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據說朱元璋的明軍有不少蒙古騎兵,為什麼這些蒙古人要幫助明軍推翻自己的國家?

文史愛好者


朱元璋誅滅暴元,按照很多人的刻板印象,朱元璋的手下按照道理只應該是漢人,絕無可能會有蒙古人,然而出乎很多人意料,朱元璋軍中不但擁有大量蒙古人,還擁有大量蒙古軍隊,這些蒙古人為什麼願意跟著朱元璋這麼一個蒙古的敵人後面去推翻自己本民族的政權呢?

其實這很簡單,因為關於民族和國家概念是近代史的產物,而朱元璋那會兒的時代是沒有這種概念的,在他們那個年代,漢人幫助少數民族對漢人政權作戰的事情是非常常見的,就拿元朝初年滅宋過程來說,崖山之戰元軍當中的漢人根本不在少數,原因無他,蒙古人出得起更加高的軍餉和待遇,且宋朝確實出不起元朝能給的前途和未來,在崖山大大咧咧直接雕刻石頭說“滅宋者張弘範是也”的就是個非常典型的漢人,他不也為滅宋提供了極大的支援嗎?

所以朱元璋部隊裡有大量蒙古人是很正常的,事實上,如果我們穿越回到當時,我們會吃驚的發現蒙古人在蒙元統治期間,並不是所有蒙古人都過得非常好的,同樣的,也不是所有漢人都過得很苦的。

在元朝極為腐朽的統治中,大量的不熟悉生產和攢錢的普通下層蒙古人陷入貧困與絕境,不乏有大量的蒙古人直接朝著有錢的漢人將自己賣身為奴,甚至很多蒙古人由於長時間生活在低水平之下,餓死街頭的也不是少數。這種情況下的元朝統治很快就讓底層蒙古人陷入了絕境,在元朝統治末期,湧現出了大量的落草為寇乃至加入起義軍的蒙古人或者蒙古軍隊。

蒙古人與普通的流民起義的流民不同的是,他們往往極為擅長作戰,他們都是天生的戰士,雖然確實不適合生產和耕種,但是一旦經過營養良好的訓練之後,他們就是最好的騎兵力量,作為朱元璋,他是一個想要擊潰元朝,建立屬於自己國家的梟雄,他當然很理所應當的需要得到一大批熟悉蒙古戰士和熟悉蒙古戰術的人,這種人最適合的就是蒙古人本人了。

元朝的腐朽自上而下,很快不但由於統治者腐朽落後使得底層人民陷入絕境,就連許多蒙元上層也因為不斷嚴重的政治生存環境惡化,而選擇另作打算——畢竟就在朱元璋如火如荼的北上進攻大勢下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元朝內部依舊在互相扯皮和互相下絆子。

於是在洪武元年十二月一日,原元朝太原守將豁鼻馬派遣使者嚮明軍投降,這直接使得明軍兵不血刃獲得了重鎮太原城,朱元璋對於這些來自元朝上層的投靠分子還是非常重視的,畢竟朱元璋想得非常清楚,正所謂千金買馬骨,對於這樣的蒙奸大大有賞將會起到鼓勵作用,這種蒙元降將用的好的話,可以起到非常好的示範帶頭作用,將會讓大量對蒙元不滿的蒙元貴族看到更多的選擇和希望。

這很好理解,因為重用這些蒙元降將就等於給其他那些對元朝極為不滿的蒙元貴族這麼一種信號——只要我們投降,榮華富貴還是少不了啊,既然如此,誰做這個皇帝又有什麼大不了呢。

朱元璋通過這種示範和帶頭很容易的就將大量的蒙元貴族收納進了朱元璋的滅元隊伍,這些蒙古貴族持久的投降對己方漢人軍隊也是一種極大的士氣鼓勵,對於元朝則是持久的士氣打擊,讓明軍很多時候直接橫掃無敵,而蒙元軍隊大量投降甚至不攻自破。

總而言之,因為關於民族和國家概念是近代史的產物,而朱元璋那會兒的時代是沒有這種概念的,士兵們不會有什麼攻滅本民族政權的愧疚的,有的只有改善自己和家人生活的喜悅。


無筆


因為大明是一個“文明型國家”,不管哪個民族和國家的士兵,只要服從都可以進入大明軍隊。

大明軍隊裡不僅僅有蒙古士兵,女真士兵,還有葡萄牙士兵,黑人士兵,泰國士兵。。。甚至還有日本士兵!



