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都有哪些詩句隱藏地名的?

極品娛樂


再詩歌藝術創作中的“隱藏”,正好體現了詩意的朦朧之美。在半隱半現,似悟非悟的狀態之中,感受詩歌的魅力。許多詩讀起來的感受都是如此,不一定非要全面領會詩詞創作的背景,作者表達的什麼意境,什麼中心,就是一讀之後,便有美感。感覺詩句音韻上口,也蘊含哲理。

這裡有詩聖杜甫的一首詩歌,其中的“荊門”,就是至今仍然沿用的地名。今天的荊門市,已發展成一座頗有規模很有影響的城市。

詠懷古蹟(其三) 作者: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這首詩也是直接提出地名的例子。因為是我家鄉的城市,才順便提及。在此不作詳細地討論。

下面來一首李商隱的《夜雨寄北》,作為今天答題的例子。

李商隱寫這首詩的時候,身居異鄉巴蜀。這首詩也是他寫給自己遠在長安的妻子(或朋友)的覆信。闡發了孤寂情懷,表達了深深的思念。巴蜀之地多夜雨,更添詩人客居愁。這首詩雖然有“巴山”一詞,但這個地名並不是詳指,它可以是整個巴蜀之地的代稱,從這一點來看,就比較隱晦。再結合詩中的景物描寫,讀著此詩,心中便有了許多的朦朧惆悵之意。對於作者的心境也能感同身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這首詩無論暴露還是隱藏,“巴山夜雨”這種詩意朦朧的意境,總能動人情懷。


棲哈丶


易水寒(荊軻)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易水在今河北省易縣,是當時燕國的南界。

步出夏門行(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碣石,古時海畔山名,東漢後陷於海中,位置約在今河北灤河入渤海口附近。曹操徵鳥桓,本擬傍海道北上,約在秋七月經碣石,後因大水改由盧龍塞(今河北省遷安縣西北)繞道而行。

長安古意(盧照鄰)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易水送別(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獨寒。

易水即荊軻詩易水寒之地。

滕王閣(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珮玉鳴鸞罷歌舞。

閣中帝子今何在,欄外長江空自流。

滕王閣,故址在今江西省新建縣西章江門上,下臨贛江。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嬰為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時所建。後閻伯嶼任洪州牧,九月九日在閣上舉行宴會,王勃出席並作滕王閣序和這首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蜀州泛指蜀地;城闕指長安;三秦今陝西一帶,本是秦國舊地,項羽滅秦後,分為雍、塞、翟三國,成為三秦;五津,長江自湔堰至犍為有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等渡口,合稱五津。

從 軍 行(張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西京指長安

雜詩(其三·沈佺期)

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

可憐閨裡月,長在漢家營。

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

黃龍戍即黃龍岡,在今遼寧開源市北,唐時戍兵於此。

寒食還陸渾別業(宋之問)

洛陽城裡花如雪,陸渾山中今始發。

且別河橋楊柳風,西臥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復春。

野老不知堯舜力,甜歌一曲太平人。

陸渾縣名,在今河南嵩縣東北,即古伊川地。

感 遇(其二十七·陳子昂)

朝發宜都渚,浩然思故鄉。

故鄉不可見,路隔巫山陽。

宜都今湖北宜都

鄴 都 引(張說)

試上銅臺歌舞處,惟有秋風愁殺人

銅臺指銅雀臺。

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市北三面臨江。希望北歸的大雁捎一封家書到洛陽。

登鸛雀樓(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鸛雀樓在今山西永濟縣西南城上

涼州詞(其一·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是當時涼州的最西境。

黃鶴樓(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黃鶴樓,舊址在武昌蛇山🐍黃鶴磯上

登金陵鳳凰臺(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金陵鳳凰臺在今南京鳳凰山上

望天門山(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直北迴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天門指天門山,在安徽塗縣。

從 軍 行(其一·王昌齡)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海指青海湖

從 軍 行(其二·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從 軍 行(其四·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

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青海指青海湖

從 軍 行(其五·王昌齡)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出 塞(其一·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龍城匈奴祭天之處。陰山起河套西北綿延於內蒙,與內興安嶺相連。

芙蓉樓送辛漸(其一·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芙蓉樓遺址今江蘇鎮江城西北角

使王塞上(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居延指澤名在涼州以北,今內蒙境內。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安西指安西都護府治所,在今新疆庫車附近。陽關在今甘甘肅敦煌西南,當時是出關要道,在玉門關南。











雲一朵


要說隱藏地名的詩句,可以說多到說不上來,估計也沒有學者專門去做一個科學系統的統計。這裡,我跟大家分享兩句個人比較喜歡的隱藏地名的詩句。

毛主席的這句:“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詩,出於《水調歌頭·游泳》。這句詩把兩個地名“長沙”和“武昌”巧妙地融入,更點出兩地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所謂“長沙水”指長沙城外的白沙井,在當地享有盛名,數百年不斷,文人騷客賦詩,水甘洌清甜,至今為長沙人所喜愛,更被印在了某牌子的煙盒上,可見其名。而武昌魚,因為肉質鮮美細嫩,為當地人追捧,如今為國人所知和熱愛,成為日常餐桌和打牙祭必不可少的佳餚,這或多或少得益於毛主席的這句詩。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是唐朝詩人張繼在《楓橋夜泊》中所寫的名句。這是詩人避安史之亂客居姑蘇寒山寺時所作。這首詩以刺痛靈魂深處的筆觸和唯美到了極致的描述,被譽為唐詩中的名篇。

