只好求神仙。這在中國,也要算最高理想了”。

魯迅認為,長生不死的神仙信仰,對中國人特別是處於社會上層的統治者,有著極大 的消極影響。這影響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以長生不死為最高理想,一味耽於物質利慾 的享樂,使得 “中國歷史的整數里面,實在沒有什麼思想主義在內”;“即使偶然有些外來 思想,也立刻變了 顏 色,而 且 許 多 論 者 反 要 以 此 自 豪” 。神仙信仰的另一個消極影響, 便是一種極度自私的個人主義人生觀支配了 “大小丈夫”們的頭腦,在他們的思想裡,只 有一個 “我”,“單要由我喝盡了一切空間時間的酒”瑐瑢 。這種人所希望的,只是 “大約別 的都可以老,只有自己不肯老”; “不必再有後進”,好由他們自己 “佔盡了少年的道路, 吸盡了少年的空氣” 。漢武帝所向往的 “嗟呼!吾誠得如黃帝,吾視去妻子如脫躧耳”的感嘆,就是這種極端自私自利思想的最形象的註腳。

(三)對道教方術和封建迷信的批判:

道教中素有 “道無術不行”和 “道寓於術”之說,道教正是憑藉各種方術來製造和擴 大它的社會影響的。在長期的宗教實踐中,道教發明和運用了上千種方術,而兩千多年來 中國民間流行的各種封建迷信活動,差不多都與道教的方術有關。魯迅以科學為武器,對 道教方術的愚昧落後的封建迷信本質作了無情的揭露和批判。

服餌,在道教中指服食仙藥特別是金丹大藥以求長生的方術。歷代的帝王、官僚貴族 及文人士大夫中都有不少人,不惜冒著中毒身亡的危險熱衷於服食丹藥,根本原因在於魯 迅所說的,總是把 “純粹獸性方面的慾望的滿足”當作是 “最高理想”瑐瑥 ,幻想永保其威 福、子女、玉帛及其它種種享樂。

房中,屬道教中所謂 “採陰補陽”、“還精補腦”的一種修煉方術。魯迅認為房中術是 一種極端惡劣的縱慾成仙的思想,他指出:“無論古今,誰都知道,一個男人有許多女人, 一味縱慾,後來是不但天天喝三 鞭 酒 也 無 效,簡 直 非 ‘壽 (?)終 正 寢’不 可 的。”瑐瑦 房 中 術不僅有害於健康和生命,而且是對女性的一種極不道德的性掠奪。

道教的服餌、房中等 “養生術”表明了道教既沒有佛教、基督教那種擯棄世俗慾望的 苦修精神,也缺乏一個絕對超越了塵世苦樂的彼岸世界,它是從生理上和心理上全面迎合 了人們享樂的需要。如果說服餌、房中等方術需要一定的財力作基礎,主要流行於社會的 上層,那麼道教中與鬼神崇拜和巫術相關聯的符籙、扶乩、祈雨、施咒、招魂、堪輿、讖 語等方術和封建迷信活動,則流佈在整個社會上下,它們實際上代表了古代民間文化中愚 昧、庸俗和落後方面的彙集。在魯迅看來,由於道教的各種迷信和巫術活動充斥了整個社 會,使得人們不修人事,群趨鬼道,不相信科學的力量,整個社會瀰漫著 “鬼氣”和 “妖 氣”。魯迅對這些至今還頗有市場的迷信活動進行了猛烈抨擊,現擇要分述如下:

符籙是道士專用的一種文字或圖形。道士宣稱符籙乃妙氣所結,故具有神力,可以遣 神役鬼、鎮魔壓邪、治病求福。魯迅揭露其實質說: “符的驅邪治病,那就靠了它的神秘 性的 。文字既然含有尊嚴性,那麼,知道文字,這人也就連帶的尊嚴起來了”; “如果文 字易識,大家都會,文字就不尊嚴,他也就不尊嚴了” 。符籙不過是道士為了矇騙民眾, 故作神秘的東西,故魯迅稱其為 “一團糟”的 “鬼畫符” 。