比如,萬曆年間的遼東巡撫顧養謙的麾下俘獲過數十名日本流亡武士。結果把他們收入了軍隊,有一次,蒙古騎兵進犯,於是讓日本士兵仍然穿著日本衣服藏匿在軍陣中,等到交戰時,日本士兵突然“哇呀呀呀“”亞賣呆!!“的跳出來,舉著刀狂舞。


蒙古騎兵驚呆了,日本士兵趁機用刀砍馬腿(矮)。於是蒙古騎兵從馬上掉下來被砍了首級。


可蒙古人也不是傻子,等到下一次交戰,日本武士又想如法炮製,可蒙古騎兵早有防備,日本武士一蹦出來就被射成了豪豬,無一人生還。


上述故事記載在沈德符《萬曆野獲編》中。對於明朝人來說,日本人當時是個戰亂不斷的國家,日本戰國低級士兵是沒有軍餉的,所以盛產外籍僱傭兵,日本的僱傭兵遍佈整個東亞和東南亞,甚至效力於朝鮮和荷蘭東印度公司。


還有一項有名的故事,是關於薩爾滸大戰中陣亡的劉鋌。


劉鋌這位名將戎馬一生,從雲南打到朝鮮,參加過萬曆三大徵,薩爾滸之戰前,由於和主帥楊鎬不和,被強令在未調動手下全部家丁的情況下參戰。


而他手下家丁是有名的多國部隊,從日本人,朝鮮人,蒙古人,泰國人,東亞能看到的所有人中都有。


據說他手上有一支500人的成建制日本火槍隊,在那個時代的明軍中獨樹一幟。


薩爾滸之戰中劉鋌犧牲,而麾下的日本兵沒有參加戰鬥,留在四川“鎮遠營”,有人就建議用這些日本兵來對付努爾哈赤,並說這些日本兵戰鬥力相當於 明朝的白桿兵。


甚至萬曆後期的明將顧文綱,曾提出在明朝中央軍“京營”中設置專門的“倭營”:



仍於京營,照先年議設倭營事例,挑選精壯,另悉一枝,以備緩急,猶緊著也。


顧文綱認為,應該挑選精壯的日本兵,在京營中組織一個名為“倭營”的軍事單位可以備緩急之需。可見,當時明朝的中央和地方軍隊中,確實存在著數量龐大的在編日本兵,他們應有上千的人數,至少可備組織一個營的兵力所需。


閉家鎖的紅楓


這個問題問的不錯。在明朝境內確實生活著大量的蒙古人,而那些蒙古人確實從朱元璋開始就被授予軍職,之後的永樂皇帝和宣德皇帝也對蒙古人信任有加,明籍蒙古軍活躍於各個時代的戰場上為維護明朝統治和明代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至於為何生活在內地的蒙古人要推翻自己的國家,這也很簡單,因為元朝並不是廣大蒙古平民的元朝,大家要注意元朝是蒙漢地主階級聯合政權,最高利益只屬於地主階級,與廣大的漢族、蒙古族平民無關,那些政治上的特權也只是蒙古貴族享有,而生活在內地的蒙古軍戶在元的統治下一片赤貧,有賣兒賣女苟延性命者,有被販賣到海外當奴隸者比比皆是,可以想知他們中的大多數對元朝根本沒有任何感情,甚至想踩黃金家族兩腳,再加上久居內地務農,所以大部分蒙古人就沒有北上而是居留在內地。正如《蒙古源流》所說:“四十萬蒙古中,得脫者惟六萬,其三十四萬皆被圍而餡矣”。


但是,這個數字根本經不起推敲,正如此書所記載的朱元璋與88萬漢人一起造反一樣不靠譜,所以居留在中原的蒙古人有多少已經無法知道準確數目,但是數量不少是肯定的。其構成大致上分為四類,第一種是元代以來因為戍守、出征定居中原、邊疆各省的。第二種原來生活在蒙古高原的蒙古牧民,由於戰亂逃至中原的,據《元史》所言大概有70萬人,所謂“宗親海都作亂,其民來歸這七十餘萬,散居雲、朔間”,這大概也是個估計數量,這兩種具體數量已經無法計算。


