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了60多個小區的居民,咸寧這個超市110名員工人人當“四員”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譚昌強


為了60多個小區的居民,咸寧這個超市110名員工人人當“四員”

“大家昨天訂購的東西到了,請到小區正門領取。”

站在咸安區永安大道桂花城小區門前,武商超市代購員劉美玲在微信群裡發出通知,等待居民領取物資。

在她身邊,幾十個購物袋裡,滿滿當當的裝著居民訂購的蔬菜、雞蛋、奶粉、衛生紙等各類物資。

“每天早上從9點開始送,一直要送到下午。” 劉美玲說,等這個小區的送完後,她還要再送其他兩個小區的訂單。

為了60多個小區的居民,咸寧這個超市110名員工人人當“四員”

趁著等待的空閒,劉美玲又開始收集這個小區新的需求信息。

“現在每天都是這樣,送貨的時候就收集訂單,這樣能節省不少時間。”劉美玲笑著說,“現在我們既是導購員,又是採購員,還是送貨員和售後服務員。”

在武商,像劉美玲這樣“身兼數職”的員工有110人。

“現在我們每天要處理60多個小區的1500多個訂單。”武商超市咸寧區域負責人吳曉玲說,這些訂單就靠110名員工組成的12個配送小組來完成。

為了60多個小區的居民,咸寧這個超市110名員工人人當“四員”

吳曉玲向記者詳細介紹了目前的配送模式:代購員每天通過小區業主微信群公佈物資清單和單價,收集居民訂購信息,並在當天將全部訂購信息彙總;第二天早上根據訂購信息,集中揀貨打包,再配送至不同小區;配送到小區後結賬並提供相關售後服務。

“我們一般頭天收集訂單,第二天一早才揀貨。” 吳曉玲說,“這是因為顧客採購最多的是蔬菜、肉類等物資。而送貨的當天早上揀貨,就能最大程度保證送到顧客手中物資是新鮮的。”

“始終將顧客放在首位。” 吳曉玲說,我們還反覆要求員工,要按照自己家裡採購的標準來幫助顧客。“越是這個時候,越要樹立武商的品牌形象。”

特殊時期,除了質量,價格是另一個普遍關心的問題。

“一個承諾:疫情期間12種蔬菜價格不高於去年同期。”武商超市行政經理闞丹斬釘截鐵地說,“這一點,我們敢於也歡迎社會監督。”

“能堅持這個原則,主要是我們的物資供應充足穩定。” 闞丹說,目前武商量販大米、食用油、雞蛋等大宗物資庫存充足,蔬菜、肉類調配也穩定有序。

據介紹,通過總部供應鏈和組織本地貨源,目前武商每天可以調配3噸各類蔬菜、1噸肉類。

“通過政府協調,我們對接對接本地農戶和蔬菜批發大戶銷售本地菜,既保供應又解民生。” 闞丹說,目前武商超市與十多戶種養殖戶建立聯繫,可提供一半以上的蔬菜和部分肉類。

“通過總部統配統進,規模化、多元化組織貨源,這是保持價格穩定的基礎。”吳曉玲表示,受疫情影響,一些類別商品的綜合成本,上升幅度較大,但他們主動壓縮利潤空間,甚至是不計得失參與平抑物價。

除提供優質、平價的商品外,武商人全員上陣保供應、保服務的幹勁,也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為了60多個小區的居民,咸寧這個超市110名員工人人當“四員”

“為了將物資儘快送到居民手中,現在我們打造了‘後備箱裡的武商’。” 吳曉玲說。

原來,武商只有1臺貨車,而靠這1臺車每天完成60多個小區的配送,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這一情況,員工們主動提出用自己的私車來配送物資。“現在每天有5、6輛私車參與配送,這極大提高了效率。”吳曉玲說。

採訪中,記者見到了駕駛私車完成配送的汪勁松。當記者問及私車配送的問題,他說:“在抗擊疫情上,我做不了什麼大的貢獻,但做這點小事還是可以的。”

“武商的每一員,都是這麼想。” 汪勁松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