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从商鞅农战论的角度,分析其对秦国富国强兵的助力

前言

商鞅变法是任何一个时代谈起改革都不会放过的话题,同样不会过时的话题。秦国的商鞅变法不是孤零零地存在于战国时期,类似的这种变法各国大大小小均有发生,绝大部分是与商鞅同为法家学派的,但是为何唯有商鞅成功,在秦国的变法中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

“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其中耕战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商鞅办成任何事的一个现实物质基础。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至战国后期成为最富最强的国家,有着以一敌六的资本和实力,而商鞅变法的农战论为秦国富国强兵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从商鞅农战论的角度,分析其对秦国富国强兵的助力


农战论出现的基础

商鞅变法思想的逻辑起点和最终目的是富国强兵,意味着其一切思想都围绕着如何实现富国强兵而开展;封建农业社会,富国必须重农,强兵必须重战,可以说农战论是商鞅达到富国强兵目的的基本内容。而农战论出现及成功实践有三大基础:历史观,人性论和价值观。

应时的历史观:商鞅的历史观在整个先秦思想中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备受历来史学界的关注。大部分学者认为,商鞅的历史观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是属于先进的。商鞅将历史分为上世、中世和下世,总结说道:“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上贤而说仁,下世贵贵而尊官。”大致意思是,远古时代的人们爱自己的亲人而喜欢私利,中古时代的人们推崇贤人而喜欢仁爱,近世的人们推崇权贵而尊重官僚。时代在变,人也在变。他将三世更替的原因总结为“乱”,即“民众而无制,久而相出为道,则有乱”

。基于此事,商鞅表达了随着社会变化,政治制度也要随之改变,这就是基于历史的观察,应当有变古应时的历史观,应当符合时代进行一些改变做一些事。而这是变法者共有的历史观,否则也不可能进行变法。

从商鞅农战论的角度,分析其对秦国富国强兵的助力


自利的人性论:商鞅对人的本质及人与人的关系进行了判断和思考,得出“人的一切行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自身利益”的观点。言曰“名利之所凑,则民道之”。这与性本恶论和性本善论不同,但细究起来还是更加接近性本恶论,不过商鞅并不认为自利逐利是性本恶的意思,这是介于善与恶的中间观点。同时他指出获利方式是存在善恶的。儒家诸位圣人认为人性是不能更改的,但商鞅认为人性可以被随意捏造,而这需要利用人性中的“自利”。这样就能像捏造一个未成形的陶胚,随意塑造成任意器具。

实用的价值观:商鞅的价值观十分讲究实效性和实用性,若是价值不能在现实世界落实,那么这个价值就是毫无意义的,必须摒弃和扼杀。商鞅主张单一的价值观,只讲国君之利,而否定其他价值的存在,他这种观念的确会让国君手握大权、令国家按着国君设想方向前进,但这也会让整个社会陷入

“以生民为刍狗”的状况。统一天下的秦始皇就是这么办的,达到“天下皆为虏矣”。商鞅曰:“法宜其时,则治;事适其务,故有功。务者,事之用也。国失法则危,事失用则不成。故法不当时而务不适用而不危者,未之有也。”是否务实有用成为商鞅衡量一切好坏的重要尺度,变法举措亦是如此。“兵行敌所不敢行,强;事兴敌所羞为,利。”这话将商鞅的重实效、嗜功利的价值观赤裸裸地展露出来。

从商鞅农战论的角度,分析其对秦国富国强兵的助力


总而言之,这三大基础都有着缺陷和时代局限,却还是为农战论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为秦国富强开启了新大门。

农战论的动机

关于商鞅提出农战论的动机,晚清至新中国的历史学者陈启天在《商鞅评传》一书中有着大篇幅论述,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三方面。还有部分学者将其动机大概归纳为“农战有利于富国强兵”,这也是可以的。下面我们具体详细讲几个原因,首先,尚力时代。战国是列国竞争、以力相尚的时代,据不完全统计,战国两百余年的时间,爆发的军事冲突达到两百三十多次,几乎是年年有战争,“诸侯相伐,兵革满道,国有相攻之怒,将有相胜之志,夫有相杀之气”。这事不是几十人,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能更改的,有着莫大影响力的先秦诸子主张偃兵非攻,完全没什么效果。因而,商鞅认为战争事实既然改变不了,不如大力参与。

其次,农战利于国家。农战有利于国家,可以促使国家力量不断增强。商鞅大力推行“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的政策,有利于打击所有除君主外的力量,要分散及弱民,士大夫家族也不例外,商鞅想官僚、士人和民众地位齐平,只有君主高高在上,拥有绝对化的权力与地位,这样可以让国家攥紧拳头办事,不至于分散太多力量。农战既可满足百姓的个人私利,还能扩大国家赋税、增强国家实力,实现国家公利。农战兼顾着公私,但公所得到之利大于私,国家肯定是占利远大于民众的。

从商鞅农战论的角度,分析其对秦国富国强兵的助力


最后,借农战使民朴壹易治。商鞅曰:“夫利天下之民者莫大于治”,他眼里判断一个社会好坏的核心标准在于社会是否有序。表面上“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是民众利益得到很好保护,实际上这事是建立在残酷的高压统治之下的。农战可以让整个秦国只有“两种”职业和工作,农民和士兵,这样就达到了“民朴壹易治”——商鞅理想社会的目的,民众被驯养,只能俯首听命。《商君书·农战》:“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纷纷,则不易使也。”农民是军队的主要来源,而农民朴愚可以让秦兵达到“是以三军之士从令如流,死而不旋踵”的虎狼效果。