第三類屬於戰爭中的被俘者,就是洪武、永樂年間對蒙古人不斷進行打擊俘虜的,觀《明史紀事本末》、《國榷》各史書,其數應該不低於20萬。

第四類就是主動歸附明朝,這個現象明朝歷代都有,尤其是洪武、永樂年間最多,最為集中,這部分數量當為不少,光丞相納哈出所部歸降就有16萬人。

《明史·韃靼傳》:先後降其部曲二十餘萬人,及聞納哈出傷,由是驚潰者四萬人,獲輜重畜馬亙百餘里。


而明太祖朱元璋在早在率兵北上期間,就發佈《諭中原檄》,在這份檄文中朱元璋直接聲明將不會對生活在境內的蒙古和色目百姓進行壓迫。

《弇山堂別集》: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國之人撫養無異。


所以大部分蒙古人對元朝本來就沒有什麼忠誠度可言,既然明朝願意接納他們,他們當然也願意做明朝的臣民。事實上明太祖對廣大蒙古百姓的承諾是說到做到的。就如在洪武三年十二月,由於邊境戰事頻發,中書省以時局未穩為由,建言將蒙古人遷往內地,被朱元璋斷然否決,在朱元璋的堅持下,居住在邊境的蒙古人得以繼續安居。

《國榷》洪武三年十二月丙朔條:中書省欲徙西北降胡於內地,杜後患。上曰:“胡人耐寒,驅而南,違其性,易亂。不若順而撫之,就邊地擇水草孳牧,自然安矣。”


明朝初年不僅讓蒙古人在生活中各安生理,而且還進行了非常有成效的管理。對加入明軍的蒙古人,與明朝普通士兵一樣,以衛所統之。其形式氛圍兩種:一種是以蒙古士兵單獨設立衛所,由蒙古軍官統領;另外一種是組成韃軍,與明軍雜居,由蒙古人擔任統領,平日駐守各地,戰時聽命徵調。

明初,還對蒙古人實行量才擢用的政策,不僅讓他們在各地擔任指揮使,有的還在五軍都督府任指揮僉事、都督僉事等。在永樂時期更是組織以蒙古壯丁為主的三千營隨明成祖朱棣數次北征打擊韃靼和瓦剌,這支部隊是明初最有戰鬥力的部隊之一。

而對不管洪武帝還是永樂帝對於歸附蒙古人的賞賜也非常豐厚,尤其是永樂帝對蒙古人的封賞大大超過了洪武時期,如對蒙古王子也先土幹(漢名金忠),在歸附後“封忠勇王,賜冠帶,織金襲衣,命坐列侯下。輟御前珍羞賜之,復賜金銀寶器”。其後,更是“眷寵日隆”。


明朝初年之所以重用蒙古人是有其內在原因的:第一、在與籠絡歸附者,蒙古人在明朝受到良好的待遇,讓他們進行招撫和勸降活動,效果明顯比明朝使節好的多。正如《明史·鄒緝傳》所說“漠北降人,賜居室,盛供帳,意欲招其同類也”。


第二、也是主要原因,蒙古人身體強壯,吃苦耐勞,適應北方氣候,善於騎射,勇於衝鋒陷陣,他們對明軍戰鬥力是一種很大的加強。

明初對歸附的蒙古人大量任用以及優厚待遇,遭到了一些漢官的反對,如洪武九年,海州學正曾秉正就說到對朱元璋建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要求將擔任軍職和守衛的蒙古人斥退,只是嘉其忠心而升官,但對其建議不置可否。


永樂十年,又有洮州衛鎮撫陳恭上言“戎狄異類,非我腹心,不當置左右”。明成祖回覆道應該以才德用人,而不應該以種族區別對待。

《國榷》永樂十年十一月癸卯條:上曰:“第唐宋自有敗道,人君亦安得示人不廣。金曰磾忠於漢武,阿史那社爾效於唐宗。胡元疏外漢人南人,柄用蒙古韃靼,然亦不免於亡亂。”

可見明太祖和明太祖用人觀的包容。


在明朝皇帝的厚待之下,大部分得到任用的蒙古人對明朝可謂是忠貞不二(確實有不和諧的旋律,比如喜寧、滿四、乃兒不花這樣的叛者)。明籍蒙古軍官率軍在對抗北方蒙古入侵時顯示出堅定不移的鬥爭決心。像諸如吳克忠(答蘭)、薛斌(脫歡)、吳成(買驢)、金順(阿魯哥失裡)全都是在對抗外蒙古各部作戰時立功晉爵。

甚至為明朝死節的也大有人在,如薛斌的兒子薛綬(壽童),正統十四年與成國公朱勇抗擊瓦剌,不幸失敗,“絃斷矢盡,猶持空弓擊敵”,被俘後不屈,被瓦剌軍肢解,當得知他為蒙古人時,瓦剌軍大為震驚,說“此吾同類,宜勇健若此”。


