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小偷家族》:自私本性的背后,是灵魂碰撞的真情

最近观看了获得金棕榈奖的影片《小偷家族》,果然如评委会主席凯特.布兰特对该片的评价--“它击中了每个人的心”。导演是枝裕和把封闭空间下的小人物日常生活,拍出了雀跃的生动。

是枝裕和是日本当代电影大师,记录片导演出身的他在拍摄的电影中,更加注重社会现实的题材和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他的三部电影《步履不停》、《比海更深》和《小偷家族》被称为“是枝裕和人间三部曲”。其中是枝裕和凭借《小偷家族》这部影片,摘得第71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这是日本时隔21年后再次获此殊荣。

《小偷家族》讲述的是一个被遗弃也被接纳的故事。影片中六个没有血缘关系、被抛弃的边缘人抱团取暖,组成了一个临时家庭。他们恪守着寻常人家的亲情结构,过着安逸自足的生活,然而,这个温情脉脉的家庭里每个成员都有着自己的秘密。

这部电影的成功,除了实力派演员的精湛演绎和戏剧性的情节,离不开导演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导演将镜头聚焦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讲述了社会边缘人物在底层生存时关于人性的思索和亲情的认同。

因此,下面我将从“人物的特性、主题的呈现、物品的隐喻”三个层面进一步解读该片的独特魅力,在文章第四部分,我会结合观影经验,谈谈该片主题对我们的启示。


《小偷家族》:自私本性的背后,是灵魂碰撞的真情


1、小人物在底层生活中呈现的不同思想和行为,三对抱团取暖的边缘人,正是人性最真实性的描述。

导演以三对人物为线索,推进剧情节奏,不同的人物形象给观影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且看导演是如何呈现人物特性:

①父亲柴田治和儿子祥太的父子情深,传授偷盗技术是意味着生命的延续

影片一开始就是小男孩祥太和成年男子柴田治完美搭档偷东西的场景,于是我们窥见了导演想向我们讲述一个什么样的家族:父亲阿治在工地打工,业余时间带着儿子祥太出入超市和便利店,在默契的配合下“采购”一家人需要的各种商品。

妻子信代在洗衣店工作,时不时将顾客遗留在衣兜里的物品据为己有;妻子的妹妹亚纪年轻貌美,靠在风俗店贩卖青春为生;全家的家长奶奶,看起来和蔼可亲,可随着剧情展开,我们也能看到她并不太光彩的养老金来源。

原来这是一家以“偷”为生的灰色家族。

只是不得不说,这个家族的偷盗手段并不是那么高超,导演为什么不把偷盗手段拍的高超一些呢?大概是因为只有不高超的技术才会相互需要吧。

父亲把自己的本名给小男孩当名字,并无时无刻都在传授儿子的偷盗理论及经验,因为他把儿子当成是自己的延续。“放在柜台的东西不属于任何人。”“只要商店没倒闭就好”、“只有没法在家学习的孩子才去上学。”父亲把自己人生经验一一慢慢传授给儿子,也许这些经验并不正确。

在我看来,父子情深的主线,是《小偷家族》细节最丰富的、因果最完整的主线,是推进主剧情的中心。从影片开始俩人亲情合作,深夜停车场父子的追逐嬉闹、海滩游泳时的生理教育以及最后结束时儿子轻声喊一声“爸爸”的分别,让我们看到了父子感情的细腻与沉重。

《小偷家族》:自私本性的背后,是灵魂碰撞的真情

②妈妈信代留下尤里,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深处的愿望

在父子偷完东西后,柴田治和祥太碰到了每天回家路上都能碰到的小女孩友里,在快要下雪的寒夜里,小女孩看起来又瘦又饿。柴田治把买的可乐饼给小女孩吃,并把她接回了家。原来小女孩友里生在不幸的家庭,经常被父母殴打、弃养在公寓走廊上。原生家庭的家暴,父母的漠不关心,让友里对妈妈、家庭产生了恐惧,于是离家出走,并从小就丧失了爱与被爱的概念。

信代作为这个家的女主人,先有和老公出于正当防卫杀死前夫,再有经常性偷窃行为,在家暴环境下成长的她,恨透了有血缘关系的原始家庭,于是后来她选择了无血亲的家庭,因为这种家庭是可以选择家人的,在这个家庭她得到了家庭的温暖。

妈妈信代本来是第一个要送友里回去的人,当信代抱着友里回家的时候,看到了友里亲生父母激烈地争吵。她明白友里受到虐待,感同身受才把友里带回了家。让友里忘掉过去不好的回忆,在火光中,信代抱着友里温柔地告诉她“大人说爱你才打你是骗你的。”信代在友里的身上看到了自己。

被家暴到失去无法生育,却没有失去爱和共情的能力,信代留下友里,给她买衣服,给她洗澡,她把友里当作自己的亲生女儿,但这一切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缺失的东西以及深情的渴望,是为了满足自私的当妈妈的愿望。