因為這首詩,寒山寺名聲大噪,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寺而享譽海內外。歷代捐鐘的人絡繹不絕,至今遺存在寺廟的就多達200餘口。很遺憾張繼時的那口鐘既不知所蹤。

關於寒山寺的鐘有著許多故事,更是與國家興衰息息相關。

國人公認的說法是明朝時,這口唐鍾為倭寇竊略,後流落到日本之後下落不明,但有日本人股野琢在《葦杭遊記》中闢謠,唐鍾並未落入倭寇之手,而是因年久損壞,於嘉靖時重新鑄造一口新鍾所替代,舊鐘被寺內收藏。後在清末因太平天國運動,為某夥惡匪所偷賣給一古董商,後來還是流到日本富士山的一座寺廟,因寺廟方丈不識貨,熔鑄後重新造了新鍾。所以,不管闢謠與否,鍾在日本最終消失不見的,這一點是確信的,分歧點僅是途徑而已。

還有說法,日本明治時期的僧人山田潤西渡訪問寒山寺,得知唐鍾為日本人大隈伯所盜取運往,發願追索,更改名為山田寒山,但終究不能。最後募集資金新鑄造兩口鐘,一口贈寒山寺,一口留在日本,這個說法為伊藤博文所佐證:“姑蘇寒山寺歷劫年久,唐時鐘聲空於張繼詩中傳耳。嘗聞寺鐘轉入我邦,今失所在,山田寒山搜索甚力,而遂不能得焉,乃將新鑄一種,齎往懸之,來請餘銘。”。

如果說唐鐘的失竊,是國人的遺憾,日本人也還有一絲絲慚愧,那第二口在明朝嘉靖年間的所制的鐘,短短三十年後就因倭寇入侵而毀於一旦的悲劇再次重演。如今寒山寺懸掛的鐘為1906年江蘇巡撫陳菱龍重修寒山寺所鑄。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日寇再次入侵中華,再次覬覦寒山寺的瑰寶“楓橋夜泊碑”,一場保護國寶和文化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拉開序幕,最終以國人勝利,碑得以保存完好。

寒山寺因詩而盛名天下,又因詩而使唐鍾為日人所窺視,並因之失去。大鐘和詩碑的歷史撲朔迷離,但終究還是因為日寇亡我中華之心不死,同時也因為國力的積貧積弱。當我們重新讀這首詩,重新登臨寒山寺,重新看到詩碑,重新聽到那回蕩的鐘聲,我們永遠不要忘記那段歷史,警鐘長鳴。


補蟲


我主要呈毛澤東詩。

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

概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易老,人間正道是蒼桑。

全詩隱有地名南京。

六盤山上高峰,

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

何時縛住蒼龍?

此詩有地名六盤山。

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薄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涯暖,

大渡橋橫鐵索磨。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後盡開顏。

此詩含有地名草地,金沙江,大渡河,岷山一一即大雪山等地名。

本人最喜歡毛澤東詩詞,氣勢磅礴,催人奮進。當然還有很多,不一一列舉。致謝提問。


老於4065


隱藏地名的詩句非常多,簡單列舉一下: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牡馬,不敢過臨洮。

君為張液近酒泉,我躥三巴九千里

客舍幷州已十霜 歸心日夜憶咸陽。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總為浮雲能敝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願解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啼三聲淚沾裳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劍外忽傳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

洛陽春日最繁華, 紅綠陰中十萬家。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詩言志,古人一般到一個地方,觸景生情,有感而發,於是賦詩一首,歌以詠志!所以古詩詞中很多都隱藏了地名。

讓我們跟著古人的詩詞,去各地遊覽吧,隨著古人的思緒,遍遊名山大川,不失為一種獨特的樂趣!

喜歡請點贊支持啊!更多精彩請關注(路尋寫作創富)


路尋寫作創富


不請自來!題主的問題頗具逸趣性和可答姓。依筆者之見,詩詞中含有地名的可以說俯拾皆是。但一般也只有一二個罷了,若說一首詩詞中含有五六個地名,還真數為鮮見!儘管少歸少,但是畢竟有之!