到了明朝中後期,明籍蒙古軍仍然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如李成梁的精銳家丁李寧、李平胡就是蒙古降人。如在薩爾滸戰鬥中,西北軍一路的陣亡將校上,出現且力太、海代喇八汁、腮介哈藍代、啞汗兔這樣的蒙古名字,我疑此三人系西北土達。


再如一直為人津津樂道的關寧鐵騎,其戰鬥力最強的部分就是蒙古夷丁構成的,所謂“三桂所部皆蒙古銳丁”。


所以,廣大的蒙古族官兵從明初到明末積極參與到維護明朝的軍事鬥爭當中去,有力的維護了明朝統治,對於這一歷史現象應該給予客觀的描述。

引用文獻:《明史》、《國榷》、《蒙古源流》、《石匱書》、《弇山堂別集》、《全邊略記》、《昭代典則》


論史


首先應該明確一點,朱元璋軍隊中的蒙古人並沒有想像的多,官階也不高。從靖難之役開始直到永樂年間,更多的蒙古將領才出現在明軍當中。我們這裡只說一說洪武年間。

朱元璋軍隊的構成,主要是自己招募的人馬。早期也有許多元軍的將領投奔朱元璋,但他們都是漢人,比如康茂才、朱亮祖等人。

朱元璋打敗陳友諒、張士誠之後,有大量投降的將士,但朱元璋並沒有全盤接收,因為他們是要吃糧食的,處理不好反而成為隱患,所以朱元璋一般是精選其中強健、能戰的人留下來。其餘的人要麼遣散,要麼就地消滅,在這方面朱元璋從不手軟,他就曾經責備徐達等大將在勝利之後殺人太少。

說一個例子。

洪武三年春天,李文忠率領明軍北伐,在興州也就是承德附近,元軍大將江文清率領軍民三萬六千餘人投降,在北京附近的紅羅山,江文清的部將楊思祖率領一萬六千餘人歸降。

同年九月,江文清、楊思祖帶著八百多歸降的將校前往南京,朱元璋給了江文清一個世襲的驍騎右衛千戶,給楊思祖一個軍衛的鎮撫之職,並賞賜財物,部下的八百多名將校每人一匹布料。

然後,朱元璋把江文清留在南京,讓楊思祖回去招降更多的同鄉。他又給邊將命令,如果有蒙古降將,都要送到南京來。很顯然,朱元璋在這種事上還是相當謹慎的。

此後,江文清又招降了四千多元兵,所以到了洪武五年,他由驍騎右衛千戶升任廣武衛的指揮僉事。

在北伐殘元的過程中,許多蒙古人歸入明軍,那麼這些蒙古人為什麼甘心為明軍效力?

個人認為主要有這麼兩點:

第一是朱元璋的策略得當。

朱元璋在消滅陳友諒、張士誠之後,準備北伐殘元。出兵之前的吳元年的十月,朱元璋發佈了一份檄文,告諭北方兵民,他的軍隊紀律嚴明,秋毫無犯,“歸我者永安於中華,揹我者自竄於塞外。”

他特別指出,不論你是漢人、蒙古人、色目人,只要歸順明軍,一律同等對待:“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

這個大政方針的影響比較深遠。

第二,元朝的統治腐朽透頂,政權的敗亡難以挽回,所謂良禽擇木而棲,這些蒙古將士歸順明朝,是自然的選擇,而且歸降之後也得到了重用。

我們可以舉幾個例子。

有一位把思臺,洪武年間歸附,為通州衛的指揮僉事。他的兒子改為漢姓,名叫焦禮,後來成為朱棣帳下一員大將。

蒙古人薛臺,在洪武年間歸降,朱元璋為他賜姓為薛,官至燕山右護衛的指揮僉事。他的後代在朱棣手下被封為永順伯。

火真,蒙古名為火裡火真,洪武年間歸降,慢慢做到了燕山中護衛的千戶。後來成為朱棣手下的名將,進封為同安侯。

因為歸順的蒙古人越來越多,洪武五年春天,朱元璋設置了一個蒙古衛親軍指揮使司,任命答失裡為指揮僉事,以後許多歸降的蒙古軍將都被安排到蒙古衛中。


於左


然而並沒有,朱元璋的明朝騎兵並不是純蒙古人,更多是我們漢人或者蒙漢混血的騎士!由於蒙古人有大量養馬,在中原地區都有馬廄;蒙古人還蓄養奴隸,這些奴隸大部分是漢人或者通過其他手段蒐羅來的,蒙古人讓他們養馬。而朱元璋起義以後,這些人帶著他們養的馬匹便投奔朱元璋,併成為朱元璋的騎兵。