一个人并不是生了孩子就会成为母亲,也并不是一定要生孩子才能成为母亲。

《小偷家族》:自私本性的背后,是灵魂碰撞的真情

③奶奶与亚纪,都是被家庭抛弃与折磨的人,被遗弃的人需要的相互取暖

老奶奶的前夫已经离世,靠赡养金过活,有一个儿子,但儿子并不管她。所以她需要有家人,或者更功利的说一点,她需要晚年有人赡养她。不至于像日本很多的独居老年人,去世之后很久才被人发现。

亚纪因妹妹出生,父母开始对她不闻不问、备受冷漠,即使跟着爷爷的前妻离家出走,这也没引起父母的关注。也许离家出走是一种报复,是希望得到父母的一点尊重和关爱。奶奶把她带回家,老人恰好回应了她的这种情感,把她当作孙女,所以她们有超越其他家人的“亲密”,她们可以共享秘密。

也许正是因为被遗弃过,才更加懂得和需要这种亲情的羁绊。但也是因为被遗弃过,再深的羁绊也少不了参杂着自私和功利的色彩。

《小偷家族》:自私本性的背后,是灵魂碰撞的真情

2、人性与爱背后黑暗面的呈现,恶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而爱却是人与人相处碰撞间习得的能力

在这部电影中,导演呈现两大主题:“人性的自私”与“爱”,导演将自己的真情实感绘入其中,表达影片最真实的一面:

①人性:剧情中的人物天性的都不完美,导演呈现小人物背后是人性黑暗的一面

该电影充满底层小人物的生活气息,与其衬托的是人性的不完美和黑暗。在这个小偷家族里,有贪财加敲诈的“奶奶”,有做短工兼偷盗的男人柴田治和女人信代,有在风俗店工作的年轻女孩亚纪,还有无法上学只能偷东西度日的小男孩祥太,以及他们新捡回来的小女孩友里,他们表现出来的行为思想均有不同,但无一例外都是人性不完美的体现。

比如这对夫妻从来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信代在洗衣房工作结束后,“要回到老本行”,极端好利,对偷盗习以为常,得意地教导传授子女偷窃的技巧,并满不在乎地考虑“让友里也入行”。

他们不让祥太去上学,跟他说“只有在家无法学习的人才去学校”。

这种矛盾在奶奶去世后达到了顶峰。一家人看着她死去,把她埋在后院,再把她的遗产取出来,然后对由里说:记住,这个家一直就只有5个人。这一点也体现在影片末尾,小男孩祥太问柴田治:当时是不是准备丢下他溜掉,柴田志说:是的,但是没能溜掉。

导演如此有深度的主题呈现,不仅是提供给剧情新的升华,也是以影片反映生活的状态。现实生活同样每个人都不完美,他们黑暗的一面总是会带来稍些遗憾。

《小偷家族》:自私本性的背后,是灵魂碰撞的真情

②向恶而善,自私是本性,爱却是人与人相处碰撞间习得的能力

对于这样的家庭,他们彼此间的关系大概就是:我只能给你力所能及的照顾。但这力所能及,也基本上是我的全部了。

虽然自私是本性,但家庭成员每次超出对等交换的真情流露,都让人更加唏嘘:在被原生父母冷漠对待的友里对“哥哥”祥太自然流露出亲情之爱时,“妈妈”信代感叹:像我们这样被遗弃家庭的人,不应该会爱别人的啊。

信代出于母爱本能,每次重大抉择时都做了令人肃然起敬的决定;父亲治在警察局被问到“你为什么要教孩子偷东西呢”,无奈回答:“我只会这些了”,他自己没想过的是,他教给祥太泡面加可乐饼的吃法,敏锐察觉并化解他青春期的性烦恼,才重要得多。

事实上,缺乏爱才渴望爱、珍视爱,对于产生了情感羁绊的人来说,爱,是另外一种交换。当我们学会了去爱人,付出爱,这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新的开始,信代的爱救赎了由里,由里的信赖成全了信代的爱,爱与被爱,都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救赎。世上每一种爱的表达方式或许不同,但意义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每一份爱里都有私心,可每一个私心,偏又开出花来。

《小偷家族》:自私本性的背后,是灵魂碰撞的真情

3.物品隐喻:极具代表性的物品隐喻和反转吸引观众,让观众产生强烈的探知欲,增强影片的艺术魅力

《小偷家族》里具有极具代表性的物品隐喻。故事里,祥太说了一个《小黑鱼》的故事。故事里小黑鱼把所有的小鱼号召在一起,他们一起组成了一条大鱼,然后打败了庞大的金枪鱼。这个故事贯穿了电影始终。

散落在社会上的底层人,因为巧合他们聚集在了奶奶家。开始因为利益,为了能遮风避雨才在一起的。在共同生活下,他们情感交织在一起,产生了家庭的亲情。他们每个人的力量都很弱小,但在“偷来”的家庭下,他们各司其职,让家庭一起面对生活环境这条大鱼。

