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中國真正的“協和”都有誰

在我們印象中,最有名的“協和”醫院在北京,那武漢的“協和”醫院和北京的是一回事嗎?

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以後,醫學傳教士進入中國並逐漸合法化,在相繼開埠的通商口岸建立了大量診所醫院,所以,近代中國的醫院成長經歷大多都與教會有關。北京協和醫學院的前身,是協和醫學堂。

1906年,英國倫敦會聯合美國公理會、美以美會、長老會、倫敦教會醫學會和英格蘭教會五個英美教會團體共同創辦了這所近代中國第一個聯合教會醫學校。所以,“協和”的本意為“聯合”或者“團結”之意,譯成“協和”很雅緻。

1913年,洛克菲勒基金會設立國際衛生委員會,開始向海外投資,中國是其最早的項目之一,也是美國之外接受該基金會投資最多的國家。1914年,洛克菲勒基金董事會派出中國醫學考察團,受到了當時的總統袁世凱和副總統黎元洪接待。考察團建議基金會在中國開展長期醫學工作,採用英語教學,同時選拔資助中國學生出國學習而後回國任教。1914年底,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應運而生。1915年,他們買下北京的協和醫學堂和原豫王府大院,擴建為北京協和醫學院。

中國真正的“協和”都有誰

1917年9月24日,北京協和醫學院奠基儀式舉行,1921年正式落成,當時舉行了盛大的開幕儀式,此後該院便因提倡並實踐“高水平”和“本土化”發展目標享譽世界,成為東亞最好的醫院,被譽為“中國的霍普金斯”。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國難日亟,時任北平協和醫學院生理學科主任林可勝教授,開始訓練協和醫院住院醫師及各級學生,組織醫療救護隊赴長城古北口、密雲等地,開設診所和手術室,救治前線傷患人員,受惠者數以千計。

1937年七七事變,南京國民政府倉促應戰,戰地救護瞬間變得捉襟見肘。時任衛生署署長兼北平協和醫學院院長的劉瑞恆被當局緊急徵召,成立衛生勤務部,整合軍醫系統和衛生署系統的醫療為量。然而一經淞滬會戰,脆弱無力的“衛生勤務部”很快被取消。當劉瑞恆及其他逃難的醫療人員集聚武漢時,劉氏邀約林可勝南下漢口。1937年9月劉瑞恆與林可勝正式會晤,經通宵詳細商議,決定整合中國紅十字字會醫療資源和滯留武漢醫療人員力量,建立戰時衛生人員訓練所,力求跟上戰爭步伐。需要指出的是,此訓練所大部分教授來自“協和系”。

1937-1945年期間,協和系”師生在軍衛籌備、設計、主持供應、負責行政與技術等方面立下汗馬功勞。他們不僅為抗戰勝利做出巨大犧牲,而且還為抗戰勝利後乃至新中國成立以後的“軍醫”和“民醫”工作奠定了基礎。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人民政府接管了北平協和醫學院。

在我國公立醫療機構隊伍中,除了北京協和醫院,尚有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下文簡稱“武漢協和醫院)和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下文簡稱“福建協和醫院”)兩家。

“武漢協和醫院”可謂一宗多源。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的前身為德國醫師寶隆博士於1907年創建的上海德文醫學堂。1927年,改名為國立同濟大學醫學院。20世紀50年代,在全國高等院校“院系大調整”中,原同濟大學醫學院整體遷往武漢。1950年,與武漢大學醫學院合併,定名為中南同濟醫學院。1955年8月,中南同濟醫學院更名為武漢醫學院。1985年7月,武漢醫學院又改名同濟醫科大學。2000年,與華中理工大學等學校合併,組建成華中科技大學,同年6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正式成立,現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中國真正的“協和”都有誰

“武漢協和”二字則源自漢口本地教會醫院。1866年9月,英國基督教倫敦會傳教士楊格非創辦了漢口倫敦會醫院,位於漢口後花樓街倫敦會花樓總堂旁,後取“仁愛濟世”之義,定名為漢口仁濟醫院。1926年,創辦漢口仁濟醫院的英國基督教倫敦會和創辦漢囗普愛醫院第二分院的英國基督教循道會決定將兩所醫院合併。1928年4月,兩院正式合併,定名為漢口協和醫院。以上即為“同濟”與“協和”二字的來源,換言之,“武漢協和醫院”擁有“同濟”與“協和”的雙重身份,而“武漢協和”與“北京協和”並無直接淵源。

“福建協和醫院”,是由1860年中華基督教閩中協會(美部會)創辦的聖教婦幼醫院和1900年中華基督教衛理公會(美以美會)開辦的馬高愛醫院合併而成,1928年正式成立。1938年8月,該院紅磚病房大樓落成,大樓正面牆寫有“協和醫院”四字。1951年,醫院更名為福州中國協和醫院,集中了當時福建省最優秀的醫療人才和最先進的醫療設備,為閩省之冠。1959年9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將醫院劃歸福建醫學院領導,更名為“福建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1996年醫院又更名為“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由此可見,“福建協和”與“北京協和”“武漢協和”之間並沒有直接聯繫。

三家正牌“協和”,追根溯源,雖無交叉,但皆取“協和”之義,與其說是一種歷史巧合,更接近人類共識。

編排:常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