至於蒙古人,當時的蒙古人還是很團結的,基本上純蒙古人有可能會拒絕為元朝皇帝打仗,但是還不至於反水倒戈相向。元朝末期蒙古人依然是少數民族,整個元朝有人口5700萬人,蒙古人只佔了300萬,蒙古人與漢人的比例不到一個零頭,他們的兵力也是很少的,比如明朝北伐的時候,純蒙古騎兵也不過50000人,其他的後勤部隊20萬人實際上都是各個民族組合成的雜牌軍。在徐達北伐的時候由於蒙古軍缺糧,那些雜牌軍一路撤退一路當逃兵。基本上被徐達招降收攏去了。到了河北地界,元軍敗局已定。雙方短兵相接,元軍將領王保保帶領兩萬騎兵截擊,掩護元帝撤退,最終王保保戰敗兩萬騎兵損失殆盡,而元帝則帶領30000人逃亡草原。

元帝逃亡草原之後,大量的蒙古人滯留在明朝境內,由於朱元璋奉行民族平等政策,又加上元朝已經滅亡,這些蒙古部落便歸降明朝。


優己


大元帝國不是屬於全體蒙古人的,而是屬於黃金家族的。

蒙古高原上歷來都是各大部落之間互相爭鬥,直到成吉思汗出現將蒙古整合成為一個國家組織,在這之後又不斷吸收當時其他的部落與民族,最終破壞力大爆發征服了歐亞大陸大量的國家,掠奪了巨大的財富。然而光榮永遠屬於統治階級,對蒙古底層平民階層來說,這對他們並無多大的關係。成吉思汗西征時,為了減少財政開支,士兵們的裝備要自籌的,當時兵役沉重,不少蒙古人甚至要賣兒賣女來湊足隨軍西征的裝備與盤纏。元朝建立後情況也沒有好轉,大量蒙古平民被蒙古貴族和漢人地主壓迫變成了奴隸,被隨意倒賣,由於數量太多當時元朝政府不得不自掏腰包為他們贖身。然而最後隨著財政壓力得加大以及賣身的蒙古人越來越多使得這一政策最後不得而終。

受到如此得對待自然不要指望這些蒙古平民會在元朝危難之際出多大力了,他們跟其他被壓迫的民族一樣,渴望推反元朝的統治。後來明朝建立,大量蒙古人留在了大明境內,他們要麼成為了僱傭軍,為明朝效力,要麼融入了漢人,至此與一般明朝國民沒有兩樣。


阿尼旺旺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瞅著這題目給人的感覺,這幫子加入咱大明部隊的蒙古騎兵,是不是腦殼殼出啥問題了,咋能幹這麼沒有出息的事。

其實這事和出息不出息,真沒啥關係。老話說的好: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這天下往事,算來算去皆逃不過一個利字,那麼是什麼樣的利益,可以讓這幫子蒙古人放下蒙古族的利益,站在了咱大明的利益上。

這事說來話長,咱把這事揉碎了說道說道。

鋪墊

話說咱大華夏地頭上經歷了盡四千年的封建王朝,那麼在這些個王朝當中,有兩個是有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一個元朝,另一個是滿清。

說實在的這倆王朝,雖然入駐中原成為了中原的主人,但壓根就沒有把中原地區當成自己的家。尤其是這元朝,雖然身處在中原地區,壓根就把自己當外人,對中原地區,該搶還搶,該打還打,天天的打打殺殺,和進了別人家的強盜差不多。

說這話,您千萬別不信。當年蒙古人認為將中原老百姓的地全部搶過來,禁止種地,全部種上草,自己蹲在上邊放牧。聽著羊群咩咩咩咩的叫聲特別來勁。

咱就說了,要是真那麼幹,咱大華夏地頭這得死上多少人,大部分都得餓死。

就這政策和當年滿清的圈地何其相似,壓根就不管你老百姓活不活的問題。

說道根子上,這和蒙古人的部落制有很大的關係,部落的利益才是利益,部落意外的利益和本部落沒啥關係,有點各自為政的意思,沒啥大局觀。

所以後來朱元璋擊潰元朝,很多蒙古騎兵加入到大明的部隊中,這也不稀奇,有著這原因也就不難解釋。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說了:“拉倒吧!蒙古騎兵那天下間有一號的騎兵,和這幫子騎兵衝突壓

根就沒啥勝算。加上那會蒙古人也信奉強者為尊的理念。您朱元璋憑啥讓這幫子蒙古騎兵為你賣命?這純屬瞎扯!”

您要是真有這想法,俺真要呵呵了!