故事中有一条暗线,就是祥太的思想变化。祥太在最开始埋怨尤里不能在偷窃的时候帮上任何的忙。然后开始指导尤里偷窃。他不认为偷窃是罪恶的行为,再加上他和友里在商店偷盗,老爷爷发现后告诫他,不要再让妹妹偷东西,激发了祥太内心想要结束这种生活的想法。

祥太作为小黑鱼存在于这个家庭中。他观察了周围的变化,他的思想变化也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和走向。这个家庭最后被拆开了,没有任何两个人能继续生活在一起。男孩到男人的蜕变,是疼与痛,还有责任。祥太也在每一次关键时刻选择中,完成了自己作为男人的变化。

《小偷家族》:自私本性的背后,是灵魂碰撞的真情

另一方面,影片中的细节铺陈不仅仅作用于整体的情绪,也为之后的情节反转提供了可能性。

而观众在观看前半部电影的过程中,却很难明确察觉之后这一层的暗示,至多只是一种怀疑。

我们看到小男孩在父亲的指导下偷窃,看到父亲在受伤后母亲希望他伤得狠点以求更多金钱赔偿的恶毒诅咒,看到奶碎嘴嫌弃姐姐的本家给的钱太少;我们也看到母亲在送小女孩回家之前决定留下她,看到父亲与母亲饭后简单直接毫不遮掩的性与爱,看到奶奶给小女孩的手掌心轻轻撒上盐粒。

影片其实展现的很多细节事物符号都值得我们去细细体会,看得出导演在拍摄的时候的用心良苦,不着痕迹的把这些带有隐喻性质的符号一一嵌入影片的剧情中去,增强电影的欣赏度和艺术魅力。

《小偷家族》:自私本性的背后,是灵魂碰撞的真情

4.我作为电影爱好者,我将结合观影经验,谈谈该片对我们人生的启示:

作为一名电影爱好者,这部电影带给我的震撼绝不仅仅存在于剧情,它背后的深刻主题才是我们真正该探讨的。因此,接下来我将结合观影经验,谈谈该片主题对我们的启示:

①血缘关系是无法选择,选择成为什么样的父母,我们却是可以选择的

现代社会的女性在24、5岁才刚刚结束学业,步入社会,却要立刻面临生孩子的现实问题。有多少人真正意识到亲情意味着什么?母亲这个词意味着什么吗?

就像信代说的,难道真的是“生下孩子就成为了母亲吗”,就像我们总相信的“三十而立”一样,到了三十岁,我们的价值观就会健全,财富就会从天而降吗?不,不会的,没有20岁到30岁的积累,30岁也不过就是青春期的拖延而已。

血缘关系是无法选择的。但是选择和什么样的人产生“牢固的羁绊”,选择成为什么样的父母亲,却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我们可以让自己成为好的父母,给自己的孩子带来爱得关怀与幸福 的生活,让家变成一个有爱的家庭。

只要还会爱人,就能赢得尊重和感动。

影中片有2处无声的告白特别动人心魄。

第一幕,出现在小偷家族一起去海边玩的时候,望着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人们,老奶奶无声地说出了自己的告别:谢谢你们。

第二幕,出现在治和祥太这对父子俩,祥太望着追在公交车后面的柴田治,无声地叫了一声:爸爸。

确实如此,爱不会因为一个人身份的流失而流失。只要还会爱人,就能赢得尊重和感动。

《小偷家族》:自私本性的背后,是灵魂碰撞的真情

③自私是天性,推己及人是人性向上的自我追求

这部电影非常有爱,虽然是以悲剧结尾,但处处体现世间的善良人性与爱。平时嘴上互相嫌弃和埋怨,可是心里装的却是满满的爱。一家人在海边其乐融融,奶奶看着孩子们追逐打闹的开心背影,默默的用唇语说着“谢谢你们” 。盛夏的烟火大会,一家人挤在狭小的屋檐下,纷纷抬起头望向天空却什么都看不到,却可以依然开心的放声大笑。

这也让我想到了目前我们正在经受灾难的考验。大批逆行者,付出了他们的爱,他们的举动给我们带来了面对灾难的力量和勇气。他们跟那些患者没有血缘关系,不是亲人,不是爱人,但他们在自私的本性面前,他们却选择推己及人,用职业的道德进行自我追求,用他们小小的肩膀为我们撑起一面天。

如果说这世间什么最伟大,那便是爱了吧。爱人之间的爱,亲人之间的爱,甚至没有血缘关系凑在一起的陌生人之间的爱,甚至小偷家族之间的爱。

总结一下:

《小偷家族》是一部既让人觉得残忍卑劣又会让人觉得温情感动的电影。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偷家族,可以如此美好,也可以如此残酷,小偷家族所展现的就是我们所生活的真实的世界和人性。

因此,今天这篇文章我从“人物的特性、电影主题的呈现、物品隐喻”三个层面进行解析,得出了不一样的内涵价值和艺术魅力。同时在文章第四部分,我也结合现实生活,介绍该片主题对我们的启迪之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