在 《熱風·五十三》、《花邊文學·偶感》等文中,魯迅批判了扶乩這種迷信在現代的 死灰復燃。針對當時一些人鼓吹的風水合於地理學,煉丹合於化學, “靈乩”合於科學的 謬論,魯迅倍感痛心: “每一新制度,新學術,新名詞,傳入中國,便如落在黑色染缸, 立刻烏黑一團,化為濟私助焰之具,科學,亦不過其一而已。此弊不去,中國是無可救藥 的。”

祈雨,也是道教中極為普遍的一種迷信活動。每當有水旱災害發生,農民總會請道士 來祈雨禱晴。魯迅認為這是一種愚昧無知的觀念和典型的迷信行為,他 深 感 悲 哀 的 是: “自從由帝國成為民國以來,上層的改變是不少了,無教育的農民,卻還未得到一點什麼 新的有益的東西,依然是舊日的迷信,舊日的訛傳,在拚命的救死和逃死中自速其死。”

禳解,是道士通過向神靈祈禱而為人求福消災的一種方術。中國人一方面相信運命, 另一方面又相信這運命是有辦法轉移的,而禳解、符咒、拜禱就是轉移運命的主要手段。 魯迅認為,信運命的中國人而又相信運命可以轉移,是值得樂觀的, “不過現在為止,是 在用迷信來轉移別的迷信,所以歸根結蒂,並無不同,以後倘能用正當的道理和實行科學來替換了這迷信,那麼,定命論的思想,也就和中國人離開了”。

道教中的咒語,在迷信的人們看來是有法力的。義和團運動興起時,人 們 迷 信 所 謂 “神拳”,相信念咒可以 “神降附體,刀槍不入”。針對這種迷信的幼稚的做法,魯迅指出: “打拳打下去,總可以達到 ‘槍炮打不進’的程度 (即內功?)。這件事從前已經試過一次, 在一千九百年。可惜那一回真是名譽的完全失敗了。”魯迅認為僅靠 “鬼道”精神是救不 了國的,頂多只能作無謂的犧牲,唯有科學的力量才能救國。他說: “在五六年前,我對 於中國人之發 ‘打拳熱’,確曾反對過,那是因為恐怕大家忘卻了槍炮,以為拳腳可以救 國,而後來終於吃了虧。”

魯迅還對道教的其它方術進行了批判。在他看來,中國的愚昧和落後,在很大程度上 與道教方術和各種封建迷信的盛行有關,它們都是科學的死對頭。 “要救治這 ‘幾至國亡 種滅'的中國,那種 ‘孔聖人張天師傳言由山東來'的方法,是全不對症的,只有這鬼話的 對頭的科學!--不是皮毛的真正的科學!”“因為科學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 不許鬼混”。

總之,從魯迅對道教所作的多方面的剖析和批判中可以看出,道教在歷史和現實中對 國民精神和民族性格所起的負作用是非常大的,民族劣根性的諸多特徵都與道教的長期影 響有關。

三、準確理解 “中國根柢全在道教”

從以上論述中可以看出,魯迅對道教的評價是很低的。“中國根柢全在道教”的論斷, 主要是就道教在歷史和現實生活中的負面影響而言的。在魯迅眼中,道教實際上是國民性 中 “獸性方面的慾望”的集中體現,也是種種愚昧無知的封建迷信的集中體現。換言之, 道教是民族劣根性的反映。值得注意的是,魯迅的這一著名論斷,僅從字面理解,似乎是 說中國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或道教文化代表和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全部,然而從以上的論 述中我們知道魯迅的原意並非如此。因此,我們有必要對這一論斷作進一步分析,以準確 地理解和把握魯迅的道教文化觀。

首先,魯迅先生是作為文學家的思想家,他認為最善於改變國民精神 的,當 首 推 文 學,因此他棄醫從文,終身致力於以文學為手段進行文化剖析與社會批判,以喚醒民眾重 振民族精神。這就決定了魯迅主要是以文學家的直接感悟和無休止的批判來輻射他的思想 能量,而不象哲學家那樣在邏輯系統的思考中來論證他的思想凝結;加之他本人沒有對道 教的歷史做過系統的研究,他對道教的認識和評價,也只是從某個特定的角度出發的,確 有不夠全面的地方。因此,“中國根柢全在道教”的論斷,有些偏頗,而從他對道教給中 國人的精神與心理所造成的種種影響的分析和解剖來看,無疑是十分深刻的,抓住了問題 的要害。