是,咱不可否認,蒙古騎兵確實牛,牛的不要不要的,正是在他們的鐵蹄之下,這大宋朝才走向了沒落。

但蒙古騎兵擱在大華夏老百姓的腦殼上,耀武揚威的時候。大華夏的老百姓也在想一個問題,要麼就此沒落成為歷史的灰塵,要麼就要學習他,比他更強,把他從腦殼上扔下去。

而學習這東西,歷來就是大華夏子民的優良品格。

所以小一百年的歷史,大華夏的老百姓也在學習騎兵,用咱自己的騎兵來對付蒙古騎兵。

你以為朱元璋,從大都的地頭上趕走元朝,依靠的不是自己的騎兵?真是沒誰了,當年咱大華夏的騎兵揮著刀子可以和蒙古騎兵來幾場硬碰硬的對決,壓根就不懼他。大華夏為嘛能有這麼大底盤,您以為是儒家的謙讓讓來的?那也是用熱血和刀子打下來的,就這基因覺醒了,咱還能怕誰不成?

要不然當年朱元璋打大都的時候,那元順帝聽到消息之後,為嘛連守都不守,撅著屁股就跑路了呢?路上地震還以為咱大明的軍隊跟上來了呢,嚇的那叫個屁滾尿流。而那會還真沒啥蒙古騎兵在大明的部隊中。

老朱的部隊就是那麼的強大,您還別不服。

強者?誰是強者?這強者為尊的尊字可是在大明的腦瓜上呢!

這元順帝,跑了,所以這元朝就沒了,又出來北元。

題主說的事

話說從大都退走,這大元差不多就退出了中原地區,就變成了歷史上的北元,開始擱到沙漠了啃沙子吃了,北風那個吹,沙子那個飄啊!

您就想想這場景吧,何值是一個苦字了得。

小一百年的時間,蹲在中原地區,要啥有啥,美酒大肉片子可勁的糟,吃飽喝足了,大街上隨便溜達,聽個小曲,整個曲藝節目,幾個銅板就能解決。

可這都擱到沙漠裡了,羊肉到是不少,大米飯壓根就沒有,你別說小曲了,出了帳篷就是大風,吹的臉皮子都是乾的,天一擦黑就得睡覺了,因為你有那精力,他沒地溜達啊!

生活可就一落千丈了啊!而這生活環境的變化,讓蒙古人生氣的,可不在少數。

他們想要更多的東西,那就得拿起老本行,幹起了搶劫的買賣,今天突入大明抓一把,明天突入大明摸一把。

可大明的兵丁他也不是吃白飯的,你進來了,咋也得留下點東西不是。

回頭參與搶劫的蒙古人就發現一個讓他們憤怒的現象,他們冒著生命危險搶來的東西,必須先上繳,上邊的人先分上一分,這才輪到他們這些冒著生命危險幹活的人,剩下的東西能有多少?

“過分了啊!”

這種不平衡讓他們積攢了很多的怒火。

而朱元璋也很清楚這一點,那麼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可是兵家的上上策。

說道這裡,咱就不得不說說大明和北元的經濟實力,這倆沒得比,北元的士兵是勇武,但架不住朱元璋家裡邊錢多。

老朱用毛毛錢就去勾引蒙古人,當然你要是蒙古貴族,還給發土地。

這事就一個字——美!

只要投降了,你不用天天蹲在沙漠裡吃沙子,曬已經幹禿嚕皮的大臉蛋子,還有眾多的娛樂節目等著你。

這傢伙老鼻子多的蒙古人這就往中原的地頭上移民,這傢伙整下去,北元的人口可就急劇的減少。

這還不算,老朱壓根就不搞啥民族歧視,每打下一座城,就嚴令不得隨意的屠殺蒙古人,對元朝的那些個王公貴戚啥的也沒動粗,整啥清洗活動。

要不說這手玩就的就是好,當年老朱帶著人和納哈出整的二十萬軍隊進行對決,結果納哈出瞅了瞅自己的胳膊腕子,看了看投降過去的人,乾乾脆脆一仗沒打這就投了。

所以朱元璋到了打北元的時候,軍隊裡有蒙古人,這沒啥稀奇的,軍隊裡也沒人歧視他,他們也願意為大明賣命。

那有名的朵顏三衛那全都是蒙古人。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這不算是稀奇事,甚至跟當時的蒙古是不是鬆散的部落都沒關係。在中國古代,周邊遊牧民族人員投靠中原,其後掉頭充當馬前卒攻打自己的同族,屬於常見操作。