譬如杜甫《七律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就是一例。

劍外忽傳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

便下襄陽到洛陽。

這首詩中共含有六個地名。劍,指四川一帶,薊指河北北部一帶,巴峽指四川,巫峽指湖北宜昌一帶,襄陽指湖北,洛陽指河南。

詩聖有如此一詩多名,詩仙也不俗。譬如李白《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這首詩作中,共含有五個地名。峨眉山指四川,平羌指青衣江,屬大渡河支流。清溪指清溪驛,在四川犍為縣,三峽指樂山的嘉州小三峽,渝州指重慶。


夜光珠2


隱藏地名的詩句,首先想到的,是杜牧的《贈別二首》——

“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最負盛名的,當屬張繼的《楓橋夜泊》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姑蘇,現在的蘇州城。



還有很多很多,列舉一二三四。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李商隱)

“庭院深深深幾許,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李清照)

建康城,今天的南京。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辛棄疾)

長安,西安也。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王安石)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李商隱)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杜甫)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



寫的最棒的,當屬李白哥哥的《峨眉山月歌 》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全詩僅二十八字,卻嵌入五個地名,共十二字,這在萬首唐人絕句中是絕無僅有的。

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為絕唱,殊不厭重”,看似簡潔,實則幽遠,足見李白遣詞造句之功夫。

詩中連用了五個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漸次展開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



峨眉山上高懸著半輪秋月。天氣初涼,月白如晝。

月光倒映平羌江上,隨著浩浩蕩蕩的江水一起奔湧流動。

年輕的李白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

這是他初次出蜀,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夜風撩動他如雪的初衣,他的心裡充滿了搏取功名,志在天下的萬丈長虹。

可是出遊的喜悅中,又夾雜著一縷說不清道不明的離愁別緒——

我想你卻沒有見到你,只好戀戀不捨的順流而下駛向渝州。

君指的是誰呢?是李白的發小嗎?還是他偷偷喜歡的一個姑娘?

千里明月,李白乘舟夜行,面對著盛世大唐,萬里江山,他豪情萬丈:吾來也!



我最喜歡的,是李白的另一句詩——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夜郎這個地名,帶著夢幻西遊似的迷離。

皓月當空的夜晚,我常常獨自望月,月涼如水,滿庭寂然。

明月猶在,愁心無寄。


夏途途


1.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張繼《楓橋夜泊》

(“姑蘇城”指美麗的蘇州,古吳國的都城)



2.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李白《客中作》

(“蘭陵”指山東棗莊。李白後來把家安在山東,對山東比較熟悉)

3.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指鎮江。瓜洲,指揚州。二者只隔著長江。鐘山,代指南京,離前兩個地方不遠)

4.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錦官城”指成都。這裡一向以錦聞名,於是被稱為“錦官城”“錦城”)

5.江南憶,其次憶吳宮。

——白居易《憶江南》

(“吳宮”指江蘇蘇州,白居易曾在此做官)

6.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這裡的“益州”指三國蜀國,“江”指“長江”,“金陵”“石頭”皆指南京。)

7.客舍幷州已十霜, 歸心日夜憶咸陽 。

——劉皂《渡桑乾》

(“幷州”指山西太原。“咸陽”代指詩人的故鄉)

8.松花已睡浸秋水,鷺島寒蛩邀客來。

——《和杜工部〈客至〉韻》

(“鷺島”指福建廈門)

9.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

——周邦彥《蘇幕遮》

(“吳門”即今之江蘇蘇州,此處以吳門泛指江南一帶。“長安”:原指今西安,詞中借指汴京,今河南開封。)

10.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蔣捷《一剪梅》

(“秋娘渡"和"泰娘橋",都是吳江地名,在我國的江蘇省吳江縣。)

以上詩句都隱藏著中國的古地名,這些地名顯示出城市歷史與文化底蘊,值得我們好好琢磨。


融融118


赤壁懷古

曹雪芹

赤壁塵埋水不流,

徒留虛名載空舟。

喧閬一炬悲風冷,

無限英魂在內遊。

水調歌頭

游泳

毛澤東

才飲長沙水,

又食武昌魚。

萬里長江橫渡,

極目仰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

勝麼天庭信步,

今日得寬餘。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

龜蛇靜,

起宏圖。

一橋飛架南北,

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斷巫山雲雨,

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無恙,

當驚世界殊。

炒就妙在,在幾十年後的今天,偉人的預言竟成了現實,三峽水電大壩,截水出湖,神女也不會想到的事,竟被偉人言中了。



狼煙一九三一



我就唐代王維 作品《渭城曲》這首詩做個講解吧。

我們先欣賞一下這首詩: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其中陽關就是一個地名就是在今甘肅省敦煌西南,為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王維當年送朋友去大西北邊疆時寫的作品,之後有人寫了曲譜而且作為音樂彈唱,有“陽關三疊”的說法。這首詩還有一個名字“送元二使安西”。安西就是當時的大唐朝廷管理的當時的西域地區設置的安西都護府的簡稱,也就是龜茲國就是今天的新疆庫車。唐元二接到朝廷的命令出使安西都護府,當時的王維到渭城給他送別踐行,做了這首七絕送給朋友了。

這首詩的意思

早晨渭城下了一場春雨所有的灰塵都被打溼了,路旁的客舍柳樹都是新的,老朋友我們一起在喝一杯吧,再來乾一杯送別的酒吧,離開這裡出了陽關就沒有老朋友了。

此時的場景和作者都是相當的傷感的,因為要離別因為要離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