其次,“改革國民性”是作為思想家的魯迅奉獻給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的思想財富, 也是理解魯迅複雜精神世界的一把主要的 “鑰匙”。因此,通過剖析和批判包括道教在內 的傳統文化,改革國民性的惡劣方面一直是他主要的著力點,這並非意味著他從根本上否 定了傳統文化和 “國民性”中也有良性的一面。魯迅在1936年3月4日致尤炳圻的信中 就談到,中國的國民性 “其實是偉大的。但我們還要揭發自己的缺點,這是意在復興,在 改善”。因而,魯迅對道教文化的認識和評價,主要是批判而不是讚揚,這完全是為了服從和服務於 “改革國民性”這個最要緊的事業的。所以,我們必須從魯迅的 “改革國民 性”這個一以貫之的思想取向出發來理解他的道教文化觀。

再次,魯迅說過,“我們目下的當務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苟 有阻礙這前進者,無論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 《三墳》 《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圖, 金人玉佛,祖傳丸散,秘製膏丹,全都踏倒他” 。這表明了魯迅對待傳統文化遺產的態 度,“他的著眼點顯然不在於各種文化派別的 ‘原教旨',而在於它們對後世的影響。也就 是說,魯迅是從現實情況出發來評價傳統文化,並決定對它的取捨的”瑑瑧 。而道教自明代 中葉以後就逐漸走向了衰落,在鴉片戰爭後至民國間的一百多年中,更是江河日下, “近 現代中國道教逐漸失去固有的本色。一些宮觀殿堂變成了賺錢的場所,為信徒做功德也成 了一些道士餬口謀生的手段,做道士成為一種職業”瑑瑨 。甚至玄門清靜之地也經常出現政 治權利、經濟利益和教內派系的鬥爭,道教用以影響社會生活的主要是它的封建性和保守 性的方面,它已從整體上失去了探索宇宙人生的熱情與動力。不可否認,魯迅所觀察和認 識到的道教,實際上恰好是道教史上最衰微、最缺乏活力與創新的道教,它與當時進步的 思想家們所倡導的科學精神、理性精神是格格不入的,與時代精神的發展背道而馳,已成 了阻礙中國社會前進和發展的障礙。出於對道教文化的這種社會影響的認識和對它的憤激 之情,所以魯迅先生採用了這種比較激進的表達方式:“中國根柢全在道教”。


杭州刺史


魯迅一家之觀點,並非“全角”視野。未置可信,信則迷之。

其言之道教,老子耶?張道陵耶?

若為老子——《老子》至於今,也未有共識也!

若為張道陵——煉丹術乎?內功乎?《老子》《莊子》中,都專門有“批判”章節。而後世,張氏卻又“借老子”而“掛羊頭賣狗肉”。為何?取利也!

老子:無為之治政治哲學思想也。非它也!


卜耐夫哲學


說白了也對,法儒代表雄性文化,道教代表雌性文化,一陰一陽謂之道,兩面都重要。說道教為“根柢”,隱而不顯也,由裡及表並決表也,合適。

道家理念,重“靜、柔、低、被”,好水尚雌,集陰文化之大全。

典型如太極拳,輕靈飄逸,如風似流,總風味是女性姿態。

女性當然重要,護家延代,功不可沒,相夫教子,滴水成河。在人類繁衍進化的歷史長河中,女性默默奉獻,操持人事,力密至也,功莫大焉。

人中就兩類,一男一女。道教取天地自然陰性之長,濃縮為教義文化,深深滋養國人,如母親似妻女。

陰文化是中國的根柢沒錯,是人類的根柢也不差。只是其他民族沒有這般關注提煉罷了。

魯迅先生說的根柢,通俗講就是這個意思。崇尚道法,崇尚陰德、陰文化是中國人看重並修養的底功。



大河灣精靈


中國的文化根柢在道家!而不是在道教。易,醫,兵,字,數理,預測,天文,地理,各種技術,全都是道家發明。儒家算什麼?不過是偷竊了一點文化知識,自立門戶,投靠統治階級為其所用而已!篡改歷史,妖言惑眾,愚化民眾,舔不知此的具為自有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