從戰國起,歸附的遊牧民族就已成為中原政權的常備兵種

戰國時期,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不僅僅是讓趙國人穿胡服、練習騎射,還大量從北邊的遊牧民族招募現成的熟練騎兵:

趙王略中山地,至寧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獻馬……代相趙固主胡,致其兵。

林胡、樓煩、東胡都是戰國時期北方的遊牧民族,趙國在征服這些部落後,大量騎射技術精湛戰士的加入,使趙國的軍事力量可以與當時的強秦相抗衡。

到了漢武帝時期,漢王朝主動向北方進攻,通過一系列戰役,逐漸積累起了一批匈奴戰俘和主動投靠的人員。鑑於匈奴人是天生的戰士,為了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漢王朝把他們安頓在邊境,“以夷制夷”,這些人調轉武器與自己同族、親戚們浴血廝殺。漸漸的,大量胡人直接加進入漢軍的主力部隊。例如在霍去病多次出擊匈奴並獲得大勝的戰鬥中,都有匈奴部將建功立業的身影,甚至包括了兩個投降漢朝的匈奴小王。

此外,在西漢的八校尉中,長水校尉、胡騎校尉不僅配備了西域及北方草原的戰馬,其戰士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歸附漢王朝的匈奴人。這幾支部隊當屬西漢騎兵的精銳,其統帥歷來由皇帝的親信擔任。

到了唐代,許多著名將領都來自遊牧民族

到了下一個積極拓邊的中原王朝——唐朝時,周邊遊牧民族在中原軍隊中的角色更加吃重。“天可汗”李世民征服東突厥後,大量突厥人為唐朝效力,其中的優秀者成了名震一時的高級將領,如契苾何力(回紇)、執失思力(突厥貴族)、阿史那設爾(突厥貴族),這三位異族名將為唐王朝四處征戰,立下汗馬功勞。

而到了唐玄宗時期,更是出現了下列奇景:

至是,諸道節度使盡用胡人,精兵鹹戍北邊

其中最著名的哥舒翰,是突厥人;安祿山是突厥人與雜胡的後代;李光弼是契丹人;高仙芝是高句麗人。而當時唐朝對外用兵的主要對象是誰?頭號敵人當然是吐蕃,其他的還有突厥餘部、契丹、奚族、南詔以其他部落等,一些名將正是在代表唐王朝打擊自己的同族。

除了將領外,基層士兵中游牧民族更是佔了很大比例,比如安祿山專門組織了由同羅、奚、契丹投降者組成的精兵,稱之謂之“曳落河”。

當然,我們不能因為安祿山的存在,就質疑大部分少數民族將領對唐王朝的忠誠,李光弼、哥舒翰、高仙芝等人不僅各守一方,在鎮壓安史之亂中也盡了自己的全力;諷刺的是,隨安祿山造反的將士中,漢族人佔了絕大多數。

除了漢唐之外,其他政治穩定、武力強大的中原王朝,少數民族替中原賣命、與自己的同族作戰的情況也並不少見。如同題目中提及的,明軍中就有大量蒙古人的存在。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在我們如今看起來類似於“內奸”的行為?背後自有其合理性。

關鍵詞:各取所需

對於中原王朝而言,在擅長耕地的百姓中培養大量善於騎射的戰士,成本過高,且戰損率也是個巨大問題。而相比之下,直接使用那些願意為自己效力的少數民族戰士,利用他們最擅長技能,替中原王朝反擊自己的同族,無疑是合適的買賣。

這個道理很容易明白,同樣的場景在如今一樣不斷上演,不過已經轉換了領域。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擊敗中國的美國奧數隊,這些面孔是不是很親切?

而對於替中原效力的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而言,他們的立場其實也無需詬病。他們有些是被俘後的無奈選擇,有些是仰慕中原文明與生活條件主動歸附,更有收錢辦事、替人賣命的職業打手。他們在本族中所享受的待遇和尊重,遠遠比不上中原王朝提供的;再加上強盛中原普遍採取開放包容的民族政策,讓這些少數民族戰士找到了更加適合自己的平臺。因此對於這種行為,我們無需大驚小怪。


正史漫談


如果大家系統地瞭解下蒙古歷史,不難發現蒙古歷史其實就是一部從帝國分化為成百上千部落的“分家史”,他們還沒有形成一個明確的“國家”觀念。

與定居民族的嫡長子繼承製不同,遊牧民族為“分封制”,每個兒子都有資格瓜分父親的土地與財富。幾代人過後,當蒙古利益與部落利益相沖突時,他們會如何選擇就不言而喻啦。同理中原王朝歷史上的幾次“削藩”、叛亂也都是分封制惹得禍。

