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那些微信群發的廣告有用嗎?仍舊是低效率的勤奮掩蓋思想的懶惰

還在短信時代的時候就有人意識到一個問題,群發的沒什麼人看、看了不回、回也是敷衍。所以那時候收到一條祝福的短信,裡面加上了自己的姓名、加上了定製自己屬性和故事的祝福語、有的還在末尾調侃的寫上“非群發的祝福”,一下子就感覺這個發微信的人和其他的不一樣,特別走心,後續的相處交往上也格外和他更貼近。

當然,那時候這種意識不多,後來到了微信的時代以至於到今天,已經是大多數人的共識了:群發的祝福不愛,沒誠意,只是芸芸眾群發信息中的一個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

所以,我收到一大段的祝福還不如幾個字:(名字)+新年快樂。

那些微信群發的廣告有用嗎?仍舊是低效率的勤奮掩蓋思想的懶惰

而在這樣的一種認知迭代升級過很多年後的今天,還是有不少人還在群發廣告。

之前加了一個培訓講師經紀機構的顧問微信,當時有過一些交流,覺得專業素養不錯,還幫他轉發過一些他們公司活動的廣告。但期間他不間斷的會推送一些廣告,剛開始時候我還禮貌回覆不太合適,這一次不考慮,等到下一次接到廣告時才注意到之前我的回覆對方都沒回,然後就迎來了第二次的廣告,緊接著常常甚至每天一個的廣告接踵而來。才發現,我把對方當某種意義上的朋友,但是對方不過是個廣告機器而已。

這種在各種地產、服務、微商尤為普遍。但群發廣告有用嗎?

記得09年時候那時候是PC時代,那是偶在互聯網行業任職過,那時候的互聯網產品推廣會有一種手段叫做“垃圾郵件”,也就是買很多郵箱用戶的地址來,海量、反覆的發郵件推廣產品。那時候的郵箱過濾廣告垃圾郵件還不像現在這樣有效,所以大量的發送是有一定轉化率的,比如發一萬份郵件可能會有一個諮詢客戶,那就很不錯了,發郵件本身是機器發的,這並沒有什麼成本。

群發廣告的初衷應該也是這樣,一個人不感興趣、十個人反感沒關係,微信可以容納5000人,天天發總有那麼一個兩個某天有需要,或者今天不需要我天天發有需要的時候就會想起我,這樣就能轉化客戶了。

那些微信群發的廣告有用嗎?仍舊是低效率的勤奮掩蓋思想的懶惰

真的是這樣嗎?

1、形成騷擾被屏蔽

和很多朋友聊到大家朋友圈都有一些微商的朋友,遇到微商倒談不上遠而敬之,但是本來有時候想看看朋友圈其他人在幹什麼的時候,一打開天天都是同樣的味道、同樣的喜提、有時候還連續幾條把朋友圈該有的味道都變了的時候,就不得不把他們屏蔽不看了。

而朋友圈還是相對被動的,需要你去打開,而微信上直接發廣告來的那種,一來微信就震動或者在電腦上閃動,當你打開發現是你根本不需要的信息時,長期下來就會有一種煩的感覺。所以好一點的可能直接微信防騷擾讓你的廣告不再提示,而沉默到大多數加入後不再聊天的微信群裡面去,差一些或者沒什麼聯絡的朋友就直接拉黑了。

這樣的群發到最後浪費你時間。

那些微信群發的廣告有用嗎?仍舊是低效率的勤奮掩蓋思想的懶惰

2、 購買基於人品,已對你失去興趣

我記得上管理類課程聽到很多次一個經典的觀點:銷售的過程賣的人品。比如自己創業沒有任何知名度時候,幾乎都是親朋好友買你的東西,因為是對你個人的信任,或者當你是即便是在大公司任職,但是你對客戶銷售也需要通過銷售的標準環節進行拜訪聯絡,和客戶建立情感的聯繫,得到客戶的信任才能進入產品的接觸層面。

但是當群發廣告的時候,信任如何建立?廣告信息中沒有對他人的關懷、沒有體現個人靠譜的風格,取而代之的是對他人的騷擾,這種無信任的產品推廣方式他人看到別說購買,而是會直接屏蔽。

一個HR朋友,也是加了不少培訓機構的微信, 大多數都在微信廣告轟炸。我朋友說有天他真的有培訓需求需要找機構合作的時候,反而沒有找那些廣告轟炸的,一方面是已經拉黑或者屏蔽了,另一方面是信不過。

那些微信群發的廣告有用嗎?仍舊是低效率的勤奮掩蓋思想的懶惰

3、不缺產品,缺有效連接

以前說21世紀缺的是人才,相對應的是21世紀最不缺的就是信息。你想找什麼樣的信息,只要有接入網絡的工具,任何信息都能找到,更何況是競爭激烈的市場化產品。

你的產品好或壞,你說了不算,你廣告裡面說了不算,用戶自己會去查,以至於有需要的時候他會先去查哪一家的解決方案最優,哪一個產品最好,哪一個性價比最高,這些完全和群發的廣告無關。

那些微信群發的廣告有用嗎?仍舊是低效率的勤奮掩蓋思想的懶惰

所以群發廣告本質上並沒有用,浪費時間還把個人口碑做差了。

本質上群發廣告的人,還是一種想“一勞永逸”的思想,覺得簡單便捷的大量發送信息觸達,總有轉化率,但本質這也就是一種懶惰,沒有思考客戶在哪裡、沒有想看客戶需要什麼。

銷售這件事還是需要回歸初心,從人際的建立開始,不群發、根據需求定製化答案,讓每個你的客戶都覺得被尊重的對待。

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