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父亲是太平军,华裔儿子是民国外交强人,收回2座城安葬八宝山

陈桂新是广东人,在公元1850年加入了太平军中,一心要为中国寻求新的未来,他因作战威武勇猛,很快就被提拔为杨秀清的侍卫。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木匠手艺,因此在军队攻打武昌时,他建造了一个浮桥,让战士们顺利的跨过河流,立下了大功。不过随着杨秀清被天王设计杀害,他作为贴身侍卫,生怕被牵连只能连夜逃到了香港,之后还跑到了南美洲的小岛上,以理发谋生。

父亲是太平军,华裔儿子是民国外交强人,收回2座城安葬八宝山

不过却被当地的华人富豪看上,将女儿许配给他,公元1875年长子陈友仁出生,此人就是后来的民国外交部长。在很早时他就接受了英国的教育,成为了一个大律师,二十岁时他就已经成为了人生赢家,有稳定的生活,但受到父亲的影响,他对中华文化很是沉迷,对神秘的东方也颇为向往。

在一次前往伦敦时,他和华侨伍连德相识,在对方的讲解下他知道了辛亥革命,认识了孙中山先生,这让他备受感染,尽管他是华裔,但还是心要为中国做一些什么。1912年他回到了中国,在这里他创办了英文报刊,尽管不会说一句中文,但还是为中国的近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1917年他的报刊因对北洋军阀的抨击,遭到了打压,只能无奈的关停。随后他也追求了孙中山,成为对方的得力助手。

父亲是太平军,华裔儿子是民国外交强人,收回2座城安葬八宝山

在1926年1月,他成为了中央执行委员,并担任外交部长,在任职期间,他以强硬的外交手段,为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1925年6月23日,英法联军炮轰中国的游行队伍,酿造了沙基惨案,而广东政府宣布对英国进行绝交,并让工人离开香港赶往广东。而陈友仁在上台后,主要的任务就是解决杯葛事件。毕竟因经济的绝交,广东政府的的经济压力加大,因北伐的原因,更是让政府的财政亏损,只有和英国和解才行。

父亲是太平军,华裔儿子是民国外交强人,收回2座城安葬八宝山

1926年6月5日,陈友仁和香港的总督就此事进行了商谈。在7月15日,两个代表团在广州进行了会晤,但在接连的几次谈判中都没有达成一致协议。列强们认为北京政府才合法,但陈友仁霸气的回应,各国需要和北京方面断绝联系,才能和广州方面讨论外交,这就是"革命外交",也就是不需要考虑过去的条约和法规,一切以新的条约为主,这让列强们为之惊讶,毕竟过去中国政府一直是软弱无能的形象,谈判上都会处于下风。

父亲是太平军,华裔儿子是民国外交强人,收回2座城安葬八宝山

一次,英国的船只运载鸦片,被广州政府查货,英国拒绝配合,但陈友仁却霸气的回应,英国的领事权只是在民刑中有效,和行政区没有任何关系,英方不能干预。在1926年10月,广州政府收取特别税,但陈友仁表示,在租界之外一切的货物都需要缴纳税收,不能以通商口岸拒绝。

在1927年元旦,武汉为了庆祝北伐的胜利,举行了庆祝,不过在1月3日,宣传队赶往租界附近的空场进行宣传,但英军竟然带着一群部队冲进我国的领地,拿着刺朝着人群捅去,一时间导致八十多人重伤,一人死亡,三百多人轻伤。陈友仁听闻后,立马召见英国领事,要求快速将英国水兵以及义勇军撤离武汉,并解除这支武装人群,租界应该由中国人接防才对。

父亲是太平军,华裔儿子是民国外交强人,收回2座城安葬八宝山

英国人一直都将自己当成太上皇,但听了陈友仁的话竟然不能反驳,只能接受这些措施。在1月6日,英国士兵殴打了中国工人,再次引发了民愤,中国百姓进入了租界,和英军进行抗争。北伐军立马抗议并占领租界。

陈友仁知道,想要将租界收回,不能感情用事,需要通过外交的方式才能合法的收回。起初英国使者态度很是强硬,但陈友仁据理力争。在先后十六次的谈判中,才顺利的达成一致协议,汉口租界被顺利的收回。不过英国人却依旧不愿意放弃,率领一点二万远征队,朝着上海进发,并让美国人一同出兵。

父亲是太平军,华裔儿子是民国外交强人,收回2座城安葬八宝山

陈友仁气愤不已,拒绝在达成的协议上签字,他还发布了宣言在国际上反响很大,美国人放弃出兵,法国也拒绝出兵,意大利也拒绝加入英国的行动。而英国内部也进行了反对,就这样英国只能让步,中国顺利的收回汉口、九江两个租界。

在1941年,陈友仁被日本人抓捕,长期囚禁于上海,1944年5月抑郁离世,新中国成立后,八宝山公墓为其立纪念碑!

参考文献:《民国外交强人陈友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