草原惡劣的生存環境讓牧民都是“達爾文法則”的忠實粉絲,活著比親情更重要,比如鐵木真少年時因為一條魚就親手殺死過同父異母的兄弟別克帖兒。惡劣的緩進也影響了蒙古人的遺產繼承觀念,他們認為每個兒子都有資格瓜分父親的遺產,區別是大兒子最少,小兒子最多。

父親去世時,大兒子基本成年,他分得的土地最少,離父親大帳也最遠,比如朮赤的封地就在蒙古帝國的最西端。幼子年紀最小,生存壓力最大,他有資格繼承父親的大帳或灶臺,所以成吉思汗的12.9萬軍隊,有10.1萬都給了託雷。

蒙古人實行分封制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汗位”、“王權”基本上都是能者居之,能給突破激烈的競爭奪得汗位肯定有他的過人之處。這也是為什麼別的民族幾代過後就灰飛煙滅,但成吉思汗死後數百年,蒙古民族每隔一段時期都能崛起一位偉大的領袖。

然而劣勢也是非常明顯的,那就是帝國的國力在曠日持久的內訌中被消耗殆盡。成吉思汗臨死前指定窩闊臺為蒙古未來的大汗,他的遺命雖然有巨大的影響力,但並沒有決定力。窩闊臺的繼位最終是“忽裡勒臺”(蒙古各部首領商議重大事宜的聚會)角逐的產物。

窩闊臺擊敗託雷成為蒙古大汗,但是窩闊臺去世後,託雷的長子蒙哥經過長期蟄伏,在金帳汗國大汗拔都的支持下,最終又擊敗窩闊臺系諸王,成為新一任的蒙古大汗。

蒙古帝國的分裂從成吉思汗去世時就開始,隨著黃金家族子嗣不斷繁衍,首先帝國分裂在加速進行;其次各部族的黃金家族成員之間的親情不斷淡化,離心離德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況且蒙古東道諸王都是成吉思汗兄弟的後裔,他們不屬於黃金家族,也沒資格稱汗。西蒙古(衛拉特蒙古)是蒙古太師建立的國家,他們與黃金家族是姻親關係,同樣也沒有資格稱汗。當黃金家族勢力衰退後,他們就變得蠢蠢欲動,也就給了朱元璋分而治之的機會。


史料不輯


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並由子孫們弄了個元朝出來。作為蒙古天可汗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元朝統治下的中國版圖也是各路蒙古人最想要搶奪的地方。但是當年蒙古人太能打了,最西邊到了多瑙河的下游,包括現在的羅馬尼亞、烏克蘭、俄羅斯等地區,中壓五國地區,甚至印度北部都是蒙古大漢國的一部分。等到成吉思汗一死,廣袤的領土一夜之間便四分五裂了,中壓地區以及現在的新疆地區,那是察哈汗國的地盤,現在中國絕大部分地盤和西伯利亞地區屬於成吉思汗子孫——忽必烈一支的地盤,還有佔領了伏爾加河流域的一支,等等。

所以蒙古人的結構就好像狼群一樣,如果有一個強大的統領還能團結,當出現了幾個都很強大的統領時,那便只有分裂一條路了。

即便入主中原的元朝蒙古人,在統治國家的過程中,也逐漸分裂成幾個勢力,互相不服氣,甚至元順帝都被架空了,幾方勢力互相拆臺,爭鬥不休,最後也造成了嚴重的國力損傷,給南方的農民起義軍以可乘之機,逐漸發展為燎原之勢。這時候的其他蒙古汗國也壓根沒有施以援手的想法,可見一斑了。

在元末起義反對元朝的戰爭中,很多蒙古人被俘虜,這些俘虜在朱元璋的控制下集中到了北京附近,再加上早早嚮明朝表示臣服的朵顏三衛等部落,一時之間明朝掌握的蒙古人騎兵部隊也已經不在少數。

這些蒙古騎兵,大家千萬別以為像別的明軍主力部隊一樣,只拿薪水的,他們是正兒八經的“僱傭軍”體制,不但要拿平常的薪水,而且要明朝政府單獨給他們包紅包的。

後來這些蒙古部落在發現明朝政府沒有那麼強大了的時候,便又開始興起反叛明朝,重建大元的夢想,明朝政府當然不能容忍,所以朵顏三衛後來也被明政府給清理掉了。這也給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女真諸部”提供了發展空間,此是後話了,這裡就不一一贅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