重农措施

商鞅指出:“兴兵而伐必取,按兵不伐必富。”“按兵”意为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商鞅是认为农、战二者皆不可偏废,必须兼顾。农业社会,强国的基础和首要任务就在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不仅为战争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样为战争提供士兵,因此商鞅强调“农先于战”,战又是农的直接目标;因此,商鞅重农是以战胜敌人为目标的。商鞅的重农措施主要记载在《商君书·垦令》,共列出二十条措施,可划分为经济和政治两大类。

从商鞅农战论的角度,分析其对秦国富国强兵的助力


贵农贱商

这一措施的核心观点在于“不从农者无以食”。民众趋利避害,因而只有使农民唯有在农业生产中才能获得名利,才能驱使他们一心相农。“善为国者,其教民也,皆作壹而得官爵,是故不官无爵”,军队以战功获得爵位提升社会地位和增加土地妻妾,农民通过纳粟来获得爵位,即“民有余粮,使民以粟出官爵”。这种爵位的获取难度颇大,不是寻常百姓能得到的,并且这还是得在灾荒及国家缺粮时,才能纳粟千石获爵。虽有着入粟拜爵的说法,但实际中还是坚持爵位从战争中出。

官府会在赋税和粮食价格方面给予让利农民,而商贾则会在强制增加其经营成本、借此弥补在农民那少收取的税额,“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当然这主要针对的是私商,而不是官商。商鞅提出

“贵粟”主张,“本物(即粮食)贱,事者众,买者少,农困而奸劝,其兵弱,国必削至亡”,粮食价格一旦低下去,农民生活肯定不会好,生活所迫绝对会弃农从他,军队也因此会削弱,国家会灭亡。农民收入主要是卖粮,而且必须卖给国家进入粮仓(价格通常不低),不得卖给私人,意味着粮食不能随意流动和任意买卖。而由国家将粮食高价卖给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商贾。

从商鞅农战论的角度,分析其对秦国富国强兵的助力


改进吏制,以防蠹农

商鞅除了重视经济方面的农业外,政治方面也进行了改革,为符合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商鞅在行政方面的推行改革,通过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设置统一机构来达到利民目的。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方面,商鞅提出要:“无宿治。”不能让政务过夜,也就是禁止拖延公务和积压公事。这有一个好处,就是让官吏疲于处理公务,无暇从农民身上压榨利益,农民也就有更多的时间和心思从事生产。此外,商鞅裁减官吏数量,他认为“官属少,征不烦。民不劳,则农多日。农多日,征不烦,业不败,则草必垦矣”,官员减少国家所需要支出的钱粮也会减少,百姓所需缴纳的赋税也会减少,这会让农民对农业生产有更高的热情。

设置统一官府机构

,强调施政必须统一,各县的政治制度和机构设置是相同的,这样一来无论官员怎么换动调迁,都不会影响地方生产,并且还能让接替的官员不改变制度和被罢免的官员错误不能掩饰一目了然,即“百县之治一形,则迂者不饰,代者不敢更其制,过而废者不能匿其举”,官员在这个体制内将变得不再那么容易犯错,农民自然会获益良多。对不良官吏的打击和抑制,会使得“蠹农”情况越来越少,确实是有利于农民生活和生产的。

从商鞅农战论的角度,分析其对秦国富国强兵的助力


强制“纠正”风气

商鞅对秦国农民可以说相当的严格,他刚入秦就意识到秦国的社会风气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民贵学问,又贱农”、“辟淫游惰之民无所于食”、“意不壹而气淫”等。商鞅认为这样的社会风气令民众意志不能够集中在农业生产上,不利于农战地实现。为了让农民“安心、静心及愚心地集中精力、体力于农耕”,统一价值观和纠正社会风气,商鞅采取并实行了两种方法:第一,打击消除社会上影响农民心智、使农民产生异心和懒心的五种人,褊急之民、狠刚之民﹑怠惰之民﹑费资之民﹑巧谀恶心之民。商鞅对他们采取“重刑连其罪”的作法,力求达到他们“不生于境内”的地步(这样一来,让秦国国内各种人才大量缺失,后患无穷);

第二,严厉打击和禁止依赖外国势力取得爵位和官职的情况,“无以外权爵任与官,则民不贵学问,又不贱农”,这也就让民众了解依靠学识是不能够有权有势有钱,让他们形成唯有农战才能兴家的观点,“民不贵学”还能让“民愚”,方便管理。

此外,更过的是商鞅甚至要求统治阶层的“国之大臣诸大夫”认同农业,不要追求知识和到处闲逛,即“国之大臣诸大夫,博闻、辨慧、游居之事,皆无得为”,这些权贵大臣以身作则这样做,才会让农民安安心心从事农业,说到底还是“愚民”政策。

从商鞅农战论的角度,分析其对秦国富国强兵的助力


结语

农战论的确对秦国的富国强兵提供了莫大的助力,其重农措施直接促使秦国富裕和军队强大,各种资源的稀缺问题被“抛掷脑后”,让秦国爆发出超越自身和时代的农业生产力。前文多次提到商鞅在愚民,事实的确如此;常理而言,商鞅的重农政策当是有利于民,然而事实结果并非如此,商鞅的将使秦国富国强兵和统一天下作为最高价值,农民不过是“刍狗”“工具”,重农不过是实现战争天平倒向自己的手段。甚至商鞅还认为,民众富强不等于国家富强,“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他为了让民众充满斗志和活力,不惜让民众陷入贫困之中,人为干预不给他们好生活。

从商鞅农战论的角度,分析其对秦国富国强兵的助力


商鞅的农战论的实践中,出现了众多矛盾;商鞅重农,却反对富农;虽主张农战并举,却强调战的作用。商鞅是先秦诸子当中提出“事本禁末”的第一人。可以说,商鞅的做法很“法家”,开心了秦国君主,害惨了秦国民众。

参考文献:《史记》《商君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